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除夕的日记怎么写
日记是指用来记录个人生活、情感、思想、见闻等的一种写作形式,通常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记录。写好关于除夕的日记怎么写是有技巧的,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关于除夕的日记怎么写,方便大家学习。
关于除夕的日记怎么写篇1
今天是除夕,每逢这个时候,大家都要吃上各种口味的年夜饭,不同的家乡就有不同的吃法,我们山东的吃法就是先上点小吃,像凉拌菜之类的,最后再吃爸爸妈妈最爱吃的东西——饺子。
到了下午,准备开始吃年夜饭了。我馋的口水都流出来了,爸爸把冷藏在冰箱里的豆腐皮、粉丝、萝卜丝儿、青瓜丝儿拿出来,放进盘子里,浇上醋、酱油麻油,放上香菜,这一道美味的凉拌菜就做 好了,爸爸给这道菜起了一个名字叫“凉拌三丝”。然后爸爸又拿出用猪皮和猪脚炖的猪皮冻,要放在冰箱里冷藏才可以吃的。尤其是抹上青芥末吃,一股刺激的气味从鼻子里窜了出来,辣得你直流眼 泪。爸爸说:“家乡的人喝酒的时候就最喜欢吃这道菜了。”
还有一样菜呢,就是炸丸子。这是用萝卜、面粉、鸡蛋做成的丸子。松脆可口,非常好吃,也是我们家乡的一道菜。但是爸爸说这个炸丸子不能吃多,会上火的。
期待已久的香喷喷的饺子终于出炉了,我们北方人最爱吃水饺,南方人最爱吃汤圆。除夕,一家人坐在一起包饺子,表示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这水饺蘸上酱油醋吃,既爽滑又香。
除夕,所有人都要赶回家,就算没有火车,飞机坐,哪怕还骑着摩托回家甚至走回家,图的就是和亲人团聚,吃顿年夜饭,可见,年夜饭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的重要。
关于除夕的日记怎么写篇2
“爆竹声声辞旧岁,烟花朵朵耀夜空”,这是过去过年的方式。爆竹声、烟花那是热闹的象征,仿佛只有烟花爆竹,才像过年。
除夕夜,当夜空拉下帷幕。放眼望去,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我家当然也不例外,早早地就把二楼三楼的灯都开上了。
记得以前我问过妈妈,为什么我们人都在楼下,却要把楼上的灯都开上呢?妈妈说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习俗,叫做照虚。据说是为了赶跑穷鬼,使来年能够顺顺利利。即便是晚上睡觉了,也要留下一盏灯亮着,到了正月初一才关掉。
经过了拜神祭祖,我们一大家子终于围坐在一起,开始吃团圆饭了。望着饭桌上满满当当的美味佳肴,我看着已经满头白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心里偷笑了一下。“怎么还没开始忆苦思甜呢?”果不其然,几杯酒下肚,爷爷首先发出了感叹:“现在的日子啊,真是越过越好了!”“是啊!是啊!”底下是一片附和的声音。老人们又唠起了往常。他们那个年代,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早开始干活了。外公说他们那个时候是赚公分的。(当然我对公分的理解不是很懂)外公是家里男孩中的老大,他上面有一个姐姐。他和大姑奶奶早早就担负起了家里的重担,去盐场挑盐。那么重的担子压在他们小小的肩上,这种艰苦是我们现在的孩子根本想象不到的。过年的时候他们才能吃到肉啊鱼啊的,但根本吃不上多少。我们现在平时吃的饭菜都比他们那时候过年吃的要好,难怪他们一直在那感叹唏嘘呢!灯光下他们的脸显得红红的,被欢笑折叠了的皱纹,无不倾述着他们的感恩与满足……大家吃得正欢呢!远处有稀稀疏疏的鞭炮声传来。咦!今年的除夕好像安静了不少。
我跑到外面,想一观夜幕下烟花的璀璨。可是夜空下的除夕夜,并没有往年的热闹。看到我略显失望的表情,我姐笑着说我,“亏你还当过宣传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志愿者呢!”我拍了一下脑门,对呀,我怎么把这茬忘了呢!烟花虽然漂亮,可是它的成分会污染空气,它炸裂开来的屑抹纸片,也是对环境卫生的一种污染。更何况它带来的灾祸,我们在新闻里就屡见不鲜。我又融入到家人们热闹的氛围中去了,新年的喜庆映在家人们的脸上,一片祥和!
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愿幸福的笑容永远挂在人们的脸上!愿以后的日子天天除夕,日日过年!
关于除夕的日记怎么写篇3
今天是大年三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一天,我们都要去奶奶家吃饭。
一进门,我就看见大门上贴着一幅特别醒目的画—两个小朋友弯着腰,拱着手,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给大家拜年。
饭后,为了打发时间,我们大家都做起了想做的事情。爸爸、姑父、小爷爷还有二爷爷他们打起了_牌,妈妈、姑姑和奶奶包起了饺子,我和小妹妹则玩起了游戏。
“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左邻右舍都放起了_,爸爸把烟花搬到门前的空地上也准备燃放。我和小妹妹跑到楼上的阳台上观赏烟花,天空上的烟花越来越多,犹如百花齐放。红的 ,黄的,绿的,紫的,照亮了外面漆黑的夜空。我和小妹妹高兴地手舞足蹈着。虽然夜已深了,但四周的鞭炮声还在此起彼伏地响着。
关于除夕的日记怎么写篇4
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
这就是除夕的来历和习俗。
关于除夕的日记怎么写篇5
在我的记忆中,去年除夕之夜发生过许多事情,但其中令我最难忘的还是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和放烟花。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吃完年夜饭,就迫不及待地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候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八点钟终于到了,在一片如花的人潮中,晚会拉开了序幕。
我目不转睛地 盯住电视机,不舍得离开半步,生怕眨眼和离开的瞬间会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片段。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可真多呀:有相声、有小品,还有歌舞杂技表演,最神奇的还是魔术和变脸。其中最扣人心弦的就是刘谦的魔术:刘谦先用他那双神奇的手,一只遮住一只“嚓”一声穿进了玻璃,全场人都尖叫起来,眼睛都不眨,只见刘谦夹住硬币一下拔了出来,我惊讶得目瞪口呆。节目一个比一个有趣,一个比一个精彩,看得我们一家人时而全神贯注,时而捧腹大笑…… 不知不觉,晚会接近尾声,这时大街上想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把晚会的声音都给压下去了。
爷爷和爸爸也抱着一捆大红炮下楼放去了。在震天动地、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兴奋地点上了烟花棒,对着窗外放了起来。“嗖!嗖!嗖!……”五颜六色的烟花像天上开放的一朵朵美丽的花儿:有的红得像玫瑰,有的黄得像菊花……一串串烟花都像天女散花一样,好看极了,把新年的夜空装点得格外美丽。那满天的礼花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一直持续到新年的凌晨。那幸福之花、希望之声,既是对牛年的告别,又是对虎年的欢庆,它开在天上,响在地上,也开在大人和孩子们的心中 这一夜,我兴奋得一夜没睡好。我多么希望2010年的春节快到来啊!
关于除夕的日记怎么写篇6
看!家家户户的大红灯笼已经悬挂起来了,崭新的对联也张贴了上去;听!活泼顽皮的孩子已经噼里啪啦放起鞭炮来了,因为一年一度的除夕之夜又一次悄然而来了。
说到了除夕,自然也少不了那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姥姥和妈妈在厨房忙来忙去,不大一会儿,丰盛的饭菜就摆上了饭桌。有红烧大鲤鱼,表示年年有余;有香喷喷的烧鸡子,代表了吉祥如意;有辣椒炒鸡蛋,寓意是圆满长久;还有那香甜的年糕,表示年年高升。“哇!好丰盛啊!而且每一道菜还有一个美满的含义。”我兴奋得鼓起掌来,后来,有人提议,“我们喝一杯!”我赶忙把大家的杯子都满上了,小孩子喝饮料,大人嘛,当然要喝啤酒啦!伴随着彼此之间的祝福,我们高举酒杯,碰了一下一饮而尽。一家人吃着美味的年夜饭,一边诉说,一边憧憬着,真是开心极了!
吃完了晚饭,我和姐姐、爸爸去院子里放鞭炮。爸爸拿着火机把鞭炮点着,那声音可真震耳欲聋,红色的炮屑散开来,像铺上了一层红色的地毯,我和姐姐拿着一些女孩子喜爱放的夜光炮,放起来五颜六色的,一会是粉色的,一会是淡蓝色的,在夜空中闪耀着,好看极了!
不知不觉中,到了晚上8点钟,热闹非凡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吃着水果,剥着花生,一边兴致勃勃地看着电视。节目可真是丰富多彩,有歌舞,有相声,有杂技,有戏曲,有小品等等,让人享受了一场视觉的盛宴。当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让我在心里许下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愿望哩!
啊!欢乐的除夕之夜,真希望你永远停留啊!
关于除夕的日记怎么写篇7
机舱外跑道的灯光一望无际,与璀璨的星空相互交映,折射出繁荣热闹的景象,机舱内的旅客个个兴奋不已,大家都在庆祝这传统佳节—除夕。我本该呆在家中,陪亲人一起吃团圆饭,看看春晚,放放鞭炮,享受新年到来的欢乐,可是爸爸妈妈却硬要扯着我一起去了广州。
此时此刻,我坐在飞机上鸟瞰着杭州,流光溢彩,美丽绝伦,可我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心里思念着外婆,此时她应该忙进忙出的在准备丰富的晚餐了,桌子上肥美的白斩鸡,香酥的春卷,白白胖胖的汤圆。
不知不觉中外面就一片漆黑了,我觉得这黑夜最有意思,我不出声,只静静的凝视着窗外,看着闪烁的星星在幕布般的天空上一簇簇的欢笑着,像外婆微笑着的双眼,像妹妹甜美的嘴角,可爱的酒窝。我的心中说不出的味道,是对家人的思念,是对广州的期盼?是苦涩,是甘甜?迷迷糊糊的我就睡着了。
在广州的几天,除了吃,还是吃。广州人讲究美食,早茶,午饭,下午茶,晚饭,夜宵,无论走到哪里都是这么热闹。茶餐厅,甜品店,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但是还是不能缓解我对外婆的思念。在北京街的那天,我看到一位老人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在买煎饺。看着香蓬蓬的饺子,孩子着急的把整个都吞到了肚子里,一下被滚烫的汁水烫的满脸泪水却说不出话来,老人着急的想把自己的水杯递给孩子,却手忙脚乱的打翻了杯子,不停的自责。看着老人疼爱孩子的模样,我不禁又想起了外婆,每次在杭州吃外婆包的饺子,她总是吹了又吹,等凉了才递给我,看着我美滋滋的吃完她才开始吃,以前在外婆身边的时候我没有感觉,此时此刻却格外能感受外婆对我浓浓的爱意。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为什么春运汹涌的人潮,恶劣的天气都阻挡不了人们回家团聚的脚步。
只有在一起,才是最幸福的,多远都不重要,多难都不重要。我央求着爸爸妈妈带我回杭州,这次,我想亲自包饺子给我最亲爱的外婆吃!
关于除夕的日记怎么写篇8
前天大姨家请吃年夜饭,昨天干爹干娘家请吃年夜饭,今天叔叔家请吃年夜饭,明天……我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吃年夜饭。
我每天自然醒之后又睡无数个回笼觉,不到十点绝不起床。为什么要睡过十点呢?因为这样早饭和午饭就能并一顿了,然后就是去各家吃年夜饭。对了,要说一下的是,我的早饭和午饭是一碗白粥一个荷包蛋。当然,每天下午我还会给自己煮一杯咖啡,热量充足,不惧饥饿。
准备准备,出发去叔叔家了。
关于除夕的日记怎么写篇9
在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春节……但我最喜欢春节。下面我就来说一下春节都有什么文化和习俗吧。
中国古时侯有个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它都会爬上岸来伤害人,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有一年的除夕,乡亲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来了一位白发老人对大家说他能将“年”兽驱走。众人不信,老人坚持留下。当“年”兽闯进村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燃响的爆竹声,“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过春节的时候,妈妈带我去了姥姥家,我们吃了饺子,放了鞭炮,还玩了很多游戏,我真开心呀!
原来,春节有那么多文化和习俗呢!精彩的春节晚会,引得我们哈哈大笑,如果天天过年该多好啊!
关于除夕的日记怎么写篇10
除夕的晚上,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家家户户都在放烟花 放鞭炮。周围传来劈哩啪啦的声音,天空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烟花。家门口贴着春联,挂了两个红红的灯笼,门上倒贴着两个“福”字,表示福气到了。门口。小星和小美在一起放烟花,小美一边捂着耳朵一边对小星说:“小心点!”小星说:“没关系”。他小心翼翼的点燃了烟花。小吉和小月也跑来看放烟花,他们手里都拿着一个灯笼。突然,小月指着天空高兴地说:“你看多美的烟花”。
啊!多美好的除夕夜!
关于除夕的日记怎么写篇11
年夜饭是大年三十的重头戏,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吃上一桌团圆饭。
在温州年夜饭被叫做分岁酒,因为除夕是新旧年的交替的分界线,吃分岁酒意味着新旧岁月就此而分。温州非常讲究吃“分岁酒”,因为菜肴很多,忙不过来,一般都在外面吃。
昨晚吃的分岁酒,在家里吃的,有两个人来帮忙,一直在做菜。吃完一盘上来一盘,做菜的叔叔阿姨辛苦了,是你们让我们吃的这么丰盛,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