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数学日记
写日记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认知自我,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进而更好地提升自我。如何写出优秀的简短数学日记?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简短数学日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简短数学日记篇1
我们刚刚学习了圆的认识(一)、(二),知道了圆的许多知识,并且由圆的认识了解到了圆周长的应用,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我们去了解一下圆周长的知识!
刚开始学圆的周长时,知道了能用滚动法和绕线法来量出圆的周长,探究出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3倍多一些,实际上,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我们就得出一个公式:如果用C表示的周长,那么C=πd或C=2πr也就是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的周长有3个应用:1.已知d求C=πd2.已知r求C,先求d再求C3.已知C求dd=C÷π已知C求r先求d再求r。
已知d求C:一个圆的直径是5.5分米,求这个圆的周长,那就用π3.14×直径5.5=17.27dm.
已知r求C:汽车车轮的半径为0.3米,它滚动1圈前进多少米?滚动1000圈前进多少米?它滚动一圈前进多少米?也就是求这个轮子的周长,先求出直径:0.3×2=0.6m,然后求一圈的周长:3.14×0.6=1.884m最后求出1000圈前进多少米:1.884×1000=1884m。
已知C求d:花坛的的周长是62.8m。你能求出这个圆形花坛的直径吗?周长6.28÷π3.14=d2m
已知C求r: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求这个圆的半径,那么先求这个圆的直径:用周长25.12÷π3.14=d8㎝再求半径:8÷2=4㎝。
这是圆周长的四大典型例题,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是一个固定的数,π是≈3.14的。
还有一种类型的题目:下图是一个一面靠墙,另一面用竹篱笆围成的半圆形养鸡场,这个半圆的直径为6米,篱笆长多少米?这题是求半圆的周长,一面靠墙的就不用算上篱笆,也就是求圆周长的一半,就用直径6m×π3.14=圆的周长18.84m再算圆周长的一半:18.84÷2=9.42m。
这就是有趣的圆的周长,圆周长的一半,让数学与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原来数学也是蕴藏着生活的奥秘!
简短数学日记篇2
因为这个学期的数学期末成绩不是很好,所以老爸又开始了六年级上学期的数学复习计划。
“首先,今天我们复习的是我们平常常用的折扣。”“啊哈,这个很简单啊!”我打了一个响指。“首先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概念。”“商店有时降价出售的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很好!来,就拿星期一的例子来说吧,我和你妈妈给你买了Bossini的羽绒服,原本是699元的,现在打了七折,那么我们应该付多少元呢?”“这很简单!”我拿出了草稿纸:“首先,七折就等于70%,那么应该用原本的钱数,去乘以折扣,就可以得出现在的价格啦,应该用699×70%等于。。。。。。”我在草稿纸上认真的一算着,生怕算错,验算了一遍又一遍:“是489.3元!”“没错!”爸爸拍了拍的小脑袋:“算的可好!”我心里乐开了花。
“好的,再来,现在我要换一种题目的方式咯,现在我们知道现价是489.3元,也是打了七折,请问原价多少元,应该怎样算啊?”“哈哈,老爸你又抄袭上面的题目啦,很简单,用现价除以折扣就可以得出啦,那么应该是489.3÷70%=699元,都不用算啦!”“不错,不错,那么下面我们再来做做书上的一道题目,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是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应该怎样算啊?”我摸了摸“糊涂”的小脑袋,突然灵机一动:“简单,首先我们应该找出单位“1”,其次看到“便宜”这两个字,说明是要求相差数的,应该用原价去乘以相差数,应该就是160×(1-90%)=16元!”“嗯,很好!”爸爸拍了拍掌,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来,我再来考考你,一个篮球原价是80元,打了六五折,现价多少元?”“用80×65%=52元!”“一个书包原价106元,打七折,现价多少元?”“用106×70%=73.5元。”“一套书原价35元,现价30.8元,问打了几折,注意哦,是打了几折!”“很简单,不用担心,应该是用30.8÷35=0.88,就等于八八折!”“好啦,折扣这个单元就此过关!”“好啊--”我激动地拍了拍掌。
简短数学日记篇3
在我小学六年的时间里,我学习了很多科目,比如语文、数学、英语、自然、音乐……但是我最喜欢的科目是数学。
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我们班新来的数学老师刘老师——带领我们班和二班的一些优秀的数学学生在每个班成立了数学小组。
经过老师的选拔,我们班的数学组终于成立了。在组长的带领下,我们班裴琦、朱正毅、迟、魏一起学习讨论。
从活动的第一周开始,所有团队成员都开始积极参与活动。每周一个小组成员出一道试题,周五发给每个小组成员作为周末作业。第二周,出题的学生收集所有学生的试卷进行批改。同时,周五中午,他对试卷进行了点评。就这样,我们数学组活跃了半年。
一个暑假后,我们致力于紧张的学习。这学期我们的学习任务很重,因为即将毕业踏入中学校门。因为数学组的成员都是班里的尖子生,每个成员都想考上重点中学。但是在大部分重点中学,数学总是为主,一定要多做数学题。在组长陈俊峰的带领下,我们还和二班的数学组进行了学习和讨论。从那以后,每个周末,我们班和二班开始轮流出题。以后的每一张试卷都挺难的,没有认真的思考和实验是很难做出来的。所有的团队成员都对数学小组有浓厚的兴趣,因为在这里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做很多练习,提高我们的数学水平。所以每次积极参加活动,我们都会认证完成周考卷。就这样,我们数学组又活跃了半年。
这个学期结束后,我们有一个月的假期。以前每个假期的数学作业都是再做一遍数学书。然而,这个假期,刘老师觉得我们数学组的学生做数学题太简单了,所以他给了我数学组的学生一个特殊的作业,数学寒假的b级作业——。这套作业收集了清华同方杯的试题和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考试样题.寒假期间,所有的队员都认真完成了这项作业。
回到学校后,我们讨论了数学寒假的b班作业。如果每个人对某些问题的回答都是一样的,我们就一代一代的过去了;如果一些问题的答案有争议,我们将开始激烈的讨论,直到我们得到正确的结果。
在我小学生活的六年里,我在数学小组的活动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做了很多题,为我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争取在数学竞赛中获得一席之地,还给我的老师,我的父母,我的数学组.
简短数学日记篇4
今天是我第二次看牙的日子,因为我有虫牙,医生说每周都要复查一次,还要复查4次。我问妈妈,我的牙什么时候好。妈妈说:“一个月以后就会好,你算一算,从开始看牙到好,一共要用多少天?”我想了想:一周是7天,我看过两次,用去了14天,还剩4次,也就是7×2+4×7=42(天),我要用42天才能好啊!
我以后一定注意口腔卫生,再也不能让牙齿生病了!
简短数学日记篇5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
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简短数学日记篇6
前几天数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做了一道应用题,这题中说世界上的鸟蛋是鸵鸟蛋,它的蛋有1300克。那最小的蛋有多重呢?我在心里打了个问号。
经过我上网、翻书百般途径,终于在《中国少年百科全书》上找到了答案:最小的蛋是蜂鸟蛋,蜂鸟妈妈每次产蛋2~1枚,只有豆粒般大小,每枚重0。5克,大约200个蜂鸟蛋才有一个鸡蛋那么大,小蜂鸟生活约20天后,就能飞出鸟窝觅食,开始独立的野外生活了。
多么有趣的知识呀,这真既能学习,又能增长课外知识,真是两全其美。
简短数学日记篇7
今天我们做了一份第六单元的数学练习卷,数学老师说今天小朋友自己读题自己做,从今天开始数学老师就不读题了,所以小朋友要仔细审题。
在做的过程中,我还是碰到了好多的问题,题目的字不认识,题意理解错误等等,以前在家做的时候都是妈妈读的,我已经依赖于妈妈,所以从今天开始,要在家多练习,保证在期末能考出好成绩。
简短数学日记篇8
又要做题了,而且还是要求很麻烦的圆柱体表面积。唉,求表面积还真不容易。需要求出底面积和侧面积,还得相加,稍不留神就会算错,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一块求完呢?我思考着。看看底面积和侧面积的公式吧!
S底=πr2,有两个底面,也就是2πr2,再看看侧面积公式:S侧=2πrh,将它们两个相加在一起,提取同类项:2πr,利用乘法结合律,组成一个新的公式:S表=2πr(r+h)。一个新的公式从此诞生。有了这个公式只用相乘一次就万事ok啦!
以前我曾经求过环形面积,运用了一个公式:S环=π(R2—r2),仔细想想,其实这也是公式的组合啊!由两个圆相减,提取共同的π,得到了新的公式。
这些新的公式的诞生都得归功于灵活的偷懒!如果不是觉得太麻烦,其实也不会有这样的公式。其实,灵活的运用公式也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出题的人偷了一个懒,少说了一个条件,那么我们就可以多求一下。但是,有的地方需要我们偷懒,不偷懒都不可以。
有这么一道题:在一个大正方形里有一个内切圆,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求圆的面积。
如果按照常理,我们应该先求出大正方形的边长,也就是d。然后再求出r,最后求出面积。可是,在这道题里,怎么才可以求出r和d呢?除非开方,可是这样是很麻烦的,而且肯定求不尽,怎么办呢?这时候就需要灵活的运用公式了。既然圆的面积公式是πr2那么求不出r求r2也可以呀!这时候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整体a,也就是说,我们只用求出aπ就可以了。a怎么求呢?正方形的面积应该是(2r)2,化简之后就是4r2,也就是4a这样呢我们就可以用20÷4=5(cm2)求出a,再用5×π≈15。7(cm2)。圆的面积就约为15。7cm2。这样,不用开方,也可以求出圆的面积aπ。
有很多公式相互结合就可以组成一个简单方便的实用新公式。
只要创新,其实在把巨人们吃过的馒头揉在一起,做成一个新的花卷,那不也是很好吗?
简短数学日记篇9
吃过午饭,妈妈带我到山坡上去找小棒。我和妈妈先把茅草的杆子砍回家,然后妈妈用米尺量10厘米长一根,用剪子剪断。妈妈一边剪,一边让我数,数到10根就捆一捆。
捆了10捆,妈妈说,好了,不剪了。然后,妈妈叫我把10捆打开,两根两根的数,数到100;又5根5根的数,数到100;我都数对了。妈妈问我:还可以怎么数?“10根10根的数”。
“10根一捆,你说100根要捆几捆?”我想了一下,说:“10捆。”妈妈高兴的说:“对,你真聪明!”我觉得数数真有趣!
简短数学日记篇10
今天,高老师让我们到操场上去上课,同学们都觉得很惊讶,因为以前我们没有到操场上去上过数学课。
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老师会讲解一些什么知识。到了操场,我们才知道,原来老师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厘米、米和线段的知识,在操场上比较方便测量。老师还示范给我们看,同学们都受益匪浅。虽然外面寒风习习,可我们一点儿都不觉得冷,因为我们都学到了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