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中国观后感800字
当你投入地看完一部影视作品,想必内心充满了各种感想,这时就需要好好构思如何撰写观后感。在此之前,看看别人的范文会有所启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筑梦中国观后感800字,仅供参考。
筑梦中国观后感800字【篇1】
《筑梦中国》用史实讲述近代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扬民族精神,聚中国力量,筑梦天下,实现伟大复兴的巨作。全篇共分风雨如磬、中流击水、正道沧桑、伟大转折、世纪跨越、发展进境和圆梦有时七个部分。
梦想是激励人们的精神动力,如果没有了理想和目标,人们将如同行尸走肉,不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作为新时代的人们,我们正享受着先辈用血泪和汗水为我们创造的和平盛世。但是我们应该明白,这离我们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有些人在路上被阶段性的胜利击垮,只安于享受、不思进取,忘记了自己的目标。现在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提出了实现国家伟大复兴的强国之梦,带领我们摒弃浮夸,践行自己的历史使命,找回了继续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我感觉我们的党是最伟大的`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也成为我的目标。我要在今后工作中,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增强党性学习,提高素质能力,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实干精神,努力完善自我,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最奋力的进取精神,最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努力作为,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筑梦中国观后感800字【篇2】
今天当看到《筑梦中国》的时候,热血升腾而起,激情再次点燃。用镜头去记录不同群体用实际行动所铸就的梦想并发扬光大,一个个梦想的汇集筑建了中国梦的实现,并不断传递着积极的正能量!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国风采这就是精神的力量!这就是筑梦的力量!
《筑梦中国》这部片子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生动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团区委全体同志在能量工场集体观看后,开展了热烈真实的讨论,大家反响也很强烈。结合团委自身实际,我们深刻感受到,作为党的后备军,共青团必须充分发挥自身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作用,才能更好的实现岗位职责。7月6日至7日,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由党中央召开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足见中央对群团和群团工作的重视。作为群众工作的一名青年干部,就更应该给自己增加工作压力的决心,必须时刻认识到我们的每项工作都是切切实实与青少年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重要工作。同《筑梦中国》所描述的一样,“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积极发挥作用,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国家发展壮大的到今天,每一项斐然工作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群众的创造,更离不开群众对党对国家真挚的情感。这些,都与群团工作有着必要的联系。这就需要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无私的工作情怀,更加坚实的工作能力去服务于群众,服务于整个群众工作事业。
作为一名团干部,为青年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是我的职责,更是坚决完成的任务。可以说,区域内每名青年成长成才的梦想,不仅仅是其个人的,更是我们整个共青团的梦想。为此,一年来,我们团区委全体同志坚决重心下移,不仅放到各类青年群体上,更尽可能落实到每名青少年的成长中。从“爱·循环”青年能量工场这一青创空间的创建到创业实践团队亲自操刀运营,从“新浑南.新青年”以新媒体宣传弘扬社会正能量到选树基层优秀青少年典型;从“相约新城.心诚相约”“21日工场遇见爱”解决青年婚恋交友需求到“爱多一点,让爱循环”大型公益广场易书汇演活动……每一项活动的开展,每一项工作的延续都是我们对青年梦想的'助力导引,都是我们在筑梦中国的道路上贡献出的微薄青春力量,但正是全国上上下下这点滴的爱的汇聚,筑起伟大的国之荣耀,助推中国梦的扬帆远航!
我们要增强自我革新的勇气,要深入推进思想教育、问题整改、体制创新、转变思想观念,强化群众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水平。
没有任何梦想是唾手可得,只有自强不息坚定梦想的奋斗才会实现伟大的梦想。对于国家如此,对于当代青年更是。年轻人的未来决定国家的未来,年轻人的“中国梦”汇成整个国家的“中国梦”。所以我们在今后工作中更应该坚定梦想,自强不息的去奋斗去拼搏,完成共青团组织助推青年成长成才、为国效力、助国发展的伟大且平凡真实的中国梦。
相信在观看学习了纪录片《筑梦中国》之后,广大党员干部会伴着红旗闪耀的光芒,迈着更加坚定的步伐,向着中国梦这一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筑梦中国观后感800字【篇3】
《筑梦中国》生动诠释了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征程。回顾这段历史,令人难忘、发人深思、给人力量。
一、了解历史,才能正确认识历史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就需要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的过去是什么,现在是什么。90后的我们没有经历这段漫长、曲折、艰难、厚重的历史,但《筑梦中国》将我们带回到历史时空之中,去感知中华民族的复兴轨迹。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历史悲剧有力地证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农民是不可能推翻封建制度的;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辛亥革命成果的被窃取证明,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同样是不能挽救中国的。因此,历史和人民都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二、认识历史,才能增强自信,坚定理想信念
一是我们要认识到,严重的错误和挫折终究只是暂时的现象,包括 这样的历史悲剧都不是由党的本质所产生的,也不是由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所决定的。因此,当我们提高了对这类问题的`认识以后,就会坚信党有能力依靠自身的力量,来纠正这类错误。如果犯了错误靠自己纠正,说明我们党还有生机和活力。有了这样一个历史的自信,才能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是我们要认识到,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十几亿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国共产党。建造青藏铁路、北京奥运会,自信的中国展示了它的强大和可亲可近;面对“非典”、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国展示的国家力量、制度优势让世界赞叹,中国共产党人的模范作用和牺牲精神感天动地。中国共产党铸就了真正的信心和信任。
三是正确认识历史,秉持党性。对于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能够从大格局出发,正确认识党中央的政策安排,指导自己的工作,避免陷入困惑。同时,当身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也能够辨别是非,坚定立场,始终保持清醒,经受住考验。党员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的要求。
三、历史自信,坚定理想信念,服务现实
学习历史,正确认识历史,增强自信,目的是服务现实。作为一名刚入职的基层党员,我会结合《筑梦中国》,拟定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树立服务意识。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在工作过程中,要尊重群众,认真听取群众的诉求,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维护其合法权益。
二是立足本职工作,发挥党性。追梦的过程难免会出现阻碍,立足于各个岗位上的基层党员需要从大局出发,正确认识组织的安排,做好本职工作,不断传递积极的正能量。因此,我也会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定立场,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能发挥党性。
三是加强学习。业务技能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如果没有专业知识的储备,面对群众的问题就会束手无策,无法真正实现为群众服务。因此,我会在工作过程中,一方面不断积累岗位专业知识,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另一方面虚心学习身边同事先进的工作方式方法和勤劳踏实的工作作风。
筑梦中国观后感800字【篇4】
《筑梦中国》是一部气势恢宏的纪录片,它如同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展现了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实现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让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影片以时间为轴,从近代中国的鸦片战争说起,那是一段中华民族的血泪史。列强的侵略、封建王朝的腐朽,使中国陷入了深深的苦难之中。然而,中华儿女从未放弃,无数仁人志士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每一次努力都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灵魂。这些先辈们就像黑暗中的'火炬,虽然光芒有时微弱,但始终在为民族的未来燃烧。
五四运动如一声春雷,唤醒了沉睡的中国人民,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更是给中国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艰难险阻,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浴血奋战,亦或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势如破竹,中国共产党始终和人民站在一起,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而拼搏。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尽管过程中遭遇了诸多挫折,但我们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改革开放像是一阵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中国经济迅速腾飞,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如今,中国在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铁飞驰、5G 引领、航天探月……这些成就的背后,是无数中华儿女的辛勤付出。
《筑梦中国》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每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我们应传承先辈们的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行。
筑梦中国观后感800字【篇5】
《筑梦中国》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在荧幕上徐徐展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画卷,观后令人心潮难平,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
这部纪录片以细腻而宏观的视角,从近代中国在列强坚船利炮下的屈辱开篇。那是一个民族几近绝望的时代,封建王朝的衰败、外敌的肆意践踏,让古老的华夏大地满目疮痍。但在黑暗中,总有闪耀的星光。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彰显了民族的气节;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这些早期的探索尽管未能改变中国的命运,却为后来者点燃了希望的火种。
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中华民族命运的转折点。影片生动地展现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从南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从长征路上的艰难跋涉,到延安窑洞的熠熠光辉;从抵御外敌的浴血奋战,到解放战争的势如破竹,党始终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中流砥柱。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深深感受到先辈们为理想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中国人民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无数奇迹。“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让世界看到了新中国的崛起。改革开放更是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国经济如巨龙腾飞,举世瞩目的成就接踵而至。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日益增强,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筑梦中国》让我明白,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辉煌与苦难,凝聚着无数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创造者。作为新时代的一员,我们应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以先辈为榜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拼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让我们怀揣梦想,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行,铸就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因为,中国梦是我们共同的梦,它的实现将成为人类发展史上最为壮丽的篇章。
筑梦中国观后感800字【篇6】
《筑梦中国》这部纪录片就像一部生动的史书,引领我穿越时空,见证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筑梦历程,让我这个学生深受触动和启发。
纪录片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苦难开始讲述。当看到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大门,古老的华夏大地陷入一片火海,百姓流离失所时,我的心中涌起了无尽的悲愤。曾经辉煌的文明古国,在封建王朝的'腐朽统治和外国侵略者的践踏下,变得千疮百孔。然而,正是在这至暗时刻,无数的中华儿女开始觉醒,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每一次尝试都是民族复兴之路上的一块基石。虽然这些努力有的失败了,有的未能完全实现目标,但先辈们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却如火炬一般,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无疑是历史长河中最耀眼的曙光。党带领人民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让中华民族从此站了起来。这一路的艰辛,让我深刻体会到和平与独立的来之不易。
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充满了挑战与机遇。我们的先辈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开启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从“一五”计划的工业奠基到“两弹一星”的伟大突破,无不展现出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品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是如同一艘破浪前行的巨轮,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们在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一切都让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无比自豪。
作为一名学生,《筑梦中国》让我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享受着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与发展成果。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环境,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我们要以先辈们为榜样,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未来的路或许依然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心中有梦,并为之努力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我们也将创造出更加灿烂辉煌的历史。
筑梦中国观后感800字【篇7】
《筑梦中国》是一部让我心灵受到强烈震撼的纪录片,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历史和梦想的大门,让我这个小学生对自己的祖国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部纪录片从过去讲起,当我看到画面里那一段段被侵略的历史,看到外国列强欺负我们中国人,我的心里特别难受。那些画面就像一块块大石头,压在我的心头。我们的祖国曾经那么苦,那么难,但是中华儿女没有放弃,就像在黑暗中努力寻找光明的勇士。
从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到为变法流血的谭嗣同,无数的英雄豪杰站了出来。他们有的'用行动反抗敌人,有的用智慧为国家寻找出路。虽然他们遇到了很多挫折,但他们的精神就像星星一样,在夜空中闪闪发光,给后来的人们指引方向。
后来,中国共产党出现了,这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大救星。共产党带着老百姓打敌人,经历了好多好多困难的战斗,比如长征。战士们穿着破旧的衣服,吃着很少的东西,却要走那么远的路,翻那么高的山,过那么险的河,他们真的太勇敢了。还有在抗日战争的时候,大家都团结起来,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为了把敌人赶出中国而努力。经过无数次的战斗,我们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这是一个多么让人激动的时刻啊!
新中国成立后,大家一起努力建设国家。我看到了科学家们努力研究,让我们国家有了原子弹、氢弹,让别的国家不敢再轻易欺负我们。还有很多工人叔叔阿姨们在工厂里辛勤劳动,生产出各种各样的东西。现在,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啦,我们有了漂亮的学校、高高的大楼,还有很多方便的科技产品,比如电脑、手机。
看了《筑梦中国》,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是一名小学生,我也要为实现中国梦出一份力。我要好好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像那些英雄们一样勇敢和坚强。我要爱护我们的祖国,爱护我们的环境,尊敬长辈,团结同学。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努力,我们的祖国会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强,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筑梦中国观后感800字【篇8】
大自然如此神奇,总给我们呈现出鬼斧神工的自然美景,我们的祖国又是多么的宽广美丽,我脚下的每一片土地,都令人向往。
《航拍中国》是央视拍的一部纪录片,单是第一季出来就已经得了豆瓣9。4的高分,可见这部纪录片的精彩。此次航拍涉及祖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还有祖国豪迈壮阔的大山大河,它的每一帧都美到心里,对我来说,这是一部隔着屏幕就能感知到威风,河流,花开的纪录片。它的每一集都讲述一个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及人文历史。看完纪录片,内心如潮水汹涌澎湃,难以抑制。
我们总是向经典致敬,那这部纪录片,则是向祖国致敬,致敬我们心中伟大的祖国!
在纪录片里,我们能看到海南的椰海长廊,看大令人称奇的蓝洞,看到伊利的杏花沟,看到西安承载历史的钟楼……看到无数的奇观美景,这就是我们的祖国啊,即使曾经她满目疮痍,时间也给了我们去修复一切,这是侵略者怎样也夺不走的美丽,即便饱经风霜,也能承受住岁月的.洗礼,在今天愈发的美丽夺目。
祖国的土地,广阔无垠,九百六十四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孕育了中华儿女,我们喝长江黄河水,无论黑土地红土地都能养成我们的黄皮肤,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历经千年磨难也依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这便是我们祖国水土的魅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视频中它们如龙般蜿蜒缠绕在祖国的疆土上,养育和保护着我们。视频的完美,不仅仅是记录了祖国的山川河流,名胜古迹,它还记录了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向我们展示了中国风景之美,中华文化之美,这是最让人敬佩和赞叹的地方。视频每放一帧,就仿佛带着我们走进一个地方,看美景,知文化,它带我们踏遍祖国的万水千山,更带我们领略祖国人文的风情万种,让我们更爱这片土地,更想去了解这片土地,永远的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每每看到祖国过去的沧桑,再看到祖国如今的繁荣,我已抑制不住眼泪。看完视频,我忍不住在心中哼唱起国歌,泪水也早已模糊了双眼。
《航拍祖国》,致敬祖国,泪水告诉我的,许是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筑梦中国观后感800字【篇9】
春节以来,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大型纪录片《航拍中国》引发收视热潮。日前,《航拍中国》第一季的最后一集《上海》终于播出。从黄浦江的汇流入海,到外滩的万国建筑;从火树银花的豫园灯会,到高楼林立的陆家嘴金融中心,繁华摩登的上海以其独特魅力,令电视机前的万千观众为之倾倒。
上海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人们的目光更多聚焦于她的今天和明天。但实际上,历史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根脉,哪怕年轻如上海者,也有着她自己的“光阴的故事”。她所走过的道路,她所经历的历史,同样是一笔厚重而珍贵的财富。
不理解城市的昨天,就难以看清楚城市的今天和明天。在《航拍中国》的《上海》一集里,有这样一句解说词:“变化的时代里,总需要一些不变的风景。它提醒每座前行的城市,时刻不忘初心。”纪录片以唯美的画面,展现了拥有1700年历史的朱家角,相传始建于三国时期的龙华古刹,闹市中的明代园林豫园,曾容纳城市80%人口的石库门,镌刻着 1万多个犹太人名字的摩西会馆。这些都是在历史时光的折皱里,流传下来的永恒见证和记忆。它们像一个个节点,勾画出这座城市的`发展脉络。
上海的历史记忆正在日渐丰满。就在今天,“千年古港——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此次展出的一批重大考古成果,刚一出土就引发了轰动效应。它们有力地证实了,这里早在唐宋时期就有着一座雄镇东南的外贸大港——青龙港,表明上海自古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除了古代上海的历史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之外,近现代上海的历史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已经确定年内开馆,并“力争在10月份左右开馆”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目前正在为开馆做紧张的筹备工作。上海是中国国际化程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其近现代历史不但对上海自身极其重要,也是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建党、早期工运学运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上海,近现代史上的上海,对全国的历史进程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挖掘、整理、保存、研究这段历史,无疑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上海历史博物馆的筹备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向海内外征集能反映上海历史和文化的实物和文献、照片资料。此举并不是因为博物馆缺乏展品,而是让更多人通过参与展品征集,挖掘、发现自己个人,以及家庭生活中的“历史痕迹”。上海的市民社会发育比较成熟,而且是中西方文化的融汇之地,在市民的生活方式和家族传承之中,存在不少具有历史价值的成分。文物征集这样的活动,可以使市民亲身参与城市历史的挖掘和整理,从而唤起市民的历史自觉、文化自觉,以历史的眼光、文化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大到建筑、街区、景观,小到日常习俗、生活方式。在市民群众中培育鲜活的历史文化素养,城市的历史就获得了生命力。
在《航拍中国》的《上海》一集中,镜头在一开篇就聚焦于长江、黄浦江、苏州河等上海重要的江河。上海的历史,也犹如这些江河,其源远,其流长。她从初始的涓涓细流,最终浩浩荡荡,江流汇海。在此期间,她容纳了东方与西方,古老与现代,并在多元文化的融汇之中,获得了澎湃生机和不竭动力。城市的历史,不仅关乎过去,更是指向未来。珍视这段独特的历史,定可启迪明天的路途。
筑梦中国观后感800字【篇10】
作为《航拍中国》的总导演,余乐坦言,直到看到网上观众评价,他才松口气。毕竟,这是一个以80后为主体的新鲜团队,能够给观众带来多大的惊喜,还是取决于团队是否提供了清新的语言,与观众是否保持了平等沟通的姿态,并且最终节目本身是否呈现出了该有的质量。
6集纪录片中,最令人关注的,除了航拍下的美景外,人文因素贯穿其中,也成为一大看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篇”中,绿洲文明的特色,驼队、登山队、转场的牧民、城市的繁华都成为一部纪录片中令人惊艳的成分。
“人文的部分必须要关注。如果只拍风景,没有人类参加,就太孤单太冷艳了,人文跟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古人类逐水而居,绿洲文明是我们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总体方向。而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内陆腹地,亚洲中心,与多个国家接壤,与多个文明在历史上有交融,在大部分人眼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种独特的人文特点,给人带来新奇的`感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向全世界介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余乐说。
拍人文纪录片并不容易,更何况,还是一个50分钟航拍的片子,要让观众有耐心地看,并心生喜欢,更加不易。毕竟,社会发展已令大部分人被新型的生活模式划分到不同空间,要从空中看,无法施展手脚,而室外的航拍,只能大部分还是以农业文明为主。
“所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我们尽量以农牧业文明来展示人文环境。比如哈萨克牧民的转场,非常适合于航拍,他们经历了很长的路线,每个路段又有不同,整体拍摄下来,壮观震撼。”他说。
而对于王连明,更大的感受是遗憾:“没拍够,还是有很多镜头没有呈现得太理想。比如沙漠、戈壁,应该加入一些更有生机的元素,比如人,以及更能体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野性的元素。”他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篇”只是一次预演,自己的公司已打算拍电影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真正想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魅力拍出来。
筑梦中国观后感800字【篇11】
近几年,含有“中国元素”的自然纪录片在国外电视台里频繁出现,宣传中国。于是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终于筹划了一档专注于介绍中国美丽自然风光的纪录片《航拍中国》纪录片。从上映开始,这部纪录片就大获好评,从文案到配乐都美到极致。成为即《舌尖上的中国》后有一档,口碑收视双好评的纪录片。
《航拍中国》纪录片采用航拍技术以高空视角俯瞰整个中国。每一集片中都会有几百个美景镜头。画面之精美,气势之宏大。航拍最能体现,雄伟河山的广大和人文之美。纪录片的第一季共播出了6集,包括了我国海南、陕西、黑龙江等地区。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冬夏风情浓厚的黑龙江。
片中,北国雪境的气质一览无遗。在库尔滨,雾凇不仅美得晶莹剔透,更拥有长达四个月的漫长“花期”。亚布力滑雪场上的人群在欢乐滑雪中体验风的速度。松花江上,冰面被切割成一块块重达500公斤以上的巨大冰块,远看像一颗颗甜蜜的冰糖。就是这些大冰糖,在能工巧匠的手中,变成冰雪派对的'现场,搭建出哈尔滨每年一度的冬日盛典。
通过《航拍中国》纪录片了解到了镜泊湖是中国最大的高山熔岩堰塞湖,水流和崖壁凝为一体,形成了冰瀑奇观。悬崖之下,是60米深的黑龙潭,水底的温度却常年保持在10摄氏度以上!老人纵身一跃,人与自然合二为一。黑龙江这集除了片中秀美风景之外,更值得一提的还有当地人与景的故事结合。
筑梦中国观后感800字【篇12】
继去年看过的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之后,今年又看到了《航拍中国》,很久没有看过这么好看的纪录片了。从前我从江北机场飞往南京,那每天气特殊好,飞机飞得好像也不高,从窗户里望下去,一大片混浊的绿,马路犬牙交错,可以看到白色的和谐号动车穿行。那种清楚的俯瞰,印象深刻。我看到的那一大片土地,怀疑是湖北省,当然,是我猜的。
幅员宽阔的960万土地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精美绝伦,极尽想象力。祖国母亲的绝色天姿并没有因为雾霾而失色多少。假如今生的踪迹不能够踏遍这片土地,该是一种多么醉人的缺憾。
因为我的家乡江苏省差不多一马平川,整个省份的气候自然条件也相近,所以总是惊羡于云南一省之内,往西北的.德钦雪山绵延,气温寒冷,而南方西双版纳却是一派夏日风景。同一省份气候相差之大,再大也没有新疆的火焰山和帕米尔高原之间的差异更大了吧,内陆深部腹地的这个省份,有塞上江南,也有不毛之地的沙漠……那种原始的还没有完全被工业文明侵蚀的风姿肯定会激励着你:再贫瘠的土地上也有你不曾探究到的风景。
《航拍中国·陕西篇》,可以看到陕西的雾霾,熙攘的人群都隐没在雾霾中。西安的古城墙上适合自行车骑行游。汉中,是诸葛亮出川伐魏的地方。惊羡于,南郑到今日还存在这个地方……
筑梦中国观后感800字【篇13】
在我看过《航拍中国》第一季纪录片和《航拍中国》第二季纪录片之后,又播出了《航拍中国》第三季的读后感,一开始我对《航拍中国》没有那么的了解,所以我一开始很不喜欢看《航拍中国》,但是看完《航拍中国》第一季和第二季之后,我有点期待《航拍中国》第三季了,很期待他们又会展现给我们哪一类的中国!
都说,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在西北边疆的土地上,有着不一样的中国风景,看着来自天空之上俯瞰而下的镜头,镜头在那一个个情景中展现出来,新疆这个美妙绝伦的风姿渐渐展现了出来,虽然我们没有亲自去过,体验过,但是他们的`拍摄的美景,让人看着就感觉身临其境一样
我感觉新疆难忘在她的瓜果飘香之间,难忘在她的荡气回肠之间,让人们特别的难望!
不仅如此,新疆她的异域风光让我们向往,让我们憧憬,不禁想让我们立马飞到她那里去,体验他的不同。我们这边的异域风,不仅仅体现在她的异域风光,更向往在他那的风景,他那里的民族习惯,都说新疆,他那里的女子特别的美丽,看完这《航拍中国》第三季,我真的感觉自己的目光短浅,特别的无知,看完一个风景,就想立刻去那里体验一番,虽然我知道这是不大可能的,但是这个《航拍中国》的第三部,真的让我们非常向往新疆!
筑梦中国观后感800字【篇14】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百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俯瞰这片朝夕相处的大地,再熟悉的景象,也变了一副模样。从身边的世界到远方的家园,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历史,50分钟的'空中旅程,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从现在开始,和我们一起,天际遨游。”——《航拍中国》《航拍中国》第一季(6集)是2017年首播的,当时由于没有装福建广电网络,只从网上下载了第五集《航拍中国·江西》,因为我家乡是江西啊。
现在有了强大的广电网络,就可以尽情欣赏央视大气磅礴的纪录片了。
第一集《航拍中国新疆》美呆了,美哭了,明月出天山,千里相与还。新疆处处都有奇丽的美景,令人神往,可惜没时间去玩。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还画了新疆地图,做了观看笔记,新疆的天鹅湖、池沼公鱼、雪岭云杉、鹅喉羚、天门都是第一次听说,图5的美丽的。杏花的花季只有一周都被航拍了下来,可见制作成本接近天文数字!
深情大气的背景音乐,美轮美奂的迷人景色,底蕴深厚的旁白解说,让人陶醉其中,壮哉!我可爱的中国!美哉!我深爱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