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案网 > 实用文 > 读后感 >

中国书法简史读后感

时间: 龚锴 读后感

阅历一部作品之后,你的感悟肯定颇深,阅读之后,是时候将这些感悟转化为文字,写一篇读后感。你知道如何撰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中国书法简史读后感,仅供参考。

中国书法简史读后感

中国书法简史读后感(精选篇1)

书法,是“国粹”之一,是一门最古老的艺术。它从最初的甲骨文和象形文字,渐渐地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直至现在的草行和真书,并成为书法的主流风格。从古至今,书法一直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书法大家的珍闻轶事,也令人津津乐道。

秦朝李斯写下的《泰山石刻》,是书法历史上最早的传世经典。此后,书法渐渐受到历代文人的青睐,许多人研习成癖。其中最值得一说的就是东晋的王羲之。据说他家有一个水池,专门用来洗毛笔。久而久之,池水竟被染成了黑色,因而得名“墨池”。刻苦的练习,造就了他深厚的书法功底,才为后人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名作——《兰亭序》。全文行笔不激不厉,挥洒自如,收放有度,点画从容而神气内敛。自始至终流露着一种从容不迫,潇洒俊逸的气度,给人以高雅,清新,华美的艺术感受。从形质到神韵均成为后人学习行书的典范。

唐朝的张旭性格豪放,嗜好饮酒,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然后回到桌前,提笔落墨,一挥而就。有人说他粗鲁,给他取了个张癫的雅号。其实他很细心,传说,他看到公孙大娘舞剑,感悟到了书法的'真谛,创造了行云流水的草书风格。他的代表作《古诗四帖》,落笔力顶千钧,倾势而下,行笔婉转自如,有急有缓地荡漾在舒畅的韵律中。他的字奔放豪逸,一气呵成,给人以痛快淋漓之感。

在中国书法史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名家大师,他们的作品或龙飞凤舞,或入木三分,各具特色,给人以绝美的享受,是中国文化的传世瑰宝。

中国书法简史读后感(精选篇2)

艺术,包括很多种,如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建筑、语言等。

我喜欢的艺术是书法。我喜欢练字,喜欢书法。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我饱尝了艰辛。虽然曾经想要过放弃,但一次次收获的喜悦,让我坚持了三年。

那是三年前的一天,爸爸带我去参观书法现场大赛。当我走进那现场时,就被这种连空气都带有墨香的气氛沉浸到无可救药,此刻,一个学习书法的.念头在我的心中萌生。

就这样,爸爸给我报了一个书法班。从此,我便走上了,书法艺术之路。刚开始,我是从笔画开始练起的,横、竖、点、撇。一下一下地练。由于我对书法的热爱,我可认真了,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五年级时,因为要期末考,功课很紧张。是不是要放弃呢,我心开始动摇了。爸爸,看着我那么犹豫,就带我去小区的书法室参观参观。当我走进书法室,“梅花香自苦寒来”七个大字赫然映入我眼帘,同时也引起了我的反思:是啊!做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艰难困苦,才能取得成功。于是,我又很认真地学书法。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书法越写越好,每次参加书法比赛都能获奖

辛苦的劳动让我有了收获。书法,它让我在勤学苦练中享受成功的快乐。这就是真正的艺术!

中国书法简史读后感(精选篇3)

当清晨的第一缕斜阳射出光芒,铺开一张宣纸,研好一砚新墨,带着一份激情,我,走进了这翰墨流香的书法世界,这样的时刻,真好。

所有的字体中,我钟爱颜体。记得我最先学的便是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他的字,是有风骨的,兼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潇洒闲散与“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深沉开阔。楷字像人伫立,草字像人奔跑。我爱上了颜真卿的楷字,走起来横平竖直,大气磅礴,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而气势足,骨力劲道而气概凛然。临摹颜真卿的作品让我感到了心胸开阔,每一笔精到极致,而后埋锋而下,不留一丝尖锐,每一笔都富有生机,提顿之间尽显沧桑。这让我联想到了李白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同。”每每饱蘸浓墨,悬腕握笔,我胸巾都豪气万丈。

我最爱用楷书写“痴”字。“痴”字有万般解释。我钟爱这字的深度,迷到深处便成了痴。我最擅长用“连丝”来表现一个字的内涵,下笔要轻,也要自然,这便是“连丝”的精髓。笔尖运行之处要有包罗万象、生生不息的'跳跃感,这也是“痴”字的真谛。爱一件事,爱到如痴如醉,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王羲之为写一个“之”字染黑了一池清水,那是何等执着的境界!

我爱这世界,爱这馨香美丽的翰墨世界。书法,这经历千年历史考验的一个使者,翩然舞在这人世间,它穿越千古的尘埃,浸润万里文化长河,倩影摇曳,墨影流香。每次提笔,心中都积蓄着万千情感,唯有将胸中郁结之气尽情挥洒于纸上,才能穿越时空的阻隔,与历史上的书法大家进行心灵的对谈。岁月沉沉流走,逝去了纸张的柔软,留下了淡淡的墨香。书法,将我的心灵冲洗得一尘不染。我的灵魂中铭刻下了中华最灿烂的文化之一——书法。

在翰墨流香的世界里,写着写着,就醉了……

中国书法简史读后感(精选篇4)

书法,是我国的国粹。我从书法中找到很多快乐。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株久盛不衰的奇葩。从最初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帛书、竹简、陶文,发展到篆书、隶书,再到日后的楷书、行书、草书;在这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许多多令后人景仰的大书法家,有王羲之、怀素、柳公权、颜真卿等等。因为这些,我十分喜欢书法;因为这些,我便决定练习书法。

我是从五岁开始学习书法,主要练习颜真卿的《颜勤礼碑》。我每天放学后坚持自己到老师家练习写毛笔字。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生病有事,我都坚持,从不间断。经过两年半刻苦的练习,我的字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刚开始相比,实在是判若两人。我在去年的江苏省书法考级中顺利通过了六级。想想过去受的苦和如今的收获,我的心中感到十分欣慰和快乐,“没有苦中苦,那来甜上甜”,还真是应了这句话。

在两年多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我的字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还使我懂得了许多学习和做人的道理。练习书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坚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这样才能练好书法。我还明白写好书法还能体现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假如一个字的一个笔画不到位,那整个字的结构就会受到影响。我不仅学习颜真卿的书法,还学习他的做人。通过阅读有关故事,我从颜真卿身上懂得了什么叫正直,什么是叫忠心耿耿。

通过阅读一些著名古今书法家的成长故事和老师的教育教学,我深深地懂得练习书法的道路还很长。要是想在书法上有所造诣,除了勤奋以外,还要能够有所创新。我想,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这个决心,我一定是会把我国这门传统的书法艺术发扬光大。

书法,让我快乐,伴我成长。

中国书法简史读后感(精选篇5)

中国文化有很多很多,比如:地域文化、服饰文化、美食文化,分为:书法、印章。、京剧、茶道、星罗棋布等等。现在我对于中国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我参加了书法兴趣班!

去年夏天,妈妈给我报了一个书法兴趣班,我心不甘情不愿地答应了妈妈。上课第一天,我皱着眉头,噘着小嘴慢吞吞走进教室,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老师走过来,他提起笔,开始教我们写毛笔字,几个规范的汉子出现在我的.眼前。随后,老师让大家自己练习。我握着笔在纸上写了起来,可是我怎么也写不好,字全部变成了歪歪扭扭的样子。“诞生”在我笔下的字和其他人写的字比起来真是“鹤立鸡群”!我皱起眉头长叹口气。放弃的念头在脑海里越来越强烈,老师走来鼓励我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到彩虹?字写得不好看可以努力练习,不要灰心!”听到老师说的话,我的心平静了下来,字果然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这以后我每一天都会发奋图强地练字,让自己的字越来越好看,我也逐渐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相信中国文化会越来越强大。

中国文化的历史十分悠久,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发扬!我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中国文化的魅力更加强大,传播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

中国书法简史读后感(精选篇6)

艺术包括很多种类,如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民间艺术、建筑、语言等等。

我最喜欢的艺术是书法。我喜欢练习书法和书法。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我历经磨难。虽然曾经想放弃,但是一次次收获的喜悦让我坚持了三年。

那是三年前的一天,父亲带我去看书法比赛。当我走进现场时,我沉浸在空气中弥漫着墨香的气氛中。这时,我心中萌发了一个学习书法的想法。

就这样,父亲给我上了一堂书法课。从此走上了书法艺术的道路,一开始开始练习笔画,横、竖、点、撇。一劳永逸地练习。因为热爱书法,所以很认真,经常被老师表扬。五年级的时候,因为期末考试,作业很紧张。要不要放弃?我的心开始颤抖。爸爸看着我那么犹豫不决,带我去小区的书法室参观。走进书法室,七个大字“梅花香自苦寒而来”映入眼帘,引起我的`反思: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历经艰辛,才能成功。于是,我认真学习书法。努力有回报,书法越来越好,每次参加书法比赛都能获奖

努力给我带来了收获。书法,它让我在努力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是真正的艺术1

中国书法简史读后感(精选篇7)

一滴墨撒向净无纤尘的纸,打破了和谐;几笔墨挥落在白似冰雪的纸,又创出了无序中的艺术,这就是书法。

初遇黑白两种境界亦会感到无趣,和众多人一样觉得书法不过是个皮毛,一点蕴味没有,只有黑无光亮和剩下的白的迷茫。坐在桌边只能一笔又一笔,像个机械一样没有情感的写字。书法不就两个颜色吗,怎么被那些书法大家说的天花乱坠?

耳边时而浮现出点评的语句:以一线墨痕,轻装简从,在白色的纸面或绢帛上表现心灵与精神的无限奥妙,幽深、简淡、玄远……脑中只是一片空白,仿佛那些话语都是虚无之物,不过是耳旁风。看看面前这张死板的字体,灵魂都被挖空,真应该好好观赏作品,省得不懂艺术。

黑白融合,将一幅幅字写得如诗如画,走进博物馆展厅,看到的是不同的风格,那幅好像凤凰起舞,这幅又如战士出征,配上这诗文“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它竟然把意境完整的展现出来!走来走去,步子放慢了许多,从浏览到品味,看到这么多充满灵魄的书法作品,眼前变的`清晰明亮,一抹笑容挂在嘴边,心中也好似被清泉沐浴,什么刻板印象,毫无兴趣的心理被抹去一半,换来的是一片沉醉,无法用尺度、时间衡量。

“滴哒,滴哒……”时间一点点的流,而我且把它忘记,只有眼前之物在我心中。我们好像在进行一场亲密的谈话,它告诉我那丝灵动、浓淡,有的像水晕开,有的像枯木一般仍然在那立在地面,而我告诉它了我的心底,书法简直换了份色彩,不再是压抑,毫无光亮而迷茫的形式,而是那种进入心灵,抚摸内心,而使人沁人心脾的艺术,它是灵活而又动人的,使我能够从初识一直坚持到现在,并且跟随到未来。

白色也许就是我们的内心,纯洁明亮,黑就是那种幽昧、绵邈、深远,有时又稳重大度使我们敬畏。

正所谓“中国艺术乃‘墨’的艺术,更纯粹地表达着中国。”也表达出我的心情、理想,探索着我的未来。

中国书法简史读后感(精选篇8)

9岁那年,我开始学习毛笔书法。从此以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我爱上了祖国的书法艺术。

第一节书法课,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中国文字发展的历史。原来,我们祖先在6000多年前就已经使用甲骨文了。老师请我们猜两个字,第一个水字我一下子就认出来了,因为它就像流动的溪流。第二个字,老师启发我们,太阳把下面烤得起了火,而一个人还手持火把在上面跑。我们马上就联想到了“热”字。多形象啊!那时候的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用笔、结构、章法等。也就是说,我们祖国的书法艺术可以追溯至几千年前!

我们说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艺术奇葩是毫不夸张的。

随着我学习书法艺术的深入,我越来越了解到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中国书法艺术讲究“和谐”,“点”和“线”互相呼应。我想,我们的祖先是多么有智慧呀!他们在几千年前,就懂得了“和谐”的重要性。而我们现在,在遭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后,才知道要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和平相处,要和大自然和谐共存。

中国书法艺术强调“修身养性”,所谓“笔品即人品”。创立“颜体”的大书法家颜真卿,他的'楷体雄伟庄严,堂堂正正,如同伟丈夫,而他也以崇高的人格辉耀千古。他一生正直淳朴,是大唐的中兴之臣,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他的行草飘逸空灵,至今无人能及,“草圣”张旭,他的草书奔放豪迈,大气磅礴,这都和他们无拘无束、拥有自由的心灵有关。而追求自由,则是我们人类千百年来的能愿望啊!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多了不起!

中国书法简史读后感(精选篇9)

在二年级时候,老师让我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各种二课活动。我因为找不到自己的兴趣小组,就随便进入了一个小组,没想到进入的是毛笔书法小组,这样我开始了艰苦而又甜蜜的学习毛笔书法的旅程。

刚刚开始学的时候,我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按照老师的吩咐买好笔墨纸等工具,等待着下一节课的到来。一星期后,令我好奇的毛笔书法课开始了。只见老师拿着毛笔,点了点墨水,随便挥舞了几下,一个漂亮的毛笔字就跃然纸上。看得我十分眼馋,真想像老师一样,于是急急忙忙拿起毛笔,学着老师的样,蘸了点墨水,在纸上写了起来,可一开始我就傻了眼,自己的手竟然不听使唤,要它左,它偏右,要它前,它往后,还把手弄得全是墨水。写出来的字就像蚯蚓爬过一样,惨不忍睹。我生气地把它揉成一团,扔进了垃圾桶,原来对它的那种喜爱之情,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可是看到老师那龙飞凤舞的`毛笔字和亲切鼓励之下,我心中的热情再一次被点燃。于是我拿起毛笔,按照老师所教的,从最简单的横竖开始练起,慢慢地,“蚯蚓”从我笔下爬走了,又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开始教我们学写整个字了,学写笔画的日子才慢慢的结束了。新的学习又开始了。

随着刻苦的练习,我的毛笔字突飞猛进,叶老师还让我参加学校的书法比赛。在经过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以后,我写出了“良书有益,妙笔生花”几个我认为比较满意的大字。没想到竟然拿了一等奖。直到现在,这几个大字还仍挂在我房间,时刻鼓励着我。

学习书法,给我带来无限的乐趣,也让我从中学到了:做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付出了努力和汗水就一定会成功。

中国书法简史读后感(精选篇10)

小时候,字写得特别潦草,不中看。我只要去姥爷家,姥爷就让我跟他学练字。姥爷虽不是什么大家,但是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的,上门求字的人也络绎不绝,时光飞逝,往事如痕,现在回忆起那几年前的往事,不禁感慨万分。 “快点吃,吃完我教你练字,你看你这字写的……”姥爷说。 “等我一会儿,我马上吃完。”我说完便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饭后我虽姥爷到了书房。此时,显现在我眼前的都是那悬挂在墙上的书法作品和那些笔墨纸砚。姥爷非常耐心的教我练字,我也是坐在那里仔细聆听姥爷的句句指导。

我坐在太师椅上,拿着如同锥子般的毛笔,在土黄色的毛边纸上意味深长的练着,映入眼帘的全都是那一个个历史悠久的汉字。经过我的一番揣摩,写了一幅颜体的楷书作品,便胸有成竹的拿给姥爷看,姥爷看了之后说道:“再接再厉呀,笔画有些不到位。” “你知道书法和练字的区别吗?”姥爷沉默了一会后,问道。 “没什么区别呀,都是写字吗!”我一下子懵了,支支吾吾的答道。 “我希望看到你真正的书法作品。”姥爷说道。 “这不是书法作品吗?这可是我临摹好多遍的'。”我说道。只是看见姥爷摇了摇头,什么话也没有说。当时没有对老师的话太在意。后来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后,我才明白姥爷话中蕴含的真谛,一股酸楚涌上心头。练字只是一种练好字的形式,为练好字而练字。

而书法却是一门艺术,使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竖着的情感都能用墨体现在纸上。虽然二者的境界不同、格调不同,但是练字也是为书法打基础。在两年半的书法学习中,有欢笑,有泪水,有委屈,有酸甜苦辣,只有通过磨砺,才能达到沁人心脾的成果,才能品味到成功的甜头。如今我感悟到了书法的真谛,临摹了颜真卿的经典之作《颜勤礼碑》并斩获了北京大学书法大赛的一等奖。这幅真正的书法作品,姥爷却看不到了。当时我为什么没有跟着姥爷认真学习书法,心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感谢我书法艺术的启程人。

中国书法简史读后感(精选篇11)

书法艺术是古代传统文化宝藏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悬挂在房间里,久看不厌,而且越看越有味道。书法是寄托精神、抒发感情的很好形式,人们把它形容为"无声的音乐"、"纸上的舞蹈"。世界著名画家毕加索曾言:"如果我是一个中国人,那么我一定不是一个画家,而是一个书法家,我要用笔来写我的感情。"我从二年级就开始练书法,我便逐渐被多姿多彩的书法作品所吸引了。

古代的大书法家,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颜真卿笔力雄健、庄严纯朴、雄厚端庄的《颜勤礼碑》;柳公权笔笔精到,字字珠玑的《玄秘塔碑》;王羲之秀美灵动、千古流传的'《兰亭集序》;智永龙飞凤舞,淋漓酣畅的《千字文》;赵孟頫清新妙丽,神韵悠远的《胆巴碑》等等。我从心底感受到了书法所散发的魅力,它们给我们后人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幅幅可以描摹的碑帖,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

爸爸、妈妈也支持我练好书法,因为他们希望我在潜心练字的同时,培养沉稳的性格,逐渐完善人格。通过学习汉字点划、结构让我养成了一丝不苟的习惯,通过学写书法作品的谋篇布局和章法,全面地考虑问题,让我拥有了大局观和整体观。

小学语文课本的最后一课是《名碑荟萃》,因为我很喜欢书法,我便把这一课读上好多遍了,还大量收集了有关西安碑林的资料,书中的词语“骨力劲峭”“法度严整”……,让我更近一步了解了书法。

记得我刚开始练书法的时候,基本功不扎实,写的字歪歪扭扭而且大的大,小的小,很不规范。从远处看就像是一群蝌蚪,横写得像电话线,竖写得像曲曲折折的小溪。当时我灰心丧气,不想练了。我便有一段时间把毛笔丢得远远的,不再去理会它。可在一次欣赏书法家的作品展览中,我感受到了书法的美,感受到了书法的魅力,从古代书法家勤学苦练书法的精神中获得了启发,在爸爸妈妈和书法老师的鼓励下,我又一次捡起了毛笔练起来。书法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学书法不仅练好了一手清秀端庄的字,还让我了解了中国的文化传统,了解了历代书法家刻苦学习的精神和当时的历史知识。

书法艺术吸引了我,我一定更加努力地练好书法的,让我们这些学生继续发扬我们古老民族的

349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