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案网 > 实用文 > 读后感 >

《安娜卡列尼娜》感悟

时间: 新华 读后感

写读后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别人,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这可以增强你的人际交往能力。怎么写好《安娜卡列尼娜》感悟?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安娜卡列尼娜》感悟,方便大家学习。

《安娜卡列尼娜》感悟篇1

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在读书课上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弗龙斯基,亚历山德罗维奇,阿尔卡季奇,多莉,基季,莱温。这七个人之间有着很纠结的关系!安娜嫁给了亚历山德罗维奇,并且生下一子,后来在调节表哥阿尔卡季奇与其妻子多莉之间婚姻矛盾时候遇到了阿尔卡季奇的朋友也是多莉妹妹基季的未婚夫弗龙斯基,两人一见面就喜欢上了对方后来经过安娜的调节,表哥表嫂和好如初,自己却因此陷入了尴尬境地。阿尔卡季奇的好友莱温喜欢基季,而基季一直喜欢弗龙斯基,安娜的出现使得整个故事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基季因安娜“夺走了”她的未婚夫而憎恨她,莱温则因为弗龙斯基的出现被基季拒绝求婚而恨他,即便如此,安娜和弗龙斯基也没有放弃他们之间的事。但是从道德观念出发,安娜这种抛夫“弃子”的做法很不对,当然她没有抛弃自己的儿子,只是她的丈夫亚历山德罗维奇不愿成全她的母爱罢了。

安娜和弗龙斯基的事情,让人看得很很难受,彼此放弃了上流社会的地位、放弃了好名声、好前程、因为爱,最后各自走向毁灭……

《安娜卡列尼娜》感悟篇2

看过电影安娜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然后就看书啦。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她就是一个出轨的女人,可是我我依然很喜爱她,因为她很真,爱了就是爱了,一直没有违了自己的心去做事。虽然她有时所作所为让人不理解,我欣赏她的活法和生活方式。她开始是依附于一个没有感情的丈夫,后来,为了爱情,又依附于另一个男人,把爱情看成了她生命的全部,她勇敢的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着,有着快乐也很辛苦。

现实生活中,爱情不能解决人所有的欲望和需求,纵使爱情一直存在,没有保障的爱情让人恐慌让人累。我欣赏安娜的勇气和勇敢。她活的很真,很纯粹,我喜欢她的真。渥伦斯基爱安娜,而且他的爱并不肤浅,也许刚开始他对安娜的爱恋有着虚荣的成分,但安娜患上产褥热即将死去时,“他在她患病期间真正认识了她,了解了她的心灵,所以他觉得以前就好像从来没有爱过她,现在,在他了解了她,真正爱上她的时候,他却在她面前显得非常低下”甚至列文也为她倾倒,因为“她除了聪明、文雅、美丽之外,她还非常诚实…”我爱安娜,她是一个“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整个的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的生气勃勃的女人,当她她鼓起勇气与情人远走高飞时,我更是不可抑止的喜欢欣赏她。

可惜可爱的安娜还是自杀了。因为她选择了自由,选择了真诚,选择了勇敢,最后却不得不死亡,她违反了贵族社会的游戏规则,做了冷酷自私者中的一个叛逆者。安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只是因为她是一个真诚的女人,是一个贵族社会真诚的女人,是一个男权社会下贵族社会里还保持着真诚的女人,因此她只能自杀。如果她是多丽,忠信老实地守着家庭,在怀孕生子,再怀孕生子中耗费青春,而且不得不苦咽下风流丈夫到处拈花惹草带来的痛苦,她就会继续如困兽般维系无聊的婚姻,如果她是培特西夫人,私下放荡荒淫但表面道貌岸然,她就不会在赛马场上失声而起,而且随着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或者如果她能有一份自己的事业,她就能发挥自己的才智,充实自己的生活,不再是只要爱情,一切都不重要的小女人。但她的命运注定她无法生存。安娜的一生是美丽的,她的一生都保守了这种美丽。虽然流言蜚语践踏了她的人格,死亡夺取了她的生命,却没有任何力量改变了安娜内心的持守。她只是很真的做着自己,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没有错,喜欢她的个性,敬仰她的勇敢,她就像个天使,只是那个环境那个时代不允许。现实是残酷的,真诚的人们却活的很辛苦。无奈,生活就是这样,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压抑着自己过活,披着人皮在人群中穿行,我们很无可奈何的。我们的真被残酷现实压抑着。安娜只是我们的崇拜者,她的悲剧说明了我们生活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中,我们必须遵循它的原则去生活,否则安娜的悲剧照样会重现。

《安娜卡列尼娜》感悟篇3

今天,去影院看了乔怀特的新片《安娜卡列尼娜》,以前已经看过乔怀特的《傲慢与偏见》与《赎罪》,一直觉得他是位极有才华的导演,也很喜欢凯拉奈特丽和詹姆斯麦卡沃伊两位颇有实力的演员,虽然此次詹姆斯麦卡沃伊没有出演。

在看电影前,看了一些影评说这部电影简直就是部舞台剧,很多观众也觉得这部作品有失乔怀特以往的水准,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我觉得,乔怀特反而是使用了一种大胆的拍摄手法,而突破了以往的拍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大家都知道这是列夫托尔斯泰讲述沙皇俄国时期的一部电影,影片的很大一部分实际都在讲述上流社会的故事,而在讲述上流社会故事的过程中,乔怀特大量使用了类似舞台剧的手法,可是当讲述农奴的故事时,又大量采用实景拍摄。当时的沙皇俄国,上流社会的每一个人无不重视别人的看法,因为他们有一套自己不能踰越的规则,谁踰越了,谁就要受到其他人,甚至整个上流社会的排斥,所以每一个人出现在别人面前时,只是在做别人希望自己成为的人,上流社会希望自己成为的人,是的,他们生活的每一时每一刻,无不在表演,而我们便成了观众,而农民是不同的,在托尔斯泰看来,他们质朴、辛劳,他们理应出现在大自然中,而不是一出表演给人看的戏剧中,因为他们无需表演。另外,让我们再来看看上流社会踰越规则之后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吧,安娜的哥哥与家庭教师偷情,安娜劝自己的嫂子原谅自己的哥哥,因为如果他们离婚,尽管女方没有做错,可是却要承担事件的结果。安娜作为一名女性,却受到了来自整个上流社会的职责,最终经受不了重压,走上了死亡的道路。而在影片将近结尾时,我们看到她的哥哥站在大雪纷飞、黑漆漆的屋外,他的妻子、孩子和客人坐在灯光温暖的屋内,从这个镜头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他们没有离婚,但感情已名存实亡。

另外,有一些小的地方,我认为导演处理的非常好,使整部剧结构紧凑,极具戏剧张力。

例如:安娜和沃伦斯基第一次跳舞时,随着舞蹈的进行,音乐越来越快,声音越来越大,而一旁的公主也不断的看着他们,内心焦急,安娜与沃伦斯基则越来越深深的陷入爱情而不可自拔,这段音乐和镜头之间处理的非常巧妙,极具节奏感,同时也突出了三位主人公内心的各自感受。

还 有一些转场,我认为处理的非常巧妙,例如:安娜看沃伦斯基赛马,沃伦斯基还 未出场前,安娜一直不停的扇扇子,扇子越扇越快声音越来越大,接着,马蹄声融入扇子声,马蹄声越来越大,下一个镜头中,我们看到沃伦斯基骑马出场。sound bridge声音桥的镜头连接手法十分巧妙。

还 有一个例子,第一个镜头中,我们看到宏伟建筑的圆形屋顶,第二个镜头,我们看到同样为圆形的火车轮子,类似的转场很多,亦十分巧妙。

对于一些时间的过渡,或者地点的过渡,乔怀特也使用了一些很巧妙的方式。而且这部作品让我觉得他在颜色上的运用也特别好,体现了沙皇时期上流社会的奢华,也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安娜和沃伦斯基躺在草地上,我们看到他们身着白衣,白色暗示着他们二人真心相爱,他们的爱是纯洁的。而在影片的最后,安娜着一身红衣,一方面暗示了安娜的选择付出了“血一般的代价“,一方面暗示了安娜的死亡结局。

最后,我认为桥怀特在影片中融入了魔幻现实手法,使影片更具一丝神秘意味,总之,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确实突破了以往的古典名著电影创作手法,开创了一个深刻表达思想的新手法。

《安娜卡列尼娜》感悟篇4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小说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首次成功地采用了两条平行线索互相对照、相辅相成的"拱门式"结构,并在心理描写上细致入微、精妙绝伦。小说中那大段的人物内心独白,无疑都是现实主义描写的典范。

100多年来,《安娜·卡列尼娜》的巨大成功不断地得到人们的肯定与高度推崇,它的成就和影响无疑是空前的。它把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推向了最高峰,树起了一面高耸入云的丰碑。另一方面,人们又把《安娜·卡列尼娜》当做俄国19世纪现实的教科书。正是通过它,许多人了解到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现实。俄国后来的民主主义革命者对社会的攻击便是从这里开始的。俄国革命的领导人列宁曾反复阅读过《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皱了。他说:“托尔斯泰在自己的作品里能提出这么多重大的问题,能达到这样大的艺术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

100多年来各国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银幕、荧光屏。安娜形象一直激动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这正说明安娜形象的艺术生命力是不朽的。

花了两小时把电影《安娜.卡列尼娜》看完,整体上来说,电影拍得不错,就是节奏快了点儿,以两小时来概括安娜的一生显得如此仓促,让人有点不知所措,不能够精妙的把握住安娜的个性。安娜的一生是精彩纷呈,大起大落,要想像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那样表达到位的话,电影显得有点空洞苍白无力了。然而,电影也足以把整个小说人物的特征反映出来,因为抓住了精华所在。

电影以人物康斯但丁列文的角度来讲述故事,康斯但丁列文的真实身份是列夫.托尔斯泰,然而他仅仅是一个讲述者,真正的主人公是安娜、伏伦斯基、卡列宁——三个生存在同样社会上不同性格的人。

安娜给予我的感触最多,让我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一个人的看法。“死时还没懂得爱的真谛,那就比死亡本身更可怕了。”刚开始的这句话我是一直不能理解,或许是因为这话我本身并不曾体会过,然而,俯观了安娜的一生,看着她走过的日子,感受过她的内心想法,到后来完全懂了这句话的含义:这是一种对爱的追求的精神,这是一股为爱牺牲一切的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精神促使了安娜的死亡。

到结局我始终不肯相信安娜会死去,而且是自杀,因为这种做法对一个明智的人来说本身是愚昧的,但是当时的社会却逼得她去死,安娜实在是太可怜了。

可怜的安娜是个很真诚勇敢的人,但只能从她追求爱情方面来衡量,正如安娜本人说:她不是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我并不想抨击安娜的出格,但是她相爱的方式确实很另类,所以难以避开世俗眼光的看法。

我觉得在追求爱情这个问题上,一切随心是最重要的,如果呆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身边过日子,心里却在想着另外一个人,这样的日子无论如何也没办法让我接受,当然,安娜也不会接受,所以她选择了一个正确的爱情。关键是她选对了,却没有做对,她是以一个非常愚昧的做法开始她新的爱情,当了别人的情妇,红杏出墙,那她的死很有可能就是因果报应了。何况安娜本身太执着了,对爱情的追求蒙蔽了她的眼睛,使得她不但抛夫弃子,甚至怀疑自己的情人,跟伏伦斯基没有很好的沟通,便断绝了自己的出路。

总体上来说,安娜是一个可敬又可怜、勇敢有冲动的女人,她的性格注定了她悲惨的一生命运。

伏伦斯基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男人,古语说,爱江山更爱美人,伏伦斯基的一生证实了这句话。一个英俊潇洒、事业有成的男人,一旦为了一个有夫之妇夜夜不能眠,这种情况确实很容易断送他的一生。然而,伏伦斯基豁了出去,为了安娜,他确实曾经放下一切。伏伦斯基本来就是很聪明的人,他的想法并不像安娜那样单纯,他想拥有安娜,也想拥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跟安娜仅仅拥有爱情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所以他跟安娜私奔后再次回到圣彼得堡去以法律手段来解决安娜的婚姻问题。

伏伦斯基给了我希望,我一直以为结局会很完满,只要安娜等着离婚的消息就行了,多简单一切就柳暗花明,转机可是存在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前提是安娜不死的话。可是安娜却断掉了我的希望,也断送了伏伦斯基的一生。伏伦斯基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男人,我认为安娜真爱他就不应该怀疑他,真爱他就应该在背后默默支持他,而不是盲目去占有他,所谓物极必反正是安娜的做法体现。用伏伦斯基的话来说,安娜确实不可理喻。

我想,安娜是一个好女人,我却不会爱上这种女人,人生活在世上本应该快快乐乐的,而安娜却追求烂漫和昙花一现,甚至为此牺牲性命,实在是太无知了。你看,以安娜的做法面对人生,身边的人都得到了些什么,丈夫没了妻子,孩子没了母亲,情人没有了活着意义,那岂是她一个人的事,一死了之还真是自私。安娜常常让我惋惜,伏伦斯基却一直让我感动,做男人就得像他一样。

卡列宁这个人一看就知道是很传统的人,脚踏实地,事业有成,应该是个好男人。然而,越是深入了解我就越怀疑这个人,可能是日久见人心吧。我在想,也许是他伪装得太好的缘故,所以身边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好人,事实并非如此。一个好人会不让一个想见孩子想得痛彻心扉的母亲见见自己的孩子?一个好人会让一个自己爱着的女人得不到自己的幸福?答案是,不会。

所以,由此至终,卡列宁把自己包装起来,满口经文信仰,在基督信徒的伪装面具下展开他劣质的行为,他内心本来就是一个小人。他自大,所以要占有一切,他自私,所以容不得别人幸福;他无情,所以折磨妻子,他无义,所以不理睬孩子。我一直搞不懂卡列宁到底有什么追求,看得出他并不爱享受生活,难道他所做的一切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吗?真为这样的人感到可悲。

看完电影我才发觉生活中我们也有他们的影子,为人处事存在他们的痕迹,我只希望不要有人重复他们走过的路,快快乐乐活在当下不是更好吗?

《安娜卡列尼娜》感悟篇5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毫无疑问,安娜很漂亮,满活力和活力,热心又善良。一出场的女神气质无疑虏获了所有人的好感。她漂亮,所以在社交场合独领风骚;她诱人,所以弗龙斯基对她一见倾心。可是她不够聪明,聪明的女人能够像穿花蝴蝶一般游刃有余,安娜卡列尼娜却随着她的感情心意去走。世上最不幸的事情就是一个不聪明的女人还那么贪心。

确实,安娜卡列尼娜是个贪心的女人。安娜迷恋弗龙斯基,于是不理会世俗舆论和他同居、出国;她又舍不得她的儿子廖秋沙,所以死活不肯离婚;她不愿离开以往令她变成众人焦点的社交圈,她一边像祥林嫂一样乞求朋友亲人的理解和宽恕,一边像个放荡的女人一样以自我的魅力勾引每一个来访的男人,包括基季的丈夫列文。她渴望把她想要的一切都抓在手中,一样都不能放,却不明白质量守恒的道理,没有人能够享尽一切好处,安娜不是千手观音。

在她身上,我看到一个空虚寂寞冷的俄国上层阶级贵族妇女,离开上层社会的社交和吹捧就无法存活,她收养了一个农家女孩,像个小宠物一样置放在自我身边,却不愿意给自我的亲生女儿些许关心,在乡村建学校对她而言更是无稽之谈。她高高在上也凄凄惨惨戚戚,因为失去了唯一的消遣方式,安娜几乎是病态地抓住自我想要的,憎恶自我不想要的。大概是中国传统的那种“一夜夫妻百夜恩”的说法的影响,我不觉得她的丈夫做错了什么,让她一向骂他是个恶魔,卡列宁即使痛苦,也不曾把妻子极尽贬低。那种典型的隐忍与安娜无节制的索求构成强烈比较。可是也是,一个女人,一个年轻好动,魅力四射的女人,是永远不可能安于现状的。她没做错什么,她只是太美了。当美本身就是一种错的时候,这种美必然要走向毁灭。

安娜自杀了,意料之中,只是我没想到她离开的理由是这样可笑,因为她总怀疑弗龙斯基要出轨,当弗龙斯基要回去看他的母亲,星期一才能回乡下的时候,她整个人都崩溃了。她是个把感情完全依附在别人身上的女人,对弗龙斯基寸步不能离,当然也是情有可原,毕竟安娜在走向弗龙斯基的过程中不断在失去她所想要的、她所拥有过的东西,弗龙斯基是她最终一根救命的稻草了。如果失去他,她真的就一无所有。

我认为《安娜卡列尼娜》一书还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至少提醒了当代女性应当具备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优秀品格,永远不要把自我的感情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不要盲目的把感情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要理性处理自我的感情,毕竟人生中还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为之努力奋斗,为了感情就寻死觅活的实属不值。

《安娜卡列尼娜》感悟篇6

耐着性子读完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很厚的一本书,简直可以说是磨练人耐性的一本书。一种苍凉不觉涌上心头。看完这本书仿佛随着书中的主人公走完了一个人生——一个不凡的人生。

吃饭时候还在思索,却感到头脑混乱,只是清晰记得安娜死了,而且是卧轨自杀的,很残忍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异于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以蛇自杀,这些可怜的人啊<说红颜薄命,一些不假的,这些红颜几乎都是兰心惠质,沉鱼落雁。哎,可叹,可惜,可怜……列夫托尔斯泰的文笔十分之细腻,以至于让我觉得有些情节和话语很繁琐,描写上流社会晚宴和沙龙情景,浓彩重墨,铺展开来,一点不逊于曹雪芹,故事的情急安排得很是巧妙,前后呼应。比如安娜第一次遇到弗龙斯基是在火车站,并且看到了一个卧轨自杀的女人,安娜表现出莫名的忧伤,因此弗龙斯基给那个自杀的女人家属给了些安葬费,从此两人倾慕彼此,故事的末尾则是安娜自己卧轨自杀,弗龙斯基奔去火车站见她最后一面,相逢和诀别都在火车站,此种笔触相当独到,不过未免使故事更具悲伤性。

安娜,弗龙斯基,亚历山德罗维奇,阿尔卡季奇,多莉,基季,莱温。这七个人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关系,安娜嫁给了亚历山德罗维奇,并且生下一子,后来在调节表哥阿尔卡季奇与其妻子多莉之间婚姻矛盾时候遇到了阿尔卡季奇的朋友也是多莉妹妹基季的未婚夫弗龙斯基,两人相见恨晚,彼此一见倾心,坠入爱河。后来经过安娜的调节,表哥表嫂和好如初,自己却因此陷入了尴尬境地。阿尔卡季奇的好友莱温喜欢基季,而基季一直喜欢弗龙斯基,安娜的出现使得整个故事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基季因安娜“夺走了”她的未婚夫而憎恨她,莱温则因为弗龙斯基的出现被基季拒绝求婚而恨他,即便如此,安娜和弗龙斯基也没有放弃他们之间真挚而热烈的爱恋。但是从道德观念出发,安娜这种抛夫“弃子”的做法确实不当,当然她没有抛弃自己的儿子,只是她的丈夫亚历山德罗维奇不愿成全她的母爱罢了。这就是惩罚,以至于她的惨死也成了宗教惩罚的象征,对这种违背道德做法的惩罚。即便安娜对大她20岁的丈夫没有一点感情,而对弗龙斯基是真正的爱恋,也为世俗和上流社会所不容。安娜处在夹缝中,后来安娜怀孕生女儿时险些送命,之后两人去了国外,几年后回到莫斯科,在弗龙斯基一再劝导下,安娜给丈夫写信要求离婚,丈夫不肯,她被丈夫和儿子看不起,被上流社会摒弃。在这种状况下,她不断猜忌,以至于陷入了思想混乱,怀疑弗龙斯基对她的爱,于是她毁掉了自己……基季最后与莱温成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弗龙斯基则伤心欲绝,为了处理掉没有意义的生命,他自费带着一个连队去前线参加了塞尔维亚战争。亚历山德罗维奇的不忠,使得多莉差点与他离婚,而最后多莉变卖自己的家产还帮他还了高利贷,于是和好如初……看完这本书,真的很想见见列夫托尔斯泰,很想问问他,为什么选择安娜作为主人公,他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对自由恋爱的提倡?还是上流社会的讽刺批判?抑或是对女性不忠的宗教审判?但为什么描写安娜的时候又着重描述了莱温的生活、思想。而这两个主人公在整个故事中都没有什么关系纠葛,只在最后,见了一面。以后有机会去莫斯科寻找一下答案吧。或许我该看看列夫托尔斯泰的传记,了解一下他那个时代的整体状况。安娜和弗龙斯基的爱情,让人看得很揪心,彼此放弃了上流社会的地位,放弃了好名声,好前程,因为爱情,陷入了一种万人不容的状态,以至于最后各自走向毁灭……爱是什么?何以有如此魔力?

《安娜卡列尼娜》感悟篇7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是一部美不胜收而又博大精深的著作。本书创作了俄罗斯文学史上著名的女性形象——安娜,通过主人公安娜的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出版社在做宣传推荐的腰封上写的是——一个女人用生命追求真爱的故事。其实这句话并不尽然,安娜确实为爱情而活,但她所追求的“爱情”里有太多自我的偏执,沉迷,以及“不管不顾”,在短暂的“甜蜜”里,遍布了饱满的,消沉的,看似与上流社会格格不入,却是人性里常见的“痛苦”。

“痛苦”是欲望的一面镜子。安娜是上流社会里优雅,迷人的贵妇人,安娜的迷人之处,还不在乎她长得很美,她整个身姿所显露出来的妩媚和优雅的风韵,她那可爱的脸的表情中还有一种特别温柔,特别亲切的意味。只一面,安娜便迅速的虏获了彼得堡花花公子——伏伦斯基伯爵的爱慕。伏伦斯基是抵挡不住安娜的魅力的,安娜雍容,潇洒,优雅,同时又快快活活,生气勃勃,她明亮的目光中,有流光溢彩,她能讨得上流社会男人的倾慕,也能让很多上了年纪的公爵太太们喜爱她,至于年轻的太太们以及贵族小姐们,在安娜面前,便黯然失色了,既不由自主得被安娜吸引,又渴望拥有安娜的迷人,安娜太亲切了,做事情总是很周到,又很温柔,太太们嫉恨她。在安娜的名声日益败坏时,太太们的努力是功不可没的。

人依靠自己,是无法荣耀地胜过自己并罪恶的。

安娜的悲剧有其必然性,在她的人生中,出现了伏伦斯基,或者伏伦斯基式的人,她还是会被吸引的。她后来对人生的绝望,就是由对“爱情”的绝望开始的。安娜认为自己虚伪的丈夫——卡列宁不爱她,卡列宁在意的是自己的名声地位,在上流社会的交际场所里,所赢得的尊重。当然,卡列宁确实有问题,他不是合格的丈夫,有时候还很糟糕。在面对的妻子“出轨的丑闻”,他的态度是——“在我采取措施维护我的名誉并且把我的意见通知您之前,在外表上保持体面”——可见他确实是个很糟糕的丈夫。伏伦斯基和安娜的关系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彼得堡,而多数青年人很羡慕伏伦斯基,因为卡列宁身居高位,而这种关系,可以在社交界格外引人注目。讽刺的是,伏伦斯基的母亲在知道儿子的艳事后,起初感到很得意,因为在她看来,没有什么比上流社会的风流韵事更能为一个漂亮的年轻人增光的了,她的小儿子长相漂亮,交流广泛,是一个侍从武官,有教养,很聪明,家里有钱有地位,又十分招人喜欢,和善,大有前程的人。结果听说,如此“大有前程”的小儿子不肯担任委派给他的一个“很有前程”的职务。只是为了留下来,好经常同卡列宁夫人约会,引得有些上层人士对他的不满,伏伦斯基母亲的态度一下子就变了。

伏伦斯基和母亲是一样的,他也热爱他的“前程似锦”,他不过暂时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他确实爱安娜,但两个人的相处是有问题的。安娜在遭受了丈夫的&39;虚伪,上流社会的抛弃,以及得不到儿子的抚养权(卡列宁最终答应离婚,条件是八岁的儿子归他,所以安娜迟迟不肯同意离婚,她不想失去儿子)后,内心越来越痛苦,在无尽的黑暗中不断地挣扎,直到产难的来临。

安娜生了一个小女儿,自己却患上了产褥病,随时有死亡的可能,在病榻上,她乞求了卡列宁的原谅和宽恕,因为安娜的痛苦,卡列宁也真的原谅了他不忠贞的妻子。滑稽的是,在后来的人生中,他将自己对安娜的宽恕和不计较归功于自己的道德高尚,他受伤后的落魄,还博得了李迪雅伯爵夫人的青睐。卡里宁不能说他不痛苦,他是痛苦的,他认为他不应该得到这样的回报——孤孤单单,受尽侮辱,受尽嘲笑。他希望能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卡列宁来说——“李迪雅伯爵夫人是他在一片敌意和嘲笑的大海中觅得的孤岛,不仅是善待他的孤岛,而且是爱的孤岛。”李迪雅伯爵夫人在结婚后第二个月就被丈夫抛弃了,于是她开始不断的寻找自己的爱情,尽管没有离婚,夫妻二人早就断了感情,自从卡列宁遭遇不幸后,李迪雅伯爵夫人在照顾他的过程中,觉得自己真正爱上的只有卡列宁一个。

李迪雅伯爵夫人和安娜有什么区别呢,二人都是在婚内出轨。丈夫的嘲弄和虚伪使她们绝望,但完全可以先结束婚姻关系,再去寻找爱情。可悲的是,她们眼中的爱情,多半是占有,是自己对对方的完全拥有,所以安娜即使拥有十个伏伦斯基,她还是孤独的,因为一个人无法完全的被另一个人拥有。很快的,伏伦斯基就厌倦了安娜,他爱安娜,他也爱自由,也爱荣誉,享受受人尊敬的目光,在爱安娜的过程中,伏伦斯基什么都可以牺牲,就是不能牺牲作为男子汉的独立性,而这个想法——伏伦斯基热烈地追求安娜的时候,可从来没有想过。

列夫·托尔斯泰想要表达什么呢?安娜不是个例,如果是,就不需要创作出“李迪雅伯爵夫人”这个人物形象,可安娜又是那么的诚实,她不想隐瞒自己处境的艰难,她单纯,真挚,出色,可爱,而又可怜。在面临死亡的前一段时间,安娜在痛苦中不断的挣扎,她依然是渴望伏伦斯基的爱意的,她渴望对方用爱去温暖她,而这,又体现了安娜的悲剧性。

人的爱是不完全的,无法做到真正的救赎,人充满着各样的私欲,所带给对方的爱,很难做到清洁,和平,忍耐,智慧,以及宽容,并且人的爱变化多端,捉摸不定。安娜渴望伏伦斯基爱的同时,自己也充满着各样的偏激,猜疑,神经质,敏感。她的爱情越来越热,越来越希望爱情的专有,伏伦斯基却越来越冷,所以他们相离越来越远,互相使对方不幸,并且俩人都没有作出改变。

安娜在火车站卧轨时,她是后悔的,却已经来不及了。列夫·托尔斯泰在描写“安娜之死”时,饱含着深深的同情。安娜一直都在黑暗中,她所寻求的“爱情”是她的亮光,她的希望。在面对抛弃后,她的亮光没有了,她充满忧虑,欺诈和罪恶的&39;人生,在火车车厢到来的一瞬间,结束了。伏伦斯基因为安娜之死,痛苦的崩溃,他们之间所有美好的一切都被毒化了,安娜的死亡成了他抱恨终生的威胁,伏伦斯基认为安娜是胜利者——安娜曾经说过他会后悔。在得知安娜卧轨的消息后,伏伦斯基母亲是恶狠狠的嘲讽,她认为这个女人毁了他“大有前程”的小儿子,丝毫不纪念安娜是孙女的母亲。

列夫·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渐渐对俄国上流社会的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而本能的同情农民,安娜的情节线主要盘桓于放浪声色的贵族上流社会,列文的情节线则延伸在淳厚浑朴的俄国宗法制农村。(列文也是一条主线,就不分析了)安娜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上流社会的悲剧,书中展现了他们腐朽的精神和没落的生活方式。公爵们和太太们享受上流社会的奢华荣宠,权势地位,名利富贵,他们在意好名声,好行为,其实背地里掩藏着无数的罪恶。李迪雅伯爵夫人和安娜都不愿意离婚,总归是有原因的,婚姻内总有无法让她们割舍的东西或情感,也许是名利,也许是孩子,即使面对炙热的“爱情”,她们的“义无反顾”也是有所牵绊的,更何况,那真的是“爱情”吗?

人总是被自己感动,并且沉浸其中,其实撕裂这层薄膜后,贯穿到底的,是对自己的放逐,对自私的纵容。列夫·托尔斯泰在本书中,除了两条主线之外,还有一条副线——奥布朗斯基和陶丽,副线巧妙地联结了两条主线,从而共同完成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风俗史和精神发展史。另一主人公列文是作家的自传性人物,在这条主线当中,可以看到其精神的归宿。

316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