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清明扫墓日记
写日记可以锻炼人们的文笔和思考能力,使人们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写好学校开展清明扫墓日记有什么技巧?这里给大家整理学校开展清明扫墓日记,方便大家学习。
学校开展清明扫墓日记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是清明节,在我们关中农村,不管外出打工的人,外出经商的人,还是在家务农的人,都在这一天停止了工作,不约而同从四面八方赶回了家,干什么是呢?上坟呀,烧一些纸钱呀、献一些新鲜的果品啊,祭奠亲人的亡灵!
这天早上,我和爸爸吃了早饭,急急忙忙往奶奶的坟地里赶。
不过,今天我和爸爸去的时候,带了两棵青翠的柏树、几束鲜花、一塑料桶水和栽种的工具。一到奶奶的坟前,我们就开始栽柏树,然后给奶奶献上鲜花,以寄托我们的哀思。
回来的路上,一阵细雨扑面而来,真爽啊!今年我们没有像往年那样烧纸钱、纸制祭品,而改为种树献花,既环保绿色,又怀念亲人,我为自己的创意而骄傲。
啊!今年清明节,你最令人难忘!
学校开展清明扫墓日记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并不像儿童节,春节那样热闹非凡,这是一个沉重的节日。
前年清明节那天,我们一家从县城来到了乡下的荒郊野外,这一天我们的心情格外沉重,因为我们要祭奠我的爷爷了。路上蒙蒙细雨下个不停,小草在雨中狠劲儿生长,仿佛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沉重的日子。来到爷爷的坟前,这里的树木郁郁葱葱,苍松古柏挺拔得矗立着,爷爷白色的照片放在坟头,照片中的爷爷,慈祥、和蔼。可现在爷爷离开我们两年了,他去了另一个世界。
过了一会儿天放晴了,乌云密布的天空顿时万里无云,微风抚摸着我们的脸,仿佛在安慰我们沉痛的心情,我回想起了儿时和爷爷在一起的情景,爷爷每天都很勤快,在我家门前种了许多菜,每天放学的时候他也常常会接我,他会把我高高地举到头顶,我仿佛听到了爷爷的笑声,爷爷是最疼我的。爷爷的手是一双神奇的大手,总是变魔术似的变出几个水果糖,当我无聊时,爷爷会用小刀给我刻一些小木房子,小木船等,我的童年因为爷爷的小雕刻而变得很有趣。
我们按规矩烧了纸钱,点了香,跪在坟前,我磕了三个头,许了愿,愿爷爷在另一个世界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有出息的人,这应该是爷爷最大的愿望吧。
学校开展清明扫墓日记篇3
早上,爸爸要我去看看外面的天气,我打开窗户,看见天上灰蒙蒙的,还看见天上飘着小雨。我就跟爸爸说:“外面是春雨绵绵的景象。”爸爸说:“今天是清明节,清明节老是下雨,所以诗人做了一首诗。”我问爸爸:“这首诗的名称叫什么是怎么读的?”爸爸读起一首古诗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爸爸说这就是清明的来历,还有清明节要去扫墓。我心里想我今天终于知道了清明节。
学校开展清明扫墓日记篇4
在我小的时候,节日对我来说就是放假的日子。但其中有个节日,大人们总要提到扫墓、上坟之类的话,让我觉得怪怪的。后来,我学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让我隐隐约约的觉得清明节带着莫名的悲伤。今年,老师给我们讲了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让我真正的认识到了清明节的含义。
今年的清明节特别的冷,下午还下起了雪,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几天前班级出的黑板报,主题是“缅怀革命先烈,做新时代好队员”。“杨靖宇、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一连串先烈的名字在我头脑中显现,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给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倡导文明祭扫,我积极响应大队部的号召,通过“网络祭祀”的方式向英烈献花寄语,寄托哀思。我想,今年我才真正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我现在似乎理解了妈妈曾经给我读过的一篇有关清明的文章,他说:“清明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气,一个节日,也是一个节点,用来标注逝去与过往,铭记与传承”。是呀,这一天就是让我们静下心来,用我们的方式感怀前辈的恩德与风范。
学校开展清明扫墓日记篇5
四月五日,正值中国传统节日——清明。
成都的天,温暖而湿润,淅淅沥沥地洒着点点小雨,落在人们的身上,也仿佛落在人们的心头,这不难让人们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情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记忆仿佛被拉回到若干年以前。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那一文人骚客的形象似杜郎而又仿佛不是他,站在泥泞路口,文质彬彬地询问杏花村的通口,牧童遥指,声音稚幼,带着甜甜的孩童气息。可今非昔比,牧童早已成长了吧,而那文人骚客也不知了去向。他们的故事只留下了一首诗,让人在这悲的日子里吟诵、欣赏。
汪国真先生曾写过这样的一句话: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于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尽管天气温暖,春风和煦,但由于这日意义较之平日而言大不相同,人们的心情也就有些郁郁寡欢了。
清明时节,我,去扫墓了。
因为正值清明,前来祭祀的人们很多,但环境却显得寂寥,人们也沉默寡言。我也随着长龙般的队伍,一步一步向上走着,或许是由于台阶过高、人群太多,又或许源于内心情感的作祟,我走得极慢,一步一级台阶,举足抬步也显得坚实而沉重。
大树下,坟头前,有一些人会面对墓碑呆立好一会,半晌才开口对那些亡故的人说出在他生前没来得及听见的话,心平气和,少了从前的纷纷吵吵,看了倒让人想落泪。风吹着树木“沙沙”作响,似安息灵魂悠长而远久的叹息。
我的曾祖父就在这里沉睡着,没有一丝声响,宁静而安详。
他是在05年离开我的,当时的自己年幼且不懂事,当我的母亲告诉我曾祖父去世时,我并不懂得其中的含义,只是呆呆地点点头,也没有看到他最后一眼。如今,长大了,终于对死亡有些一知半解了,其实死亡就是一门学问,深奥而难懂,让人痛苦又捉摸不透。
德国谚语里说,“当你来到时,你在哭,你周围的人在笑;当你离开时,你在笑,你周围的人在哭。”若事实真的如此,那该有多好。人的一生若活得洋洋洒洒,精精彩彩,也不枉走一遭,只是人被七情六欲所束缚,离开分别时,往往是内心的痛苦放不下,放不下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
曾祖父一生与人为善。年轻时投笔从戎,奋斗于抗日的第一战场,年老后,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基督信徒,在家乡的教堂里主持牧师工作。还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精通英语的曾祖父便和蔼地教我学习英文,手把手地带着我写着一个又一个英文字母,当我略显生涩地念着音标时,他会极耐心地纠正我的发音,把自己的嘴巴张大,让我看清舌头的运动。一老一少团坐在桌边学习的背影至今仍浮现在我眼前,只是我人生中最早的启蒙老师,教会了我英文,却不能教会我世事无常,而他,如今也和我阴阳相隔。
我在曾祖父的碑前行跪拜礼,颤抖着手为他上着香。我似乎就能感觉他的气息还是那般温暖的围绕在我的周围,他也在远远的地方注视着我,注视着我的一言一行。
或许我们因为羞涩和懒惰而留下的无法弥补的遗憾太多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人欲报而亲不待。”这是我从曾祖父身上悟出的道理。经过三年五载,当我真正懂事后想要回报他时,枉然发现他已不在了。望着他生前最后一张照片,我在思索自己究竟可以如何作为?心中有的是不知所措;有的是怅然若失。
天空仍然下着雨,渐渐大了起来,熄灭那坟头燃尽后化成一撮灰的香屑,濡湿了碑上厚厚的灰尘。
回程的途中,看着络绎不绝,前来扫墓的人们,看见他们在坟前表达内心真正的情感时,脑中仍然是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是在这春天里,唯一一个把人心揉得粉碎的日子。
有那么一小粒晶莹透亮的液体挂在眼角,像雨水,也像眼泪。到底是什么,连我自己也分不清了。
学校开展清明扫墓日记篇6
又一个清明节到来了,为了纪念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学校组织我们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去烈士陵园扫墓,可没想到,天空中竟下起了大雪,学校只好临时决定去近一些的烈士纪念碑。
学校开展清明扫墓日记篇7
清明,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当日我们要去各个地方的烈士陵园给为了我们和平而逝去的英雄祭祀,当然也要给我们逝去的亲人祭祀。不过我们全家要去“母亲河”那里踏青,因为这个节日正是:万物复苏、空气清新的好时候!
在去踏青的路上我也不免看到一些给逝去的亲人祭祀的人,再看着翠绿色的柳条随风飘动着,嫩黄的油菜花也在风中跳着婀娜的舞姿,不禁让我想起了“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首诗句……
在一路的欢声笑语中,我们终于抵达了“母亲河”,在旁边的饭店里大饱一顿后(在大船上)便上岸到了黄河边,我心中也有一点兴奋,因为我看到了我们中国人所有的“母亲”,是它养育了我们中国人!
不过我们也不是空手而来的,我还发明了一种游戏,它可是相当危险的,但是它很好玩儿。我们先在靠黄河边上一点的岸上慢慢地用小碎步在上面踏,然后它会越来越软,有时还会冒出水泡,当时我害怕极了,紧张极了,总感觉自己要掉下去,因为地软软的总感觉要落出来一个大洞,要把我陷进去。原理是这样的:黄河水已经将岸上的土地浸透啦,别看它外表坚固其实很危险,听妈妈说她小时候有人在上面玩,结果就有人掉进水里淹死啦,所以胆小者勿玩哟!
在这次踏青中我吃到了好东西、玩到了好东西、看到了好东西,简直太棒了!你们不信的话也来玩玩!
学校开展清明扫墓日记篇8
今天是清明节,我跟着爷爷、爸爸、叔叔,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一起去扫墓。
在去扫墓之前,我要去四爷爷家看看。
去了之后,看见电视上一直在播放着有关今天是清明节的事。有去纪念烈士们的,其中有好多师生、军人、消防队员和公民。虽然我没有去,但是跟着电视上记者的走动,感觉真的在那儿一样,非常的壮观。
一会儿,爸爸叫我们走了。
我们慢慢地上山,我们比赛看谁跑得快?我们就跑啊跑啊……结果,一会儿的工夫,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们就追上来了。
他们先走了,我们三个在后面跑,怎么跑也追不上。我们实在想不出好方法就直接往上走,但是怎么也看不着他们。我们往上走了一个山坡,才看到他们,我们赶紧从这条路上跑过去。但是走到一半的时候,感觉这条路非常难走,我们只好慢慢地往上爬,最后还是爬上去了。
爬上去以后,爷爷叔叔早已经把要扫墓的东西准备好,就等着烧纸了。我突然感觉这里静悄悄的,烧纸的时候只能听见风的声音……
扫完了墓我们就回了老家。
回家之后,我和姐姐一块儿在小广场上玩儿。有好多新的健身器材。我和姐姐一起比赛,看看谁腿伸得长。她居然违反了游戏规则,用手撑着……我实在受不了,就使劲往前蹬,最终还是她超过了我。过了一会儿,爸爸回来了。
爸爸叫我回家,我和爸爸去跟爷爷奶奶打了一声招呼,就回家了。
学校开展清明扫墓日记篇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是清明时节,天下起了小雨,我和妈妈爸爸,老伯,嬷嬷,哥哥,外婆一起去余姚看外公和太公太婆。爬山坡时我很怕,还摔了一脚,幸亏后面有妈妈在,我就不怕了。到了外公那里,我拜了几次,妈妈外婆老伯,嬷嬷,哥哥也拜了。拜完后就放鞭炮了,在放时我很怕,妈妈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我。看完外公我们就去看太公太婆了。在太公太婆那,我们点好蜡烛,全都拜了一下。在放鞭炮时,我还吃了果冻,放完时,我果冻也吃好了,一共吃了八个。我们看完太公太婆,就回家了。我下山时又摔倒了。
今天我去看外公、太公、太婆好开心啊!今天我的任务终于完成了。
学校开展清明扫墓日记篇10
清明节到了,咱们四年级全体同学去烈士陵园扫墓。
八点钟,老师通知咱们到操场集合。咱们是一个班一个班走的,我班排在第二,王首政扛着红旗走在前面,咱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他后面慢慢朝前走。
咱们怀着庄严的心情,一步步走向烈士陵园。在那里,咱们将见到各位烈士的墓碑,将参观到他们的英雄事迹……
到了烈士陵园,咱们看到墓碑前早已摆了很多的花圈,上面写着对烈士的赞美词句,咱们也要为烈士敬献花圈,以表示咱们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在战役厅前咱们做了六个项目的活动,其中有两项是最值得纪念的,那就是敬献花圈和向烈士们三鞠躬。
献花圈时,我站在那里,看着花圈静静地摆放到台阶上,敬爱的烈士们,我来看你们来了,咱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来看你们来了!
对着花圈三鞠躬,心情无比沉重。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烈士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是多么伟大啊!
随后,咱们来到英烈厅。英烈厅是一些关于烈士们的介绍,让咱们更多的了解了这些烈士们的英雄事迹。
参观完英烈厅,老师又带领咱们来到英雄们墓碑前。咱们纷纷把自己带来的鸡蛋放在碑前,来祭奠牺牲的烈士们。
而后咱们又分别参观了支前厅和战役厅。战役厅也是一个资料厅,在这里咱们大饱眼福,更加仔细地了解那些烈士们。
九点二十,咱们在战役厅前集合,按照原来的顺序返回学校。咱们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清明节
学校开展清明扫墓日记篇1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当我想起唐大诗人杜牧的这首诗歌时就想到好像清明节快要到了,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了……
经过几十分钟的汽车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莒溪太太的坟前。我们清理掉墓前的杂草,疏通边上的排水沟,放上供品,点好香、蜡烛,把折好的纸钱烧成灰烬给亲人拜祭,以此寄托对死去亲人的一份思念。我们行完了中华民族的礼仪以后,叔叔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响起来,那声音震耳欲聋,就像天上打雷一样。我默默的在坟墓前许愿“希望太太能保佑我读书聪明,学习进步,全家生活快乐,身体健康”。
在烟雾弥漫的山野中,我们踏着泥泞的小路往回走。路上扶老携幼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或一两个姗姗独行,不愧是我们中华发族的一种传统节日啊,是那么的有意义。
学校开展清明扫墓日记篇1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在这个节日里有人踏青,有人扫墓,而对于我来说,清明是又酸又甜的。
让我觉得甜的事情是放风筝、戴柳与荡秋千。
每到这个节日,我和爸爸妈妈一家三口会来到郊外,把一只五光十色的喜羊羊风筝,在晨光中放飞,我们用双眼护送到远方,它带着我的美好心愿越飞越高,飞向远方,我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来到小溪边,妈妈总会从柳树上折下两根枝条编成柳条帽戴在她和我的头上,她告诉我戴柳可以“避鬼”、“明眼”、“免毒”,其实我早就知道戴柳的“用处”是让自己变美,我大声说出之后,一家人都甜甜地笑了。
荡秋千是我最爱的了。秋千上的我像飞人一样起伏飞翔,只要我用脚用力地蹬地,秋千便又高高荡起,让我游弋在这春光之中,如同超人在飞行。这份甜,无法用语言形容。
清明节的酸,就是心酸,每到清明,我会和父母去为奶奶扫墓,那时我的心情有一些沉重。在我出生前奶奶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她从没见过我,我也从来没有见过她,我多么想她能在我身边看看我,像别人的奶奶那样抱抱我,亲亲我,陪伴我长大,那该多好啊!
《寻梦环游记》里说过,被亲人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奶奶一直活在我们心里,她永远不会被我们遗忘。
又酸又甜的清明节,甜蜜和悲伤都是那么记忆深刻。
学校开展清明扫墓日记篇13
星期六的早晨天气晴朗,我和妈妈去郊外踏青。金色的阳光照在我们身上,暖洋洋的。田野里好美呀。一边是黄澄澄的油菜花开满枝头,勤劳的蜜蜂们正嗡嗡的忙着采蜜。另一边,一排排绿油油的小麦一眼望不到边,勤劳的农民伯伯们正忙着在田间锄草。
好美的春天啊。
学校开展清明扫墓日记篇14
清明节一到,气温升高。我去了老家,我还学会了一句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我和哥哥、伯伯、姨妈、妈妈、姥姥去踏青,一路上看着美景。在小河对面,一片绿油油的麦苗铺到天边,阳光下风儿像童话里的仙女,用温柔的手抚摸着麦苗。
我们来到菜园里,看见各种蔬菜都长出来了。小草从地里钻出来,绿绿的,满地都是。
这次的踏青,我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呼吸到了,春天新鲜的空气。
学校开展清明扫墓日记篇1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奶奶一个星期前就说要带我去祭祖,我天盼地盼终于盼来了。前年,是爷爷带我去祭祖的,所以,这次是奶奶带我去。在通往祭祖的路上,奶奶显得格外严肃,平时那个幽默风趣的奶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淡蓝色的小野花,纯金色的油菜花,碧绿色的的小草儿,神气十足的竹子``````给这幅通向祭祖的这幅“图画’’点缀上了一种别具风味的感觉,令人只可以表达出一种严肃的表情。
过了几分钟,我和奶奶到达了目的地,祭祖正式开始了。奶奶让我先去把曾祖父的灵位两旁点上蜡烛,奶奶说了,我去点可以表达我对曾祖父的尊敬。然后,奶奶把鲜花放在曾祖父灵位前,我和奶奶在灵位前磕头,然后再说几句保佑我们全家的话.之后,奶奶还把一些瞑币在灵位前给烧了。然后,我们再在灵位前磕了几个头还用手把周围的垃圾捡掉,并再去祭拜一下,再在坟头插上三根点燃的香。这次祭祖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在回去的途中,奶奶还给我讲了许多曾生前的事。回家后,我还对妈妈说了我们怎么祭祖,和我曾祖父的事,下次祭祖,我一定要带妈妈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