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案网 > 实用文 > 读后感 >

最美孝心少年读后感

时间: 龚锴 读后感

阅读经典著作之后,每个人心中想必都孕育了自己的阅读心得,何不将这些感悟整理成文字,撰写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最美孝心少年读后感,仅供参考。

最美孝心少年读后感

最美孝心少年读后感篇1

一次,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十位少年的“孝”打动了我,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们的孝心,足以感动天,感动地。尽管再苦,再累,他们也不怕,只为家人好。

其中,让我感动的是高雨欣。放暑假的时候,她就跟妈妈在街上吆喝着:”烤肠烤面筋烤肉串。“他的妈妈右手残疾,她就帮妈妈照顾年迈的姥姥和幼小的妹妹。虽然每天都很辛苦,但是她还是用自己小小的肩膀撑起了整个家。

和她比起,我们很幸福。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我们一天天长大,有没有感恩过他们呢?有没有尽一点孝心呢?

每一次买衣服,妈妈都给我们买一百多元的衣服。而妈妈呢?给自己买东西都舍不得那钱,对我们是非常大方。妈妈尽量满足我们,让我们幸福快乐。我们什么时候又能真正理解呢?

孝心不在大小,不分远近。作为亲人,我们应该为他们减压。

是为少年有孝心,有爱心,有担当,知感恩 ……足以让我们震撼,让我们用感恩和爱去回报父母。因为:孝心无价。

最美孝心少年读后感篇2

为了塑造良好的孝心文化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我组织孩子们观看了中央综合频道播出的节目——《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视频。

孩子们观看时,被黄凤、吴林香、邵帅、龙花、徐沁烨、赵文龙、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等11位少年荣获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的感人事迹所震撼。他们因为家庭的不幸,却过早挑起了生活重担。像邵帅,为了照顾重病住院的母亲,不得不整日往返于医院与住处之间,晚间穿过一个树林时为了不害怕,还自编了一首歌《不怕不怕啦》来壮胆。还有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没有父母,与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头疼没钱买药,他们俩便采茶叶、捡破烂上街卖,换钱买药……还有“板车女孩”的小黄凤,从6岁起便开始承担起照顾瘫痪父亲和近乎双目失明的奶奶的重任。2008年5月,12岁的她带上全家仅有的27元积蓄,祖孙三人到达上海。小黄凤用安了轮子的铁板床推着父亲,与奶奶一起边乞讨边为父亲求医……

看到这里,许多学生情不自禁地落下了辛酸的眼泪,心灵受到了“孝心”的洗礼,纷纷表示,一定向最美孝心少年学习,关爱家人,行尽孝心。学习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却并没有放弃学业的顽强精神,珍惜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成为有用之才,报效祖国,回报父母。

我知道,这样的活动对孩子们肯定有好处,一定能温暖孩子的心田,拨动孩子的心弦,照亮孩子们的心灵空间。视频中的主角,都是他们的同龄人,但是,这些同龄人行动,绝对让他们觉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这些孩子们所做的以其人其实都是那么平凡;陌生的是,这些孩子们所做的,又是那么不平凡,他们小小年纪所做的一切足以感天动地。

如今的孩子,真是幸福,多数都是生活在温室之中。他们尽享天伦,尽情地享受着父母带给他们的一切安逸、一切关心。对于这些关爱,可能多数的孩子都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能都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有的孩子对父母的关爱可能就渐渐习惯了,冷淡了,到最后可能再也感受不到父母关爱了。或许,他们不仅对父母的关爱视而不见,甚至把父母看成是一个枷锁,感觉厌烦。这让他们的父母非常伤心,于是,可能各种不愉快甚至互相伤害的故事就上演了。本来很美好的亲情显得无比脆弱,无比疲惫,无比伤痛。

面对这样的现状,很多的家长都束手无策。这不得不让人思考:这个社会怎么了,孩子们怎么了?这到底是关爱的悲哀还是关爱的罪过呢?

其实,仔细想想,问题还是出在教育上。如今的家长,都愿意将孩子养在温室中,他们只知道怕孩子冻着,怕孩子饿着,怕孩子受到半点委屈,他们几乎包揽了孩子的一切事物。除了学习,他们不让孩子劳动,不让孩子参加活动,不让孩子接触自然,不让孩子了解社会,从来不给孩子任何表现的机会。你想,长此下去,孩子们能有一颗明敏的心吗,能懂得“孝心”和“感恩”的含义吗,能知道怎么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品质的人吗?

所以,真心希望看了这个视频的家长能够多思考,我们究竟该给孩子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成长环境,我们究竟如何让孩子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让他们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作为教师,我们也该思考,孩子们的一些优秀的品质,仅仅依靠课堂,依靠书本,依靠做题,能获得吗?我们何不好好利用身边的这些资源,借助身边丰富的平台,让孩子们走进多姿多彩的成长天地?

最美孝心少年读后感篇3

随着解说员的声音响起,一幕幕感人场景从屏幕上滚过,我悄悄放下了手中的笔,欣赏那些做出感人孝举的少年们。

在一位位孝心少年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一个叫王安娜的小女孩。六岁小小年纪,早已在照顾奶奶与祖母的生活起居,成了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即使瘦弱娇小,还没有灶台高,却能熟练地拿起大锅铲做出一道道小菜,听她说,五岁时便已经开始做饭给家人吃,一开始经常不是盐或味精放多了吃起来让人难以下咽,就是少了作料,吃起来淡然无味。那一句句俏皮似开玩笑的稚嫩童声却在阵阵抨击着人们的心,一股股心酸不言而喻。奶奶常常坐在门口哭泣,懂事的小安娜就亲亲奶奶的脸颊,为她拂去内心的伤感。晨起,她就背着小背篓上山割菜,窄窄的泥泞小路在小安娜的脚步下似乎轻松无比,但谁又能想到无数个清晨一个小小的身影在这片山上留下了劳动的足迹。小安娜仿佛从苗儿成长到参天大树,撑起了整个家……

看完小安娜的经历,我心中的感触油然而生。六岁该是个多么可爱的年纪,在家人的呵护下享受着无忧无虑的幸福时光,被每个人当成手心上的宝,不是衣来伸手就是饭来张口。如同温室里的花儿,没有经受过风雨。对比我们,小安娜的经历不仅使人心酸,她所作出的孝举也是我们无法达到的。譬如我,常常与父母发生冲突,对父母的爱意拒之千里之外,还嫌那些细心嘱咐过于唠叨。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我们现在做的举动与孝的理念相趋甚远。父母将半辈子的年华都投入到我们的成长中,我们有何理由不付出一些实际行动呢?“你养我到大,我陪你到老”,这句话正印证了我们要做出实际行动传达情意,展现孝心。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要趁现在,行动起来,让孝心如火焰般温暖人心……

最美孝心少年读后感篇4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2014最美孝心少年。这里面感人的孝心故事,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五岁的梁蓉。小梁蓉3岁起就开始照顾生病卧床的妈妈。妈妈每天要喝药,可是记性又不好。刚认识拼音的小梁蓉就用a,o,e分别代表早、中、晚的药,帮妈妈做标记。她很爱妈妈:一个鸡蛋,她和妈妈一人一口,要吃十几口才能吃完。有时候妈妈剥土豆,手用不上劲掉在地上,她就抢着吃掉在地上的土豆。她承担了家里所有的家务:洗衣服、煮饭、扫地、给妈妈梳头穿衣等等。她每样都做得那么精心,那么好,对生病的妈妈不离不弃。

在苦难扼住命运的时候,她没有选择屈服和放弃,而是用自己最善良的心,去爱着爱她的人。在我们衣食无忧、享受着父母的关爱,却毫不知足的时候。在我们享受着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日子里,梁蓉却早已用她稚嫩的肩膀撑起了整家庭。

对于父母,我们做的太少。也许,只要一杯水、一句暖心的问候,甚至一个安心的微笑,他们都能满足地欣慰。而我们又多少次忽略他们,将他们的关爱抛之脑后。虽然我们没有遭遇家庭的变故,但我们依然要承担起我们的家庭责任。我们要趁着短暂的光阴多孝敬父母,让父母少为我们操心。

小梁蓉,谢谢你那么勇敢善良,你让我学会了知足和感恩,谢谢你在我们好多人迷茫的时候给了我们一盏灯:这个世界,惟有爱,能冲破一切阻碍。

最美孝心少年读后感篇5

今天,我看了一段《最美孝心少年》的幻灯片,令我深受感动。

她,一个十四岁的重庆女孩,吴林香。六岁时父母离异,外公手有残疾,外婆全身瘫痪。2011年她的妈妈又被查出肺癌晚期,右肺被切除后丧失了自理能力,为了养家继父不得不外出打工,留下了5岁的弟弟和两位老人。小林香成了家里唯一的劳动力。每天忙完了地里的活还要为家人洗衣服、做饭。在5岁的弟弟眼里,林香既是姐姐又是妈妈。即使生活这样艰辛,在家人面前她也从来不说自己的苦,而总是想尽办法守护这份难得的温馨,然而甜蜜总是那样的短暂。这一晚,妈妈的病又开始发作了,难忍的疼痛让她的情绪崩溃,甚至想用死来了结病痛对自己和家人的折磨。黑暗中小林香强忍着没有哭出声,转身开灯时偷偷地擦掉了眼泪。林香说其实她以前不爱笑,妈妈生病后,他看书上说微笑可以给人力量,可以感染周围的人。从那一刻起,林香便咬牙坚持,即使生活再苦再难,她始终报以微笑。夜深了,小林香关掉所有的电灯,就着蜡烛开始学习,林香说:“这样既不影响家人休息,还能节省些电费。”微弱的烛光,静静地伴着林香和她深埋心底的那个愿望。她多么想当一名医生啊!多么想治好妈妈的病啊!然而命运总是那样的苛刻。2012年冬天,林香的妈妈病情持续恶化,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妈妈走后,弟弟跟着继父到了镇里,小林香也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上初中,每到周末,她都会早早赶回来为外公、外婆做农活。林香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看一眼妈妈生前的样子。”妈妈走后,小林香日日夜夜都在想念着她。记者把当时采访她家时的光盘送给了她,这个从来没放声哭过的女孩,在光盘后面认认真真的写了四个字“我的妈妈”。林香还说:“外公外婆一天天老了,她要代替妈妈照顾好他们,因为她坚信自己的努力、坚强还有微笑,远在天堂的妈妈一定能够看到。”

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啊!然而它就存在于我们身边。我原以为像这样的故事情节只有在电视剧里才会有,没想到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小林香这样生活艰苦,历经磨难的孩子都在用他们各自的方式和毅力坚强的活着。我连续看了几个这样的记录,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不是觉得无聊而是感觉有一种东西在不停地触动着我的心灵,内心深处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我只能说,我太幸福了,所以从来没有过今天的感受,才会觉得羞愧难当。之前,我们只知道没有什么,只要伸手就会有;想要吃什么,张嘴就会来。却从未想过,这背后会有谁为我们付出,而我们还觉得理所当然。我们一直都生活在被爱的包围圈里,从未经历过风吹雨打,就像是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一旦厄运来临,怎么能承受得了半点折磨。又怎能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呢!

最美孝心少年读后感篇6

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最美孝心少年》,我很受感动。

在四川省雅安市,有一位名叫邓天芦的孝心少年,它才15岁,却承担起家庭重担。

他的妈妈得了关节炎,生活不能自理。它一出生就被送到外婆家寄养,直到3岁时才被领回家。从此,他就学着照顾妈妈:给妈妈穿袜子、穿鞋子。

现在,他是家的顶梁柱,缺他不可。他每天早晨,要帮妈妈编辫子,他编起辫子来,就像小女孩那样熟练,编完辫子,还要帮妈妈梳一下刘海。妈妈本来只是短发,但在他的精心照顾下,短发变成了长发。他每天放学回家,还要做饭。不到半小时,一桌丰盛的饭菜就端上来了。

雅安市余震过后,他还和几个朋友一起献出了爱心,一起帮助难民。他们吧一箱箱方便面以及被褥装到大客车里,一车一车送往灾区。

正是他的这种孝心和爱心使他获得了最美孝心少年的称号。

想想邓天芦,再看看自己,我们虽然都是少年,但我和他比真是天壤之别。我要以邓天芦为榜样,做一个有孝心、有爱心的好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读后感篇7

今天学校组织了观看”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仪式的活动。我认为我收到了很大的震撼。

那里的所有孩子与我们差不多一样大。黄凤、吴林香、邵帅、龙花、徐沁烨、赵文龙、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是这次颁奖的主人公。他们差不多都是十几岁,与我们一样大。他们用单纯、善良的孝行诠释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对于在蜜汁里生活的我们有何言对他们品头论足?只不过是“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的一种全新的担当,无论我们如何的体会,不变的让然是那可望而不可及的孝道。他们做了我们很多我们能却从没做过得事:为父母照顾弟弟妹妹,为父母承担家务,以及帮助身患残疾的父母翻身,按摩,炒菜,卖烤串,送票等我们从没干过的事。

他们大多数都是一些父母患病的孩子。命运的坎坷,使他们体会到了别人所不能体会到的艰辛。那一幕幕的情景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他们为了给母亲治病和时间赛跑,利用放学时间去送票。邵帅,一个晚上睡觉都会怕黑的男孩竟然作出了为母亲捐骨髓的决定……我的心一次次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们从小就常听人说:为人子女的我们,无论走的多远,飞得多高,也走不出母亲的心,飞不出母亲的牵挂。一天,也许只要一个电话,一句:我很好。就可以让母亲放下那颗牵挂的心。父母的心与我们始终是靠在一起的,是分不开的。我们常常享受在这种父母的爱中,却从未想过如何去回报自己的父母。这些孩子这么伟大,这么懂事!他们令我们多少人脸上火辣辣的。

由此我又想到了你天前看到的文章,讲述了一个孩子为了让自己有胃病的母亲吃一点好的 ,还可以锻炼,便假装自己有胃病,让母亲来给他送饭。这样母亲就可以和他吃一点好的,还可以锻炼身体。

其实子女对父母的爱只体现在孝上,又全体现在孝上。天下的爱伟大的不止是父爱母爱,子女对父母的爱其实也同样伟大啊!

最美孝心少年读后感篇8

看了最美孝心少年后,我感受到她们的孝心有多大。她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挫折以后,逐渐地学会了分担,学会了勇气,还学会了坚强……

我们生活在美满幸福的家庭里,可是却不像最美孝心少年那样地去不顾一切去帮父母分担一些。在她们心里: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句话深深的记在我心里。连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女俩,都把彼此当做真正的亲人。女儿得知爸爸不能做重活,所以,这位孝心少年一直不能像别的小孩子,一直依靠着她爸爸。而只能自己上山砍柴,打水……我觉得她真是个懂事、能干又聪明的女孩子。我们如果要进自己的孝心可不能太晚,如果太晚了就来不及了。

我现在才知道了,孝心不仅仅是心里要有,而且还要用实际情况表达出来。像黄凤姐姐、赵文龙哥哥、吴林香姐姐、徐沁烨姐姐、邵帅哥哥等。他们都是用实际行动来表示自己孝心长辈,爱护幼儿们的。在这段视频中,我知道了百善孝为先,父母辛辛苦苦地照顾我们。我们大家应该懂得知恩图报,长大后去孝敬父母,去报答父母。不只要报答父母,还要帮助他们分担一些家务活。而且冬天时,我们做儿女的也要他们买些舒服又温暖的衣服。这样,我们就能让“孝”字变的更加美丽动人。

这些最美孝心少年们,经历了许多挫折。他们知道是父母教导他们勇敢,是父母教导他们坚强;还是父母教导他们的努力……所以我们大家不能让自己的父母失望。要做个孝敬长辈的人,也要做个非常出色的小学生。我们要像最美孝心少年学习,以他们做为我们的榜样!

最美孝心少年读后感篇9

我知道的最美孝心少年是吴林香。她家有五口人。外公在一次摘玉米的时候摔断了手,外婆全身瘫痪,妈妈肺癌晚期,弟弟年幼无知,8岁的小林香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早晨6点,小林香开始了一天的忙活。她先来到菜地里挖地。大人一次就能挖一个坑,但她要挖很多次。小林香一定很累。挖完菜地,小林香又要洗全家五口人的衣服、做饭……整整一个上午小林香几乎没有休息过,可她从不说累。下午,妈妈的病情恶化了。为了哄妈妈开心,她拿出一张她最喜欢的照片给妈妈看,妈妈脸上终于露出了微笑。她也开心的笑了。

小林香是多么的勇敢,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总是微笑着去面对。看到这里,我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惭愧,又是多么的幸运。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爸妈妈身体都很健康。可我却经常因为一点小事情就发脾气,惹爸爸妈妈伤心。今后我一定要珍惜幸福生活。我要向小林香学习,体贴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认真学习,不让爸爸妈妈操心。我有一个愿望:我希望能发明一种药,让爸妈长生不老,永远年轻。

最美孝心少年读后感篇10

和儿子一起看完了《最美孝心少年》,从头到尾眼泪流的稀里哗啦的,儿子时不时回过头来看看我,“妈,不至于吧!”我知道,换做我,十来岁的年龄时,也不会有太深刻的感慨,但是四十多年的经历,让我更清晰地明白,什么是最可贵的东西。评选出来的十位少年,个个背后都有一个心酸却又令人欣慰的故事。辛酸得让人心疼,小小年纪,稚嫩的肩膀挑起一家的重担 ,但孩子们的勇气与坚忍,的确令人佩服、欣慰。本来是儿子的作业,要写一篇观后感,我却忍不住记录下当时的心情。

屏幕上,六七岁的女孩,够不着锅台,站在板凳上炒菜,给瘫痪的父亲和失明的奶奶做饭,每天夜里,每隔两个小时起来给爸爸翻身;七八岁的男孩,早上推着尿毒症的妈妈去医院做透析,放学再去医院接妈妈回来,做完所有的家务,还要给被病痛折磨的妈妈按摩到深夜;十一岁的女孩子,每天放学去帮残疾的妈妈卖烤串,忙到夜幕降临,毕业考试,仍然获得四科四百分满分的成绩……每一个细小的情节,都足以令人动容,然而最让我难忘的,是孩子们清澈而坚忍的目光以及平和而灿烂的笑脸。在践行孝道中,孔老夫子说最难做到的是“色难”。我们总能听到一句话,“久病床前无孝子”。当我们照顾年迈、病重的老人时,有时自己也累了、困了、委屈了,我们能不能做到,像屏幕上的孩子们那样,悄悄地拭去泪水,露出灿烂的笑容,和颜悦色地去宽慰父母,任劳任怨地承担起全部的家务。忆起父亲生前的最后几个月,我也是常常去照顾父亲,但是和孩子们相比,实在是汗颜!而孩子们,就是那样理所应当的去做了,心平气和的去承受了。其中的一位少年说,“我原本不是很爱笑的,但是听说微笑能给人们带来力量和勇气,所以我努力笑着面对(患肺癌的)妈妈,希望妈妈能坚强地活下去。”虽然少年的妈妈最终还是去了,但是妈妈看到孩子能以微笑来面对苦难,应该会走得安心了吧。当我们还有机会照顾堂上双亲的时候,让我们记住“色难”的古训,和颜悦色地去宽慰老人吧,即使没有太多的物质,仅仅菽水之欢,也足以让父母开心了。

再回过头来看看我那心肝宝贝的儿子,我知道我不能做简单的对比,而且我也坚信,若是把儿子放进艰苦的环境中,他也照样能像松柏,傲雪挺立,但是扪心自问,我有没有给孩子搏击风雪的机会?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大意是孩子对爸爸妈妈说,“您剪断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翔!”我坚信少年时苦难的经历将是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爱孩子,就绝不能把他泡在蜜罐里。当我们在孩子放学了,接过他的书包时;当孩子跑来帮我们干家务,我们却说“快走开,别捣乱了”;当我们给孩子买贵重的礼物时;当我们带着孩子坐着飞机,住着星级宾馆,买着昂贵的纪念品时……我们其实是在一根一根地拔掉他翅膀上的羽毛。带过孩子的人都知道,替他做事比教他做事要容易多了,教他做事,要付出更多的辛苦,更大的耐心。孩子渐渐在长大,当我们埋怨他不会洗衣服时,想想,我教过他怎么洗衣服吗?当我们埋怨孩子不会刷碗时,想想,我给过他刷碗的机会吗?当我们生病了,抱怨这么大的孩子,都不懂得照顾人时,想想,我教过他怎么照顾、关爱别人吗?太多的时候,我们关注的都是孩子的成绩。考试的分数,牵动着每个家长的心。家长都望子成龙,希望孩子成为孟子,先照照镜子,我有孟母的智慧和胸怀吗?儿子啊,妈妈知道我做得还不够好,我们身边有很多的榜样,妈妈愿意和你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也不乏很多爱心人士,无私地帮助着身边的人。孟子曾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其实普通的人群中并不缺乏爱心,只是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之间,缺乏值得信赖的桥梁。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朋友,想做些爱心捐助,却又找不到目标,想寻求慈善机构,却不知谁更值得信赖。而我幸运地遇到了河北佛教慈善基金会的塘沽布施组。每次的爱心活动,志愿者们踏遍贫瘠的山山水水,亲自去走访、落实,亲手把八方汇集来的善款、财物交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践行着《地藏经》中所说的“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我知道,评选出来的十位最美孝心少年,其实是十位典型,像这样的家庭和孩子还有很多。布施组走访的村庄里,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故事,有多少优秀的少年也在努力着,像一颗颗嫩芽,从瓦砾中顽强地钻出来,向着阳光伸展出一小片绿叶。我们但凡有能力为孩子们付出一点点呵护,那或许就是一户人家全部的希望,一个孩子一生的梦想,而成就的也是我们内心逐渐在成长的慈悲。

最美孝心少年读后感篇11

今天,我们在教室里观看了《最美孝心少年》这个节目。我看到了一位位少年他们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用自己的孝心和善良:爱护家人,孝敬父母、孝敬长辈的感人事迹。

其中赵文龙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的妈妈患有尿毒症,双腿不能走路,赵文龙主动担负起了照顾妈妈的责任。他学会了做家务、做饭,陪妈妈到医院去透析,当别的孩子在无忧无虑地过着幸福地生活时,他却肩负着生活的重担。但是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也没有喊一句累,他依然生活地很开心、很快乐,学校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他总要讲给妈妈听。他告诉妈妈:“妈妈,您一定要好好活着,只要您陪着我,再苦的日子都是甜的。”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想想我们自己,每天过着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有时候父母不给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报怨、就哭闹,吃好的东西总是先想到自己,从来不想爸爸、妈妈吃了没有。其实孝心不一定要做的多么轰轰烈烈,我们哪怕帮妈妈做做家务,捶捶背,这也是一种孝心。

最美孝心少年,你们是我学习的榜样,是我学习的楷模,我今后也一定要做一个孝敬父母的最美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读后感篇12

今天,我们观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节目里,最令我感动的就是吴林香了。

吴林香的爸爸很早就去世了,妈妈得了癌症,奶奶浑身瘫痪,弟弟妹妹年幼,13岁的吴林香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这个年龄本来应该在温暖的家庭里,享受父母的疼爱,可是,现在这个家庭沉寂在痛苦的世界里。洗衣服、做饭、照顾弟弟妹妹等等一切家务活都落在了吴林香的身上。但是,她从来没有抱怨,也没有消极,每天都坚强的用微笑来面对这些困难。

后来,妈妈胃癌复发,一度不想活了,吴林香就鼓励妈妈说:“你一定不要放弃,一定要坚强的活下去,我们需要你,这个家离不开你”。妈妈都感动的哭了。

看看吴林香他们,再看看自己,从小爸爸妈妈对我疼爱有加,我几乎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时为了一点小事就和妈妈顶嘴,心里非常惭愧。我今后一定要多孝顺父母,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还要帮妈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我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健康快乐的成长,这也是我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最美孝心少年读后感篇13

今天下午第三节班会课,陈老师陪我们全班同学一起观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看了这个节目,我明白了孝心不该是个口号,而应该是行动。也让我懂得如何去孝敬父母,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最令人敬佩的是“板车女孩”黄凤,她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父亲,用铁制的板车推着父亲千里迢迢去上海求医,这样的执著与坚持,一心只为父亲康健的孝行怎能不令人动容。还有吴林香的事迹,她6岁父母离异,2011年母亲被检查出肺癌晚期,继父外出打工,小林香成了唯一的劳动力。小林香本来不爱笑,但是从妈妈病了之后,她便总是用笑容面对妈妈,逗她开心。虽然妈妈最终离开了人世,但她依然微笑着生活。吴林香,微笑着坦然面对生活,不抛弃,不失望,坚强地面对逆境。

贪玩调皮,本应是13岁少年的特质,而命运却没有给赵文龙这样的机会。没有父亲的相伴,他每天扫地、做饭,照顾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症的妈妈。面对生活的艰难,从不抱怨。他说他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要让妈妈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

这一些些响亮的名字回荡在我的脑海中,时刻让我别忘了孝心这两个字。俗话常说,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为父母做事。我也为我们中华民族有这样的孝子感到骄傲!

347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