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小说读后感内容
呐喊小说读后感内容怎么写?“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开始和成熟的标志,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呐喊小说读后感内容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呐喊小说读后感内容【篇1】
《呐喊》正如书名,是鲁迅在那个黑暗的时代为了民族为了人民,发出的最深沉的呐喊疾呼。
作者用写实主义手法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态特征,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写狂人含义双关的表述。其中《狂人日记》是对封建势力作得象征性描绘,将写实的手法和象征的手法结合得天衣无缝。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次是语言性格化。《狂人日记》使用的是现代文学语言。作者精心构思了一个“语言杂错无伦次”的狂人。语言似杂乱而实敏锐,即符合精神病人的特点,又道出了被压迫者的心声。性格化的语言成功的塑造了貌似狂人而实具象征意义的战士形象。
《明天》是鲁迅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作品通过寡妇单四嫂痛失独子的描写,令人震悚地展示了一幅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黑暗社会吃人的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作者冷峻的写作风格显示出他对黑暗社会的愤恨。精炼而写实的艺术显示了作者写作手法的纯熟。洗练而朴实的笔精彩的勾勒了一幅小镇风俗画,而人物的刻画与对话的描写,更难有一字更改,实在是精品中的精品。
《一件小事》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内容警策深邃。全文仅一千字左右,作品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在歌颂下层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同时,还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表现出真诚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新思想。在五四运动时期能有如此认识是很不寻常的,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本篇的写作特点,一是运用对比手法,将车夫和“我”对于同一件事的不同态度进行对照,显露出“我”自私自利的渺小,映射出车夫的光明磊落,敢做敢当,关心别人的高大形象。
在《呐喊》这本书中,还有许许多多令人深思的文章,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指责和批判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呐喊小说读后感内容【篇2】
鲁迅先生的代达作《呐喊》可以说它是中国的名着,也是世界的名着,书中收集了许多我们所熟悉的文章,例如:《孔乙己》《故乡》等都是鲁迅先生的名着。
《孔乙己》中那个因家境贫寒好屹懒惰,无所事事,社会层次低而又向往上流社会的人——孔乙己,在生活中以偷为业,在最后因偷了一家有钱人的书,被打断了腿,最后还是默默的离开人世,这篇文章解释了“精神胜利”的渊源。
《故乡》中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还有个书中主人公送小玩在一起的小英雄闰土见到老爷欢喜而凄凉的神情,体现了当时人民麻木。
在《呐喊》这书中,像这些的文章还有很多,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人们看了以后,能清醒过来,同事批评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呐喊小说读后感内容【篇3】
前两天,老师要我们看鲁迅的书,妈妈便给我找了一本短篇小说集《呐喊》。
书中的第一个故事是《狂人日记》,描写的是一个有所谓“被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狂人”认定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会制度。他半夜查看历史,见整本书都写着“吃人”二字。他最终还是相信未来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并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唤。
这个故事我看了三、四遍还只是一知半解。主人公的害怕,使我大致了解封建社会的可怕与可恶,他那一系列的想象令我毛骨悚然!我还小,不能完全读懂,可至少我知道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人吃人这种可怕的现象真的存在。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人们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救救孩子……。”,最后四个字在我脑中浮现。这四个字的意思一定不是那么简单吧?应该不只是肉体上的拯救吧?还有什么呢?心灵上的拯救?或许还有更多我不懂的……
呐喊小说读后感内容【篇4】
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它以无穷的魅力,风行了大半个世纪,至今不衰。鲁迅的许多名作已成为初高中语文课的必修文章,为了帮助广大同学更好的理解鲁迅的小说,本栏目将在五期中向各位同学简要介绍并评论鲁迅三部小说集中的全部作品,这三部小说集就是大家熟悉的《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在本期中,首先向大家介绍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铸剑》),遂成现在的14部。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以下介绍《呐喊》的内容。
在《呐喊》自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了反应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本篇对于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说的内涵,及意蕴均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在写作上,本篇自序文笔清新老到,周密流畅,震人心魄又引人入胜,读之使人欲罢不能。其语言风格充溢着鲁迅独特的个性,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呐喊小说读后感内容【篇5】
不懂经典,却有一颗爱慕经典的心。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到现代的白话文著作,只要是觉得有点儿名气的,有点儿分量的文字,都想拿来读一读,看一看;尝一尝,嚼一嚼。就像吃食物,尽管很多时候并不能或者没有品出什么味儿,甚至有些硌牙,反胃,但是,本着读物响亮的名头,依然会”不知其味“地饕餮下去。就像《狗十三》中的女孩李玩,尽管不爱吃狗肉,但是依然会讨好大人硬着头皮吃下去;而在我,只是为了满足自己那颗崇拜经典的心而已。至于有没有营养,有没有用处,皆在其次。
《朝花夕拾·呐喊》的阅读也是这样,仅仅奔着鲁迅的名头,仅仅因为教科书上多次入选其作品的缘由,仅仅因为这是小学教材推荐的课外读物,因此,自打一见面,就已经将它列入从来没有阅读计划的读书行列,慕名而去,不说满载而归,但终归还是有点儿收获的。
可以说是一口气读完的。在工作之余,在家务间隙,在任何自己独处的闲暇时候。自认为,不管读到了什么,有多大的收获,单是这种见缝插针的阅读欲望,已经是很可鼓励的,更毋宁谈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想之类了。
但尽管这样,就像时下流行的旅游打油诗一样,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到了景点拍照。读过的书,虽说没有多大的成就,但读过的文字,还是在脑子里很有些印象的。就像谈起某地的样貌,去过的景点中照片留下的印记,总会铭刻于我们记忆的一隅,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丰富我们的见识,增加生命的厚度,不至于白纸一张的可怜了。
书中,我们熟识的被选进中学课本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故乡》等,对他们的了解自不必说。温故而知新。再读,当然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多的体会。他们就像记忆中的老朋友,多年不见,见面自然分外亲热。嘘寒问暖,仔细端详,脑中的样貌逐渐还原,而且在岁月的打磨之后有了更多更深更浓厚的韵味,品之弥香。
除此而外,书中还有更多的先前未曾谋面的朋友,它们各有所长,各有各的姿态,美不胜收,像《五猖会》中父亲的严厉,《风波》中浓郁的生活气息,《药》中弥漫的血腥愚昧……单说《二十四孝图》一文,就让人颇有感触,很能够领会鲁迅作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风范。
此书中,重点批驳了二十四孝中的《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表达了他的反感思想。大致有二,一是失实,二是对人造成孝的歧义。
最为佩服的鲁迅的文笔,带点儿调侃的讽刺,很有活泼的韵味。就像被微风拂过的春水,读着这样的文字,心情是活泼的,甚至连屋子里每个空气的毛孔,都充满了快乐的因子。比如,《郭巨埋儿》的文字,说:”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了一把汗,……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做孝子。家境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就是我么?……“后又及”……但我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后来,这印象日见其淡了,但总有一些留遗,一直到她去世——这大概是送给《二十四孝图》的儒者所万料不到的罢。”
读鲁迅的文字,感觉最深的就是真情流露:是非公允,爱憎分明。很契合他“新文化运动的主将”的评价。他的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却极具感染力,读着文字,常能够使人忍俊不禁。像阿长的“大”字睡相,以及七十岁的老莱子着彩衣摇拨浪鼓的场景:”我至今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是怎样的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这咕咚咕咚想的拨浪鼓不应该拿在老莱子手里的,他应该拄一根拐杖。现在这模样,简直是壮佯,侮辱了孩子。我再没有看第二回,一到这一页,便急速地翻过去了。”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正直人格的真性情。我甚至能够想见,鲁迅手执长毛用力刺杀的英勇形象。
记得有句读书名言: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这本书,读过,算是和鲁迅在书中谋面了,谨聊以自慰。是不是有些孔乙己的酸腐味?又或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果如此,亦大可心满意足,不枉消受了鲁迅先生的精神食粮。
呐喊小说读后感内容【篇6】
闲暇时间,又得以再读鲁迅的文集,上一次读鲁迅的作品,似乎已经是高中时代的事情了。以今日的眼光来看待,又有了不一样的感悟,在众多重温的鲁迅短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故乡》这一篇。
鲁迅本人曾说“我的习性不太好,每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常有“疑心”。正是如此,他才能将人们最隐蔽的自我,情感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让人对当时暗流汹涌的社会真正正视起来。《故乡》一文,通过“个人”的视角,更易带入情感,也更易让人体悟。也更让人读完《故乡》后,不禁感慨当时农民的痛苦生活的现实。
鲁迅于1898年第一次离开老家绍兴,又在1919年12月,最后一次回故乡绍兴接他的母亲等人来北京居住。文中的故事情节便是根据这段生活经历演绎而来。文章的人物体现社会是一绝。开篇的“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已经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而我对于故乡最大的寄托在于“闰土”。“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但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闰土像一个木偶人了。就是由闰土从活泼纯真热情的青葱少年变成了麻木瑟缩,那一声“分明的叫道:‘老爷!……’”就是让我觉得我与闰土心灵不复幼时亲切的永隔,和我对世事的无奈。此时“我”内心的种种情感翻涌和悲凉就是作者对农民的处境的理解和对封建社会对人民毒害的厌恶。这样隐蔽自我的体现让人对当时社会现状感触良多。而那不失希望又是我的侄子宏儿与闰土儿子水生的交好,就像过去的我与闰土的一个轮回。在年轻人的那一个时代似乎又是有改善的契机。
正如文章的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说的就是“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消极等待,决无希望可言;努力争取,希望才能实现,这也是作者观念的最大体现。不禁让人想到现在,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的生活改善良多。在战生存线上挣扎的广大农民得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基本解决了吃饭穿衣的问题。纵观历史,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一系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生产力得以解放,使新中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就是在国家的努力争取和实践中,希望的以实现。而现在,国家上主席提出的精准扶贫更是让广大贫困人士得以幸福生活,社会上踊跃贡献社会的青年,就像黑土麦田的联合发起人秦玥飞那般,希望就是在诸多人的行动和努力中实现,渐渐消磨悲凉,实则一幸事。而又光凭着这《故乡》和“我”真真切切的乡愁,也是让我感触良多。让我想起一篇散文所说的“乡愁不是恋物,而是自恋;它所牵挂的不是那片事实上常常显得很抽象的祖居之地,它的方向是遥远的过去,是悲悼自己的生命与韶光。”《故乡》中的“我”,悼念的不正是那逝去年少时光和与闰土的美好情谊吗?散文对乡愁的描述是“童年那美好的时光已挥手远去,他已踏上被命运抛离的注定远游他乡的不归途。”便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挑花相映红”的情景,一旦你回来追寻,也早已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伤心之地。所以,乡愁又是一种真正的绝望,一种生命里同来俱在的愁思。”
鲁迅的感伤当然也包含真正的彻悟和坚强。正如文章的最后的关于“希望”与“路”的感悟。而其中让我对这乡愁感触最深的就是:“故乡正离你越来越远,也离你越来越近”。现在的我还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乡愁的感悟,都是借别人之感而感,有所体悟而写下罢了。但愿人生面临“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好个秋。”的时候能够识得自己心中的真正滋味,有感而发。而我的寻求在何方,也是我要一直体会,感悟和寻找的。在合上书的那一刻,我希望下一次再打开时,可以有不同的感受,看到不同的世界。
呐喊小说读后感内容【篇7】
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接触鲁迅的文章,才会真正感觉到“大文豪”的文豪之气所在。薄薄的《呐喊》中虽然只有十几篇文章,但不乏经典之作,如其中的《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一部作品或者一篇小说能经历时光的筛选和磨炼,然后流传至今,思想的光辉丝毫不褪色,那应该是其中的内容更多是表现出深层次的意义,而《呐喊》正是如此之作。虽然鲁迅先生早已作古,但其文笔文风仍不是活力,而在《呐喊》中对国民性赤裸裸的剖析和抨击,在今日看来,更有另一番风采。对中国国民性的抨击,不止是鲁迅一人,像林语堂、柏杨之辈,也对中国的国民劣根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但与他们所不用,鲁迅的《呐喊》更对国民性“劣根”的“根”进行剖析,从整体的民族性入手。一个民族“国民性”的形成,自然与几千年来文化的潜移默化的熏陶有密切联系。几十年前,我们的国民性如此,今日,或者几十年后的今日,“我们”或者“他们”也会如此,劣根犹存,这边是国民性的“根”。
鲁迅曾说,他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不可否认这与当时国人思想钝化,麻木不仁有关,而这一切的形成又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他在《呐喊》中对整个国民性进行猛烈的剖析抨击时,其实也就是在对自身的剖析和检讨。正如其中一文所说的那样“人性大抵都如此,只不过是个人控制能力不同罢了”。
从《阿Q正传》中,更能明白鲁迅文笔的不朽,或者说是阿Q的不朽。其实阿Q一直都没有走远,也许就活在我们自己的身边,甚至有时候就是我们自己的本身,或许我们不愿承认罢了。鲁迅用浓墨描写阿Q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在“借鉴”自己或身边的人。而阿Q发明的“精神胜利法”,更是我们中国国民性中的“精粹”,也是我们很多时候都得以借用的“秘籍”。看看我们以前的“天朝上国梦”,看看我们现在还把自己得不到的当作是对别人的赏赐,斗不过别人,便躲在自家的被窝里显耀祖宗的余威,就算在睡梦中,嘴角还露着轻轻的轻蔑笑意的痕迹,俨然一副阿Q标准像。
读鲁迅的书,尤其是呐喊之类,读多了,每次都有心惊胆战的感觉,甚至有时还会有冷汗直冒,模模糊糊中似乎是在隐射到自己的“劣根”,时不时总要抬头环视四周,看看别人有没有发现自己的异样。
之前曾经看过一篇关于评论鲁迅的文章,大体是说鲁迅在猛烈抨击国民性的“劣根”时,国人看了隐隐约约“知其所指”,但又不会感觉“害怕”,那是因为这种劣根早已根深蒂固,四海皆是了。你如此,我亦是,他一样,既然大家都如此,那怎会有“害怕”呢?
在国民的迷茫中,鲁迅大声疾呼,奋力呐喊,只是他那薄弱的声音有几个人会听到呢?听到的人之中又会有几个明白呢?而明白的那些人又会有几个去改变呢?
也许,更多,更多时候,都自己在无力地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