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案网 > 短美文 > 日记 >

清明节习俗活动日记

时间: 新华 日记

在写日记的过程中,人们不知不觉地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拓宽了自己的人生视野。好的清明节习俗活动日记是怎样的?这里给大家提供清明节习俗活动日记,供大家参考。

清明节习俗活动日记

清明节习俗活动日记篇1

终于等到清明节放假了,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外婆一起趁着放假的大好时机,去包公园玩。

我们这次没有走冤枉路,不一会儿就到了包公园。我看了一下地图,包公园分四大部分,分别是包公墓、浮庄、清风阁和包公祠。

妈妈买好票后,规划了一下游玩的顺序,从包公墓开始到浮庄,再到清风阁,最后是包公祠。

我们来到了包公墓,只见高大的碑壁上清晰的刻着五个字,“包孝肃公墓”。进去后,没想到第一件事情是磕头、烧香,然后去看附墓室,最后去墓室,墓室里冰凉冰凉的,越往里走就越冷,有点让人毛骨悚然,到了地下很深的地方才有点亮光,走进一看,是一块有一口井大的石头立起来的石盒,上面还刻着字,有点黑,看不清楚。

浮庄看着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村庄,最好玩的是浮庄里的一座假山,山上还有一条瀑布,走到洞里可以看见那条瀑布,还可以沿着石阶爬到山顶看风景,山后面有一个亭子,爬累了可以进去休息。

清风阁是一座高塔,一共有五层,我们先乘电梯到了第五层,然后一层一层地往下完。包公祠里面有包公的塑像,还有一个蜡像馆,蜡像馆外面有一口很小的井。

今天来包公园,收获可真大呀!

清明节习俗活动日记篇2

清明节是我国一个传统的节日,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回乡下扫墓,再去扫墓的路上。我看见了许许多多的花草,有的象蝴蝶,有的像小车,真有趣!在远处还有“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这就是清明节熟悉的声音

清明节习俗活动日记篇3

一座东方繁华古城——丽江!她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屹立在世界的一角,她古老的东巴文化更是一块令中外赞叹的神秘瑰宝。为了领略这繁华,这不,全家人在清明假期,出发来到了美丽的云南——丽江。

走在丽江的大街小巷里,无时无刻都不体现着纯朴风土民情,黑瓦白墙显出宁静而娴雅的气息,那房前屋后,一条条涓涓的河畔在向路人倾心,水中的雍贵的锦鲤在”扑通“跳跃,溅起的水花是多么活泼!你若走在这小巷中,路旁不是高大的槐树,也不是华贵的樱树,而是那依依多情的杨柳。虽说是冬,可那绿意也忍不住弥漫了整个小镇。

小镇不仅景美,人也美。颜色鲜艳的服饰让人的眼睛焕然一新。那银饰金镯,无不在显示富贵。街边阵阵传来吆喝声,会让你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观赏一二。香酥可口的鲜花饼,奔放豪迈的蒙古鼓,风情浓郁的本土服饰……丽江的特色让我如数家珍,叹为观止!

夜幕的丽江更美,可谓是”不夜之都“,熙攘嘈杂的人群挤在了丽江古城,五彩缤纷的霓虹绽满了大地,开满了丽江。漫步于这石板小路间,仿佛这每一砖,每一瓦都饱受风霜,才有了今日的辉煌。反复抚摸着这斑驳的古城石墙,顿感之岁月的沧桑,更显露着这古城神秘的气息,以及数千年来丽江这片渔水人家的生息繁衍……

小桥,流水,人家……这是一个多么怡人动情的地方啊,宛如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卧在船头,那清秀迷人的面孔让世人赞叹流恋!

清明节习俗活动日记篇4

今天,4月4日清明节,天空下着蒙蒙细雨。家家户户准备着去山上给祖宗扫墓。有的拿着鲜花,有的拿着铲子,都茫茫碌碌的干活,我的家人带着我上了山,拔草的拔草,铲土的铲土,一下着就把祖宗的墓收拾的干干净净了,还献上了鲜花。

我们拜了几下,就下山回家了,天空的雨还下着呢,每个人都淋的像落汤鸡似的,但是在回家的我们好开心啊。

清明节习俗活动日记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在这个节日里有人踏青,有人扫墓,而对于我来说,清明是又酸又甜的。

让我觉得甜的事情是放风筝、戴柳与荡秋千。

每到这个节日,我和爸爸妈妈一家三口会来到郊外,把一只五光十色的喜羊羊风筝,在晨光中放飞,我们用双眼护送到远方,它带着我的美好心愿越飞越高,飞向远方,我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来到小溪边,妈妈总会从柳树上折下两根枝条编成柳条帽戴在她和我的头上,她告诉我戴柳可以“避鬼”、“明眼”、“免毒”,其实我早就知道戴柳的“用处”是让自己变美,我大声说出之后,一家人都甜甜地笑了。

荡秋千是我最爱的了。秋千上的我像飞人一样起伏飞翔,只要我用脚用力地蹬地,秋千便又高高荡起,让我游弋在这春光之中,如同超人在飞行。这份甜,无法用语言形容。

清明节的酸,就是心酸,每到清明,我会和父母去为奶奶扫墓,那时我的心情有一些沉重。在我出生前奶奶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她从没见过我,我也从来没有见过她,我多么想她能在我身边看看我,像别人的奶奶那样抱抱我,亲亲我,陪伴我长大,那该多好啊!

《寻梦环游记》里说过,被亲人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奶奶一直活在我们心里,她永远不会被我们遗忘。

又酸又甜的清明节,甜蜜和悲伤都是那么记忆深刻。

清明节习俗活动日记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当想起杜牧的这首《清明》,就让八不由地想到了清明时节,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我们班要代表校园去参加扫墓仪式。

到了中午,我们去了校园,校园老师、领导带着我们去公园扫墓,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去了烈士陵园,烈士陵园到处是苍松翠柏,烈士碑前已经放满了各个校园献上的各式各样的花圈,我们也代表校园献上了一个大花圈,代表们上去讲了话,在这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我们默哀了三分钟,向烈士致敬。之后,我们又参观了烈士的墓碑,上面刻满了烈士们的名字和牺牲时的`岁数。其中大多数是二三十岁的,最小的只有十六岁,看着墓碑上先烈们的名字,我想到了很多很多……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的八路军将士们冲锋陷阵,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争的胜利;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忍饥挨饿、风餐露宿,不少人在长征途中牺牲;在解放战争中,地下工作的同志们被敌人发现身份,受到严刑拷打,可他们仍然坚守党的秘密,最后英勇就义,壮烈牺牲……

此时此刻,我心中充满了感动,是这些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今天的好生活。啊,烈士们,我向你们致敬,我为你们自豪。虽然纪念碑上只是刻着你们的名字,但你们的形象,永远活在我心中。

清明节习俗活动日记篇7

今天早上,妈妈带我去外婆家。到了外婆家,我一进门妹妹看见我乐的直叫。一会儿外婆就叫我们去吃午饭,

吃完午饭就上楼了。本来要睡午觉的妹妹都不睡觉,因为下午我要帮外婆做青团。

想知道青团怎么做吗?先要和面,再把面团搓圆,再用食指在用面团搓圆的小圆团上插个洞,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然后放上馅再搓圆,最后拍拍扁,蒸起来就可以吃到热腾腾的青团了。

我吃着自己做的青团很开心。

清明节习俗活动日记篇8

在我小的时候,节日对我来说就是放假的日子。但其中有个节日,大人们总要提到扫墓、上坟之类的话,让我觉得怪怪的。后来,我学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让我隐隐约约的觉得清明节带着莫名的悲伤。今年,老师给我们讲了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让我真正的认识到了清明节的含义。

今年的清明节特别的冷,下午还下起了雪,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几天前班级出的黑板报,主题是“缅怀革命先烈,做新时代好队员”。“杨靖宇、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一连串先烈的名字在我头脑中显现,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给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倡导文明祭扫,我积极响应大队部的号召,通过“网络祭祀”的方式向英烈献花寄语,寄托哀思。我想,今年我才真正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我现在似乎理解了妈妈曾经给我读过的一篇有关清明的文章,他说:“清明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气,一个节日,也是一个节点,用来标注逝去与过往,铭记与传承”。是呀,这一天就是让我们静下心来,用我们的方式感怀前辈的恩德与风范。

清明节习俗活动日记篇9

源远流长的大运河,流淌出多少动人的故事,翻开中国近代史这幅历史画卷,回望_年前的那段历史,仿佛把我们带到那炮火硝烟的年代。无数革命先烈面对敌人的属刀,在枪林弹雨中的英勇战斗!今天,我校四、五年级全校师生来到筠连县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寄托哀思。

我们从学校排队到烈士陵园去,每个人手中都拿了菊花、小白花等,以寄托对烈士的深深怀恋。来到烈士陵园,园前的苍天大树就像烈士一样,守卫着家园。主持人上台了,他们说完开场白后,就开始举行扫墓活动第一项:唱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随着音乐的伴奏,大家的歌声在园子里显得那么响亮。第二项:少先队代表献花圈。只见少先队代表举着花圈,一步步庄严地走上台。第三项:全体默哀。大家低着头,听着音乐,心中热血沸腾,只听见音乐在陵园上空回荡。第四项:英烈馆熊叔叔讲话。我们听熊叔叔讲了以前筠连战士的故事,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就像走进了故事里。第八项:重温少年誓词。大家跟着主持人举起右手,握起拳头大声说:“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准备着,为共产事业贡献力量!”这不只是一时的宣言,还是一世的誓言。随后瞻仰烈士墓,然后依次参观英烈馆。大家的目光一齐瞻望着烈士墓,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陵园。

如果不是英烈,我们不可能生活在和平的日子里;如果不是英烈,我们也不可能过上幸福的日子;如果不是伟大的英烈,我们更不可能……所以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清明节习俗活动日记篇1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快到了,人们正忙着去各地扫墓,祭奠自己的祖辈。我,妈,表弟和一些人一起去外婆家给祖先上坟。

我们穿过高速公路的隧道,来到了大山上。由于这几天下雨,路上又湿又滑,很难走,有时还要扶着旁边的树枝才能上去。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一个墓前,我们为他添上了新土,献上了鲜花。

我们又走过一片田野地,来到了弯弯曲曲的山路,路是土做的,非常泥溺,竹子横七竖八,挡着了我们前进的步伐,这些竹子就像一个个士兵守口如瓶这一方土地,我走在中间,前方有劈竹的人。

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我们终于完成了扫墓的事,正当要往回走的时候,表弟带我们往返方向走,我们也迷了路,就跟他走。

不知到了什么时候,我发现前面没有路,大家都急了起来,因为这里是野猪的出没地。正当我们调头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坟。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家的坟,看样子已经很久没人来这扫墓过了。真是一个意外的发现。

我就拿起扫把,把祖坟周围的落叶等垃圾扫得干干净净。接着又拿起抹布,沾上清水,仔仔细细地擦着墓碑。经过一番有力地擦拭后,祖先的墓碑祖先的墓碑新的一样一尘不染,光亮如新。没多久,祖坟就被我们扫好了,我们祭拜后,便走回家吃午饭。

扫墓为何?一是为了纪念死去的亲人,怀念他们的音容笑貌;二是一种信仰,在列主列宗之前许下愿,让自己在今年多多努力。

清明节习俗活动日记篇1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相信大家对这首诗并不陌生,我也一样。 每到4月的时候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这首诗,因为清明对于我来说不仅是祭祀祖先那么简单,它也是我和家人短暂相处的时候。

人们都说清明总是下雨,可我每次回家的时候天气都特别好,太阳也不大,又不下雨。这都成为了一种惯性。也许是老天特别照顾,又或许是祖上积德吧。

我喜欢回到家被亲人包围的感觉,也喜欢用心去感受亲人们的关心。每次接近清明的时候我总是兴奋不已,也总是想起家人淳朴的笑脸,那时的我总是期待着快点回家。

虽然路有点难走,但美丽的风景让我忘记了疲倦。一路上都有农民种的桑树,桑树的根部都会有桑葚,农民知道会有贪吃的小孩偷摘桑葚,所以在清明的前后都不会喷洒农药,这倒给我带来了一些饭后水果。田野边还有一种野果,家里都叫那种野果为“清明果”因为它总是在清明的时候成熟。果实成熟的时候是黑色的,吃起来很甜,还未成熟的是青色的,吃起来又酸又涩,但很好吃。

田野里还有农民在种田,虽然祭祀祖先是大事,但也不能误了农活,就算下雨也要继续干活。我被它们的勤劳所感动,为它们照下一张张劳动的见证。

有人说清明的时候是最累的,我不这么认为。清明是对亲人的怀念,是感谢祖先创造出美好的生活,是珍惜与亲人短暂相聚,更是放松身心,给自己放假的时候。所以,不要抱怨,要感谢!

清明节习俗活动日记篇12

今天我们四点就起来了,因为我们要回老家去扫墓。爸爸开着车带着我们全家开开心心的回老家了 !

开了两个小时的车就到老家了,一到老家就下起雷阵雨,我们只好等雨小了再出来去扫墓。刚下过雨的路很难走,我差一点就摔倒了。身上全都是泥巴。

最后一个地方我们去了竹林挖笋,我们挖了几个笋就回了。

清明节习俗活动日记篇13

四月五日,正值中国传统节日——清明。

成都的天,温暖而湿润,淅淅沥沥地洒着点点小雨,落在人们的身上,也仿佛落在人们的心头,这不难让人们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情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记忆仿佛被拉回到若干年以前。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那一文人骚客的形象似杜郎而又仿佛不是他,站在泥泞路口,文质彬彬地询问杏花村的通口,牧童遥指,声音稚幼,带着甜甜的孩童气息。可今非昔比,牧童早已成长了吧,而那文人骚客也不知了去向。他们的故事只留下了一首诗,让人在这悲的日子里吟诵、欣赏。

汪国真先生曾写过这样的一句话: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于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尽管天气温暖,春风和煦,但由于这日意义较之平日而言大不相同,人们的心情也就有些郁郁寡欢了。

清明时节,我,去扫墓了。

因为正值清明,前来祭祀的人们很多,但环境却显得寂寥,人们也沉默寡言。我也随着长龙般的队伍,一步一步向上走着,或许是由于台阶过高、人群太多,又或许源于内心情感的作祟,我走得极慢,一步一级台阶,举足抬步也显得坚实而沉重。

大树下,坟头前,有一些人会面对墓碑呆立好一会,半晌才开口对那些亡故的人说出在他生前没来得及听见的话,心平气和,少了从前的纷纷吵吵,看了倒让人想落泪。风吹着树木“沙沙”作响,似安息灵魂悠长而远久的叹息。

我的曾祖父就在这里沉睡着,没有一丝声响,宁静而安详。

他是在05年离开我的,当时的自己年幼且不懂事,当我的母亲告诉我曾祖父去世时,我并不懂得其中的含义,只是呆呆地点点头,也没有看到他最后一眼。如今,长大了,终于对死亡有些一知半解了,其实死亡就是一门学问,深奥而难懂,让人痛苦又捉摸不透。

德国谚语里说,“当你来到时,你在哭,你周围的人在笑;当你离开时,你在笑,你周围的人在哭。”若事实真的如此,那该有多好。人的一生若活得洋洋洒洒,精精彩彩,也不枉走一遭,只是人被七情六欲所束缚,离开分别时,往往是内心的痛苦放不下,放不下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

曾祖父一生与人为善。年轻时投笔从戎,奋斗于抗日的第一战场,年老后,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基督信徒,在家乡的教堂里主持牧师工作。还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精通英语的曾祖父便和蔼地教我学习英文,手把手地带着我写着一个又一个英文字母,当我略显生涩地念着音标时,他会极耐心地纠正我的发音,把自己的嘴巴张大,让我看清舌头的运动。一老一少团坐在桌边学习的背影至今仍浮现在我眼前,只是我人生中最早的启蒙老师,教会了我英文,却不能教会我世事无常,而他,如今也和我阴阳相隔。

我在曾祖父的碑前行跪拜礼,颤抖着手为他上着香。我似乎就能感觉他的气息还是那般温暖的围绕在我的周围,他也在远远的地方注视着我,注视着我的一言一行。

或许我们因为羞涩和懒惰而留下的无法弥补的遗憾太多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人欲报而亲不待。”这是我从曾祖父身上悟出的道理。经过三年五载,当我真正懂事后想要回报他时,枉然发现他已不在了。望着他生前最后一张照片,我在思索自己究竟可以如何作为?心中有的是不知所措;有的是怅然若失。

天空仍然下着雨,渐渐大了起来,熄灭那坟头燃尽后化成一撮灰的香屑,濡湿了碑上厚厚的灰尘。

回程的途中,看着络绎不绝,前来扫墓的人们,看见他们在坟前表达内心真正的情感时,脑中仍然是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是在这春天里,唯一一个把人心揉得粉碎的日子。

有那么一小粒晶莹透亮的液体挂在眼角,像雨水,也像眼泪。到底是什么,连我自己也分不清了。

清明节习俗活动日记篇14

我的家乡在雄村,每年清明节,爸爸都要带我去老家扫墓,今年当然也不例外,我们全家早早就到了雄村的姑婆家。

“该要上山了”,爸爸叫道,我和爸爸、爷爷、奶奶一起走在上山的崎岖小道上。在路上,我看见山路两过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杜鹃花。它们一朵连着一朵,竞相开放着,它们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我摘了几朵,仔细一看,像一个小喇叭,在枝头上拥抱着,非常漂亮,于是我采了一大把杜鹃花,想献给我亲爱的太奶奶。

到了墓地,我看到爸爸把坟墓上的野草用刀除去,然后又从篮子里拿出了几个盘子,盘子里有长寿面、鸡蛋、红烧肉……,小盘子里还有糕点,还有几只杯子装了一些酒。我看见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情不自禁地把手伸了过去,爸爸连忙阻拦说:“这是给太奶奶的贡品,不能吃。”我赶紧把手缩了回去,心里嘀咕着:“为什么不能吃?”爷爷笑着说:“就你嘴馋,来,帮爷爷把纸钱挂上去。”我爬到坟墓的顶上,找了一根又长又粗的竹子插在坟头的中央,把纸钱绕在竹子上。纸钱在微风中随风飘荡,接着我们点了香,磕了头,烧了纸钱,最后爸爸拿出鞭炮开始燃放,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墓地。

这就是我家乡的清明节,一个令人留意、令人悲叹的节日。

315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