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案网 > 短美文 > 日记 >

4年级日记

时间: 新华 日记

对于一些人来说,写日记是为了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如何写出优秀的4年级日记?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4年级日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4年级日记篇1

今天,由于爸爸妈妈上班,妈妈就把我送到新华书店,书店里人头涌动。一进门,一股热气迎面扑来,这种热闹的场面,使我一下子冲动起来。书架旁伏满了人,十分拥挤,要想看得清,就要往里挤。往日“文明”的我也顾不上什么礼让了,一有空子就钻。我完全不顾来自后面的挤压,尽兴地挑选书籍。一会儿,我终于选到了我看的书。挤出人群,我发现,一位看着像老师模样地抱了好多书。我有礼貌的问老师需要帮忙吗?老师爽快的答应了。老师,您是给学生挑选的书吗?是呀!你们班有多少学生?老师没有直接告诉我,反而问我,让我猜猜看。每人6本则剩下41本,每人8本则差29本,有多少学生?多少本书?这一下,可把我给问住了。我想了想,突然有了点思路,两次的分法不同,那就导致练习本相差了41+29=70(本),每人分6本变成8本,又相差了8—6=2(本)。哦!忽然,我明白,总差额知道了,又知道了每人的差额,那不就求出总人数了?我很快求出了学生有35人,求出了学生的人数,那书本就更好求了,6×35+41=251(本)我把答案告诉老师,老师说:“你真棒!完全正确!”

其实数学挺有意思的,特别是当你通过努力得到正确答案的时候,心里的那个美呀,真是说不出来的高兴!今后我还要在数学的城堡里探索、发现,不断体会成功带来的快乐。

4年级日记篇2

“哈哈哈哈……”咦?这是从哪儿出来的笑声。噢。原来是我们班在举行挑逗“木头人”游戏,欢笑声这么大,一定很有趣,快跟我来瞧一瞧。

这个游戏的规则是:两人一组,一个人当木头人,一个人当挑逗人。木头人上场时要摆一个动作,让挑逗人来逗他。如果一分钟之内木头人笑了,挑逗人就赢了。他们开始游戏前,我们都要说:“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笑,不许动来不许叫。”这句话后游戏才能开始。

游戏开始了,第一轮,老师派出瘦瘦的王孜凡当木头人,而古灵精怪的王玺祥当挑逗人。他们走向讲台时,我们就说:“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笑, 不许动来不许叫。”话音刚落,王孜凡已来到讲台前并做了一个猪八戒的造型。他手指张开,大拇指按着太阳血,眼睛翻着白眼,嘴已鼓着。真像一个白眼狼。王玺 祥也出场了,他伸出兰花指,指着王孜凡说:“杨贵妃参见陛下。”王孜凡听后哈哈大笑,我们也在旁边偷笑着。这一轮王玺祥赢了。

第二轮开始了,老师派出刘宇航当木头人,孙俊熙当挑逗人。我们说完绕口令后,刘宇航出场了,他摆着奥特曼的造型。右手向上举起,左手放在胸前。孙俊 熙一出场就围着刘宇航园转了一圈。有的观众对孙俊熙说:“你快想一想办法呀!”有的观众对刘宇航说:“加油!坚持住!”孙俊熙想了想做了一个鬼脸。他咪着 眼睛,舌头伸得长长的。刘宇航看到了便笑了起来。这一轮挑逗人又赢了。

不一会,下课了,我们依依不舍的结束了这场游戏。真希望以后多在课堂上做这样的游戏。

4年级日记篇3

今天上午在做第七周数学练习卷,嘿嘿,有趣。

动笔之前我要求外公看好时间,老师规定70分钟完成,我行不行呀。

计算题我“唰唰唰”做好,概念题有一道我犹豫不决了:数学课本封面约54(),——括号里要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填写“平方厘米”肯定太小了,我立刻填写了“平方分米”。可是,书本封面有这么大吗?外公想想也不对,没有这么巨大的数学课本哦,怎么办?我说:“等老师星期一批下来再说吧。”外公拿笔在5同4之间画了一个点,变成了“5。4平方分米”,可我还是说:“等老师星期一批下来再说吧。”

还有一题:一根绳子对折四次,每小段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我刚去拿好绳子对折了一下,外公就说了:“对折一次是二分之一,两次是四分之一,三次呢?四次呢?”一下子明白了,我脱口说:“三次是八分之一,四次是十六分之一。”再有一题:一盒蛋糕还剩6块,是原来的四分之三,这盒蛋糕原来有多少块?

开头我愣住了,后来想想就做出来了,再想想自己的小脑袋还是不够聪明啊!不过这张卷子是60分钟之内完成了。

4年级日记篇4

今天,老师和我们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看表演猜成语。

先是方涛同学上台表演,只见他手大幅度地摆动着,脚不停地在跳动,脸部显得很开心。我想:大概是“欣喜若狂”吧!嗯,不对,我的脑子在飞快地转动着,恨不得把脑子掏出来看看。忽然,我“搜索”到一个成语——张牙舞爪,并随口报出,可惜我猜错了。老师叫方涛同学公布正确答案,原来是手舞足蹈。确实他的神态和动作是非常相像。我在一个劲地责怪自己,是不是IQ有问题。

过了一会儿,老师让我们同桌互相表演,只见我的同桌她双手托着下巴,两眼朝天花板看,似乎在想什么。于是,我猜是“冥思苦想”,她说不对,我挠挠头皮,朝天花板看了一会,心想应该是“绞尽脑汁”吧,因此报上了这个答案。谁知她说:“不对,应该是左思右想。”我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说:怎么没想到呢。

现在,该我表演了,我张开大嘴、十根手指弯曲悬在半空。她说:“嗯,是血盆大口?哦,是张牙舞爪。”我目噔口呆,从嘴里蹦出几个字来:你咋的这么厉害呢?我算是服了你。

通过这次活动,我感觉既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又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还积累了不少成语。这真是一次有趣的活动,真是一举三得呀。

4年级日记篇5

今天,我们玩的游戏是“小鸡出壳”!

嘿嘿,游戏规则大约是:老师给我们一张报纸、二把剪刀。我们用剪刀把报纸剪一个洞,让人可以钻过去,但是那个剪下剩下的边框不要太细了。因为过一会儿要比赛,比什么呢?就比看哪队的人先钻过去这个洞,注意哦!是全部的人哦!一队一定要有四个人的,这些队友就你自己去找。

我们开始剪了一个大洞洞,开始我们把报纸拿横着过,可是,我发现如果这样,那我们就必须侧着过,这样侧着过不仅不方便过,而且,很容易弄断那个大边框的。要知道把边框弄断了,是会做失败的结果的。

所以,最后,我们选择边框竖着过。

我们又发现,竖着过开始过时,边框要放很很低,队友在慢慢过的过程之中那个拿边框的人要把边框提高一点。我们那提边框的人也就是我,最后我让刚过的人帮我提。

这样,我们打败了两队。

可是,好景不长,有一队他们那个提边框的人把边框自己往自己身上一套,很快就过了,他们赢了。

唉,真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呐!我咋,没想这一套呢!

评:因为特别会思考,所以,整篇文章都智慧。

4年级日记篇6

今天,老师带领着我们去青少年宫玩,我的心情犹如一朵枯萎的小花重新的开了起来。我们乘了大巴,来到了青少年宫,最有意思的是第二节课的步调一致。

我们分成了四人一小组,我们组的成员有:我、王宇丹、吴佳静、张佳琪,老师教我们做了一遍动作。

老师说:“两个组,一副板。”我们两组走到水泥板的地方进行练习,我们组先开始练了,第一次我们走得不熟练总是走走停停,甚至倒下了,但第二次我们就比上一次进步了……

30分钟过去了,比赛开始啦!

女生叫家猫队,男生叫野猫队。

第一组同时出发了,开始有点慢,可马上,女生队超过了一点,男生队落后了。第一组很快到了终点,我们第二组用最快的速度把板反过来接着前进,起初也不快,后来慢慢快起来了。啦啦队们既紧张又热烈地喊着,我的手心也捏了一把汉。总算又超了几米,把男生队落在了后头。当第三组的时候,男生队已经落后4米了,男生们急了,都蹿上蹿下的了。在换板的时候,蒋利超盯着女生队,毫不留情地说:“超线了,超线了。”王宇丹像辨护人似的马上上前对上了:“不是的,不是的,没有超线。”第四组了,朱雪妮她们虽然中间出了点小差,但还好,后来她们的动作马上就协调了,进入了轨道,像一叶小船似的缓缓前进着,男生队的严建栋像鸭子似的还在“嘎,嘎”大叫,可是有什么用呢,最后还是输了。

最后一场是总决赛,男生先一组对女生一组,结果又是女生队胜利了。

通过步调一致我得到了一个启示:不管在班级中,还是在其它地方,我们都应该团结、步调一致,才能把事情做好。

4年级日记篇7

今天,我们上了一堂有趣而快乐的作文课。

上课了,老师先给我们讲了个笑话使得同学们捧腹大笑。这时老师见我们表现还不错,便微笑着对我们说:“同学们,我们来玩个叫恐怖的竹子的游戏吧。”“恐怖?”老师说完后,我们都是一脸疑惑,什么恐怖的竹子呀?一听好像很可怕的样子,要不然那些胆小如鼠的女生怎么会吓得毛骨悚然呢?

我们很好奇地催老师赶紧讲游戏规则。原来,在这个游戏中,八个小朋友将围成一个圈,每人左手手掌心向下,右手食指顶住旁边同学的手掌心,然后听老师讲故事,当老师说到竹子两个字时就一手抓住别人的手,同时自己的手也要逃脱别人的手掌心。天哪,真够刺激的。

游戏开始了,我真幸运,第一轮就被请上去了,老师还没讲故事之前有些同学都站在哪儿,纹丝不动,像一尊尊塑像,真好玩;而有些同学却在哪儿,眼珠骨碌碌的转,时刻准备迎接挑战。老师开始讲故事了,当他说到苏东坡特别喜欢竹子时,我立刻逃脱了别人的铁砂掌,同时也伸出自己强劲有力的手把别人的食指给逮住了。当别人用力甩我的手却又甩不掉时,我开心极了,兴奋地想到:“反应慢的可怜虫你已经成为我的猎物了。”可是好景不长,当老师连续说到竹子时我反应不过来了,急得像个热锅上的蚂蚁,直跺脚,同学们看着面红耳赤的我都笑得合不拢嘴。

游戏结束了,老师让同学们谈谈在游戏中失败与成功的经验。有一位叫心心的同学垂头丧气地说“其实,这次失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反应慢,二是得意忘形。”是啊,其实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集中注意力,不能像小猫钓鱼那样三心二意,否则将一事无成。

4年级日记篇8

暑假里,我在公园的乒乓球场认识了一个比我低一年级的小男孩。没几天的功夫,我俩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一天,临别时,他问我:“暑假作业上我有一道题不会做,明天我拿来,你教教我行吗?”我一听,立马就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好朋友拿来了作业。这道题:“小马虎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37看成了173,结果商比正确的结果大了4,但余数正好相同。问正确的算式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我认真地想了想后,对他说:“把被除数137看成173是多看了173—137=36,所以要把这36加上。36除以4等于9,所以9就是除数。这样就可得算式:137÷9=15……2。

我怕他不明白,就接着告诉他,利用余数的性质,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由137变成173,余数不变,商增大了4,可以求出除数=被除数增大值÷商增大值,这样就是

(173—137)÷4

=36÷4

=9

所以,所求的除式为:137÷9=15…2

当我给他这样讲完后,他满意地点点了头。还对我说:“我听懂了,你真聪明,以后向你学习。”

听完这些,我心里也很高兴,不是因为他夸了我,而是因为我帮助别人,以后我还要帮助更多的'人。

4年级日记篇9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业闲着没事,妈妈就给我出了一个问题:“你知道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我一听,一下子就回答了出来:他们都是双数。“那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妈妈又问。“它们的个位上都是0、2、4、6、8。”妈妈说:“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数懂得特点吗?”这下可把我难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数,发现他们的个位上也都是0、2、4、6、8,于是我就把这个规律告诉了妈妈。可妈妈随口说了一个数,就x了我的发现。妈妈让我继续观察,可我左看右看还是找不出来。妈妈就给我一个提醒:你看看这些数的最后两位。我根据妈妈给我的提示,右这些数观察了一番,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4的倍数的特点是:一个数的最后两位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然后,我找了一些数来试了试,例如:437,37除以4=9……1,照规律来说437就不是4的倍数,我随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这个特点。我又找了一个数1024,24除以4=6,找规律1024就是4的倍数我又用除法验证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数。我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我的发现,同学们不妨也去试一试。

4年级日记篇10

每天,都是妈妈买菜付账。今天买菜的时候,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们已经学会使用钱了。今天就让我验证一下我的学习成果吧!”妈妈微笑着点点头。

我看到妈妈在买西红柿的地方停下了脚步,知道她要买西红柿了。我小声地对妈妈说:“妈妈,西红柿买多少斤?”妈妈也小声地我说:“两斤吧!”我想了想,脑子飞快地思考着:2斤=1000克。于是,我对卖菜的阿姨说:“这西红柿一斤多少钱?”卖菜的阿姨说:“两块五,你买多少斤?”我回答她:“两斤。”说的时候,我心里想:2.50+2.50=5(元)。我从妈妈那里拿了五元钱,交给了阿姨。

妈妈又带着我来到了卖鸡翅的地方,知道她要买鸡翅了。我又不解地问妈妈:“妈妈,买多少斤鸡翅?”

妈妈说:“买两个鸡翅,一个鸡翅三块五。”我心里想3.50+3.50=7(元)。妈妈递给了我十元钱,我想了想,知道卖鸡翅的叔叔要找给我三块钱。我把钱一边给叔叔,一边说:“买两个鸡翅。”叔叔干脆地说:“好嘞!”过过了一会儿,叔叔果然给我找了三块钱。

在回家的路上,我很想知道今天一共花了多少钱。于是,我的小脑袋又飞快地转了起来:从学校到我家旁边的菜市场一个人用掉了三块,那么3.00+3.00=6(元)。买西红柿花掉了五元。买鸡翅花掉了七元钱。5.00+7.00=12.00(元)。买菜一共花掉了十二元钱。6.00+12.00=18(元)。今天一共花掉了十八块钱。

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真是太有趣啦!

4年级日记篇11

在一个明媚的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商场买东西。

“啊!商场可真大啊!”我不禁地赞叹道。我先来到玩具店,这里的洋娃娃长得可真是小巧玲珑,非常的可爱。突然,我发现一些非常奇怪的形状,我就像篱弦的箭一样飞奔过去,那里可真是琳琅满目,多种形态各异的形状浮现在我的眼前。这时,爸爸边指着图形边问我:“这是什么图形啊?”我急说:“是长方体!”爸爸又问:“那你知道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吗?”我皱起眉头,想了不知多少时间,可还是一窍不通。

这时,一个干脆而又高亮的声音回响在我的耳边,原来是妈妈。妈妈温柔的说:“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很简单,只要用长×宽×高,不信你就举个列子试试,你看,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上面的公式可以写成:v=abh。”妈妈的话音刚落下,我便恍然大悟地说:“哦,我明白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和圆柱形的体积公式是一样的,都是用长×宽×高的。”“我的宝贝女儿终于明白了做题目一定要自己思考,还要仔细的做题。”说着,妈妈不禁流出了感动的泪水。

在这一天中的'购物,使我明白了许多的道理。

4年级日记篇12

一天下午,老师和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

事先老师让我们每人准备一小段绳子,再拿出一本书。我们都按老师的要求做好了准备。游戏开始前,老师讲了游戏的规则:双手分别捏住绳子的两头,手不离开绳子,打一个结,把书提起来。老师话音刚落,我们就纷纷试着做起来。我先把书放在绳子上,然后两手捏住绳子的两头,在书上缠来缠去,可是一提绳子,书就掉下来了,没有打成结。这下可把我难住了,我想:这可怎么办呀!我用了许多方法,可都没有成功。我想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只见他们也和我一样,一会儿书掉了出来,一会儿绳子拴在了自己的手上,一个个都愁眉紧锁。还有的同学小声嘀咕:“这个要求太高了,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这时,老师笑眯眯地说:“我们学过一篇文章《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大家还记得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大声说起来:“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当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话,就要走另一条路试试。”老师又说:“当你发现用常规方法做不到时,可以用逆向思维试试。”我听了老师的话,好像有点明白了,但又试了别的方法,还是以失败告终,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眉头拧成了疙瘩。老师又提示说:“双手捏住绳子不能松开打不成结,想想先把胳膊打一个结能行吗?”我灵机一动,高兴起来,按照老师说的,先把绳子放在桌子上,又把书放在绳子上,然后把胳膊像麻花一样挽在胸前,在下面的一只手捏住绳子的一端,弯下腰使另一只手捏住绳子的另一端,最后双手慢慢地松开,绳子就自然地在书上打了一个结,把书提起来了。“噢!我终于成功了。”我高兴地欢呼起来。同学们也按我的做法成功地把书提了起来,都高兴地欢呼起来。

从这个小游戏中我明白了,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条,就像俗话说的那样:不能一条道跑到黑。今后无论做什么事,当发现用一种方法不能成功的话,就要再用另一种方法或换一种思路试试,这样成功的机会就多一些。

4年级日记篇13

今天,数学第二单元独立练习卷发下来了。我一看分数蒙了,测试之前自认为已将本单元的内容全部掌握,早上出门把易错题也重新整理了,信心十足,肯定能拿高分。没想到考砸了,居然扣了14分。对于本次练习重新做了下分析,深刻反省。

判断题:4公顷<400000平方米。()针对不同单位比大小的时候,应该要换算成同一单位,然后大的则大。400000平方米=40公顷,4公顷<40公顷,所以这道判断题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我却做错了。

解决问题(一):修一条长25千米,宽40米的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占地多少公顷?合多少平方千米?因为长和宽的单位不一样,所以在计算之前得把单位换算成一样的。25千米=25000米,再直接用长x宽直接算面积。25000x40=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但是我第一步换算单位的时候就错了,导致这道题目全部错误。

(二):一个蔬菜种植基地长是600米,宽是300米,现在其中划出一块边长200米的正方形土地种植青菜。(1)青菜种植面积多少平方米?200x200=40000平方米,我在计算时200x200=20000平方米,乘错了。(2)其余种植面积是多少公顷?600x300-40000=140000平方米=14公顷。因为我在前面的面积就算错了,导致后面的也错了。

我发现数学不像语文,英语一样,错了一个单词或者词语后,只是影响的是这个单词或者词语,最多就是这个句子。但是数学的话,哪怕是错一个符号,也将影响着整道题目,甚至还会牵扯到和这个题目有关联的题。

4年级日记篇14

今天是星期六,天蓝得像一张蓝纸,几朵轻柔的白云飘在空中,雪白雪白的,像棉絮一般,随风缓缓浮游着。我哼着歌儿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我感觉好像我的脚碰到了什么东西,低头一看,啊,原来是3本崭新的错题更正本,打开一看,3本错题更正本上分别写着“小数加法”、“小数减法”,还有“奥数”。

可我再往后翻一页,哎呀,3本错题本,虽然都只写了一页,可上面的错题全部都找错“家”了,我先打开“奥数”这一本,可是上面却写着两道小数减法的题目的更正,分别是56-38.6=17.4,还有48.88-20.08=28.8,于是,我便把它擦去,写到“小数减法”的本子上,同时,我还看了看它的上面写的是什么,可上面只有一道小数加法的运算,是23.65+11.33=34.98,没办法,我只好把它也擦去,放回了“小数加法”里,做完了这些,我还把“小数加法”上的那道○-□=20,○=□+□+□+□+□,○=25,□=5的奥数题目放回到“奥数”中后,我才站起来。

这是,我看到一位同学在急急忙忙地找什么,于是走过去问他,“同学,你是在找这些本子吗!”他回答说“对呀!”我又说“我把这些本子还给你,你下次一定要帮错题找对家啊。”那位同学有点不好意思地答应了。

今天,我亲身体验这次给错题找一个温暖的家的活动,我深切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我应该不骄傲,更努力地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数学本领,才能够学以致用,解决身边的问题。

4年级日记篇15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业,妈妈见了,便走过来,对我说:“紫妮,跟你玩个游戏吧!”“好呀!”我爽快地答应了。

妈妈拿来一块圆纸板,纸板中心用钉子固定一根可以转动的指针。纸板被平均分成24个格,格内分别写着1—24个数。“妈妈,游戏规则是什么?你快说呀!”我心急地说。“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指针转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上下一个数。假如加起来是单数就是我赢,假如加起来是双数就是你赢。”妈妈笑着说。

我见游戏规则这么简单,就一连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赢不了妈妈,妈妈笑了起来。“为什么总是单数呢?”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说:“你自己想一想吧!”于是,我绞尽脑汁地想,终于让我想起了老师曾经讲过的一个公式:奇数+偶数=奇数。这下子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针转到单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必然是偶数;假如指针转到双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奇数,所以,无论指针转到任何一格,加起来的数都是奇数。妈妈就是利用这个规律获胜的。

在数学的世界里,有着许多奇妙的规律,只要我们学好数学、善用数学,它,就是无处不在的!

339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