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摘抄日记
日记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对于喜欢写日记的作者,好些都是一生写日记。好的关于中秋节摘抄日记应该怎么写?快来看看,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中秋节摘抄日记的写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参考!
关于中秋节摘抄日记篇1
今天是农历8月15日——中秋节。中秋节的习俗有很多,比如:吃月饼、赏月等等。
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这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奶奶家。奶奶忙着做饭,我和爸爸、妈妈摘了枣,有梨枣和小枣。爸爸妈妈站在架好的电动三轮车上的木板上摘枣,我就站在电动三轮车箱里提着盛枣的筐子。不过我还做了一个惊险的举动:爬屋顶。但是,我刚上去就下来了,因为我一上去,手脚就发抖,甚至心跳加快呢!我的感受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晕”!哈哈,好玩吧?真是又刺激,又有枣吃!
这个中秋节还有一件让我感兴趣的事:用天文望远镜观赏月亮!用肉眼看月亮就像一个大银盘,可用天文望远镜看月亮其实就是一个大圆球!
关于中秋节摘抄日记篇2
“湖光秋月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中描写的中秋之夜,明月照耀下的洞庭湖,是多么的美啊!今年的中秋节,我却迎来了一个有些缺憾的月圆之夜。那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江西旅游,过了九江之后,太阳渐渐落山了,当我们的车行驶在鄱阳湖大桥上时,爸爸叫我看天上,只见一轮圆月悬挂在我们的正前方,仿佛离我们非常近,路两边的湖面静悄悄的,远处的天空时偶尔闪烁着礼花,我们静静地看着周围的景色,思绪却飞回了武汉……
幸亏我想得周到,出发前一天,我拿了两个月饼带在身边,现在终于派上用场了。我边吃月饼边拨通了一个又一个电话:“家家、家爹,你们好吗?我现在鄱阳湖大桥上,我很想你们……”“姑妈、姑爹,我在江西,你们吃月饼了吗?……”电话中,我们相互祝福。我再看天空,一丝丝乌云遮住了月亮的下方,它躲在云里正调皮地朝我笑呢!
今夜的月亮真大,我情不自禁地伸手要抓它,而它溜走了;今夜的月亮真圆,像一面镜子一样;今夜的月亮真亮,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爸爸把车停在了服务区,我坐在地上,看着那圆圆的月亮,又想起了武汉的亲人。古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出来才一天,就思念起亲人,那些在外地上学和工作的人,肯定比我更想念亲人。中秋之夜,夜不能眠。
啊,中秋,一个多么美好的日子,在这一天,我祝愿所有人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关于中秋节摘抄日记篇3
中秋节的晚上,我们全家坐在楼下的石凳上边吃月饼边赏月。
月亮可真圆呀!月光如水,静静的洒在大地上,给大地披上了银灰色的纱裙。我低头一看,地上清晰地印下了我们的影子,平时光彩夺目的群星,和此时皎洁的月光比起来,也要甘拜下风,显得暗淡无比。
月亮圆圆的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静静地望着我。我想,月亮上到底有没有嫦娥在翩翩起舞,有没有玉兔在捣药,还有内没有中国神话故事里所说的宫殿呢?我恍如身临其境。我仿佛看到了宫殿里“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的情景。我凝视着嫦娥的宫殿,嫦娥也注视着我们,她一定在想念住在地上的后羿。
今天晚上,月明星稀,夜空晴朗。我向四周望去,每栋的楼房屋都亮着温馨的灯火,照着全家人的团聚,也照亮着他们幸福的脸庞。我不禁想起了千里之外的外公外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们可能在同一时赏月,但却不能在同一时团圆。
中秋的明月,照亮了这个美丽的夜晚,也照亮了在我们赏月的家人。
关于中秋节摘抄日记篇4
中秋节,月亮圆圆地挂在漆黑的天上,星星纷纷躲了起来,家里的饭桌上洋溢着快乐的气氛,桌上一个大大的但没有开的蛋糕,被精心包扎好了,妈妈爸爸和我吃着月饼,桌上一阵其乐融融。
这时,桌上的电话响了,爸爸拿起手机,来到阳台,接起电话:”洪总,麻烦过来漯河一下,有事情。“话音刚落,我手中的月饼落在了桌上,这声音,宛如震碎了我的心,此时,爸爸无可奈何地放下月饼,背起包,拿起车钥匙走向门口,我走过去,拦住爸爸:”吃完蛋糕再走嘛?“”有些事你不懂。“说着,爸爸走出了门,眼眶的泪珠,顿时顺着脸颊缓缓地流了下来,我重重地坐在沙发上,放眼望去,餐桌上只有桌布和蛋糕。往日,餐桌上好不热闹,灯关着,蛋糕上插着精致的蜡烛,然后我们帮爸爸许愿,争先恐后地吹蜡烛,最后分蛋糕,吃着,觉得奶油吃腻了,就开始奶油大战,把奶油扔在互相的身上,就连爸爸也参与。
我是多么希望爸爸不去应酬,在家里一家人好好过一次中秋节,好好过一次生日。
关于中秋节摘抄日记篇5
今天是中秋节。妈妈告诉我,这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称为中秋。这一天的月亮是一年里最圆最亮的月亮,夜晚,人们仰望着如玉如盘的月亮,心里期盼着家里团团圆圆,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妈妈还说,祖国是一个大家庭,现在祖国还不能团圆,因为还有一个孩子——台湾,还没有回家。
晚上,舅舅带我们去海边。站在海边,看着天上的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从云层里慢慢地探出头来。我望着月亮,心里默默的祝福台湾早点回家!希望祖国这个大家庭早日团圆。
关于中秋节摘抄日记篇6
今天我们到奶奶家去过中秋。
我和姐姐在外面玩,因为今天的月亮会是滚圆滚圆的,不像往常一样弯弯的,可是还没等我们看到月亮就下起了雨。
到了吃晚饭的时间,我一到厨房,就看见桌上一大盆一大盆香喷喷的菜,于是我胃口大开,一下子吃了两大碗米饭。
中秋节我真快乐!
关于中秋节摘抄日记篇7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最早初始于宋朝。在这个合家团圆的日子里,人们通常会赏月、吃月饼,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夜,静寂得会让人屏住呼吸来享受这份宁静。仰头一看,云雾稀少,显得这月儿更加硕大、明亮,让人看了耳目一新。不一会儿,月亮娇羞地藏身于面纱之后,真是让人心急。也许是不想让我们久等了吧,月儿移出了云层,大放异彩,更是让我们赞叹不已。众所周知,月是历代诗家词人吟诵的千古气象,可在这中秋夜里,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曼妙的美。
饭后,我们一家四口坐在阳台上,人手一块月饼。仔细一看,我手中的正是我垂涎已久的芙蓉月饼。我迫不及待地撕开包装袋,小心地捧出月饼。月饼外形呈圆形,周边是一些的半圆角。饼中心是两个字——芙蓉。弟弟探过头来:“可以吃了吗?”我点点头又摇摇头。弟弟不解其意地看着我。爸爸摸了摸弟弟的头道“既然都是吃月饼,让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吧。”妈妈笑着点头“好啊!”“我要讲的是《嫦娥奔月》,相传……”爸爸娓娓道来。虽然这个故事我早已烂熟于心,但在这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再听一次也无妨。于是我就开始品尝月饼了。外壳酥松软脆,有淡淡的花香,口里满是余香。接着,我又咬了中间的馅,水晶似的馅满是芙蓉花的味儿,爽滑清凉,甜而不腻,让我倍感舒心。再看看天上的月亮,仿佛也被爸爸的故事所迷住,大大方方地脱离了云层。一展它的娇颜。尝月饼、听故事、赏月亮真是中秋过节必不可少的三部曲啊!
中秋之夜,合家团圆,上乘佳节!
关于中秋节摘抄日记篇8
时光飞逝,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来了。
吃过团圆饭后,哥哥拉着我飞快地跑到了饭店后院,说:“你看,嫦娥姐姐又买了新‘月饼’品尝哦!”“哈哈!”我这个哥哥可真有想象了啊!“妹,月饼。”一听到“月饼”两个字,我就立刻“先下手为强”,等我拿到月饼大口大口吃起来时,哥哥还呆若木鸡地站在那呢!咦,我的怎么是五仁的呀,没有豆沙的吗?我找了半天,还是没豆沙的,我望了望手里的五仁月饼,咬了几口,又转身递给了哥哥,说:“你帮我解决掉吧!”“你…….”“哈哈!”我立刻转身向屋里跑去……
“哥,你来。”我拉着哥哥跑到后院中心,又说:“向上看。”我们仰望天空,看着月亮不断地向下洒“白色的沙”,宛如一个个小生命从天而降,神气极了!黄黄的月亮又大又圆,像嫦娥姐姐准备和月兔一起细细品尝的月饼,看起来十分“好吃”的样子。我今晚可真正见到了“疑是地上霜”的景象,地上白白的,真像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纱,美极了!
这个中秋节我很开心,你开心吗?
关于中秋节摘抄日记篇9
今天早上,爸爸早早地起了床,打算早点下班,去奶奶家吃团圆饭。
爸爸下班回来了。我和妈妈早已准备好去奶奶家了,等爸爸洗了澡,我们就出发了。
在路上我们猜想着奶奶会烧哪些好吃的佳肴,猜着,猜着,不知不觉已经到奶奶家了。
在奶奶家我们如愿以偿地吃到了在车上想到的好吃的佳肴有:牛蛙、鸡腿、凉拌金针菇、凉拌咸笋、凉拌青瓜、牛排和紫菜汤。我和爸爸还有妈妈大吃一通,吃完了饭,我们一起坐在阳台,望着圆月,谈论着关于中秋节的由来和传说有:嫦娥吃不死丸升仙、吴刚伐桂树和朱元璋起义出现中秋节等等……
谈论完了,我们久久地望着圆月,没发出一点声音。过了会儿,我和爸爸妈妈开车回了家。
在床上,我迟迟不能入睡,心里想着中秋节的传说和由来“不知那些传说和由来是不是真的?”“嫦娥会不会在月亮上望着我们、吴刚会不会还在伐桂树?”
关于中秋节摘抄日记篇10
时间飞奔而过,一转眼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今天,家家团圆,吃着美味的菜肴,还有甜滋滋而可口的月饼,最重要的便是赏月了。
吃过饭后,我们一家来到广场观赏月亮。月亮像个大圆盘,旁边的几朵云彩围坐着像似一家人在圆月;月亮像一盏明亮的灯笼,为在路上赶着回家团圆的人们照亮着路。看着这又大又圆的月亮,我幻想起来,月亮上住着美丽的嫦娥姑娘,她在一个宫殿里,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守护着她,我多么想上去游玩一下啊!我想着想着,像似真的....
月亮在每个人心中照耀,它微笑的看着我们,似乎有话要告诉我。我轻轻地把耳朵侧过去,用心的倾听,月亮说:“中秋节.国庆节快乐,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好让我们的国家更强大......”
月亮两旁的几颗耀眼的明星跳动着,一闪闪地眨着眼睛,好像和月亮比赛看今晚谁最亮。它们使出全身的力量发光,谁也不让谁,月亮姐姐发的光好亮,星星弟弟们也不甘示弱,把整个夜晚照的像白天一样....
看着这迷人的夜晚,我已经被陶醉的要睡着了。
关于中秋节摘抄日记篇11
The Mid-Autumn Festival falls on the 15th day of the 8th lunar month, usually in October in Gregorian calendar.
The festival has a long history. In ancient China, emperors followed the rite of offering sacrifices to the sun in spring and to the moon in autumn. Historical books of the Zhou Dynasty had had the word "Mid-Autumn". Later aristocrats and literary figures helped expand the ceremony to common people. They enjoyed the full, bright moon on that day, worshipped it and expressed their thoughts and feelings under it. By the Tang Dynasty (618-907), the Mid-Autumn Festival had been fixed, which became even grander in the Song Dynasty (960-1279). In the Ming (1368-1644) and Qing (1644-1911) dynasties, it grew to be a major festival of China.
People in different places follow various customs, but all show their love and longing for a better life. Today people will enjoy the full moon and eat moon cakes on that day.
The moon looks extremely round, big and bright on the 15th day of each lunar month. People selected the August 15 to celebrate because it is a season when crops and fruits are all ripe and weather pleasant. On the Mid-Autumn Festival, all family members or friends meet outside, putting food on tables and looking up at the sky while talking about life. How splendid a moment it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