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案网 > 实用文 > 观后感 >

国家记忆的观后感

时间: 永盛 观后感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国家记忆的观后感,欢迎阅读。

国家记忆的观后感

国家记忆的观后感(篇1)

10月3日起,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将在每周一至周五的晚间八点档重磅推出中国第一档国史节目《国家记忆》。

《国家记忆》每集节目时长30分钟,以“为国家留史,为民族留记,为人物立传”为宗旨,展现国史、军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各领域重大工程建设、揭秘重大决策背后的故事、讲述各阶层各时代代表性人物,记录讲述党的奋斗史、创业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史、改革开放进程史。这档历史纪录类节目有许多创新亮点,一批德高望重的.艺术家焦晃、马少骅、鲍国安、刘劲等在节目中担任主讲人,倾情讲述历史故事;先进的虚拟技术,带领观众穿越回历史场景;逼真的三维动画制作技术,还原历史关键细节;节目还深入挖掘出许多珍贵史料,展示不为人知的历史。

多种视觉元素的融合,先进的后期制作技术,《国家记忆》将打破历史纪录片沉闷单一的色调,带领观众触摸有温度的历史。

国家记忆的观后感(篇2)

还有一个月就是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发此贴以纪念之。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最为伟大、最为波澜壮阔也是最为惨烈的胜利,虽付出惨重代价,但勇敢的中国人同怀着正义事业的盟国一道将侵略者赶出中国,在1945年8月15日那一刻,国人享受着胜利的喜悦和无上的荣光,勇敢的中国人用自己的勇气和鲜血证明了东方文明依旧闪耀。但,莫名的,它无声而扭曲的结局也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中绝无仅有的。

最近在看章东磐先生主编的《国家记忆》和《父亲的战场》二书,每每翻到那些照片总是感动莫名,那时的人们,他们挂在脸上的笑容,和定格在历史那一刻的勇敢、乐观、执着,为了抗击侵略者而舍家弃业,走进烽火战场。

历史本应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永生。

有时坐在颠簸的公共汽车上竟能不由得要流下眼泪。我想,和我有同感的人有多少呢?估计不多吧。曾经拿着书问周围的朋友,说,难道你不觉得感动吗?他淡淡的说,刚开始翻感动,现在也没有什么了。我说,难道你不为他们觉得委屈吗?委屈?有什么委屈的,反正事情这样了,这个事情和你有关系吗?好好地上你的班吧。呵呵,我想,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吧。

和你没有关系,所以别找不痛快,好好上班,好好挣钱,别操那些没用的心——真的假的就有那么重要吗?为一个你完全陌生的事情或是人大声呼喊有意义吗?去忧虑那些不公平、不合理的事情和你有关系吗,那是他们的事情,所以绕着走吧。

我不关心,关心也没有用,我只管挣钱,我挣够了钱我就可以获得更多;现在别人压迫我,是因为我没钱,等我有钱了……诸如种种,我想,大家都曾有过这些想法。当然,这也包括我自己在内。何其悲哀,看这些书的时候,我真的怜悯我自己,感觉到一种对自己、对周围一切的惋惜。我们曾经是何等雄伟壮阔的国家,拥有何等优秀的人民,有着何等辉煌的历史,而如今,这一切……面目全非。看着为了一只脚的位置而大打出手的人们;看着连最基本的红绿灯规则都无法遵守的人们;看着每个人的眼神——里面有的是不知所措的仇恨和对你阶级的打量——这个人我可不可以欺负,那个人可以踹他一下。看着那些道岸貌然的人说着文字游戏,看着这个由谎言、暴力和恐惧构建的空中楼阁。我想,他们和66年前的那些年轻人、那些事情差距是何等之大啊。

唔……不多写了,至于原因,大家懂的,那些目前无法改变的话……我想,抗日这种大事国人都能如此看待,现在所获得的种种也是不意外的。但是我心里是知道的,从现在开始,做一个真正的人。希望,以此自勉吧。如有朋友认同,请留言纪念。平静的,安然的告慰那些为国家付出的人,让他们等待的灵魂得到慰藉。

国家记忆的观后感(篇3)

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两弹一星元勋,是共和国永远的丰碑。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科学界的一代伟人,钱学森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彪炳史册的科学成就,还留下了弥足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观看纪录片《钱学森与中国航天60年》,我得以进一步了解钱学森的感人事迹,体悟钱学森精神的内涵。这部纪录片也唤起了我高中时观看电影《钱学森》的时留下的记忆,联系二者的内容,我的心中颇有感触。

钱学森是一代科学巨人、中华优秀儿女的典范,他的成就可以说是高山仰止、大海无边,虽然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取得像钱学森一样的成就,但是我们仍应学习他的.伟大精神——作为我国著名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教授的一生为中国的航空和国防事业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他拥有着一颗赤诚火热的中国心:他放弃了美国良好的生活条件,毅然选择回到国内,回到一个在外国人眼里,被视作是一个农耕社会的新中国。即使被美国人软禁,即使已经失去了教授的职位和地位,即使有无数的美国间谍监视着他的私人生活,但他依然没有向恶势力低头,依然坚持着自己回国的信念和执着。回国后,为了党中央毛主席周托付的重任,为了新中国的国防事业和航天事业,为了新中国亿万同胞的安全,他一直在坚持着科学研究。他放下了身为天之骄子的些许傲慢,坚持带领所有人学习导弹技术;他放下了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坚持在前线指导工作。他为我国的科研付出了自己半生的心血和精力,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他伟大的另一面。与此同时,他对科学的精神同样令人钦佩。在回国建设时,他在谈及导弹的制造时说过:不能让导弹带着任何疑惑上天。他也从不放弃每一次机会,从不放弃每一个人;即便是失败了,他都不会有任何的埋怨和指责,而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着手再一次的尝试。科学事业就是需要这样一丝不苟、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正是因为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们对待科学的精神,从新中国成立到如今的60余年里,中国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弱小到强大,最终成为国际社会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当今社会信仰缺失的大环境下,我们需要钱学森式的爱国者。钱学森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钱学森的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首先就应学习钱学森的爱国精神,如他一样对祖国充满热爱,对工作、生活充满激情。其次,我们应学习他的奉献精神,为科学奉献一生的精神。或许我们此刻还没到达他无私的境界,但至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心中时刻要装有祖国装有他人,要为祖国的利益,群众的利益着想。最后,无论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就应学习钱学森一丝不苟,艰苦奋斗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学习贯彻钱学森精神,我们将能够以端正的态度面对学习与生活,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进而实现自己理想和价值。

虽然钱学森永远离我们而去了,但钱学森给予我们的震撼和感动长存心间,涤荡着我们的心灵;钱学森精神将永垂不倒,激励着我们无畏前行。

国家记忆的观后感(篇4)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无数共产党员为了追求信仰慷慨明志,从容赴死,把生的希望留给后人,写下一封封传颂至今的绝笔信。清明时节,致敬英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国家记忆》栏目,将于4月3日起隆重推出6集纪录片《绝笔》系列(4月3日-4日CCTV-4晚10点档;4月5日-9日CCTV-4晚8点档),通过十多位共产党员临终绝笔,展现他们初心不改、信仰弥坚的革命精神。

该片紧紧围绕革命烈士的遗书、家信、入党誓词等绝笔,深度挖掘他们向死而生、不改初心的理想信念,展现出他们在生命最后一刻依旧坚定的信仰与不变的追求。片中有新四军军长叶挺出狱10小时就写下的入党申请,有红色恋人陈觉、赵云霄留下的句句带血、行行含泪的遗书,有烈士钟奇临刑前嘱托新婚妻子“一定要再结婚”的家信,还有共产党员车耀先在狱中写下的传记,告诫子女以“谦”“俭”“劳”为立身之本。通过烈士后人的动情讲述、细节故事的深度挖掘和权威专家的分析解读,让今天的人们更加切身地体会每封绝笔信中蕴含的精神力量。

据了解,为鲜活讲述英烈舍小家、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感人故事,摄制组分赴天津、山西、四川、重庆、湖南等多地,探访烈士家乡,深入故居、纪念馆、档案馆,共找到11位在世的烈士后代,亲口讲述他们先辈的故事。受访者中有叶挺将军的儿子叶正光、孙女叶莲,续范亭将军的.儿子续大田,蓝蒂裕烈士的儿子蓝耕荒,地下党员车耀先的外孙李少谦,钟奇烈士的儿子钟晓岚,吉鸿昌将军的外孙女郑吉安,共产党员陈毅安的儿子陈晃明、孙子陈正烈等。同时,为更加真实准确地还原史实,摄制组深入中央档案馆,首次披露一系列珍贵档案,如叶挺入党申请书,毛泽东亲笔书写的复信,叶挺在狱中写下的《囚歌》手稿,中共中央追认续范亭同志入党的历史文献。

初心不改书绝笔,革命自有后来人。一封封绝笔寄托着对后人的殷殷嘱托,更承载着超越时空、传承至今的精神信仰。

国家记忆的观后感(篇5)

今天观看了中央四台《国家记忆》关于许渊冲的报道,作为一名高校英语教师,我的感受颇深。许老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尽显自己的翻译才能。他对翻译工作的.颇高造诣令我佩服,但他作为一个97岁高龄的老人,在痛失伴侣后仍能争分夺秒工作的精神更让我惊叹。这也为我们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教师做出了优秀示范,惜时如金,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

当他由于翻译“不爱红装爱武装”而遭受自我认同危机时,恩师钱钟书的回信使他豁然开朗。正如他自己所说,做学问既要继承前人,又要敢于突破,惟有此才能有所成就。这也告诉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多鼓励学生,激发她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不断进步。

同时作为一名英语学习者,我们也要做到敢于质疑权威,严谨治学,坚持真理,永远不停下前进的脚步。

国家记忆的观后感(篇6)

一、普通阅读单元教学建议。通过这部分的学习,我知道了准确的制定教学目标要通过语文要素和课后习题,语文要素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通过解读语文要素,把握教学要求;略读课依据学习提示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学习;在略读识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比如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检查引导,也可以学习完课文内容再集中交流。

二、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建议。这部分内容,使我明确了一个概念:提高阅读速度≠速度,是让学生原有的阅读基础上提高阅读速度,而不是学习“速度法”。要借助阅读提示,落实训练重点和方法,教学时,要根据每节课的情况具体安排。学习和练习双管齐下,学习在课内,练习在课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习作教学建议。让我更清楚的知道,写文章不仅仅局限于“写清楚”,更要写“具体”,写人物时可以通过具体事物体现出人物的主要特点。在习作过程中,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动笔写,教师再进行指导,落实修改和交流环节,形成自主意识。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有了深刻的认识,为我今后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我会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高我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的素质。总而言之,在新的教材、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我们引领学生开辟一片新的学习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国家记忆的观后感(篇7)

《国家记忆》是一部引起我心灵震撼的书。使我震撼的除去书的内容外,还有书中资料的收集过程。书中所用的五百多张图,是从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数万张战争影像资料中,查出并复制出的23000多中缅印战场的档案照片里精选出来的。如此大量的查找、复制工作的完成,除去有章东磐和他的几个朋友以及四个热心的、做义工的美国朋友努力外,还与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资料丰富以及工作人员的周到服务分不开的。

该书的编者章东磐在书中描述其对美国国家档案馆的印象时说:

“尽管我心里做足了准备,第一眼看见美国国家档案馆,仍然吓了一跳。……我放眼望过去,连人工建筑的影子都没有,根本就是一片黑压压的、遮天蔽日的森林。这座只有六层的档案馆,建在六十公顷森林中间,汪洋大海里的一条船。六十公顷,六平方公里,也就是中国九千市亩土地,是马里兰大学捐赠给联邦政府建国家档案馆的。在那里工作的几天,每到眼睛累了,走到窗边,看到的除了树还是树,除了蓝天还是蓝天。”

以上是环境,关于服务:

“按照国家档案馆的规定,你只要根据它的索引填写索取表格,工作人员会为你整个文件夹,整个纸箱,整个小推车,甚至几个小推车取来原始档案供你查阅、摘抄、拍照、扫描。因为不允许带进馆外的纸张和笔,馆内备好了专用的纸张和铅笔,任意取用。洁白的细棉纱手套也是无偿提供,并且要求你在触摸照片时必须戴,每天要换。”“那种装档案的不锈钢推车装满文件夹,推起来其实是体力活。每天晚上工作人员要把文件全部收回去,第二天我们到了,几分钟又全部推到我们面前,好像我们是领导一样。没有一个人来告诫你,每次少要点,省得工作人员麻烦。而是每天下午特定时间在安静的屋子里高声提醒:还有谁要提交索取卡吗?时不时工作人员会走到你身边,轻声问一句:有什么要帮忙吗?”

这是美国的国家档案馆吗?这是在为远道而来、毫无背景的、地球那一端普通作家们服务吗?他们所受的待遇在他们的故乡是不能想象的。

但书中所描述的这一切我相信都是真的。我虽没去过美国的国家档案馆,但我去过同在华盛顿的美国国立博物馆、美术馆和图书馆,还去过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在那里,进出是不需要什么手续或门票。在那里,无论是什么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在博物馆里,我看到了小学生们在一个个展馆里上课。也是在那里,我理解了美国为什么出了那么多的人才和科学研究成果,这次我又从这本书里再次印证了我的结论。

国家记忆的观后感(篇8)

《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中缅印战场影像》,章东盤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10年10月第一版。

书中所有图片都是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二战时期由美国摄像兵拍摄(美国还有这兵种!)。

这是一本抗战时期中缅印战场图片记录,从档案文献的层面呈现给读者中缅印战场的真实情况。

参加中缅印战场的中国军队,谓之为中国远征军。在台湾刘凤翰著《抗战·论国军与抗战》一文中有《滇缅战场》一小节,记有四次作战:

1.滇缅路作战(民31.3.19-6.6):中国远征军第一路罗卓英统第五军杜聿明、第六军甘丽初、第六十六军张轸与日第十五军饭田祥二郎中将所辖第十八(牟田口廉也)、三十三(樱井省三)、五十五(竹内宽)、五十六(太田米雄)师团在缅北――鄂克春、同古、寻达西、斯瓦河、平满纳、毛奇、罗衣考、普罗美、任安羌、棠古、细泡、腊戍、曼德勤、密支那、阿恰布、苏拉瓦、荷马林、昔董、雷列姆及滇西――惠通桥、龙陵、腾冲、畹町、孙布拉蚌等地战斗,国军无伤亡记载,日军伤亡30.000人。

2.缅北会战(民32.10.24-民34.3.30):中国驻印军由史迪威统新三十八师孙立人、新二十二师廖耀湘、第十四师龙天武、第五十师潘裕昆与日缅方面军河边正三中将所辖第十八、二、四十九、五十六(田中新一、冈奇清三郎、竹原三郎、坂田静夫(前)、森茂树(后))师团在孟关、太洛、于邦、瓦鲁班、拉班、加迈、西通、密支那、孟拱、八莫、平堡、南坎、新维、腊戍、猛崖等地战斗,国军无伤亡记载,日军伤亡27.649人,被俘395人。

3.滇西作战(民33.5.11-民34.1.19):中国远征军卫立煌统第十一、二0集团军、第六、八军与日第三十三军本多政材中将所辖五六师团(主力)与十八(同前)、二(同前)、五十三(武田馨)师团各一部在松山、龙陵、腾冲、腊猛、平戛、芒市、遮放、畹町、猛育等地战斗,国军无伤亡记载,日军伤亡34.017人。

4.缅甸作战(民33.7-民34.6):中国驻印军第一军孙立人会同英印盟军与日缅方面军所辖第二、十五、十八、三十一、三十三、四十九、五十三、五十四、五十五(马奈木敬信、山本清卫、中永太郎、河田槌太郎、田中信男、竹原三郎、林义秀、宫崎繁三郎、佐久间亮三)等师团在缅甸中南部作战,日军逐次抵抗掩护主力撤退,伤亡颇重。

“国军伤亡无记录”,不是没有伤亡,四次滇缅作战日军伤亡9万余人,国军可能要加一倍以上吧?在网上查是20多万(非官方)。可以想见滇缅作战的残酷。

这本书的图片就包括这些作战的记录。

书中记录了国军跟我们所听到的不一样,他们穿草鞋,骨瘦如柴,抵御比他们强大得多的日本兵。甚至还有童子军。

他们为国家的独立付出了流血牺牲,他们是国士,但却没有得到国士的待遇。“我由此更加困惑对中缅印战场的纪念,由于我们自己的政权更迭,由于当年盟友的反目,竟然从此搁置。六十五年了,每一年诺曼底海岸吹响军号,当年为自由而战的军人得到全世界致敬的时候,我们的怒江边宁静如常,只有水牛在巨大弹坑形成的塘子里打滚。”这是作者在序言中的感叹。这感叹传递给我,传递给所有的读者,产生的是更强烈的感叹。

可是我们的国士却至今遭冷落,在中国本土连一块安息的地方都没有!印度的兰伽、缅甸的八莫中国远征军的墓地大部分被毁,尸骨被弃荒野。台湾的资料记载,孙立人得知新38师在缅甸的墓地被毁掉后,仰天长叹,每年清明节,都会到后山上给这些缅甸的孤魂野鬼烧纸纪念。

前些时候,黑龙江方正县政府出资,为日本开拓团建公墓,还建了一面长6.9米,高3.8米,汉白玉和青石的日本开拓团民亡者名录墙。日本开拓团在中国的土地上“开拓”,分明是掠夺者,连他们都有了公墓,我们的国士却没有,这有点说不过去。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承认国军是正面战场,到现在30多年过去了,只是影视作品上有些突破,宣传国军抗战的题材多了起来,但是如果在对待战死的或活着的抗日国军个体的问题上,有一些实质的突破,比如给他们建公墓。

国家记忆的观后感(篇9)

《国家记忆》主要展现国史、军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各领域重大工程建设、揭秘重大决策背后的故事、讲述各阶层各时代代表性人物,记录讲述党的奋斗史、创业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史、改革开放进程史等。

通过大历史、小细节引家观、历史观、价值观,展现家国情怀、中国道路、中国精神、时代潮流、民族命运、大国梦想的沿革,为国家为社会凝心聚力。

10月3-10月8日,《新中国1949》将播出1-5集,通过查找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采访诸多专家、学者和亲历者,节目展现了1949年中国政局的变化、解放战争的进展、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决策,以及当时的中国国情状况。

这五集分为《北平解放前夜》、《中共中央进北平》、《定都北平》、《揭秘开国大典》五集,节目通过讲述这一时期各个重大事件背后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勾画出半个世纪里中华民族为寻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艰辛历程。

国家记忆的观后感(篇10)

在所有的影视片中,纪录片可以算是真实性、文化性最高的片种。它真实记录我国历史发展变化和周围人们的生活状态,并以影像记忆的方式为当今的我们留下了一部部民族文化史书,通过媒介的传播与观众进行交流,为过去流逝的岁月储存大量宝贵的影像资料,从而促进我国乃至人类文明历史的进步与发展,所以有学者称,“从传播人类文明意义上来说,纪录片功莫大焉”。

近几年,关于南京的纪录片层出不穷,如《南京大屠杀》、《南京》、《南京梦魇》、《南京城》等,还有很多纪实性的栏目等都讲述着南京的过去与现在。南京是中国苦难最深、文化底蕴深厚的一座城市,没有哪一座城市像南京这样与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如此紧密相联。《纽约时报》的一篇评论更为精辟:“中国人的口号可能有50条。但他们实际上只需要一条就够了,那就是‘牢记南京’……”①此言不无道理,确实,南京曾经经历过华夏乃至世界最惨痛的记忆,也经历了中华民族最为旺盛的辉煌。

一、影像记忆

南京素以“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名世,2480多年的建城历史书写着其无数的辉煌。然而,很多人对于南京却是由一段最刻骨铭心的记忆——“南京大屠杀”开始的,这已经成为全中国乃至世界都不可忘却的记忆。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日军侵占南京,在短短的六周之内,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屠杀我国30多万的平民和士兵,史称“南京大屠杀”。自20世纪80、90年代至今,全世界人民开始关注这段令人震撼、惊讶和恐怖的历史记忆,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纪录片也随之涌现。

正如表格中所列的纪录片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人们对“南京大屠杀”的解读也就不同。

《南京暴行纪实》是迄今记录南京大屠杀最早的一部纪录片,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如果说日记、信件可以让那些日本右翼分子拿出来造谣生事的话,那么这一部纪录片应该让他们哑口无言。这部片子是德国牧师约翰·马吉冒着生命危险用一架不常见的16毫米的摄影机在南京的各个大学、医院和其他一些地方拍摄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真实画面,日军入城式、难民区惨景、南京街头到处都堆集着烧焦的白骨……由于当时条件和技术的限制,画面的剪辑比较粗糙,只是简单地删减几个镜头,然后组接在一起。然而时隔多年,一些影像依然清晰,后期许多纪录片中的很多影像都来自于这部纪录片。

在我国国内由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真正关注“南京大屠杀”的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1982年,日本通过修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一事,激起国人的愤慨,也唤起全世界对“南京大屠杀”的关注。同年,中国新闻电影制片厂制作了一部纪录片《南京大屠杀》,这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丰富翔实的资料把1937年那个真实可怕的“南京城”充分展现在观众面前,击败和极大讽刺了日本右翼分子的愚蠢的谎言。然而当时电视机仍未普及,电视观众少,所以导致这部纪录片最终的反响不是很大,很多观众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仍不是很清晰。真正开始有些影响的纪录片是1987年,为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南京电视台拍摄了系列片《南京大屠杀》,值得关注的是这次片子不仅局限于国内,而且也到了日本,有侵华第16军团曹东史郎的反省和谢罪,也有爱知大学教授江口圭一对日军暴行的揭露,更有受害人夏淑琴、李秀英等对日本军国主义展开强烈的控诉。同时也向观众展示了当年守卫南京的将领孙元良和工兵(营长)纽先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检察官顾问桂裕等一系列的珍贵镜头。②国内关于“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纪录片宏观性强,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很多细节和画面是通过人物口述或者解说来解读“南京大屠杀”的,故教化的意味比较浓。

2008年,南京市委宣传部摄制的《见证南京大屠杀》则是对前两部的拓展,影响范围广,并获得业界一致好评。该片主要以纪实为原则,所有的拍摄剪辑都是从“见证”角度出发的,以当事人所见所闻为主。据悉,该片采访遍及国内16个省市,远赴美国、日本、德国、丹麦和中国台湾等9个国家和地区拍摄收集史料。创作者们为了便于人们更准确地了解当年日军大规模集体屠杀地点的选择和当年国际安全区的位置,在摄制中使用直升机对上述地点和今日南京城区、古城墙、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了大规模的航空摄影,以表现历史的沧桑与厚重,取得了较好的影像效果。据悉,这次航拍是国内外迄今为止第一次就“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题材所进行的航空摄影。③另外,新世纪以来,国外媒体对南京大屠杀也越来越关注,国际上也先后出现了几部影响甚广的纪录片,最有影响力的要属《南京梦魇》、《南京》、《张纯如—南京大屠杀》,它们不但向西方社会揭露日本当年“南京大屠杀”的恐怖暴行,其独特的叙事特点也给国内创作者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像记忆之建构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美国导演郎恩·约瑟夫的纪录片《南京梦魇》就摆脱了传统的纪录片思维观念,片中没有幸存者的控诉,也没有什么专家的点评,其影像视频基本上只是一些非连贯性的文字图片:档案资料、动态影像、解说等。片子是通过描述战前战后的“南京”来解读“南京大屠杀”的,战前的“南京”正如影片所说:“南京,是一个美得让人窒息的城市。”而陷落的“南京”到处是日军炸弹的攻击,无数被炸毁的房屋和炸焦的尸体,侵华日军制造出的各种不堪入目的虐杀方式……。郎恩·约瑟夫更是运用一种客观而冷峻的视角来展开对这次屠杀的分析,其一是日本人从小就被灌输的军国主义思想,其二是国内蒋介石政府军的溃退与抵抗。朗恩·约瑟夫以全球化视角来展开对“南京大屠杀”的影像记忆,通过其影像的真实纪录来冷峻地呈现日本军国主义对人性和谐的破坏和屠掠。片中解说员吴海燕的语气平淡而又冷静,整体上显得很客观。吴海燕说:“约瑟夫不只一次地和她说,别让观众听出你的想法,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导演约瑟夫还专门为影片开设了网站,借助于网络传播,《南京梦魔》在世界引起极大的轰动。

国家记忆的观后感(篇11)

主编章东磐先生说:实际上,我们的绝大多数抗战死士,是死过两次的。第一次死掉的是他们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另一次则是在全人类历史上空前而且必定绝后地从所有人心里铲除他们用生命本应换得的永生。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泪水禁不住涌出眼眶,书本上的文字也变得一片模糊。如果没有邓康延,章东磐,晏欢等各位民间人士不远万里,飞越大洋彼岸,用三个月时间去翻阅寻找封存在美国国家档案馆的几万张战时照片,这本书就不会这样呈现在我们眼前,祖辈的战场也不会这样直观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抗战的岁月也不会这样真实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以前也看过不少关于抗战的纪录片,震撼于黑白影像的历史的真实,但今天翻开这本由500张战地照片组成的书时,那种握在手上的真实与虚幻交织着的矛盾与厚重充斥心头,这上面的人物,从指挥若定的将军到满脸稚气的娃娃兵,曾在过去的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这样的在镜头前走过,如今,将军早已逝去,娃娃兵算算也应该是八十多岁的耄耋老翁了,他们是否还在某处好好地生活着呢?对于曾经为保家卫国拼命流血的他们,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们的故事,愿意倾听他们的故事?这上面有些著名的照片,经常被各种媒体引用,象那张身着单衣,脚穿草鞋,奄奄一息的伤兵,很多纪录片将它引为川军北上阵亡士兵的影像,其实他是一名受伤的远征军士兵;又如那位上了美国时代杂志的年轻的远征军士兵,眼神坚毅,神情凛然,多少年过去了,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却永远记住了他的脸孔。

去年曾在某段时间内感动于邓康延先生和晏欢先生制作的纪录片《发现少校——赵振英》。今天有幸从《国家记忆》这本书附带的DVD看到第一手资料,如果没有这些民间学者的努力与坚持,恐怕赵老自己,他的后辈,还有千千万个你我,都不会有机会看到美国记者给当年的警卫营少校营长的一个镜头特写,那不但是老人作为一个军人的无上荣耀,也是一个永恒的历史见证。今天,我们对于这些荣耀与见证看得太轻,保存得太少,只有在别国它族纪念二战胜利多少周年的时候,我们才能浓烈地体会到,抗战的胜利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那些牺牲的先烈和健在的老兵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只可惜,我们也只能从他们的隆重中去体会,去怀念,去感叹。

国家记忆的观后感(篇12)

我对五十几年前那段历史的认识是如此的浅薄,以至于匆匆看了<国家记忆>中几百张鲜活的照片之后百感交集无法理清思绪。我们可以忘记仇恨,但不能忘记心怀壮烈慨然报国的英雄魂魄,不能忘记并肩作战慷慨支援的友邦盟友,不能忘记战争摧残下中国人坚韧而乐观的精神光芒。可这些记忆居然只能在异国档案馆的照片中寻找,甚至不知去何处瞻仰真正保卫国家的忠魂英烈。

自古英雄慨然赴死者、庶民挺身而出者,士人宁折不屈者,史官冒死纪实者无数,而今日中华文明蜕变至此,英魂无处安葬,庶民死无其名,士人随波逐流,史官不知所踪,叫人如何不痛心!我们宽厚善良,所以原谅敌人;但忘恩负义,所以忘记盟友;更没心没肺,埋没青史英杰。所幸当年中国军队威武坚强,民众仁义友善,盟友同仇敌忾,虽经满清剃发、列强瓜分、日本蹂躏;虽内忧外患、穷困潦倒、面如菜色;仍显现民族应有之气节风范。也庆幸虽然华夏青史尽折,但有美帝尽数收藏,还尚有台湾忠烈祠可以瞻仰,不至于英魂无归处,空寒了报国心。最以小人之心庆幸死不能复生,千千万万可爱的中国人慷慨赴死之后,看不到身后之景象!

可怜的中国人,汉服绝迹只能到日本寻访祖宗服饰;智慧结晶如圆明园毁于各路野蛮人;古京城领袖挥一挥手不再来;抗战英魂只能借海峡天险苟且安息。叹息啊,自汉起,中国已是类现代体制国家,全由读书人掌握政权,何以每次变革,都向最坏的方向滑落!

而今和谐盛世,读书人空谈已沦为误国,我等没文化之人只适宜速速败退,或左或右,或主义或实政,谨记民族之血液在体内流淌,祖先之荣耀不容辱没!不论个人还是国家,今日你不记得为你死去的先辈,明日你就自己去死吧!

国家记忆的观后感(篇13)

上周末在往深圳的路上,看到海航的《云端》摘了一部分图片,仅有的几张图片已经让我眼眶潮湿,按奈住情绪。

到宾馆就定好了书,今天回到家里,书已到。迫不及待的打开,阅读。

仅虔诚的一字一字录下章东磐老师的封面和封底文字,献给60多年前为国捐躯的战士们,献给用记忆对抗遗忘的良知们。

我们都记忆着!

“这幅全身都用野草和蔓藤伪装的士兵肖像,似乎正是为今天而准备。只一眼,我就确认,这位持枪战士的肖像会成为我们第一本书的封面。他不是自己,他是战火祖国千千万万无畏父辈的缩影。我恭恭敬敬把他捧在手上,久久端详着他。他没有在看我,他在看着远方。那双眺望胜利与未来的眼睛,坚毅得像钢铁,清澈得像泉水,纯洁得像婴儿。那时的他,就像今天我的儿子一样年轻。"

quot;事实上,我们的绝大多数抗战死士,是死过两次的。第一次死掉的是他们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另一次则是在全人类历史上空前而且必定绝后地从所有人心里铲除他们用生命本应换得的永生。幸运的是,在我们所有人都死掉之后,这些在一甲子前就为国先死的父辈仍然活着,活得会比我们久,活得会比我们的孙子还还久.因为这些照片将他们不死的灵魂信息传递给我们,使他们活在千秋万代的中国人心里,而且,再也不会,不容许再会,让他们第三次死去。"

国家记忆的观后感(篇14)

照片,对于历史研究来说无疑是极有价值的。这是因为它的直观、形象和真实。

与之相比,文字就太主观化。不同书写历史的人,其历史观、意识形态不同,他们笔下的历史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面目。

历史也是人的记忆,而记忆在时间的侵蚀下,会不断折射、扭曲、变形。时间,创造了历史,也改变了历史。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已经是变了样子的。这里面有多少是真实的,也只有时间知道。

文字,不可信;照片,则基本上是真实的。当拍摄者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历史就被定格成为永恒,它不再惧怕时间。当然,照片也会有问题,例如摆拍。那张著名的美军士兵把国旗插上硫磺岛的照片,就是摆拍的。虽如此,但照片中的地理环境、战场硝烟、军装、人的面貌等等,这都是真实的,通过这些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历史氛围,所以这样的照片也是有价值的,是文字所不能取代的。

观看历史照片,会有一种在场感,仿佛我们已经置身其中,时代气息扑面而来。

这本以“国家记忆”为名的书就是一本照片集,反映的是抗日战争中的滇缅会战。这段历史,随着图书和影视作品的流行对我们已不再陌生,而这些由当年美军通讯兵拍摄的照片,会让我们更全面更形象地感知那段残酷而辉煌的岁月,会让我们更直观更真实地认识那些被我们曾经歪曲、遗忘的国军抗日军人。

这些照片,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愈显其珍贵。

国家记忆的观后感(篇15)

“实际上,我们的绝大多数抗战死士,是死过两次的。第一次死掉的是他们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另一次则是全人类历史上空前而且必定绝后地从所有人心里铲除他们用生命本应还得的永生。幸运的是,在我们所有人都死掉之后,这些在一个甲子前就为国先死的父辈仍然或者,活得会比我们久,活得会比我们的孙子还久。因为这些照片将他们不死的灵魂信息传递给我们,使他们活在千秋万代的中国人心里,而且,再也不会,不容许再会,让他们第三次死去。”这是印在《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中缅印战场影像》封底上的一句话,让我感慨颇深。

我们总是担心历史被掩埋,其实多余,因为即使埋得再深,只要事实俱在,无论多么久远,总会有见天日的时候。就像这本影像册,当我一页页的翻过去,仿佛冥冥中听到一个声音“都给我闭嘴,自己看照片吧!”是啊,何须说什么呢?我似乎还看到一个隐隐绰绰的身影,躲在一旁暗自窃笑。“再也不会,不容许再会,让他们第三次死去。”我觉着这话说得有点儿绝对,难说,真得难说,姑且不论第三次的问题,就是这二次的死去,尚未完全复活过来呢,怎么就这么确定不会让他们再死一回呢?倒是“全人类历史上空前而且必定绝后地从所有人心里铲除他们用生命本应还得的永生”这话说得很准确。虽决绝,但是事实。

听说部队加薪了,幅度很大,越是基层的越是加得多。和平年代,这兵当得绝对滋润,加不加薪后说,就冲着一些人转业前混套房子,转业后进入政府机关当公务员显示诱惑,当兵绝对是上上之选。不过这次加薪的目的我表示怀疑,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为安全计,此处略去好几百字……

344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