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案网 > 实用文 > 读后感 >

白鹿原读后感500字

时间: 永盛 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鹿原读后感500字,欢迎阅读。

白鹿原读后感500字

白鹿原读后感500字篇1

“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惑。当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吾等责无旁贷,本应著书立论,大声疾呼,以正世风。竟然是白日里游山玩水,饮酒作乐,夜间寻花问柳,醉死梦生……”这是朱先生出场时说的一段话,现在听来仍振聋发聩。

“踏破青山千万重,仰天池上水溶溶。横空大气排山去,砥柱人间是此峰。”这是朱先生在南方讲学受挫时,回到华山作的一首《七绝》,大气磅礴却也难免忧愁孤愤。

“倚势恃强压对方,打斗诉讼两败伤。为富思仁兼重义,谦让一步宽十丈,”这是朱先生对白鹿原上白鹿两大户起争端时的谆谆劝勉,回味悠长。

在整本书中,我最感兴趣就是朱先生了,对于他,我想套用那句著名的对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评价:“只能用两个词来形容他:‘一是圣徒,指这个人;二是先知。’”他毕生精力投注在白鹿原这片苍茫大地上,除罂粟,教学生,救灾民,作乡约,写县志……他每一步行为,都掷地有声。

书中,朱先生很多行为都的确是很行为艺术,如晴天穿雨靴暗示村民天气,劝退清军总督时自带粮袋传达民生多艰,以及那句脍炙人口的“房是招牌地是累,攒下银钱催命鬼”……这些事,让他终究被奉为圣人。而白嘉轩的那句“犯人门绝对信服圣人而又不真心实意实行,这并不是圣人的悲剧,而是凡人永远成不了圣人的缘故”,让朱先生更加高贵而神秘。

白鹿原读后感500字篇2

田小娥可谓白鹿原中一个异数了。出生书香门第的她却最终长成一个风流荡妇,与白鹿原的汉子们展开了一些剪不断理还乱的风流韵事,并最终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最后的最后,被压在塔下,永不超生。

我们先来八一八白鹿原身边的那些男人们。首先是被父亲廉价嫁给年龄足以当她爷爷的郭举人,被当做性奴屈辱的豢养,在此期间不甘寂寞勾搭上黑娃,开启了一段完全不同的人生。可跟黑娃在一起后,日子并不如设想中那般顺畅。身份上不被认同,排斥在宗族之外;雪上加霜的是,黑娃闹革命,被通缉时独自逃窜在外,留下田小娥一个人面对所有的凄风苦雨。她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还裹着小脚。如果我们在这种情况下,非逼迫田小娥做贞洁烈女,如王宝钏般苦守寒窑,也着实是为难她了。

对于田小娥,或许真的是“过渡女性”四个字最能概括她。她私生活劣迹斑斑,可她敢于追求爱情,即使不被世人承认;她裹小脚生于酸腐秀才家庭,可她率先加入农协,成为妇女代表。同处于性压抑,她没有像冷先生大女儿一样守活寡至死,而是先后与鹿子霖、白孝文搅合在一起,不惧流言,不顾脸面。

白鹿原读后感500字篇3

这几天有幸拜读了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一书,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感叹着原来小说还能这样子写。没有华丽的文字,但情节行云流水,读后让人有一种欲罢不能的魔力,胜似一壶好酒,让人意犹未尽。

文中的人物刻画非常细致,人物性格情感丰富。故事情节的现实感,非常容易使读者代入其中。白嘉轩古怪离奇的娶亲,家道败落偶遇风水宝地,对各种人物潮起潮落的波澜不惊,对祠堂族事的道德坚持,对妻子离去时的悲伤痛苦,对浪子回头的宽容接纳等,太多的细节描写与铺垫把整个人物撑的饱满,让人无法想象这仅仅是一个作者创作出来的角色。另外,小说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朱先生这个角色,这个角色具有丰富的知识,对世事洞若观火的透彻判断,在风雨变幻中的处变不惊与运筹帷幄无不给人带来一种冲击。其他如白嘉轩与鹿三兄弟般的主仆关系,鹿兆鹏与白灵的革命恋情,黑娃与田小妮离经叛道的结合都给人一种心灵的冲击,让整部小说包含了太多的情感,有夫妻间生离死别之情,有朴实无华的兄弟感情,有轰轰烈烈的革命恋情。

小说的整个脉络十分清晰,按照历史事件的背景,用小说中的故事将历史的侧面逐一呈现给读者。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内战,文化革命等等历史事件无不使整部小说的故事情节深深的以现实的方式嵌入到历史中。也为整部小说的人物描写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故事背景。

白鹿原读后感500字篇4

以前,我对这句话不是很理解,直到读了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才觉得果真如此。每一个民族的故事都是一部史书;而一个家庭的变迁,往往也就是这个民族发展史的小小缩影。

《白鹿原》是一部内容丰富、扎实而且有着历史深度的长篇小说。小说以白、鹿两家的矛盾为线索,反映了从国民革命到解放初期关中平原农村面貌的发展变化。其中的主要人物虽然都是生活在农村的普通农民,但是作者通过形象的艺术塑造和真实的生活画面,展现了作品所要表达的历史观和革命观。小说中每个人物的形象都很鲜明、丰满,很具典型性。作者将人物的命运和性格与展示整个社会的历史变迁相结合,从而加强了人物性格的深刻性和丰富性,揭示了传统文化中某些落后思想的弊端,如“窝里斗”等;同时也对封建伦理道德给予了严厉地抨击,起到了唤醒读者树立民族危机感的警示作用。

初读《白鹿原》时,每当碰到那些描写人们封建迷信行为和事件的语句时,我会觉得好笑。可对于他们的愚昧,却发现自己怎么也笑不出来。然而主人公白嘉轩的仁义之心,又会让我感到一丝安慰……相比之下,我想到了时下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在我们中华民族灿若群星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我们继承的东西,也有需要我们摈弃的东西;我们要“取其精华,舍其糟粕”,将中华文明的精华发扬光大。

在小说语言风格上,陈忠实对富有地方特色的典型方言进行了独特地运用。这对长期生活在关中平原上的人们来说,不由得产生了一种亲切感。其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部《白鹿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细品和学习的东西,其中的道理也说不尽道不完。然而,岁月的风尘不仅不会使其减色,反而会更加光彩夺目。

白鹿原读后感500字篇5

这本书比我未读时想象的要精彩的多。

我被里面形形色色的鲜活的人物形象深深折服。曾看到过一句话:“由一个作家构造出来的人物,实际上已经不属于这个作家,而属于人物自己,他在后续章节的言行举止不是作者挖空心思的创造,而仅仅是作者跟在人物身后的记录。”此书达到了这种境界,不管是一辈子刚刚正正宽宏大度的白嘉轩,还是一辈子投机取巧爱算计的鹿子霖,还有其他人物,他们选择的每个下一步,身为读者的我们都可以做出完全正确的判断,因为这些人物那么鲜活、朴素、真实,仿佛能看透他们的一生。

其次是书中通过一个小小白鹿原而展现的气势恢宏的民族血泪史。没有着重描写毁天灭地的日本侵略者,没有腥风血雨血肉横飞的战场描写,更没有开国伟人们改天换日的壮举,仅仅是原上几个旧得不能再旧的遗民,几个小小的地下共产党员,几个姓国的芝麻官,但我从中却读出了许多以前不了解的历史,而且是从书里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的角度看到的,才感觉,原来我一直以为背的很熟的历史书上讲清楚的过去,其实并没有那么清楚,比我想象的要残忍一万倍……

再然后是我对人的命运转换的一种感慨,曾濒临死亡的白孝文,还有曾十恶不赦的黑娃,最后的结局都那么出人意料,感觉其实这些也不一定只出现在戏剧里,其实现实也是比比皆是。

最好的书是天然形成的,我能感受到作者写书时一定非常认真非常用心的在写,真的很精彩!

白鹿原读后感500字篇6

全书都是荒诞过分。一直以为白嘉轩是白鹿,结果在后面发现他只是一个正直有聪明的农民,尤其在自己儿媳妇生不出孩子,萌生出要休掉儿媳妇的做法上。这个一直以来,作为白鹿原的族长,代表着白鹿原精神的人也有无法消除的封建思想。

再看看白鹿原这几个青壮年,作为白鹿原的后代,白灵和鹿兆鹏参加共产党,后来白灵在知道鹿兆鹏有妻子以及鹿兆鹏知道自己的弟弟非白灵不娶的情况下,还是在一起了。鹿兆鹏这个人,敢于挑战不公平,但是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不负责任的人。不敢反抗自己的父亲,致使自己的妻子发疯。黑娃从土匪到一求正道结果却替他人做了嫁衣。白子文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卑鄙小人。只有老实本分的孝武以及忠肝义胆的鹿兆海以及黑娃才算得上人。

白鹿原上的白鹿大概是朱先生吧。一个集孔子和诸葛亮唯一身的学者。一直在白嘉轩身边提点他,助他稳住白鹿原,最终,他伴随着白鹿离开。

这是一本看完之后你会对很多角色都喜欢不起来的书。每个人的缺点都这么可怕。这本书结局并不讨喜,嘴脸最丑恶的人没有应有的报应,踩着兄弟的尸体,成功上位。不负责任的人被委以重任。那些正直无私的人却都死的死伤的伤……

这样的书,不想再读第二遍。因为太悲伤,也太过分。

白鹿原读后感500字篇7

说到白嘉轩,就不得不谈谈他的家庭。他育有三子一女,孝文、孝宛、孝义与百灵。他教导儿女,既遵守祖宗章法,又能随时势变通,他期待儿女们按照他给的既定路线衣食无虞地安稳度日可动荡的时代、险恶的人心容不下他这个父亲的心愿。在鹿子霖精心设计下,长子白孝文由族长之位跌落,走向了一条完全不同的投机者道路;在时代影响下,独女百灵加入共产党,并与家庭决裂,成为全书与旧时代断裂最彻底的人之一,在革命的征程中抛洒生命;只有二子与三子,随着父亲规划的道路,长成父亲期望的模样,子承父业。

看这本书时,我一直在想:白嘉轩的教导方式是否太过严苛?不给人改过的机会。对于白孝文的过错,实行一次否决制,未经调查,专制武断,据此否定了白孝文过往所有的努力,并眼睁睁看着大儿媳饿死在家中。如果他的教导方式多一点温情,少一点个人专断,白孝文不会变成后来那副嘴脸,毕竟白孝文是被父亲当众惩罚后开始“不要脸”,并与田小娥苟合在一起;而他的独女白灵,也是在被他逼婚的情况下逃婚,并从此与家庭决裂,坐月子时都不能找到一个全心全意可托付的港湾,最终惨遭活埋。如果他心中将刻板规则放的低一点,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式的温情放的高一点,或许这一切真的会发生的不那么惨烈。

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

白鹿原读后感500字篇8

不愧是一部“民族的史诗”。书中的故事重复了千年,直到今天都还在发生着。如今的时代虽然已比当初进步太多,但是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父子冲突,党派争夺,兄弟情义,夫妻关系还是一样的上演。

本书不卑不亢,看不出有什么歌功颂德,也不见有什么讽刺批判,更多的'是将原上的故事像画卷一样展开,作品成了,怎么理解那就是读者的事了。

人物也丝毫不脸谱化,即便是朱先生这样的绝世才学,也未将其神话,自始至终还是在时代的框架下,只是比平凡人多几分智慧罢了。你可以说鹿兆鹏、白灵为了革命牺牲一切,也可以说他们是六亲不认不肖子孙。你可以说鹿三老实本分,也可以说他是杀人凶手。

每个人的命运都逃不过他的性格。鹿子霖机关算尽,最终的命运又何等凄凉。冷先生想攀上原上两户大姓,大女儿最终命运何其凄惨。黑娃耿直爽快,最后却被“兄弟”一枪崩了。

书里的语言用现在的话说是“接地气”,庄稼人说庄稼人的话,虽偶有粗鄙之言,但却将人物刻画的极为成功。是市井小人还是道貌岸然一看便知。

读罢此书,心中充满悲凉。想起话剧版里面特有的角色“人群”,再联想到书中的白鹿村民。他们易煽动,好热闹,愚昧无知,心安理得过着日子,最后被党国像麦子收割。既可恨又可怜。说是人群,倒不如说是羊群。

这些人群,这些故事只存在于那个时代吗?

你说呢?

白鹿原读后感500字篇9

读此书开始,有些叹息为什么这么晚才开始读此书,看到后面倒有些庆幸现在才读,不然文章很多隐晦的部分品读不出来。

一开始以为与《平凡的世界》相类似,因为同样描写的都是陕西生活,但是读到后面大大震撼,不禁责怪自己的愚昧。

在这段让人动荡不安各种政权之争的生活中,人们在这场洪流中所持的生活态度以及处事方式。书中真的人物形象太鲜明了,鲜明到让我觉得就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存在着。读完此书你会发现你无法真的喜欢上书中任何一个人物,也无法讨厌他们任何一个人。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这话不虚。书中没有任何一个理想化的人物,正因为这样,才让你可以联想到一个个你身边的人,或者是你可以感受到的真实感。陈老真令我佩服。

这本书赚足了我的眼泪,里面的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信仰,信仰与信仰之间的碰撞,擦出火花,激烈又可怕。为人处世方面和思维方面不断产生分歧,正因为这样才导致了每个人不一样的结局,你也为他们的结局叹惜着,痛快着,心酸着,痛哭着。也明白了当时那段动荡不安日子,能一直有着自己的信仰是多么不容易…

书中写了很多隐晦的情节,我猜肯定还有很多,可以再细细品读。也很难想象此书的出版发行,受到的阻力应该很多吧。不但包括政党之争,还有性方面…看的人面红耳赤。

感激现在岁月静好的生活,感谢有此好书!

白鹿原读后感500字篇10

一年前买的书,直到前几天看了一两集电视剧才重新拿起来看的。

真的,很多东西都是在不经意间得到的,如果不是去别人家偶然看到电视剧的话,不知道自己何时才会看这本的。由此想来,又有多少值得我们观看的东西在我们不经意的念头之下遗漏了呢?

读来更多的是乡里乡亲人物的画像的,真实而具体,那些大事小事的经历也许我们都能有相似的感受的,而我们却又在这样平淡却不失激昂的事件之中切实体会到了历史无情的进程以及人不断的反抗。

书中的人物都有鲜明的特点,给了我那么多的感受,单独说却又很难讲他们的经历多我所造成的冲击说清楚的。

读来,让我最深的感触就是时间的无情与人的可变的。误入歧途,浪子回头的戏码其实更多的是对自己生活轨迹的调整,不过路平不平,以及他人喜好或厌恶而已。不管你在风光抑或是再落魄,人生都只是一生而已,都将是一剖黄土罢了。而我们对于整个家族,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来说,都只是牛车上的一根车轴而已,我们好或不好,对于整个牛车前进的路线来说其实改变都不大的,总有人会替代自己的位置的。所以呀,自私点的,少理会别人的,各人都有各人的过活法,人生已经这么短了,再留下一堆遗憾,再活在别人的评价之中,那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

人生一场,也就是图个有意思罢了。

白鹿原读后感500字篇11

最初读此书是因为想看剧之前把原著读了,刚开始几章并没有吸引我,然而为了知道结局,我还是坚持往后看,慢慢地我发现很有意思,于是又是爱不释手,即使到了考试周,仍然没有放弃。

当我看到鹿兆海牺牲了的时候,心里特别不是滋味,鹿兆海这样的人是值得敬佩的,也是会使人喜欢的,他坚持自己的原则,坚守自己的信仰,他有他一生挚爱,他英勇顽强,总之,很喜欢他。同时,对于白灵,觉得她的一生是精彩的,也是令人向往的,她有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她敢爱敢恨,她不拘一格,然而她的结局却始料未及也扼腕叹息,原来她没有被敌人填井,却被自己人活埋,到底是怎样的错误指导造成了这样的悲剧,我无从得知……书中最喜爱是鹿兆谦,一个当过土匪,一个曾经狂野的汉子,他有情有义,不会因为他人说什么而放弃田小娥,不会因为有更好的前程而背弃曾经救火自己的人,当读到黑娃为娶妻把自己绑起来戒烟时,当读到黑娃辗转多年重新学习时,真真觉得这是好男儿一个,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然而并没有,于是乎,结局让人有些难以接受,那个有情有义的黑娃被害,被白孝文杀害,也许故事到了这里还没有结束,多年以后,鹿兆鹏回到原上,为黑娃洗刷冤屈,为黑娃献上革命英雄的勋章……

白鹿原读后感500字篇12

“人行事不在旁人知道不知道,而在自家知道不知道;自家做下好事刻在自家心里,做下瞎事也刻在自己心里,都抹不掉;其实天知道地也知道,记在天上刻在地下,也是抹不掉的。”

这句话出自《白鹿原》白嘉轩的口中,所讲的人正是鹿子霖。白嘉轩认为做人就是要行的端坐的正,像鹿子霖看似他的一些不义之事包裹得好好的,实际上哪有不透风的墙,总会有风言风语传出。就像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虽不可一概而论,但也是可以借用比拟。

这本书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白嘉轩,不仅是因为他是本书开篇的人物,更是因为我认为他身上所具备的那种通透,“固执”的特性,及其为人处事都是令我敬佩的。白嘉轩身上继承的是白家固有传承的讲规矩,以规矩立人、治家、处事,由此无愧于人,更无愧于心。即使他挺直的腰杆被黑娃的一句话打弯了,但他仍旧坚守自己的原则,甚至越发重视,在当时的乱世以“规”保全了自己和家人。

其实在很多乡村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乡约,只是世事沉浮,不觉流失了。而白嘉轩以身作则,顺利地将白家的家风传承下去,让后人受益。

在当今的年代,我们宣扬要树立家风,那怎么才算好的家风?怎样才能将家风传承下去呢?我想还需要历史的浸润,一代代学习传承,从书中,从长辈身上。我们可学习的渠道颇多,就像前文提到的那句话,也会令人颇有感悟。

白鹿原读后感500字篇13

哎呀呀…终于看完了。

我奇怪的是,这部小说以前为什么没看过呢。不过细想,也再正常不过。本来也没看过多少小说。近期想起来看,纯粹是偶然看到这部电视剧,煲剧完了就好奇到底原著如何,之间有多少差别。

抛开作品本身,把影视和原著结合起来欣赏这种形式,是一个挺有趣的经历。

电视剧宣传时说保持了80%以上原著情节,还是有点折扣的,不过可能个人标准不太一样。有些情节重要有些情节无关紧要,个人理解不一。

总体来说,电影还是美好些,不及原著冷酷。比如增加了白灵和鹿兆鹏的情感戏。比如把白嘉轩的形象塑造得更完美。比如把鹿兆鹏的形象也塑造得更加高大。尤其是几个重要人物的结局,如鹿子霖。

看原著时的情感高潮是来自朱先生对于后来几十年世事的预测,也该是全篇的点睛之笔,然而剧中去掉了。同样去掉的,还有白灵的死因(或者说太过隐晦),鹿兆海的死因,对黑娃的处决等等。删减这些,就少掉了很多内涵。每个人存于世间,有三个层面的影响,个人性格和气质,社会大小环境,以及以万物为刍狗的天地。

如果以表现原著作品整体效果来看,电视剧整体还是很不错的,演员对各个角色的把握也都蛮准确。至于少掉的那部分内涵,我们可以理解为他们的侧重点不同罢。

338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