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清明节扫墓后的日记
写日记能培养毅力,更好的学会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有坚持就会有奇迹。好的小学生清明节扫墓后的日记是怎样的?这里给大家提供小学生清明节扫墓后的日记,供大家参考。
小学生清明节扫墓后的日记篇1
清明小长假到了,母亲说带我去燕子矶玩玩,一路上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树木也都发芽了。我们中途看见情侣园里的景色不错,于是就想进去逛了逛。
一进门就看见一片花海,由于刚下过雨,所以空气格外清新,就像进入了一个天然的氧吧。我们沿着路往前走老远就看见前面教堂的门口有一片五颜六色的花,走进一看原来是郁金香,听母亲说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象征着美丽,庄严,华贵。我们继续向前走,当我们来到“牡丹岛”时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我们迎着香气向前寻找,只见大朵大朵的牡丹花正竞相开放着,怪不得人们用“国色天香”来形容牡丹的美丽。在情侣园转了一圈后,该去燕子矶了。
经过几分钟的车程后,终于到了我们的目的地——燕子矶。刚下车一看,这里的人还真不少,大家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健身,有的在拍照——我沿着江边忘前走,总会看见几个人在打水漂,感觉很有意思也找了几块石头玩了起来,虽然石头在水面上跳的次数不多但是我玩的很开心,就这样不知不觉时间就不早了,我们要回去了。
玩了一天虽然累,但却非常开心,春天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小学生清明节扫墓后的日记篇2
今天阳历4月4日就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我们缅怀和祭奠先辈的节目。今年清明节我和家人一起去祭奠了先祖。清明节当天一早,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妹妹一起来到祖先的坟墓前给他们摆上饭菜,倒上酒,点上蜡烛。接着我们还给先辈们烧了纸钱。然后,爸爸妈妈把清明纸捡起来,妈妈告诉我用清明纸插起来或者放在上面用石头压上,就表示家人已经来了。最后,我们大家默默在先辈的坟墓前站成一排祈祷。之后,我们就依依不舍得离开了。
小学生清明节扫墓后的日记篇3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又是祭祀和扫墓的日子。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个周末爸爸妈妈带我去扫爷爷奶奶的墓。听妈妈的说,扫墓还是有些讲究的,首先我在边上看到爸爸和妈妈先把爷爷奶奶的墓地清扫了一边,然后祭祀,妈妈说这道程序很重要,我们要静心的,寄托思念。与逝者相感。妈妈说,山有灵但无主,先人有主却无灵,与先人感知就可以得到更好的山灵之气。我们扫墓的时候还带了酒水果实和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给在先人的墓前,还烧了一些纸钱,为坟墓培上新土、修理坟墓,折了几只嫩绿的树枝插在坟墓上,还在边上压了些纸钱。 临走的时候我很好奇,为什么还要留一些纸钱在墓地边上,妈妈和我说,这是让过路的人看到,知道这墓后继有人,然后磕头行礼祭拜。
小学生清明节扫墓后的日记篇4
今天一早,天空就下起了毛毛细雨,天和地之间都被一层浓浓的大雾笼罩住。
我们家族一行人冒着细雨,兴致勃勃地往山上去祭祖。上山时有些人抬着一只大烧猪,也有人拿大炮竹、小炮竹等等……小朋友们可开心啦!跑着上去,地很滑,我一不小心就滑了一跤,上到墓地时,我已经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了。当我走到山边往下一看,看不见尽头。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人们还陆陆续续地走上来,有些人走了一会儿,就停下来休息。等全部人都上来了,大人们就把祭品摆好,还用白色的纸条粘在墓地的四周。我不知道这些是什么东西,但我觉得很有趣,很好玩。
连串的炮竹声过后,我们简单收拾好东西,就沿着上山的路下山了。
小学生清明节扫墓后的日记篇5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去给姥姥扫墓了。
到了姥爷家,我们把叠好的纸钱放在桌上。来的人有大姨,二姨,三姨和四姨,人都到齐了,我们一起去了姥姥的墓地。在路上有很多来来往往的车。
到了上坟的地方,大姨在姥姥的坟前画了一个大圈,然后把我们所带的东西一个一个烧给了姥姥,希望姥姥在九泉之下能够安息。
烧完了,我们回家吃饭了,我想清明节是对故人的想念,怀念,今天我真正明白清明节的意思了。
小学生清明节扫墓后的日记篇6
这次的活动是跟“清明节”有关,就是——体验制作清明果。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做清明果又是清明节的传统活动,我们组制作的清明果,各式各样。有白的,有绿的,有甜的,有咸的。虽然我尝试了好多次,但成功入选的只有两个。一是一个圆形的,绿色的,馅是豆沙的清明果。二是长方形的,绿的,馅还是豆沙的。因为我喜欢吃甜的,所以我包的全是甜的。可是,倒霉的是我吃的清明果中,只有两个是甜的。其他组做的花样更多,有饭团,有大蒜头,还有三角形。
我觉得这次活动对提升我们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小学生清明节扫墓后的日记篇7
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和爸爸,妈妈还有奶奶一起包清明果。清明果是我们家乡人过清明节必吃的食物。
清明果的皮很特别,是绿色的。那为什么是绿色的呢?因为是用绿色的艾草汁和在面粉里做成的。清明果有很多种味道的,有红糖馅儿的,白糖馅儿的,还有肉馅的。
我不仅喜欢吃清明果,也会做清明果。首先把面皮放在手心里,再放点馅儿在面皮上,最后在把面皮捏起来。我会包兔子,还会包小狗的呢!这样就成了绿色的兔子和绿色的小狗了,哈哈,可真特别!我喜欢吃清明果,也喜欢家乡的清明节。
小学生清明节扫墓后的日记篇8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
早上,爸爸要我去看看外面的天气,我打开窗户,看见天上灰蒙蒙的,还看见天上飘着小雨。我就跟爸爸说:“外面是春雨绵绵的景象。”爸爸说:“今天是清明节,清明节老是下雨,所以诗人做了一首诗。”我问爸爸:“这首诗的名称叫什么是怎么读的?”爸爸读起一首古诗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小学生清明节扫墓后的日记篇9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
小学生清明节扫墓后的日记篇10
今天,是一个非常隆重的日子——清明节。我、爸爸和妈妈要回家做清明。
清明节的意思是祭拜祖先,清明节的由来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这个传说。
我们大约坐了一个小时的车子才到老家,到了老家我和爸爸就先去买了些纸钱、香和鞭炮。先开始要用火把几张纸烧着,火苗非常的小,后来被风一刮就变得越来越大。纸钱烧完了,然后就把香点着插在祖先的坟前,最后把鞭炮点着,就可以在祖先的的坟前鞠三躬就可以了。
清明节有意思吧!
小学生清明节扫墓后的日记篇11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前后。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清明”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小学生清明节扫墓后的日记篇12
“清明节时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到了,今天我要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去给太爷、太奶、老奶、老爷上坟。
到了三兆,我们买了花,买了纸钱,我们到了墓前,爸爸点上了香,我们给墓上摆了鲜花,放了许多好吃的。妈妈还说,这些纸钱都不是真的,这些纸钱是专门烧给那些已经死去了的人的钱,这也是一种纪念故人的方式,我们上了坟烧了纸,还给太爷、太奶、老奶、老爷说了一些话,这时我又想起来这首诗了:清明节时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小学生清明节扫墓后的日记篇1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今天是清明节,许多人都去给亲人扫墓。人们都怀着悲哀的心情去给亲人扫墓。我听爸爸说:清明节是一个悲伤的节日,让人缅怀先辈,令人留恋,令人悲叹,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的先辈们的事迹,当他们入土为安之时,自己的故事就告终了,剩下的,就只有让人怀念了!我知道了清明节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