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新征程奋进十四五心得体会
学习了青春新征程奋进十四五云团课,你有什么心得呢?“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有一次的新征程。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青春新征程奋进十四五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青春新征程奋进十四五心得体会【篇1】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科学把握市场与政府关系进行了深刻总结,标注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明确方向。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会使14亿中国人民的活力充分激发,创造更多社会财富、追求更加美好生活、逐步迈向共同富裕。这种推动现代化的力量,是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的。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坚持唯物辩证法,我国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发挥两方面优势,不断在实践中解决市场与政府关系这道世界性经济学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十三五”时期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都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结果。
我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统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如何更好解决发展中依然突出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妥善应对明显增加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紧紧扭住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关键环节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才能把市场活力、制度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充分释放出来,朝着既定目标坚定前行。
让市场更加有效,是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效率与动力的必需。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市场竞争还不够充分、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要素市场发育还相对滞后,影响了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发挥,成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短板。补足短板、建立完善“有效市场”,必须尊重经济运行规律,着力打破行业垄断、进入壁垒、地方保护,增强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和调整能力,提高企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竞争力。循着这一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一系列激发市场活力的战略性举措,如何创造性地将这些举措落实到位,考验着相关部门和各个地方的智慧与能力。
更有效的市场,需要一个与之匹配的更有为的政府。一方面,激发市场活力,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不能伸得过远、管得过多,要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突破作用和国内大市场的需求引领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把该制定的规则制定好、该放的权放到位,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另一方面,保证市场有序规范健康运行,政府不能当“甩手掌柜”,要更多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把该营造的环境营造好,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路是走出来的,事是干出来的。迈向新征程,我们要切实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指引和战略部署,不断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让更加有效的市场与更加有为的政府形成合力、相得益彰,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焕发持久魅力。
青春新征程奋进十四五心得体会【篇2】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具有充分的历史依据、理论依据、现实依据。近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领导全国人民接续奋斗,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巨大胜利,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美国知名公关公司日前发布信任度调查显示,中国民众对本国政府信任度达95%,在受访国家中排名第一。今年,我国率先控制住新冠疫情,在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领导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脱离的最大现实。“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解决许多难题,将会面临一系列风险挑战。越是这样,就越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个指引方向的指南针、凝心聚力的主心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就越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道理就在这里。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最高原则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马克思说过:“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只有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党才能有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有党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就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这就要求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通过发挥党的强大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把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建设,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部”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以党的初心使命激发全党同志团结奋斗的不竭动力,以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发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和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凝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强调,“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议》同时强调,要“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两者有什么联系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指经济领域,还包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其他各个领域。这表明,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和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党的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挥部”的建设,只有党的建设是高质量的,“指挥部”才能坚强有力,才能更好领导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因此,党的建设必须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遵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长期贯彻严的总基调,坚决防止和纠正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从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
青春新征程奋进十四五心得体会【篇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胜利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充分肯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明确提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吹响了凝聚和鼓舞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嘹亮号角。
“十三五”弹指一挥间,广袤神州大地发生的历史性巨变数不胜数:嫦娥探月、北斗组网,C919首飞成功、超算竞逐榜首,高铁里程超全球2/3、“数字中国”加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六千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动力充沛,经济稳步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五年来,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蹄疾步稳、乘风破浪,接受考验、不断胜利。即便遭受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叠加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的多重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复苏水平业已远超大多数国家,由制度优势所带来的活力与韧劲,成了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最重要力量。
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发展,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未来五年和中长期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从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到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从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从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到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其中凝聚着我们党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丰富发展内涵的重要思想和经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的实践路径。
在更高起点上迎接挑战,十九届五中全会向全社会提出了伟大号召。全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即挑战,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当此大变革、大挑战之时,要实现大跨越、大发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需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扎实深入落实此次全会精神,向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砥砺前行。
明年我们党将迎来百岁华诞,中国也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迎接关键时期、关键节点,面向新的考场、新的答卷,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青春新征程奋进十四五心得体会【篇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明确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什么是高质量发展、怎样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和基本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刻认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需求条件、要素条件和潜在增长率发生重要变化,如果不顾客观实际追求高速增长,势必带来较大风险隐患。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只有大力提高发展质量,才能解决好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以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经济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只有实现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顺利完成工业化、实现现代化。当前,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安定。
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不断改善供给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推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坚持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相结合,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要体现在国家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
青春新征程奋进十四五心得体会【篇5】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全面准确领会蕴含其中的深刻涵义,对我们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意义重大。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近几年正在遭遇逆风,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有可能进一步加剧逆全球化趋势。从国内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我们务必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激发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持续释放。今年以来,在疫情笼罩全球经济的阴影之下,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走出低谷实现正增长,主要是因为我们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由此可见,坚持扩大内需,既是当前应对疫情冲击的需要,也是保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充分利用大国经济特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只要我们立足拥有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这一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紧扣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努力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我们就会越来越成为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一定要聚焦“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一方面,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立足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和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努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另一方面,要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在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中不断谋求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样,我们就能在应对各种冲击和挑战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