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案网 > 短美文 > 日记 >

800字的元宵节日记

时间: 新华 日记

日记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对于喜欢写日记的作者,好些都是一生写日记。这里给大家分享800字的元宵节日记,方便大家写800字的元宵节日记时参考。

800字的元宵节日记

800字的元宵节日记篇1

傍晚7:00多,我刚刚吃完饭,天空中响起了炸雷一般的响声,嘭!嘭!嘭!每一家接二连三的放起了烟火!我早知开始放了!于是赶忙停下手中的筷子,冲出饭厅和爸爸、弟弟跑到楼上观赏起烟火来!因为我家在这一带是属比较高的楼房!我站在楼顶上一切景物尽收眼底!烟火升起来了!有的像一朵盛开的菊花!

有的像萤火虫般满天飞舞,有的像一座雪山炸开了一般!最有趣的还要算“老鼠跑”了!刚开始是白色像火箭一般射上天空!随即便像老鼠遭人攻击一样四处跑开!不一会儿便没了踪影。看的要数“大礼花”,朵朵犹如火山爆发,嫣红、翠绿、金黄,“一座山”连“一座山”爆发出来!如流星般四散,衬着漆黑的夜幕,艳丽夺目!把漆黑的夜晚照成了明亮的白天!我们看后无一人不发出赞叹声!最使人耐人寻味的要属“导弹”了,先是一束白色的烟火串上天空,而后便在空中爆炸,最后销声匿迹……

看完了别人的烟火,我和弟弟也把自己的烟火拿出来放了!我拿出了“冲天炮”,点燃后,像流星般射了出去,后面还拖着长长的“尾巴”!五彩缤纷!弟弟拿出了“圣诞树”,发出了强烈的火花!颜色各种个样!像喷泉一样,时高时矮,时亮时暗!火花从“天”而降,像无数条珍珠挂在天空!落下时像天上的银河一样!闪闪发光!

还放了“雨花”就像仙女散花一样,从空中落下来,时而“花”心中还绽开“小花”,如花蕊一般。还有的像“UFO”一样闪过去,速度快的眼睛跟不上,有的像陀螺一般“疯狂旋转”……在夜幕中,家家户户的烟火就好象在比“美”,一家比一家壮观,一家比一家希奇……

终于放完了烟花,四周也静下来了,看到这美丽的烟花,让我想起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元宵晚会已经结束了,但那欢声笑语,久久缭绕在我们窗前……

800字的元宵节日记篇2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直到今天,我们仍在庆祝元宵节,在我们学校就能看见那些花灯和谜语,瞧!这气氛多热闹呦!一个个花灯展现着自己独特的身姿,仿佛我们操场周围就是它们选美的大舞台。

看啊!这个花灯真是有重复!上面有一条绳子拴住,下面说由无数个小杯子聚成的,而且每个小杯子里都有一个灯,我想:如果插上电,那么这个灯不就能发出无数个亮点,也有可能每个亮点的颜色不同,那种现象多美呀,我俯下身子一看,居然是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做的。哇,这创意可真是巧妙,也可见他花了不少心思去完成这个花灯。

我又瞅了瞅一个红色八边形的花灯,再仔细一观察,天哪,这个花灯的主人更有创新思想,你能猜到他做这个灯的主要材料是什么吗?居然是红包纸盒!他把红包一个一个用订书机钉起来,然后把红包钉成一个八边形的灯。如果我说评委,我一定会给这个花灯打一个高分,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个花灯有着别的花所没有的优点:外观美,而且材料少;价值低,内涵却高;制作简单,形状复杂。还有一点便是制作者的新颖想法。也有许多看见这个花灯的人发出了一声声的赞叹。

你想过吗!桔子这种水果也可以做出花灯来。有一个花灯就是用一根绳子绑着四个桔子精制而成的,还有用贝壳搭起来的小灯笼呢。

这么多美丽精制,创意优雅的花灯我也算是感受到快乐的元宵了,当然,活动不止是这些,还有猜各种各样的灯谜的活动呢,我一眼瞟中了:十五天。呵呵,这真是太有意思了,十五天嘛就是半个月,“半月”嘛就能组成一个字“胖”,我太幸运了,一下子就看见自己懂得猜的,之后,我又猜了几个:盼天明的答案是巴黎,巴望黎明;可喜可贺,重庆,显然这个灯谜很简单!

今天也是开学的第一天,我们的老师,同学也得到了新年的祝福。今天真是快乐的一天哪。

800字的元宵节日记篇3

时光悠悠,转瞬即逝,正月十五又在元宵的香甜中擦肩而过,匆匆忙忙地来赶赴这寓意着团圆的节日——元宵节。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纪,这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佳节不但没有褪色,而且愈发的蓬荜生辉、愈发的灿烂辉煌。

相传汉武帝的时候,据称太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勘平叛乱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且确定这天为元宵节。汉室的另一位皇帝——汉明帝则敕令元宵燃灯,从而形成了后来的张灯、观灯的民风习俗。

正月十五这一天是要吃元宵的,“元宵”作为春节的食品,在我国也历时已久。宋代,民间流行着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由糯米做成,或实心,或带馅儿。带馅儿元宵称"汤圆"以白糖、玫瑰、豆沙、肉馅、核桃仁、果仁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有时会在汤圆里包一个小钱,就算有好运到。可荤可素,风味独特。可煮、炸、蒸,有团圆、吉利、美满之意传统食物。元宵那圆圆滚滚的形象就是寓意着一家人能幸福美满,那馅儿也让人甜到了心里,不由得对未来的每一天都带着希望与信心。现在许多地方都流行吃汤圆,但以宁波汤圆和成都汤圆最为有名。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走百病又称“散白病”和“烤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目的是驱病除灾。

元宵,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让无数外国友人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与魅力;元宵,是联结人们情感的一座桥梁,让常年出家在外的人感受到了亲情与友情的温暖;元宵,是闪耀在中国人心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你让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为古老而富有魅力的祖国感到骄傲与自豪!我爱我们的节日——元宵!

800字的元宵节日记篇4

提起元宵节, 我想起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只神鸟, 错飞到人间的一个小村庄里, 那村里的人以为是一只坏鸟, 就把他杀死了。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 他让天兵去把那村庄给烧了。仙女听到了玉皇大帝的话,就让一个神仙变成老奶奶到村里报信。神仙到人间跟村里的人说,在村里村外点上篝火,才能免去灾难。他们按照神仙说的做了,玉皇大帝一看,心想,我还没有放火, 他们就放起火来了,自己烧自己。玉皇大帝乐得哈哈大笑。这个小村庄真的免去了大难。这个事情流传开来,就有元宵节了。

这就是传说, 不是真的, 真的元宵节起源于汉朝。 印度人信佛, 他们成佛的人, 把他们烧成骨灰, 扒一扒, 有一个像珍珠一样的东西, 叫舍利子,印度人朝拜舍利子。这事后来流传到中国的汉朝,民间也有了佛教的活动。舍利子的事情被汉朝的皇帝知道了,他们也在皇宫,张灯结彩,朝拜舍利子。老百姓看着很好玩,也跟着玩,张灯结彩,但是没有舍利子,这就形成了每年正月十五张灯结彩、放篝火的玩法。就演变成后来的元宵节。

唐朝的元宵节是最热闹的, 他们有宝马香车, 灯楼高50米, 有50000盏灯, 灯楼里有20个房间, 过三天,人们都到街上玩。宋朝是过五天, 他们过的也很热闹,也是在街上玩,玩法很多。明朝是过十天, 从初八玩到十七。

正月十五,人们一起吃元宵, 猜灯谜, 闹花灯, 耍龙, 狮, 放烟花, 踩高跷, 扭秧歌.。对了, 张灯结彩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活动,而扭秧歌是后来的风俗。有各种各样的玩法。

南方的风俗也很好玩, 其中有偷菜. 女生上别人家偷, 别人看见也没事,但是男生不能偷。

我的家乡也有自己的玩法, 在冰上玩,滚冰是最有意思的了, 我上冰上一滚, 我的头都滚晕了。打花脸也很有意思,你给我打,我给你打,打来打去非常好玩。

中国的元宵节非常好玩。

800字的元宵节日记篇5

今天早上我刚起床只闻得一阵扑面而来的香味起床后网餐桌上一看原来是一锅香喷喷的汤圆,又一想今天是元宵节啊当然要吃元宵了但是元宵节可不止吃汤圆这一项活动只是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繁忙所以许多的活动都被人淡忘了我来让大家来重温历史吧!

元宵,原本意思是“上元节的晚上”,顾名思义正月十五当然是“上元节”了。正因为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观灯赏月,所以后来节日名称也变为“元宵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先说吃汤圆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经很久了。早在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做“ 浮元子”后来被称为“元宵”就是我们熟知的了 ,有些生意人还把“元宵”称为“元宝”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等做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以荤可以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等等它有团圆美满之意。

其次就是观灯了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了。大家都知道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尤其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当时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不过只看花灯也不行啊当然要有“猜灯谜”了!“猜灯谜”其实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之后增加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次元宵节时就开始了,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让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使我们中国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所以我们要好好的尊重这个节日他是我们五千年历史的传承

800字的元宵节日记篇6

今年的元宵节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现在想起那欢乐的时光,我仍然兴奋不已,记忆犹新。

记得那天,我一大早就起床了,因为妈妈说要带我去县文化中心看表演,妈妈还说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每年元宵节,各乡各村的人都会来到这里表演。我有点迫不及待了,真想立刻飞到文化城。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扭秧歌”表演,表演的都是五十多岁的老太太,只见她们前走走、后退退,一会儿蹦,一会儿跳,手里还拿着红绸在胸前摆来摆去,就像一只只轻巧的小燕子。接着,我们观看了“武术表演”,只见一个人手扶膝盖站好,另一个人拿着一根木棒正在运气,准备往那个人背上敲,吓得我赶紧捂住了眼睛,只听“啪”的一声,我赶紧睁开眼一看,木棒居然断了,表演者一点事儿也没有。我不由自主地说:“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太牛了!”接下来是“舞龙”表演,十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分别把一红一青两条巨龙举在头顶,还有一个青年举着一个打红球,两条龙开始抢那个红球,我不禁想起了“双龙戏珠”这个成语。

不知不觉,天色暗了下来,我和爸爸妈妈回到家里。奶奶已经煮好了热乎乎的汤圆,妈妈说:“希望我们家能像这汤圆一样团团圆圆。”奶奶却说:“先别吃,得先让祖先和老灶爷尝尝。”奶奶边说边跪下来磕头,还让我也磕头,逗得我哈哈大笑,奶奶又一本正经地说:“严肃点!”我只好学着奶奶的样子又是磕头又是作揖。吃过晚饭,我和爸爸来到门口放烟花,不一会儿,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放起了烟花,整个天空几乎都被照亮了,我们的周围一片巨响,一颗颗小火球飞上天空,立刻爆炸,有的像绽放的菊花,有的像美丽的花环,有的像坠落的流星,有的像闪烁的金星......我和小伙伴们尽情地欢呼、玩乐!

今年的元宵节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无尽的回忆,我永远都忘不了!

800字的元宵节日记篇7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汉族传统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这就是元宵节的由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句诗就描绘了元宵节的景象。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自然会有许多有趣的习俗和活动,比如吃元宵、猜灯谜、赏花灯等。今年我就又像往年一样去赏了花灯。

春节刚过不久,就即将迎来元宵节,为了感受节日气氛,我去丰泽广场观赏花灯。一走进丰泽广场,我就看见了在市区随处可见的大红灯笼,这种普通的灯笼在过年时能增添年味,在元宵节又能烘托气氛,象征着红红火火,是一举两得的存在。走进过道,各式各样的花灯映入眼帘,颜色五彩缤纷,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以前展览过的花灯依旧保存得完好,精致的图案让人惊叹。巨大繁杂的花灯第一眼看上去是十分复杂的传统花灯,其实仔细一看,十分有趣。一大一小的东西塔、巍峨雄伟的城墙、展翅欲飞的仙鹤和婀娜多姿的飞天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图案使为原来沉重普通的花灯增添了几分生气。这巧妙的设计构思让人惊叹于设计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今年新展出的花灯比较特别,不是中规中矩的传统花灯,而是十分有创意,带着一丝活泼和俏皮。有用毛毡布做的、具有特色的钟楼和古厝的花灯;有废物利用,用娃娃装饰的粉色花灯;有贴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花瓶、里面放着五颜六色的假花的花灯……各有特点的花灯数不胜数。我最喜欢的是一盏和猪年有关系的花灯。这盏花灯是一艘蓝色的帆船,上面写着“和美号”,船帆上贴着“中国”两字,船头插着一面五星红旗,船上有几只可爱的小猪,这象征着中国在猪年会一帆风顺、飞黄腾达!

了解了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习俗,我更加觉得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了。明年,我也要过一个快乐的元宵节!

800字的元宵节日记篇8

2月17日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元宵节灯会。

我们先在清河坊古街上游览。清河坊古街上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古街上面挂满了红红的灯笼,每个灯笼都很精致,上面画着漂亮的图案,有小孩儿、荷花、鞭炮等。远远望去,好像一片红红的海洋。古街两边的店铺生意十分兴隆。有卖工艺品的:鲜红的中国结、红鞋子、大鲤鱼,手工精细的竹编花篮、竹编小桌椅,色彩鲜艳、图案美丽的油纸伞、丝绸服装手帕;有卖收藏品的:玉雕、石雕栩栩如生,龙泉宝剑的做工十分精细,上面刻着的花纹、图案非常美观;也有卖名小吃的:西湖藕粉、天津大麻花、吴山酥油饼、定胜糕……每家店铺里都挤满了人,热闹极了。

接着,我和爸爸妈妈又来到了涌金广场看花灯。这里的花灯特别漂亮,有旋转的大茶壶、红帆船、三羊开泰、楼外楼和各种塔、房屋和动物的造型。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在涌金广场中央的旋转大茶壶。

旋转大茶壶的造型非常有趣。它的底下是一个圆台,像一个大池塘,上面有三潭映月、荷花荷叶、红鲤鱼和许多动物造型,都是漂亮的花灯。圆台的两侧有一个半圆的灯架,就好像是一座天桥一般,架在大圆台上。灯架上吊着一个巨大的龙井茶茶壶,茶壶是褐色的,茶壶的壶口中不断喷出了水,而且大茶壶还慢慢地旋转着。在灯架上面有许多金黄色的灯,灯架的一边还会隔一段时间,喷出许多大大小小的泡泡。

“红帆船”这个花灯造型很漂亮,是一艘红红的大帆船。白色的风帆上装着许多金黄色的小灯,整面帆远远看去,发出了耀眼的金色光芒。在红帆船的桅杆上,挂着许多红灯笼,上面写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八个大字。其它的花灯造型,也都非常漂亮美观。

今年的元宵节灯会令我大饱眼福,各种花灯造型都非常好看,我拍了许多照片,把它们都留在了照片里。这真是一个快乐的夜晚!

800字的元宵节日记篇9

元宵节这天下午妈妈带我和李嘉璐去绿色庄园玩,说今天晚上要在那儿看烟火。我们先去了水上乐园玩了一会,因为上次走独木桥时我掉进了水里,今天去了就什么都不敢再玩了,最后找了一个容易的过了一次,走在中间的时候我的鞋也湿了。看到那边有一个下面没有水的独木桥,妈妈就带我们去那里玩,刚开始,我不敢过,李嘉璐很快就过去了。她在那边叫我,看着她那么容易过去了,想想这都是以前她不敢做的事情,我也大胆的上了桥,可我还是走了一半又反回来了。妈妈说我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最后在妈妈的鼓励下,我也慢慢地走了过去,接着我又走了几次,而且走得还很快,一点都不怕了。

我们又转到了一个好玩的地方,我们爬上又爬下。接着我们又进了迷宫,刚开始怎么也走不到终点,只好从小洞里钻了进去,玩了一会儿,我就找到窍门了,不但能找到终点的路,而且还能很容易的走出来。

接着我们又玩了一会儿翘翘板,我和李嘉璐坐一头,妈妈自己坐一头,我们俩个合伙与妈妈作战,没想到妈妈还真不行,由于我们俩加起来比妈妈重多了,如果我们不给妈妈松一下,妈妈就只能高高的在上面等着,怎么使劲都压不过我们俩。看到妈妈使劲压我们的样子,我们都开心的大笑起来,玩的真是太开心了。

6点多的时候,我们到了广场,火龙表演正好快开始了,我看到工作人员在广场中间的架子上放了很多树枝,我想这些树枝是不是一会要点火用呢,因为我看到旁边有一个大火盆,所以才有这样的猜想。等开始了时候,原来他们是把烟花药打在树枝上,树枝起到了散开火花的作用,这样就象黄色的雨点一样飘落下来,“黄色雨点”落到了离我们很近的地方,被“黄色雨点”打到的人都躲开了。看完了火龙表演,我们接着又看了大型烟花,各种各样的烟花非常漂亮,有的像蝴蝶结、有的像宝石一样落到了水里,还有的像一串串珍珠在空中飘着。等快放完的时候妈妈让我们回家,我还是舍不得走呢!

800字的元宵节日记篇10

农历正月十五,我们这儿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闹元宵,看灯会。

下午,奶奶拿了一盆糯米粉,放到了一只凳子上,叫我帮助她去拿住脸盆的边沿,不让脸盆动。我答应了一声,就帮奶奶把脸盆扶住了。然后,奶奶就拿来了一碗开水倒进了脸盆里,接着,她用双手用力地和起来。米粉很快就被奶奶和成了一团,脸盆边上的干粉还有许多,奶奶叫我再去拿一点水来倒进脸盆里有干粉的地方。她拿起和成的粉团往放有水和干粉的地方和了起来。不一会儿,奶奶就把一个粉团和好了。她还把脸盆边上的粉都沾在了粉团上面,再和了一下。

现在,大功告成,就等做汤圆了。

等到吃汤圆前半个小时,奶奶开始动手做了起来。我看到她从粉团上面抓了一团粉,用手搓成了一个圆柱形,然后,在中间挖了一个孔,边挖边转,那个孔渐渐变大了。接着,奶奶把剁好的肉泥放了一点进去。然后,她就把这一个汤圆收口了。

我看着奶奶做的样子觉得自己也心动了,也想亲手去做汤圆。我立刻跟奶奶说了一声就动手做了起来。我像奶奶一样做着。我觉得没有自己做得没有奶奶那样容易,但是也把一个汤圆做好了。奶奶看了看说:“嗯,第一个能够做得这么好,已经不错了。”接着我又跟着奶奶做了下去。不到二十分钟,我们就把汤圆全部做好了。

接着,就是煮汤圆了。奶奶把水浇开,就放了一半汤圆下去。这时,锅子里的热气冒了起来,人的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烧了几分钟,奶奶倒了两次冷水,才揭开锅盖说:“好了,现在可以盛起来吃了。”这时,我看到汤圆已经全部浮在了水面上。爸爸动手盛汤圆。他先给我盛了一碗。我却把第一碗端给了奶奶,让奶奶先吃。这时,奶奶笑得连眼睛都看不见了。然后,我接过爸爸递给我的汤圆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啊,今天的汤圆真好吃,我比平时整整多吃了一倍。

800字的元宵节日记篇11

“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啦,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迎接元宵节的到来。

吃完晚饭,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花灯。看,礼堂这边最热闹,花灯最漂亮。整个街道火树银花,璀璨夺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前来观赏,有做生意的人早早儿来摆好摊位,有的小孩儿骑在爸爸脖子上,手拿着糖葫芦边吃边看……

看那桃灯,粉红的底色,桃尖上涂点红色,桃底有翠绿的大叶子,真是既漂亮又简单!

有一盏十分特别的花灯吸引了我。这盏花灯是用一个大西瓜来做花灯的主体,西瓜绿色的皮上,挖了几个三角形的小孔,这个花灯叫“金碧辉煌”。真是个与众不同的花灯啊!

随处走走,又看见了一个水果花灯。这个花灯的外面是一朵大莲花,花瓣里装满了水果,有圆圆的大西瓜、红红的苹果、紫色的葡萄、黄黄的菠萝……我看着都要流口水了!莲花下面是一条金光闪闪的长龙,它的两只眼睛像两盏小灯笼,显得炯炯有神……一切都在灯火中放射着绚丽的色彩,真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啊!还有多姿多彩的爆竹。快看哪!五彩的烟花从天而降,就像满天的星星从天空一下撒了下来,还真有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味道。渐渐地,火花“飞”走了,天空又一下子变暗了。片刻,一束束五彩的礼花腾空而起,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有的礼花炸开以后,一朵朵纸花飘落下来,真像一颗颗彩色的流星;有的礼花炸开以后是双层的,接着变成动物形状了;有的礼花炸开以后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还有的礼花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环,把天空变得光彩夺目。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整个市区都沸腾了……

烟花盛会结束了,人们都怀着喜悦的心情,踏着烟花的余烬,依依不舍地回家了!我在这浓浓的喜庆之中,度过了一个欢欢喜喜的元宵节。

800字的元宵节日记篇12

辞旧岁,迎新春,接着又迎来了元宵节。晚饭后,大家都会举花灯,闹元宵,好不热闹啊!

看,华灯初上,这时,大街上已经是人流如潮了,人们手拿着各式各样的灯笼走着,说着,笑着,还不时地用手指着漂亮的有趣的灯。我也不甘示弱,头上戴着一个长着两个牛角,只要打开开关,就能发出红光的发箍,手上拿着一个跑马灯。跑马灯的外形就像一个小亭子,亭子的顶部和底部都镶着金黄色的边,亭子的最外边被一个白色的透明的塑料包裹着。最有趣的就是亭子的中间了,透过塑料看向里面,花花绿绿的,有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珊瑚、海藻,有大大小小的海龟、鲨鱼,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鱼儿。只要轻轻打开开关,亭子的顶部会传出欢快的歌儿,这些鱼儿就围着珊瑚游来游去,栩栩如生。看着它,感觉好像又回到了上次妈妈带我去南京游玩海底世界一样了。

我随着人群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广场上,这里的人更多,灯也更多。我看见我身边的两个人从包里拿出一个纸糊的口袋,当他们把口袋扒平,我才知道这并不是口袋,因为我发现了口袋的口就像灯笼的底座一样,也有一个插蜡烛的东西。果然不错,只见其中一人从衣口袋里掏出一个火柴盒大小的,白色的东西给插上点燃,然后将纸口袋的口朝下,并将口袋张开,轻轻地捏着,好一会儿才松开,那口袋竟然慢慢地向天空飞去,越飞越高,越飞越高,最后,成了一个亮点儿,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天上的星辰……

后来爸爸告诉我,我才知道那是孔明灯,是诸葛亮发明的,是古人打仗用来传达信号的。刚刚那个如同火柴盒大小的白色的东西是固体酒精,将它点燃,只要把口袋中的空气烧到一定的温度,它就会向天空飞去。

再抬头看向天空,天上还飞着几只风筝,风筝上有五颜六色的小彩灯,在天空忽闪忽闪的。不远处人们燃起了烟火,绚丽多彩的烟花在星光闪烁的夜空显得十分美丽。

啊!元宵节真有趣。我盼望着下一个元宵节的到来。

800字的元宵节日记篇13

又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元宵节,大街上张灯结彩,到处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一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已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公共汽车早已被挤得水泄不通。

好不容易来到了广场。哇!眼前的景色让我惊呆了,各种各样的花灯设计新奇造型各异。你瞧,那荷花,粉红色的花瓣就像仙女的裙子,荷叶展绿叠翠。浑圆宽阔。碧盘滚珠。皎洁无暇。

因为今年是牛年,所以大部分花灯都以牛为主题,你看,那头满身金黄的金牛,头微微抬起,仰望着夜空,好像在欣赏着这轮皎洁。圆润的明月,美丽的夜空,祝福人们在牛年里牛气冲天,财源滚滚,心想事成。

我们慢慢地往前走,一盏盏绚丽多彩的花灯相继展现在我们眼前:天女散花,可爱的米老鼠,柳州全景,红鲤鱼……真是美不胜收!

“瞧!这盏灯真有意思!”爸爸对我说。嗬,可不是!在碧波荡漾的大海里,一只调皮的小龙追一个宝珠。可追来好长时间,还没追上。看样子,它也着急了,拼命地追呀追呀,那宝珠好像故意戏弄它,使劲地跑呀跑呀,小龙怎么也追不上。哎呀,笨蛋!我都替它着急。我还没看够,就被闹闹嚷嚷的人群卷到了一盏鲤鱼灯前,它的嘴巴一张一合,鳞片闪闪发光。尾巴一摇一摆,像是在无边的大海里游动,两只大眼睛一眨一眨的,似乎要跳过龙门,寻觅可口的食物。

看着这些花灯,我真佩服设计师独特的想象和精湛的手工。

九点多钟,在广场上,一朵朵绽放的礼花,腾空而起,哇!好像的夜空。

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想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简直被迷住了。

夜深里,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但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彩色的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

800字的元宵节日记篇14

“竹炮打响热热闹闹,碗筷叮当团团圆圆。元宵佳节和和美美,温暖家庭嘻嘻哈哈。”今日是元宵节,真是一个美好的日子。一家人团圆在一起吃元宵,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吃着烫滚滚的汤圆,看着窗外漫天飞舞的烟花,真是太迷人了。天空中不时有几盏高飞的孔明灯。我望着灯,似乎从里面看到了人们真诚的心、真挚的愿望,心中便充满了向往,想象着自己成为一盏带给人希望的孔明灯。飞过辽阔无比的天空,替人们向天空诉说愿望。真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表达不了的喜悦。

吃过元宵,我们按照惯例开展了家庭元宵喜乐会。也就是猜灯谜。老爸出题:“壹加壹(打一字)。”“这也太简单了,难不倒我。‘王’。”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老爸思考了一会儿,不怀好意地说:“另有变动(打一字)。”这下我给难到了,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出。老妈呵呵一笑,果断地回答:“加。”我听了答案,闷了一下,还是想不出为什么。老妈见我疑惑不解,笑着说:“另有变动,只要把另字的各个部首换一下位置,不就成加啦。”我听了恍然大悟,真是甘拜下风。老爸继续出题:“上下一体(打一字)。”我耸耸肩膀:“简单。不就是‘忐忑不安’嘛。”老爸听了摇摇头,说:“错。这是猜字谜不是成语。”这下我又难住了。还是由我的救兵老妈出马:“卡。”“还是俺老娘聪明,女儿真是佩服佩服!”我连连称赞道。妈妈得意洋洋,爸爸也佩服不已。

我们就在欢笑声中度过了一个快乐而充实的元宵节。

800字的元宵节日记篇15

今天虽然老天爷不开心,可是我却很快乐,因为对于我来说今天是一个三喜临门的日子:一喜是今天是元宵佳节,二喜是我画的灯笼今天获奖了,三喜是今天是报名的日子。

一、听说灯笼挂出来了

今天一大早,我急匆匆地来到学校报完了名。随后我就兴高采烈地去找陈润怡玩。一碰到陈润怡,她就高兴地说:“我们俩的灯笼都被选上了。”我奇怪地问:“你怎么知道?”“因为我昨天去过大润发呀。”“这么说我们俩都得奖了!”我和陈润怡双手合在一起,大叫起来:“耶!”

二、看到了挂出的灯笼

吃完中饭,我们全家总动员,一家五口一起来到了大润发。我们边走边瞧,可是连灯笼的影子都没瞧见。我想:肯定是灯笼昨天挂一次就不挂了。我的心里难免有点儿失望。乘着电梯我们来到了二楼。“快看,灯笼原来在这里!”听了爸爸的话,我抬头一看,看到前面挂着五彩缤纷的灯笼。我连忙跑上去,一下子便找到了我的灯笼,我大叫起来:“我的灯笼在这儿!我的灯笼在这儿!”

三、乐滋滋地领奖品

终于可以领奖了。真是人山人海啊,那么多人领着小孩来到领奖处。我和爷爷奶奶好不容易挤到前面,看到一等奖的奖品是赛车,二等奖的奖品是台灯,三等奖的奖品是文具礼盒。我心想:咦,怎么三等奖的奖品最好?难道倒过来了?反正我也管不着了,我三等奖奖品最好么!开始发奖品了。服务员阿姨开始报名字……“蒋佳珈!”听到名字,我赶紧跑过去。那里的文具礼盒有两种颜色,蓝色和粉红色,我在心里默默地给自己打气:我肯定能拿到粉红色。老天爷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望,服务员阿姨给了我一个粉红色礼盒,我悄悄地在心里说了一声:“谢谢!”我刚准备走,服务员阿姨一下抓住了我,说:“还要拍照呢!”我只好找位置站好,可是晚了,我只能站在最边上拍了一张照。

回家的路上,我手捧着奖品,乐滋滋地想:呜呼,欧得欧得!耶,今天真是三喜临门,我真是喜出望外。

34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