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祀后的活动日记
日记是指用来记录个人生活、情感、思想、见闻等的一种写作形式,通常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记录。怎么写出优秀的清明祭祀后的活动日记?这里给大家分享清明祭祀后的活动日记,方便大家学习。
清明祭祀后的活动日记篇1
清明时节是人们拜祭祖先的传统节日。
今天中午,我们早早地吃过了“食饼筒”,我跟着爸爸妈妈去老家——上岙上坟。在路上看到了许多的人,他们一个个手里捧着花,都准备去山上祭拜祖先呢!走着走着,我发现路旁的水渠里有许多小蝌蚪,圆圆的脑袋,长长的尾巴就像一个个“逗号”,真想伸手去抓。
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走了好一会儿,我们来到了太公太婆的坟前。妈妈摆上了水果,插上了鲜花。我就迫不及待地跪下去拜。我还在心里许了个愿望:让太公太婆保佑我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祭拜结束后,我们又去了其他地方祭拜。
清明祭祀后的活动日记篇2
清明节到了,妈妈放假三天,说要带我去踏青--看油菜花,我欢呼着蹦起来,:“太好了,太好了”。由于疫情不让出门,我在家憋了好久了,这一刻,我如同飞出笼子的小鸟一样快乐。我们开车飞驰在孙牛路上,干净的道路,路两边长出嫩叶的柳树,还有远处一片一片的粉色桃花海洋,一切景物都让我觉着好亲切。我打开车窗,温暖的春风吹拂着我的脸颊,天空都是那么蓝,我眯着眼睛使劲吸了一口空气,“哇”感觉空气都是那么清新芳香……
油菜花海呈现在了我的眼前。远远望去,黄澄澄 、金灿灿的一片。妈妈停下车,我迫不及待的要融入花的海洋中。走近一看,它们一簇一簇的昂着头傲立在田间,花瓣大部分都张开着,像一只只金黄色的蝴蝶展翅飞翔,不时引来蜜蜂王子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旁边是一大块麦田。金色的海洋与碧绿的麦田还有远处巍峨的青山,与天空暖暖的太阳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我和妈妈被这美丽的景色,还有油菜花特有的香气给迷住了,我们拍了好多照片,要留住这美好的一刻。
清明祭祀后的活动日记篇3
清明节一到,气温升高。我去了老家,我还学会了一句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我和哥哥、伯伯、姨妈、妈妈、姥姥去踏青,一路上看着美景。在小河对面,一片绿油油的麦苗铺到天边,阳光下风儿像童话里的仙女,用温柔的手抚摸着麦苗。
清明祭祀后的活动日记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的一首关于清明节的诗。清明节是24节气之一,是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每当到清明节时,人们都会去扫墓踏青植树等。一提起清明节还得从介子推的故事说起。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重耳在外流浪19年,介子推一直跟着,立下了大功,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要给介子推做官,介子推不愿意做,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祭祀后的活动日记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是清明时节,天下起了小雨,我和妈妈爸爸,老伯,嬷嬷,哥哥,外婆一起去余姚看外公和太公太婆。爬山坡时我很怕,还摔了一脚,幸亏后面有妈妈在,我就不怕了。到了外公那里,我拜了几次,妈妈外婆老伯,嬷嬷,哥哥也拜了。拜完后就放鞭炮了,在放时我很怕,妈妈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我。看完外公我们就去看太公太婆了。在太公太婆那,我们点好蜡烛,全都拜了一下。在放鞭炮时,我还吃了果冻,放完时,我果冻也吃好了,一共吃了八个。我们看完太公太婆,就回家了。我下山时又摔倒了。
今天我去看外公、太公、太婆好开心啊!今天我的任务终于完成了。
清明祭祀后的活动日记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诗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今天我们来到墓前,按照俗例,我们摆上鲜花和各色祭品,我们进行了特定的拜祭仪式,对先人表示了哀思缅怀之情。扫墓后,让我们明白了“做人不忘本、不忘根,饮水要思源”的道理。
清明祭祀后的活动日记篇7
清明,在遥远的周代已经流行。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历代的诗人词家都有关于清明盛况的描写,自古以来人们在清明节留下了很多习俗。清明扫墓,追祀祖先,由来已久,相沿成习。扫墓,又叫墓祭、祭扫、上坟。清明扫墓是因为惊蛰、春分已过,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坟莹,有没有狐兔穿穴打洞,会不会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到坟上一方面清除杂草,整修树枝,给坟上添几锨土;另一方面准备一些祭品,烧几张纸钱,给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个简单的祭扫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古代二月,三月三有踏青之俗。“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肝闻吹笙”、“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记述的就是唐人踏青盛景。古代每逢这一天,人们聚亲约友,扶老携幼,乘大好春光到郊外踏青,然后围坐野宴,抵暮而归。
清明前后还流传着很多传统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拔河、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斗鸡等活动。清明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历代的记载十分浩繁。诗人怀清明之作更是争艳夺彩,不可胜记。从这些意义上讲,清明既是节气,也是一个传统的节日。
清明祭祀后的活动日记篇8
今天,我的朋友们都不知去向。后来才知道他们去了“祭祖”和“拜山”。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今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很遗憾,因为路途遥远,我没能回家乡到爷爷的坟前亲身拜祭他,但我会同样心怀虔诚地献上我的哀思。亲爱的爷爷,您在那边还好吗?但愿天国里没有痛苦,没有折磨。
至今,我仍很清晰地记得前年的那一幕。我爸爸接到一个电话,说爷爷病重入院,我们都目瞪口呆,因为印象中爷爷身体硬朗,非常健康,每天都是早出晚归,辛苦劳作,从未听他说起有什么不舒服。爸爸到了老家后,马上把爷爷转移到汕头的医院,那里的医生责怪道:“他的病情十分严重,显然早就得了这种病,为什么不早点送来,现在得立刻送到广州的大医院。”爸爸像一匹受惊的野马,带着爷爷狂奔而去。可最后,广州的医生也回天乏术,爷爷带着许多未了的心愿,带着一生的辛劳,带着本应很长的生命之路,离我们而去了。爸爸后悔不迭,总在自责爷爷生前没有照料好他,以致他未能尽享晚年,就奔赴天国。爸爸常说:“死后纵是万般好,不如生前一点孝”。所以他现在常常带着我回去看望体弱多病的奶奶,毕竟我们已经失去一个亲人了。
我想清明节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思逝者,更在于善待生者。我们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珍惜与家人、朋友共同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
清明祭祀后的活动日记篇9
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其中一个,又叫“寒食”节,有扫墓和吃艾饺的习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年的清明节阴雨绵绵,似乎又多了一丝肃穆的气氛。这天,我们全家带着祭品上山扫墓。山脚下,前来扫墓的车辆排成长龙,挨挨挤挤,行进速度缓慢,还有交警临时指挥。
我们先来到奶奶的墓前,拿出祭品放在墓碑前方,虔诚地寄托对奶奶的哀思。突然,“嘭?啪!嘭?啪!”的鞭炮声传入耳畔。我循声望去,原来是有一些人不顾“文明扫墓,禁燃鞭炮”的倡议,在墓前擅自燃放鞭炮。尽管今天阴雨绵绵,但燃放香烛和鞭炮的火灾隐患仍不容小觑。
我陷入了沉思中……
忽然,想起老师在课上说过的“网上扫墓”。对啊,老师曾提起过“网上扫墓”既可以缓解交通压力,倡导绿色文明祭祀,同时也可以方便网友清明期间足不出户祭扫先人,可谓“一举三得”。
当天,我就和爸爸约定明年的清明节我们就在网上祭奠奶奶。今后,我们也会动员身边的人响应这个绿色的号召,加入到网上扫墓的行列中来。
清明祭祀后的活动日记篇10
今天我们四点就起来了,因为我们要回老家去扫墓。爸爸开着车带着我们全家开开心心的回老家了 !
开了两个小时的车就到老家了,一到老家就下起雷阵雨,我们只好等雨小了再出来去扫墓。刚下过雨的路很难走,我差一点就摔倒了。身上全都是泥巴。
最后一个地方我们去了竹林挖笋,我们挖了几个笋就回了。
清明祭祀后的活动日记篇11
清明节前夕,我们学校组织四五年段学生去科山祭扫烈士墓。
步行了许久,前面的同学突然大声喊着:“快看!是烈士墓!”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哇!烈士墓顶端那闪耀的红星映进眼帘。“红星闪闪放光彩……”在我的脑海中响起。
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一根柱子高耸入云,上面写着“惠安革命烈士墓”,这七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碑前有一片绿茵茵的草地,两排威武苍翠的松柏上已挂满了小白花,给烈士墓平添了肃穆。我们整齐肃立碑前,祭扫活动开始了:出旗、唱队歌、默哀……默哀的那一刻,我把小白花放在胸前,默默地低下了头,胸前随风飘扬的红领巾,我仿佛看见了腥风血雨的艰苦岁月里,一位位烈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一个个英雄在断头台上英勇就义,为了革命事业,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我的耳边仿佛响着阵阵枪声,眼前弥漫着战斗的硝烟。那硝烟变成了熊熊山火,染红了半边天,消防官兵们为了人民,为了国家财产,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罩,背上水枪,走进火场。经过一天一夜的紧急救援,27名消防官兵在转场途中受瞬间风力影响,突遇山火爆燃,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老师常说:“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的确,在这和平年代,牺牲奉献也始终是军人职业的主旋律。从烈焰肆虐的大兴安岭火场,到阻击非典的小汤山医院,从冰雪阻断的生命通道,到山崩地裂的强震中心,总有无数强壮有力的臂膀撑起民族的希望。
风轻轻地吹着,柏树轻轻地晃着,为新时代的楷模奏响生命的赞歌。
清明祭祀后的活动日记篇12
今天早上8点多,我们一家去往上海嘉定松鹤墓园,去给外婆扫墓。等哥哥一家到,我们一起扫墓。扫墓的人很多,我还被一阵烟给呛到了。清明节是用来怀念过世的亲人的。
下午我和哥哥在五六点种的时候,还一起放风筝了。晚上我们一家和哥哥一家一起吃自助餐。
今天是怀念亲人的日子,因为今天是清明节。
清明祭祀后的活动日记篇13
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是谁给我们创造了美好的今天?是那革命英雄,是那人们的战士!今天,我们学校就开展了扫墓活动,以此来纪念革命烈士!
一早,学校3——5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向了大名烈士陵园,校长给大队长、中队长和小队长各发一面少先先锋对对旗,我是大队长,走在前面,挥舞着手上的锦旗,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们穿过大街小巷,有很多“小公主”、“小皇上”都喊累,我说:“怎么才走这么一点路就喊累,想当年,红军十万里长征喊过累吗?”大家立刻鸦雀无声,挺起胸脯,接着走向小路。哈!终于到了!
走进陵园,只见陵园的正口有一个纪念碑,上面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为国牺牲永垂不朽”,背面是“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碑前有垂柳、冬梅、园内有青松翠柏、万年青和鲜花。布置得有条有序,庄严肃穆。
站在纪念碑前,首先献词,再来宣誓。整个场面严肃认真,接下来,老师让同学们自由参观陵园,我先到祠堂观看烈士灵牌和遗像,这让我对烈士的崇敬之情又加深了一步!
接下来,我又到了郭隆真纪念馆郭隆真出生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金滩镇的一个回族家庭中。郭隆真的父亲,思想开明,为人认真。郭隆真从小受其影响,读书识字,立志和男儿一样,救国救民,十五岁的郭隆真在父亲的支持下办起了“第一女子学堂”。贴出“中华民国告成,全国教育实行,男女一律平等,女子上学光荣”的告示。“在工作上最积极,在政治上又明确的是大姐。”——刘少奇。“一位坚决勇敢不顾一切,专诚不懈的奋斗者”——邓颖超。上面两位名人说的就是郭隆真。看到这,我哽咽了一下,我真佩服她呀!我真为她感到骄傲!这时,从门口传来集合的声音,我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陵园!
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走在田野上,凉爽的微风迎面吹来,把队旗吹得格外鲜艳,我看了看肩上的队牌,又望了望脖子上的红领巾,我感到无比的荣幸。不禁唱起中国先锋队对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