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数学日记五年级
在文学、文化和艺术领域,日记被广泛使用,它是一种重要的写作形式和表达方式。优秀的有关数学日记五年级要怎么写?下面给大家整理有关数学日记五年级,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有关数学日记五年级篇1
老师常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中,许多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都能够变成一道道既搞笑又引人深思的数学题。我们经常做的数学题目,就就是在解决一个个生活中的问题。这不,我又在吃汉堡时发现了一道搞笑的数学题:
3个人吃3个汉堡,用3分钟吃完,9个人吃9个汉堡需要几分钟吃完?
平时,妈妈经常带我和哥哥去吃汉堡,我只明白吃,从来没有想到还能够变成数学题来做,碰到这题觉得真搞笑。刚开始时,我想:3个人吃3个汉堡要3分钟,那一个人吃一个汉堡不就就是一分钟,九个人吃九个汉堡当然就是九分钟?。这样想着,我兴奋极了,赶紧把答案告诉妈妈。可妈妈皱着眉头说:“孩子,要好好想想,想想我们和哥哥三人吃汉堡的情形,多动动脑!”此时我听了愣住了,刚才的得意劲一下子没了,静下心来左思右想,突然想到:3个人吃3个汉堡用了3分钟,一个人吃一个汉堡其实也就是用了3分钟,那九个人吃九个汉堡也只要3分钟。我没有立刻把答案告诉妈妈,此时又反反复复地想了几遍,觉得就应没问题后才把答案告诉妈妈。妈妈点点头笑了,夸我就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她又说道:“数学就来自于生活,只要你细心观察,就必须会有所收获,就像吃汉堡一样。”
瞧,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能变成一道搞笑的数学题,数学真就是无处不在啊!让我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吧!
有关数学日记五年级篇2
今天,我去学校报名回家后,包好书皮,就开始计算这学期我支出的费用。
首先是学费。学费410元,加上饮水费20元,共430元。接着是奥林匹克数学学校的收费180元,估计还要20元的乘车费用,共200元。还有练习本的钱:《课课通》2本21.5元;《英语练习》1本9.9元;2本《试卷课课通》15.9元;《江苏大试卷》3本21元。21.5+9.9+15.9+13+21=81.3(元)。
学习用费:430+200+81.3=711.3(元)。
生活用费:这学期大概要喝完5箱牛奶 ,5×30=150(元)。每顿饭大概要2~3元,算它2.5元,2.5×3×30×5=1125(元)。“还有什么呢?”我咬着铅笔自言自语道,“还有你的学习用品。”哎,妈妈回来了。没错,还有学习用品。
学习用品:一只笔袋8元,一只铅笔盒3元(很便宜,清仓货),六枝铅笔3元,一块橡皮0.5元,两把三角尺1元,两枝自动铅笔5元,8+3+0.5+1+5=20.5(元)。
总支出:711.3+150+1125+20.5=2006.8(元)。
哇,没想到,平时不太花钱的我,竟然会让父母花2006.8元钱在我这一学期上。看来,我可要节约用钱呀!
有关数学日记五年级篇3
“奇妙,奇妙,真奇妙!”数学这门学科真是有趣。
前不久,我们学了分数一系列的知识。3除以4等于?不知道吧,等于4分之3啊!就是把“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这就是分数与除法。告诉你,分数有3类,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真分数,大于或等于叫假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叫带分数。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把分数化为小数可以把分数化成十进分数再变小数。像5分之4把它通分成十进分数10分之8等于0.8。怎么样,简便吧!
17469分之5823你可以把它约分成最简分数吗?我能。分子分母的个位数字是3和9,不可以用2或5来约分。再把分子分母的各个数字分别相加,5+8+2+3=18,1+7+4+6+9=27。18和27是3的倍数,可以用3去除,等于5823分之1941。但是现在不知道用谁去除了,不过用3除,分母正好等于5823,说明原分母是原分子的3倍。17469除以5823等于3,5823除以5823等于1,17469分之5823等于3分之1。
“有趣,有趣,真有趣,数学真的好有趣!”
有关数学日记五年级篇4
今天,我和爸爸去逛超市。
爸爸带我到卖蔬菜的那个小角落去买菜。我们买了2斤黄瓜、1斤西红柿,还有2斤我最爱吃的土豆。回来的路上爸爸问我:“黄瓜正好有4只,咱们一家三口,但是妈妈去济南了,我们两个人每人吃几只?我想起了以前学的除法,我说:“4÷2=2,每人吃两只。”爸爸又问:“这4只黄瓜,一共花了3元2角,每只多少钱?”我想了想,说:“3元2角,是32角,32÷4=8,每只8角。”爸爸点了点头,笑着说:“你算得真对!”今天,我真高兴呀!买到了爱吃的蔬菜,又学到了数学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有关数学日记五年级篇5
小兔花花、小猪胖胖和小猴灵灵是好朋友。放暑假了,它们结伴到森林公园里去玩。玩着玩着,来到了智慧老人开的森林商店门口,看见许多小动物围在那儿。性急的灵灵说:“它们在干什么,我们也去瞧瞧热闹。”原来商店门口有个答题送汽水的告示,题目是这样的:汽水一元钱一瓶,每两个空瓶可以换一瓶汽水,20元钱可以喝多少瓶汽水?答对题目的,可以免费喝一瓶汽水。
小猴灵灵说:“这还不简单,20元钱可以买20瓶汽水啊。”
小猪胖胖晃了晃大耳朵,胸有成竹地说:“不对,应该是30瓶,喝完汽水的20个空瓶还可以换10瓶汽水呢!”
小兔花花眨了眨圆圆的大眼睛,细声细气地说:“你们都说错了,20元钱能喝40瓶汽水。”
智慧老人也加入它们的谈话中,“花花说的对,你能告诉我是怎么想的吗?”
小兔花花说:“先用20元钱买20瓶汽水,喝完后再用20个空瓶换10瓶汽水,10个空瓶又可以换5瓶汽水;然后,先跟商店拿一瓶汽水,喝完后再用6个空瓶,把刚才喝的一瓶汽水钱付掉再换2瓶汽水;接着,再用2个空瓶换一瓶汽水;最后,再跟商店拿一瓶汽水,喝完后用手中的两个空瓶把汽水钱付掉。这样就可以喝40瓶汽水呢。”
智慧老人高兴地摸了摸小兔花花的头,送给了它们一瓶汽水,三个好朋友拿着汽水开开心心地去分享了。
有关数学日记五年级篇6
今天晚上我去学跳舞,因为没有带水。所以,我们要去超市买一瓶矿泉水。平时都是妈妈买的,所以我都不知道一瓶水是多少钱?
妈妈给了我一元钱,可是!售货员阿姨说不够,一瓶矿泉水要4元钱。哇!比我想象中贵了四倍。
我又跑出去向妈妈拿钱,妈妈这次给了我十元钱,我就再给售货员阿姨。
我自己算了算,10元-4元=6元,售货员员阿姨应该找我6元。我算得真准,售货员阿姨果然找给了我6元。
我把剩下的钱交给了妈妈,妈妈夸我真棒!
有关数学日记五年级篇7
斤和千克是一样的,而他们的用处却不一样,今天我问了奶奶,奶奶高诉我告诉我了斤和千克的互化方式。我简单地再这写一下;
1斤=0.5千克=10两=500克而且告诉我“千克”是国家法定计量单位,1千克=1000克。 “斤或两”应为“市斤或市两”,俗称“斤或两”是国家废除的计量单位,1市斤=10两或1市斤=500克。因此,千克和克,斤,两在量值上的换算关系为: 1千克=1000克=2市斤=20两
而且我上网查了资料知到了《千克的认识》是培智学校数学教科书第九册中第四章《千米、千克的认识》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千克虽是生活中常用的重量单位,但由于斤在生活中还未完全消失,学生并不十分熟悉千克,因此建立千克的概念对弱智学生来讲更加困难。再者,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借助工具、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重量,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千克”的感性认识;又通过称同一物体的重量,得出千克与斤的关系,很具体地感知斤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和一些让学生能好好的认识千克和斤
如上堂课让老师给同学们留了一个调查作业,让我们去菜市场看看卖菜、卖水果小商贩是怎样叫卖的,但不知道我们完成的怎么样。也可这样说生:土豆0.5元一斤、 葡萄2.5元一斤、豆角5元三斤……
有关数学日记五年级篇8
今天上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这道题是这样的: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0厘米,宽是40厘米。以这个长方形的一条边为底,作一个高为50厘米的三角形,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我看了,心想:呀!这道题还是有点难度的呀!可是再难也要做出来啊!这时,我便像爸爸求救了,爸爸耐心地告诉我怎么解的方法,爸爸还没讲完我就恍然大悟,原来这题这么简单,算式是:280÷2=140(厘米)140-40=100(厘米)
100×50÷2=2500(平方厘米)。
看着终于把自己不会的题目一遍又一遍的算对了,心里乐开了花。其实,任何题目都不怎么难,只是没有动动脑筋而已,只要动动脑筋,任何题目都是很简单的。
快要开学了,我的作业基本上完成了,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困扰。我的寒假计划完成的很好,让我们新的学期了,展翅高飞吧!
有关数学日记五年级篇9
“圆”,我们随处可见,月饼盒、茶叶罐、药盒的底面不都是圆吗?不过它们整体叫做圆柱。拿起这些圆柱体你也许会想,为什么要把底面作成圆的呢?为什么不做成长方形,正方形呢?原先我也这样置疑过,不过现在我可以帮你解决哦!
你用同样的材料各做一个长方体、立方体和圆柱体时再来计算体积,这是我们就会发现,圆柱体的体积,立方体的体积第二而长方体最小。这时我懂了,为了节省材料,就把这些盒子作成圆的,这样还使体积扩大。
这就是圆柱的好处。
有关数学日记五年级篇10
这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寒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后。这道题就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方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就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就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的面积,此时要求体积还务必明白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样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妈妈来了。妈妈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但就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就是很熟悉。于就是,妈妈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之后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就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方公用的棱长;一个则就是长方体正面,上方除以另外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就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就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就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有关数学日记五年级篇11
今天是周末,下午我和爷爷、奶奶一起去逛街、购物。
我们走进“真维斯”专卖店,奶奶挑选了三件29元的T恤,准备买下来.奶奶问我:“这一共多少钱呀?”我不假思索地说:“一共87元(29×3约等于90,90-3×1=87元)。”
奶奶买了衣服后,我们便走出服饰店。奶奶说:“已经五点半了,我们去吃米粉吧。”走进米粉店,我们买了一碗中份米粉、两碗小份、一份蒸饺和两碗稀饭。奶奶问我:“虓虓,该给多少钱?”我说:“一共17元,因为中份4.50元、小份是3.50元、蒸饺3.50元、稀饭一份是1元(4.50+3.5×3+1×2=17元)。”
吃完后,我们便回家了。
有关数学日记五年级篇12
今年暑假数学作业中有一道题是要称二本书的重量。于是,我便去找奶奶要秤。奶奶说她没有秤。那可怎么办?我座在沙发上发呆,突然脑中灵光一闪,有人----俗语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想只有自己制作一把称了。
于是我找来空牛奶盒,把空牛奶盒的纸皮一块块相应地剪下来,拿来透明胶纸,把其中一块纸皮折成一个正的三角体,贴好放在台面上。另一块纸皮做天平的左右盘,平衡地放在三角体的顶上。然后在家里找来一些已标有重量的东西作砝码。如:妈妈新买回来的牙膏,唇膏等物品,有120克的,有40克的,有18克的,有3 克的都有。
激动人心的称书活动开始了。我将书放在自制天平的左边,“物品砝码”便放在右边,重量放至两边平衡为好。然后把砝码重量相加的和就是我书的重量了。刚好159克。哈哈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完成数学作业了。奶奶知道后对我赞不绝口。
原来,生活上处处都有“秤”呢!
有关数学日记五年级篇13
一说起数学,那可就说来话长了,本来我不喜欢数学,一上数学课我就头大,上起数学课我就没心思学,更别说数学的学习成绩了。
就因为我的数学学得不好,妈妈非带给我报了一个数学辅导班。就因为这一个辅导班,使我的数学学习成绩大大的提高了上去。
一开始,我认为数学没什么好学的,不就算一下吗,得出了一个结果,没什么好学的,只要口算学得好就行了,数学的结果只要算对了就行了。就坐在椅子上呆呆的看着老师讲题。但是上了几次课后,我觉得老师讲得很好,并不是那么乏味,我就仔细的听了起来。我认真的听了一节课,觉得很好玩,看来数学也很好,并不是我认为的那么乏味、枯燥。
记得有一次,老师讲了一道题,是一道看图计算题,要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周长,我们好几个同学都不会,我想了很长时间都没想出来,这时,老师给了我们提示:可以在本子上画一下图,把图分割一下,平移一下。我听了,就迫不及待得开始画了起来,果然,老师说的没错,我第一个举起手来,将答案告诉老师,老师夸我真不错,写的既对又快。
我想:数学也并不难呀,只要认真的学,就能学得好,数学也并不是只要计算出结果,就能写对了,还要动动脑子,不会算了就换一种方法,就能算出来了。
我喜欢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