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读后感800字
经历了一本好书的洗礼,每个人的思想都会有所升华,何不将这些升华写成读后感,与他人共享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庄子读后感800字,仅供参考。
庄子读后感800字【篇1】
鲲鹏的形象在中似乎留了-道痕,很熟悉又有些陌生。以前当然是知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这样的名句,这次赏后更深入地看到了庄子的眉宇之间。庄子的逍遥之意注入到文里,使每个字,每个标点都有一种酒脱的气概。庄子在战国时期生活,长期的.纷争战乱使他开始向往更高更远的地方。看着世间万物,他幻想着自己变成这物,可大可小,心中自有轮廓。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无为而治”是这学派的中心。庄子的“无为”体现在万物,这何不是一种狂?在这个年代,他的心早已飞了出去,怎会局限于此?这个地方,已经容不下他的思想,他的一举一动。
落到生活中,我还看到了他与惠子之间的斗嘴。庄子是善智辩的。由于他自己本身的快乐,导致他看的万物仿佛都是快乐的。他偷换概念,表面似乎辩赢了惠子,可在逻辑上,惠子是更胜一筹的。他似乎很骄傲,看到的万物不过是他的装饰。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他的高度几乎无人可以真正踩稳脚跟站立着,与他平行。
蔚蓝的天空中有一只鹏,它借风而盘旋直上;水中有一群鱼儿,它们悠困地来来往往。现实与幻想的分界原来也是有空间的,庄子便站在那里,傲倪万物。
庄子读后感800字【篇2】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
我恍惚着,子休?眼前是一位道人,骑着鲲摇摇摆摆地向我驶来。他的发丝散着,从骨子里透着桀骜不驯。只是穿着一身普通的道服,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只是一位温婉君子天地与他并存,万物与他唯一。樱花树下的'少年,嘴里默念:“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风来过,吹散了少年的思绪…......
我怔了怔,不禁与他对言:“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搆,日以心斗。”
在这虚空的世界,无拘无束,随风而行,随心所欲。虽有幸与子休谈及世间万物,但仍有遗憾,“如若我和你是一个时代的人…该多好……”这样每天都能够一起谈天说地,看那繁星璀璨,任他壮阔波澜。闲时品茶,茶凉读词。
他语气平和的应道:“来世不可待,往事不可追也。”正如此言,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变数,方得天命。
我已经的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人生在世恍如白驹过隙,忽然,就这么过去了。只是静坐着,看着虚无之中时间的流逝,听着世间万物的呼唤。是心在呼吸,在成长。我终是人的天命无法改变。但唯一不可改变的,便是变。
终于,梦醒了,浮生若梦,若梦非梦,浮生何如?如梦方醒……
庄子读后感800字【篇3】
庄子的熊熊烈火照亮着中国的文学旅程,精神的升华牵动着每个人的琴弦。没有驰骋沙场的你却是英雄者心中的膜拜;没有纵横捭阖朝野的你却是能臣贤士心中的追求。
你说:“吾将曳尾于涂!”惊愕了你身后的两名楚国的劝说者,他们只能悻悻而去。你用纯清的性格酿造精神的酒曲,并用之抵制功名利禄的诱惑。
我说你是真正的垂钓者,是远离世俗喧嚣、铅华风尘的隐士。你笑了,会心的笑了。是因为我道出了你的心声吗?濮水岸边遗留着你的足迹,勾起无数仁人志士的心魂;濮水的游鱼聆听着它的祖先讲述你拒绝入朝为相拒绝高官厚禄的崇高气节,引发千百年历代文豪的钦佩。你比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英勇气节更有气魄,你比林逋梅妻鹤子的隐士形象更显高尚,你比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更骨气峥嵘,或许,你并不在意世人或后人对你的评价,但你的灵和魂却让人情不自禁的.赞叹不已。
虽然你只说,“吾将曳尾于涂”,但我心里明白,你之前对两位大臣的不予理睬并不是想展现你的清高,而是你清洁灵性的本能的使然,你没有直接的拒绝,只是婉言道出坚守濮水的心声,让他们自感融入不进垂钓的氛围,只能悻悻而去。
庄子读后感800字【篇4】
烽火狼烟,点燃了思想的火焰,你在孤独的极峰,望向梦里的仙境。芸芸众生,是谁得了不羁的逍遥?巨鹏?若无六月的风,它如何能上得九万里;尘埃?亦不过是借以生物的息,相吹罢了!
……
于是,你悟到了你人生的最高境界,无为界。
意起思行,神游天地,无拘无束,你是人间逍遥的神!
然而,又有几人把你看的明?后世的学者,追不上逝去的风,只能握着卷卷残集,望文生义:
你,成了消极避世的人。
可笑,可笑他穿不过千古的时空,望不到你头上的天,踩不到你脚下的地,却偏又说了不负责任的话!
后世的人用后世的思维观念,总以为自己是最聪明,可也知一时当一限?那是千年前的你!此“无为”非彼“无为”,你的`“无为”怎能用今世的“无为”来定论?
而你,却又穿越了千古,你的“无为”,在那战乱的年代,是最理想的完美境界,这不正与我们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知道我的解说是多余,你就是你!精神的巨子,心灵月亮的守护神,又怎会管他后人如何评论?
历史长河滚滚东逝,你在风尖浪口依旧高唱: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试问,有此境者,当有几人?
千古一逍遥,你,庄子,当之无愧!
庄子读后感800字【篇5】
烽火狼烟,点燃了思想的火焰,你在孤独的极峰,望向梦里的仙境。芸芸众生,是谁得了不羁的逍遥?巨鹏?若无六月的风,它如何能上得九万里;尘埃?亦不过是借以生物的息,相吹罢了!
……于是,你悟到了你人生的最高境界,无为界。意起思行,神游天地,无拘无束,你是人间逍遥的神!
然而,又有几人把你看的明?后世的学者,追不上逝去的风,只能握着卷卷残集,望文生义:你,成了消极避世的人。可笑,可笑他穿不过千古的时空,望不到你头上的天,踩不到你脚下的地,却偏又说了不负责任的话!
后世的人用后世的思维观念,总以为自己是最聪明,可也知一时当一限?那是千年前的你!
此“无为”非彼“无为”,你的“无为”怎能用今世的“无为”来定论?而你,却又穿越了千古,你的“无为”,在那战乱的'年代,是最理想的完美境界,这不正与我们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我知道我的解说是多余,你就是你!
精神的巨子,心灵月亮的守护神,又怎会管他后人如何评论?历史长河滚滚东逝,你在风尖浪口依旧高唱: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试问,有此境者,当有几人?千古一逍遥,你,庄子,当之无愧!
庄子读后感800字【篇6】
庄子就如同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个体,不被世俗诱惑,拥有超凡脱俗的大智慧。他的思想至今仍影响着后世的人们,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虽然拥有富足的物质条件以及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沉重的心理生理的`双重压力,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迷失自己。而庄子的处世态度恰恰是在指引我们不断突破身外之物的束缚,开拓一个纯真自由的精神世界,进而保持纯净的心灵,并不断完善自身人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
当今社会面临巨大生存和发展压力,一味追逐名利会诱发各种心理生理疾病,但如何解决呢?庄子的人生理论与态度会产生影响,引导人们从更高更广的角度来看待眼前的名与利,即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
今日的世界,物质文明发达,在表面上来看,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時代。但是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南怀瑾
庄子读后感800字【篇7】
古往今来,如此多名人志士,说实话,我个人认为最具神秘色彩的人便是庄子。
为什么?
因为我认为,他不可以被称为“人”,而是“桥”。是连通现实与虚幻的桥。生活在战乱困苦时代的他,看似只是个衣着破烂的小老头子,然而他腐朽的身躯里寄居着极伟大的灵魂,那是个忧国忧民,极富哲思的灵魂。可惜受时代所迫,爱国之情无法抒发。但与此同时,他灵魂的真正伟大之处被激发了。
“若是现实真如此惨淡,那么便引领人们走向另一个现实。”庄子用离奇荒谬的语言诉说着这一点。他笔耕不辍,在文字中透出理想世界的真正美好。他不顾物质生活,一心追求个体在精神方面的幸福。就算现实再艰难,也没人能把手伸进他的大脑,那是他自己的安乐乡,充斥着强烈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的美好社会在这里构建……
这个腐朽社会,他用冷眼相对,冷漠的弃之不顾。
他,真是如此吗?
不,不是吧。所有的一切都是希望将人民引往正确的道路。但谁又知道,在他对世界冷眼旁观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无奈与辛酸。
“有待”与“无待”,正是于此之上建立的思想。
正因为庄子深知这个世界充斥的绝望,才希望将所有人引向美好的自由世界。不依靠他人,不依托社会,方能获得绝对自由。正因为看见时代的悲哀,才愈叫人们去追求“绝对自由”,因为那才是脱离苦海的惟一道路。
但伟大的'灵魂终究敌不过现实,化成蝶飞走了。但庄子思想的精髓,还依然留在此地。
今天,尽管社会美好,但欲望、疾病、恐惧依然横行。我相信,无论何时,庄子的思想都会像一颗飞逝的流星,尽管时间很短,仍会照亮黑暗的时代。
“飞吧。”我仿佛听到庄子在耳边的呓语。
庄子读后感800字【篇8】
还记得,在学校里上完《庄子·逍遥游》一课之后,老师还曾笑言劝告大家都不要去读《庄子》,看傻了明年的高考可就毁了。可我却还是被这个异想天开的小老头儿给偷偷迷住了。
只是,读的却不是《庄子》,而是庄子。
庄子就是一本书,一本让我读不懂却又爱不释手的书。
庄子的翅膀
庄子的心里,装着一对翅膀,只要他想,随时都可以飞翔。飞翔,是为了自由。庄子的心,便是自由。正是因了这颗自由的心,坐在濮水边的庄子,面对持高官俸禄而来的楚国使者,淡然地将长竿一挥:“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宰相之位就这么随随便便地被他扔到了汨汨流过的濮水里。
濮水荡漾,倒映出安然自若的庄子,倒映出面面相觑的使者。庄子起身,掸了掸身上的灰尘,张开翅膀,扬长而去。
庄子的翅膀带着他成功逃离了权势的`枷锁。庄子也许会在心里想:怎么可能会有傻瓜会情愿投入那污浊之中!然而时至今日,每每听到诸如“某地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又创新高”之类的新闻时,我总不禁想起那个千百年前淡然离去的身影。自古以来并不缺乏厌恶官场的人,可是丝毫不为权利所诱的,却寥寥无几。唯有庄子,不曾被那浊物沾染一丝一毫,始终保持一颗善鉴万类的赤子之心,带着那双翅膀,自由翱翔于天地之间。
可是那翅膀,终究只是长在心上的,所以生活中的庄子,依然要受重力约束。庄子的境界,便是在这有形的拘束中活得超然物外,让思想如脱缰之马,任意来去,抛开一切俗念,摆脱尘世林林总总的牵绊,追求绝对的自由。庄子就是这样带着他的翅膀飞翔。
无己逍遥,无名大智。
庄子读后感800字【篇9】
庄子喜欢做梦,抑或编造梦。他的梦成就了他在现在人眼中的地位,因为没有人懂他的梦,因为只有他敢于把梦刻在竹简上流传下来。每个人都对庄子的梦有不同的理解,却没有一个人敢狂妄地说,我懂庄子的梦。
庄子的梦很简单,他在梦里遇见了蝴蝶。漫天的蝴蝶,有的甚至大如车轮。梦醒后的庄子提出了石破天惊的疑问: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自此之后,翩翩起舞的蝴蝶便成了庄子的代表。稍一把持不住,便总有莽撞的后生不慎跌入庄子的梦中。
庄子造梦,张口即来。“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多么令人咋舌的想象力!就算是在科技发达的21世纪,也难以寻到像庄子这般敢于大手笔想象的人物吧!庄子的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庄子的梦依旧没有人知道是什么意义。也许那仅仅只是一场梦,也许我们就是庄子眼中那群庸人自扰的人。
庄子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他的翅膀,他的草帽,与他的梦共同构成了这本奇幻的书。庄子的翅膀,教会我如何去追求绝对的自由,庄子的草帽,教会我如何以淡然自若来处世,庄子的梦,则吸引我不断去探索,去寻求真正的庄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样的人,是庄子么,不知疲惫地学习?
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这样的人,才是庄子。
庄子这本书,太深奥。这个狡黠的小老头,站在千百年前时间的缝隙中,望着后人对他的苦苦研究,依旧笑得云淡风轻: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读后感800字【篇10】
宁静的濮水缓缓地流着,溪水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向何处流去……
濮水边,坐着一位骨瘦如柴、衣着朴素的老人。他身旁放着一个破旧的竹篓,里面零星散落着一些活蹦乱跳的小鱼,显得十分空旷。他手持一根竹竿,安静的如同一座石雕,成为了濮水边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时,有两个衣着华丽的人不紧不慢地走了过来,相互指了指老人,像是在确定着什么。他们看到老人并没有什么反应,便站在一旁静静等候。过了半晌,老人的鱼篓里盛满了鱼,那两个人也露出了焦急之色,便直接道明了自己的来意:“我们是楚国的大夫,听闻庄子您博学多才,我们大王想将国家大事托付给您,劳累你了!”
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平淡地说:“我听闻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大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
两位大夫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当然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了。”
庄子心平气和的说:“那你们也可以走了,我宁愿像神龟一样在烂泥里拖着尾巴活着。”
两位大夫互相看了看,又都摇了摇头,“算了,看来说什么都无法改变您的.决定了,您可真不愧是圣贤之人啊,摒弃功名利禄,而去过平凡人的生活,我们实在是敬佩啊!”两人感慨万分,又请求道:“您这样的圣人如果到了我们楚国,那是我们一生的荣幸啊,您要不要再考虑考虑……”
庄子默默地提起鱼竿,将一条鱼放进了鱼篓,又挥出了竹竿。两位大夫有叹了口气,悄然离去。
濮水边,独留一位老人坐钓溪边,成为了一道亮丽独特的风景。
庄子读后感800字【篇11】
庄子有一顶草帽,一顶被后人刻意忽略掉的草帽。那是一顶宽边的,由蒲草编织而成的草帽,青草的颜色,凑近了去嗅它,还可以嗅出类似镰刀上的青草汁的味道。这样一顶草帽,有点滑稽,不像是一个圣哲身上该有的东西。然而这才是真正的庄子,他的幽默与诙谐,他奇妙的想象,全部幻化成了这顶奇异的蒲草帽。
庄子顶着蒲草帽,蒲草帽顶着毒辣辣的太阳,和惠子上路了。他们路过濠水的桥,庄子摸着粗糙的帽檐望着水底游来游去的鱼儿下了结论:这是一群很快乐的鱼。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一句话噎了回去: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有些近乎于小孩子的`强词夺理,庄子却偏偏要说得理直气壮,让人啼笑皆非。在庄子想来:我觉得那鱼是快乐的,那就足够了。为什么硬要问出个究竟来呢?这不是自寻烦恼么?
戴着蒲草帽的时候,庄子脑子里总有数不清的想法往外冒。于是他就把它们编成一个又一个故事,为了能在故事里堂而皇之地消遣别人,庄子发话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你说她是美女,我看就不一定。泰山比秋毫之末大,但是泰山比之天地也不过秋毫之末,则秋毫也可以为山。所以你说他是圣贤,我可以看他很不爽,于是,一个又一个“圣贤之人”被他打着诸如此类的旗号编成故事,我们看到了他批评老子曰:“有先天地生者,物耶?物物者非物。”,指责尧舜“尧舜卑劣,多余,有害无益。”……
庄子的草帽就这么一直戴在庄子的头上,藏匿着这个小老头的思想与快乐。悠然自得的庄子,也曾颇有几份闲情地在田间放歌。瞧这份洒脱样,不也正需要一顶蒲草帽与之相衬么?
庄子的蒲草帽不是草帽,正如白马非马。
这是庄子给世人开的一个玩笑。
庄子读后感800字【篇12】
初识庄子,是那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平平淡淡的语气,却在我心中勾勒出清晰的痕迹。庄子迫于那个特殊年代的尘世喧嚣,不得不作惊人之语。他在一个疯狂的年代里,用更疯狂的语调喊出真理。
他是自由与真理的偏执狂。
首篇大谈自由的逍遥游,通过借助外物而“自由”遨游天地的例子,来衬托圣人放开心神而遨游天下的自由。为什么古往今来,无数的贤人名士喜欢庄子?因为在庄子的思想中,宣扬着在无法改变的'现实面前,解放自己,获得精神自由的释怀法则。这种自由比起依托外物更加高级,它来自于精神,依托于精神,并且可以通过人的精神降低自己对世俗的渴望,从而鹤立鸡群,平和理智,行为“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自由也便随之而来。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顺从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天地变化,行游于绝对自由的境界。这在当时的民众的眼中,分明就是神话,嗤笑一下就过去了。可它却成为求道者心中的“道”,不示功名,不求名望,摒弃小我,追求绝对自由、通达、物我两忘的境界。
仅仅依靠无,依靠道。我很难想象“无待”的境界。我们都是凡人,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庞大的社会中,我们有家庭,有事业,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无依无靠、无所牵挂固然理想,但我们生来的自身条件便已束缚了我们。我们真的可以达到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确定的。但我抬头,透过漫漫的历史长河。思想的洪流中,映着一只轻巧的银蝶。它拍拍翅膀,抖落一身银光;又眨了眨眼睛,安然地向那幽深的天幕中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