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数学日记的例文
日记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备忘,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及读书心得体会等即使记录下来,可以随时查阅。有关数学日记的例文怎么写,这里给大家分享有关数学日记的例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数学日记的例文篇1
今天,妈妈爸爸带我回姥姥家,我和姥姥一见面,就都有说不完的话,妈妈让我做一些口算书,第一张是100分,后来几张,有一些小错误,我想:还是不够认真。妈妈说开学以来我的学习退步了,一定要加倍努力才行。
我听了妈妈的话,心想,我一定要认真努力的学习,改掉自己学习中粗心的坏习惯、坏毛病,努力取得好成绩。
有关数学日记的例文篇2
20__年4月10日
星期三
天气:晴
今天我做作业时遇上了一道难题,这道题是这样的:一个直角梯形,上底是2厘米,下底是3厘米,高也是3厘米,现在以这个直角梯形的上底为轴,旋一圈,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体积会是多少?
看完题目,我立刻松了一口气:这题一点也不难嘛!不就是一个圆柱加一个圆锥,求体积一样的嘛,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已,于是,我飞快地列出几个算式答: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是。
正当我喘了一口气,准备“迎战”下一题时,爸爸走了过来,看了看我那道题目,皱了皱眉,说:“你这道题错了。”我听了这话,又看了看那道题,没错啊!难道算错了?我又验算了一遍,“没错啊!”我小声嘀咕着。
爸爸听了这话,脸上立刻“晴多云”:“没错?你再仔细看看题目。”“哦。”我应着爸爸的话,疑惑地又读了一遍题。突然,我发现了什么,我又看了一遍。“没错,的确是我错了,我没看清楚‘上底为轴’这个关键因素,以为是下底了。可是该怎么做呢?”我自言自语。
爸爸看见我这样子,知道我遇上困难了,于是他走到我旁边,说:“你可以把直角梯形‘补’成长方形,长方形可以旋成什么?”“圆柱。”我回答。“那么被‘补’上的三角形有可以旋成什么?”“圆锥啊……啊!我明白了!
我们可以把直角梯形变成长方形,这样便可以求出圆柱的体积,而这个圆柱中包含了‘补’的三角形的旋体,即圆锥,我们用圆柱的体积减去圆锥的体积,即可求出这个图形的体积。”于是,我把原来的做法擦掉,又列出了几个算式答: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是。
爸爸首先肯定了我的做法,然后他又说:“你还知道别的做法吗?”我想了一会儿,说:“没问题!”于是,我又列了几个算式答: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是爸爸看了,终于露出了笑容。接着他又问:“通过今天这道题目的解法,你明白了什么?”我回答说:“数学的解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道题目可以有多种解法,也正应了那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吧!”爸爸点点头,不过他又发问了:“还有呢?”我听了,疑惑地望望爸爸,摇了摇头。
爸爸又笑了,只不过这次没问问题,只是点点我的额头:“还有就是,你也该修修自己的粗枝大叶了!”我看了看爸爸,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幽默地说:“是!我拿剪刀来修修!”
“哈哈……”我们都笑了,在笑声中,我也下定决心,一定要“修修”自己的“粗枝大叶”!
有关数学日记的例文篇3
吃过午饭,妈妈带我到山坡上去找小棒。我和妈妈先把茅草的杆子砍回家,然后妈妈用米尺量10厘米长一根,用剪子剪断。妈妈一边剪,一边让我数,数到10根就捆一捆。
捆了10捆,妈妈说,好了,不剪了。然后,妈妈叫我把10捆打开,两根两根的数,数到100;又5根5根的数,数到100;我都数对了。妈妈问我:还可以怎么数?“10根10根的数”。
“10根一捆,你说100根要捆几捆?”我想了一下,说:“10捆。”妈妈高兴的说:“对,你真聪明!”我觉得数数真有趣!
有关数学日记的例文篇4
星期天上午,我和爷爷到藕塘的药店里买了两盒药片_胃尔舒
两盒药一共44元,一盒22元,爷爷付给她一张50元,营业员找给爷爷6元。
找好钱后,我用小数加、减法核算了一下。爷爷还可以这样付:
1、先给营业员40元,再付5元,找1元。
2、如果爷爷有零钱,可以先付40元,再付4元。
通过这次陪爷爷买药,我知道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有关数学日记的例文篇5
今天我们进行了数学测验,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老师不读题,由我们自己看题再做。大部分的字我能认识,也能理解题意,但是做的时候还是粗心了,只得了92分。回来时妈妈帮我分析了题目,有一题将9看成了19,被扣了4分,真是太可惜了。
以后我得多做练习卷,更加认真仔细,争取期末考试能考出好成绩。
有关数学日记的例文篇6
今天,我在课外书上看到一个数学小故事。故事里说,抗战期间,大数学家华罗庚在西南联大教书,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正在他全家钱都花光的时候,妻子生了一个男孩,他就给孩子起名——华光。
我觉得这个故事很有趣,连忙告诉正在炒菜的妈妈,当数学老师的妈妈竟然不知道“华光”起名的由来,结果被我狠狠地取笑了一顿,哈哈哈!
有关数学日记的例文篇7
在我小学六年的时间里,我学习了很多科目,比如语文、数学、英语、自然、音乐……但是我最喜欢的科目是数学。
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我们班新来的数学老师刘老师——带领我们班和二班的一些优秀的数学学生在每个班成立了数学小组。
经过老师的选拔,我们班的数学组终于成立了。在组长的带领下,我们班裴琦、朱正毅、迟、魏一起学习讨论。
从活动的第一周开始,所有团队成员都开始积极参与活动。每周一个小组成员出一道试题,周五发给每个小组成员作为周末作业。第二周,出题的学生收集所有学生的试卷进行批改。同时,周五中午,他对试卷进行了点评。就这样,我们数学组活跃了半年。
一个暑假后,我们致力于紧张的学习。这学期我们的学习任务很重,因为即将毕业踏入中学校门。因为数学组的成员都是班里的尖子生,每个成员都想考上重点中学。但是在大部分重点中学,数学总是为主,一定要多做数学题。在组长陈俊峰的带领下,我们还和二班的数学组进行了学习和讨论。从那以后,每个周末,我们班和二班开始轮流出题。以后的每一张试卷都挺难的,没有认真的思考和实验是很难做出来的。所有的团队成员都对数学小组有浓厚的兴趣,因为在这里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做很多练习,提高我们的数学水平。所以每次积极参加活动,我们都会认证完成周考卷。就这样,我们数学组又活跃了半年。
这个学期结束后,我们有一个月的假期。以前每个假期的数学作业都是再做一遍数学书。然而,这个假期,刘老师觉得我们数学组的学生做数学题太简单了,所以他给了我数学组的学生一个特殊的作业,数学寒假的b级作业——。这套作业收集了清华同方杯的试题和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考试样题.寒假期间,所有的队员都认真完成了这项作业。
回到学校后,我们讨论了数学寒假的b班作业。如果每个人对某些问题的回答都是一样的,我们就一代一代的过去了;如果一些问题的答案有争议,我们将开始激烈的讨论,直到我们得到正确的结果。
在我小学生活的六年里,我在数学小组的活动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做了很多题,为我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争取在数学竞赛中获得一席之地,还给我的老师,我的父母,我的数学组.
有关数学日记的例文篇8
前几天数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做了一道应用题,这题中说世界上的鸟蛋是鸵鸟蛋,它的蛋有1300克。那最小的蛋有多重呢?我在心里打了个问号。
经过我上网、翻书百般途径,终于在《中国少年百科全书》上找到了答案:最小的蛋是蜂鸟蛋,蜂鸟妈妈每次产蛋2~1枚,只有豆粒般大小,每枚重0。5克,大约200个蜂鸟蛋才有一个鸡蛋那么大,小蜂鸟生活约20天后,就能飞出鸟窝觅食,开始独立的野外生活了。
多么有趣的知识呀,这真既能学习,又能增长课外知识,真是两全其美。
有关数学日记的例文篇9
“黄胡子”是谁呢?黄就是俺,黄柯源。“胡子”就是胡纵位。他可是我的好伙伴,我俩“臭味相投”。一吃完饭,我立马来到胡纵位身旁,只见他认真的看着什么。我凑近一瞧,原来在看“曹冲称象”。“嘿!这个早看过了,咱们出去玩。”胡纵位抬头看了看我,说:“这曹冲不简单,我们也来玩玩测量。”我说:“好呀、好呀……”这兴奋的声音吸引了一群小伙伴,他们都围拢来。
“胡子”饶有兴趣地说:“我们来量黑板,看看有几米?但是大家都不能用尺子直接量。”
小伙伴皱着眉头说:“不用尺子,用什么好呢?”大家绞尽脑汁想起办法来。
我灵机一动,相出办法来。我自告奋勇地说:“用鞋子。”说完就把鞋子脱下来,一跳一跳地蹦上讲台,把鞋子往黑板边一放,霎时,同学们笑翻了天,有的捂着鼻子直抱怨,说什么臭气熏天了,有的快笑倒在地了,有的窃窃私语。不过,我的“胡子”兄弟屁颠屁颠地上来了,一本正经地帮我。我把鞋子放在黑板的一头,一下、两下、三下……“胡子”积极配合,我每移动一次,他就在旁边做一次记号。一共量了27下。我用尺子量了量我的鞋子,是23厘米,然后用27乘以23约等于6.2米,结果出来以后,我见“胡子”的脸都笑成了一朵花。我拍拍他的肩膀,说:“哥们,我已率先完成任务,你呢?”胡子笑呵呵地说:“暂时保密。”我撅撅小嘴,胡子马上在我耳边说:“用书来量教室的宽。”我当然义不容辞当起了助手。我俩趴在地上,“胡子”一点一点地移动,我做记号,量到一半时,我的膝盖就开始发麻,但我一直忍着。胡子的汗一颗一颗往下滴。很他丝毫不敢马虎。终于完成任务,我累得腰酸背痛,但是心里很快活。
量着量着,半路突然冒出个“拦路虎”,一个重重的箱子阻挡了去路,我们只好用“平移法”将书移到“空地”上,继续向前“探索”。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铃声响了????不得不终止。
今天的这次“测量赛”,我顺利通关,但我和曹冲比还是有差距的,他那么小就能想起这么巧妙的方法,真是自愧不如,但我会一直努力,加油!
有关数学日记的例文篇10
二年级的时候,爸爸给我出了一道题:有30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几个苹果?
我想了又想,想了又想,还是想不出来,爸爸看见我想得那么辛苦,就叹了口气,说:“我来给你提个条件吧,这道题要用除法来计算,除法其实也很简单,你只要学好乘法就行了。”听了爸爸的话,我脑子里立刻出现了一道问题,5乘几等于30,5乘6等于30,改为除法算式:30除以5等于6,每份有6个苹果。
有关数学日记的例文篇11
又要做题了,而且还是要求很麻烦的圆柱体表面积。唉,求表面积还真不容易。需要求出底面积和侧面积,还得相加,稍不留神就会算错,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一块求完呢?我思考着。看看底面积和侧面积的公式吧!
S底=πr2,有两个底面,也就是2πr2,再看看侧面积公式:S侧=2πrh,将它们两个相加在一起,提取同类项:2πr,利用乘法结合律,组成一个新的公式:S表=2πr(r+h)。一个新的公式从此诞生。有了这个公式只用相乘一次就万事ok啦!
以前我曾经求过环形面积,运用了一个公式:S环=π(R2—r2),仔细想想,其实这也是公式的组合啊!由两个圆相减,提取共同的π,得到了新的公式。
这些新的公式的诞生都得归功于灵活的偷懒!如果不是觉得太麻烦,其实也不会有这样的公式。其实,灵活的运用公式也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出题的人偷了一个懒,少说了一个条件,那么我们就可以多求一下。但是,有的地方需要我们偷懒,不偷懒都不可以。
有这么一道题:在一个大正方形里有一个内切圆,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求圆的面积。
如果按照常理,我们应该先求出大正方形的边长,也就是d。然后再求出r,最后求出面积。可是,在这道题里,怎么才可以求出r和d呢?除非开方,可是这样是很麻烦的,而且肯定求不尽,怎么办呢?这时候就需要灵活的运用公式了。既然圆的面积公式是πr2那么求不出r求r2也可以呀!这时候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整体a,也就是说,我们只用求出aπ就可以了。a怎么求呢?正方形的面积应该是(2r)2,化简之后就是4r2,也就是4a这样呢我们就可以用20÷4=5(cm2)求出a,再用5×π≈15。7(cm2)。圆的面积就约为15。7cm2。这样,不用开方,也可以求出圆的面积aπ。
有很多公式相互结合就可以组成一个简单方便的实用新公式。
只要创新,其实在把巨人们吃过的馒头揉在一起,做成一个新的花卷,那不也是很好吗?
有关数学日记的例文篇12
今天老师说要教我们认识人民币。我们很高兴地从书包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1角、2角、5角学具。
老师先让我们做个游戏,游戏规则是老师口报几角几元,我们在书上指出来,帮助我们认识人民币的面值。老师宣布游戏开始:老师报一分,我们全班同学的手都指着一分;老师报100元,我们赶紧指着100元……
在这堂数学课上我知道了一角等于10分,1元等于10角。今天数学课上收获可真多啊,我高兴极了!
有关数学日记的例文篇13
今天,我们数学课举行了写数字比赛。开始我特别紧张,害怕到下课铃响时写不完,我心里就想:“不要怕,要努力”,老师在写字之前提醒大家在写字时要做到“三个一”,我做到了。
在写的过程中我给自己说:“不紧张,就像平时做作业一样,”我写完了发现下课铃还没响,我高兴极了!在下午上课时,我得到了一张大大的喜报,上面写的是我在数字书写比赛中获得“小小书法家”称号,我拿到喜报兴奋极了!我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
有关数学日记的例文篇14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通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
有关数学日记的例文篇15
我们刚刚学习了圆的认识(一)、(二),知道了圆的许多知识,并且由圆的认识了解到了圆周长的应用,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我们去了解一下圆周长的知识!
刚开始学圆的周长时,知道了能用滚动法和绕线法来量出圆的周长,探究出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3倍多一些,实际上,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我们就得出一个公式:如果用C表示的周长,那么C=πd或C=2πr也就是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的周长有3个应用:1.已知d求C=πd2.已知r求C,先求d再求C3.已知C求dd=C÷π已知C求r先求d再求r。
已知d求C:一个圆的直径是5.5分米,求这个圆的周长,那就用π3.14×直径5.5=17.27dm.
已知r求C:汽车车轮的半径为0.3米,它滚动1圈前进多少米?滚动1000圈前进多少米?它滚动一圈前进多少米?也就是求这个轮子的周长,先求出直径:0.3×2=0.6m,然后求一圈的周长:3.14×0.6=1.884m最后求出1000圈前进多少米:1.884×1000=1884m。
已知C求d:花坛的的周长是62.8m。你能求出这个圆形花坛的直径吗?周长6.28÷π3.14=d2m
已知C求r: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求这个圆的半径,那么先求这个圆的直径:用周长25.12÷π3.14=d8㎝再求半径:8÷2=4㎝。
这是圆周长的四大典型例题,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是一个固定的数,π是≈3.14的。
还有一种类型的题目:下图是一个一面靠墙,另一面用竹篱笆围成的半圆形养鸡场,这个半圆的直径为6米,篱笆长多少米?这题是求半圆的周长,一面靠墙的就不用算上篱笆,也就是求圆周长的一半,就用直径6m×π3.14=圆的周长18.84m再算圆周长的一半:18.84÷2=9.42m。
这就是有趣的圆的周长,圆周长的一半,让数学与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原来数学也是蕴藏着生活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