365文案网 > 古诗词 > >

最新的经典的哲理诗

时间: 李金

什么是哲理诗呢?主要是有关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最新的经典的哲理诗大全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最新的经典的哲理诗

最新的经典的哲理诗

1.《长恨歌》唐朝·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龟虽寿》三国·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3.《望岳》唐朝·杜甫

望岳(一)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次北固山下》唐朝·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游山西村》宋朝·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6.《登鹳雀楼》唐朝·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朝·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8.《题西林壁》宋朝·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登飞来峰》宋朝·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层。

10.《观书有感》宋朝·朱熹

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表达哲理的古诗词

1.《乌衣巷》唐朝·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赋得古原草送别》唐朝·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惠崇春江晚景》宋朝·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春日》宋朝·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雪梅》宋朝·卢梅坡

其一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其二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6.《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朝·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7.《前出塞九首》唐朝·杜甫

其一: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其二: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8.《琴诗》宋朝·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9.《暮春》清朝·翁格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10.《晓窗》清朝·魏源

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

经典的哲理寓言诗词

《偶感》

[清]蒲松龄

潦倒年年愧不才,春风披拂冻云开。

穷途已尽行焉往,青眼忽逢涕欲来。

一字褒疑华袞赐,千秋业付后人猜。

此生所恨无知己,纵不成名未足哀。

【赏析】

康熙二十四年(1685),当时的诗坛领袖、后任刑部尚书的王士禛(渔洋),因奔父丧归里。在居家服丧的几年中,曾去淄川西铺村毕家串亲访友,见到了正在毕宅设馆的蒲松龄。王对蒲的才学十分赞赏,对他正在写作中的《聊斋志异》也很感兴趣。那时,蒲松龄由于屡试不第而心情郁闷,加之不少人对他创作《聊斋》多有非议而使他深感知己难遇;现在,他竟然受到这位大名人的理解和赏识,心情非常激动,便写下了这首《偶感》。此诗的具体写成时间大约在康熙二十七年。

诗的首联与颔联写遇见王渔洋的激动心情。其中首联重于抒发氛围感受,颔联重在抒发内心感受。而无论是写氛围,还是写内心,作品都运用了对比手法:正当年年穷愁潦倒、怀才不遇的时候,忽然出现了冻云顿开、春回大地的大好辰光;正当自己穷途末路、不知何往的时候,忽然遇到了知音的赏识和器重,激动得几欲泪下。这两组对比,在氛围和心理上造成了一反一正的大起大落,极宜表现内心情感的急骤变化,表达那种绝处逢生的激动情绪。而诗人长期不被人理解的苦闷和忽遇知音的喜悦,也溢于言表。

颈联“一字褒疑华袞之赐,千秋业付后人猜”,一方面叙说对王渔洋赞赏自己感到无比荣耀,一方面表达自己对事业的坚定信念。“一字褒”用《春秋谷梁传》中“一字一褒,宠逾华袞之赐”的典故。疑,通“儗”比,类似。全语谓每一个字的褒奖赞誉都比赐给王公贵族的服装还要荣耀。诗人重知己胜于重富贵的思想,隐含于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此句决不是诗人出于虚荣心理,因为受到大人物的称赞而沾沾自喜,而是因为他的事业终于遇到了一个支持者,得到了一位知音。王渔洋作为一位大文学家,不但也很喜欢写作志异记怪的作品(如笔记小说集《池北偶谈》),而且精于文学创作的自身规律。他看过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部分手稿后,曾以诗相赠,其中有“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的诗句,便一语中的地道出了《聊斋》的美学特征,这是蒲松龄之所以为遇到王渔洋而感到激动和荣幸的根本原因。这两位地位相差如此悬殊的人之所以会成为知己,也正是因为他们对文学有共同的理解、爱好和追求。还必须看到,诗人有自己远大的志向和强烈的事业心,这就是“千秋业付后人猜”的理性思考。猜,猜测,可引申为评论。蒲松龄认为,他所创作的《聊斋》乃是一项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千秋大业,它的成败得失和意义,应交与后人去讨论、去评价,而不能只看当代人怎样去褒贬是非。当然,作者这样说,主要是针对社会上许多不理解他的人而言的,并非轻视王渔洋的褒扬。诗人这种远大的抱负、坚定的信念和执着追求的精神,极为可贵。三百年来的历史已经证明,他是完全正确的。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明确表达了自己独特的见解;重知己尤重于声名。前一句“此生所恨无知己”,以以往岁月中未得知己的悲愤反衬此次得遇知己的难能可贵,对全诗起概括作用;后一句则把“成名”与“知己”放在人生的天平上作权衡,在明显的感情倾斜中表现了对“知己”的极大重视。蒲松龄是重视声名(包括功名)的,他为此几乎奋斗了一生;但是,他更重视友情——那种建立在共同志趣和追求基础上的知己之情。诗人为何如此重视知己呢?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知己难得,如果得到了,当然会极为珍惜。二是声名——特别是功名,可以给人带来威望、声誉乃至荣华富贵,但未必能带来真情实意。在尔虞我诈、互相戒备的封建社会,只有知己,才能互相倾吐心声,在相互理解中获得感情的寄托。这种无隐无间的感情生活,从空幻的“声名”中是很难得到的。此外,这也是由诗人高尚的人品所决定的。包括功名在内的声名毕竟是个人的事,而友情则已涉及别人,如果把个人的事置于别人之上,重声名而弃友情,则亦为诗人所不取。应该说,“此生所恨无知己,纵不成名未足哀”的诗句,既是诗人渴求知音的心灵呼唤,也是对扭曲人们精神生活的旧社会的有力控拆;而对于一切已经得到知音的人们来说,它也是一种具有哲理启迪的精神勉慰。

280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