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案网 > 短美文 > 笔记 >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1500字

时间: 新华 笔记

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读的内容。怎么写好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1500字?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1500字,方便大家学习。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1500字篇1

1937年的十月,埃德加·斯诺发表了《红星照耀中国》。赢得了亿万读者。成为了当时最畅销的书之一。

通往“红色大门”,认识了周恩来。通往延安的道路上,认识了主席、朱德。在红军大学认识了校长林彪。就让我们跟着埃德加·斯诺的脚步走进这“红色大门”吧。

当斯诺走进红军队伍时,军中的场景使他很是惊讶,看见有这一个普通的人,难道他就是主席,穿着一身洗的发白的红军装,戴一顶普通的红军帽子,左胸上衣袋中装着一个陈旧耳磨亮的铁烟盒子。他酷爱抽烟,单凭这一点就能知道这是谁了吧,谈笑间他已经抽了几根烟,唯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他那爽朗的笑声。似乎可以给人无穷的力量,可以穿透一切困难险阻。可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年轻人,他带动和指挥着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革命队伍,中国人民解放军。

当斯诺吃中餐的时候,他看到,当时的菜也是十分简单,主要吃的是粗米和馒头,蔬菜和肉早已成为当时的珍贵物品,就连他这种“稀客”吃的都如此“简单”。无法想象红军吃的有多差,但就是这样,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队伍,怎么会有精神和力气去搞生产,干革命,作为他们的领袖,主席又是如何带领他们做到的呢。

通往“红色大门”的路途中,斯诺漫步在陕北的`窑洞中,思考着,探索着,破旧的窑洞里,除了几间简陋的家具,其余都是书。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的各种书籍,让人爱不释手。突然,他被一张挂在土墙上的照片吸引住了,照片上的人正剑眉微皱,双眼望向远方,目光炯炯有神,神态自如,他浑身散发出一种神圣而坚定的气质,这个人就是主席。照片传递出来的是眼神中的镇定和豪壮,多年的战火不曾在他的脸上留下任何痕迹。

从斯诺的真实描述中,我知道了主席,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在世界历史中,大家会永远铭记一个伟大而平凡的名字。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1500字篇2

斯诺在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以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为基础,完成本书的写作。作为一名西方记者, 斯诺所站的是一个公正客观的角度去描述当时人民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状态。除此之外,还表现出了红军及其领袖们的精神状态和思想状况。这本书可以说是让人们可以进一步的去了解当时十分神秘的中国的红色革命。并且,他把自己在红色区域的所见所闻都一点一滴的记录下来。后来汇编为《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的内容丰富而且生动。

1936年,中国革命与战争最凶猛、最危险的时期,斯诺孤身一人冒险穿越南京国民党军队的新闻封锁,长途跋涉来到西贝苏维埃地区,寻找红色中国。故事都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更是让我对当时的人民、红军、毛主席等等都有了崭新的可谓是颠覆性的认识。

在苏维埃社会一节中,有两段文字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是“共产党在西北所以受到群众拥护,其当前的基础显然不是各尽其能,各取所需,而是有点象孙逸仙博士的主张:耕者有其田。”;二是“有一件事可以说明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有基础的,那就是在所有老苏区里,警卫工作几乎全部由农民自己组织起来担任的。”

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总结的那样,正是由于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农民才会主动组织起来保卫自己的红色政权;也正是由于秉承了这样的理念,共产党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始终得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不断推动革命事业向前发展。

在我的认知范围中,当时的人民一定都受到了思想的禁锢并且十分保守,甚至可能有些木讷。但是事实却是截然不同的。他们中的许多人也会进行批评和抱怨,这无疑就是他们言语自由开放最直接的证据。大部分农民团结一致,并且看好“苏维埃”和“红军”,以此证明他们思想觉悟是很高的,有共同的追求,有目标,并且坚定不移的支持着自己的信念。对比当今,我们貌似更缺乏精神信念这一块儿,这是我们所欠缺的地方。

这本书中所描绘的红色中国,与我们教科书上所学到的是有许多出入的。相比之而言,这本书所讲述的内容更加真实、可靠。

说道红军,就不得不提军队。在斯诺看来,他感受到了红军高度的政治觉悟,认为红军是中国唯一的一支从政治上来说是铁打的军队。在真正的红军一节中,作者这样描写到:“他们向来都同士兵并肩作战,团长以下都是这样。一位外国武官这样说,单单是一件事情就可以说明红军拥有极大优势的敌人的作战能力。这就是红军的军官们习惯说的:“弟兄们,跟我来!”而不是“弟兄们,向前冲!”。同样是六个字,差别却是很大的。第一种是把自己与士兵放在了同一个位置,与士兵们心连心。

提到红军,另一个比提的就是长征了。电视里所演的长征真的是惊心动魄、惊险万分。红军通过各种巧妙的战术突破敌人的重重围堵,摆脱危险困境。无论是四度赤水河、勇夺泸定桥、飞度金沙江等等都显示了红军的有勇有谋。当时,当他们面对一些少数民族的人民时,当当地人民对他们闻所未闻,他们仍旧是勇往直前,他们的功绩、作为都帮助他们赢得了少数民族的友谊,甚至是吸引了一部分人来参军。这足以证明了中国红军在人民中的威望和感召力。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转移,是一次武装巡回宣传,是一个奇迹。它体现了共产党强大的精神世界,非凡的心里素质,而这些也仅仅占了全书的一小部分。也可以说,红军的长征也仅仅占了中国革命的一小部分。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1500字篇3

“他好象同中国其他地方的胆怯的农民不属于一个族类,一双炯炯有神的快乐的眼睛含着一种挑战的神情,还有一定的吓人气派。”看到这句话,我不禁“噗”的一声笑出来,一面为这位美国作者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新奇而笑,一面又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的“神”而大为震动。迫不及待地向后翻去。

埃德加·斯诺所写的《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通过他的描述,我看到了一个此前虽有所了解却并不熟知的延安根据地。当面对误解和扭曲,红色中国的领导人敞开胸襟,热烈的欢迎这个远方而来的不速之客。无拘无束的告诉他他们所知道的一切。然后信任地通过这个青年,告诉全世界,在世界东方的战场上,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生的故事

在这里,西北的漫天黄沙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民主之风;滚滚的硝烟暂时退却,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的、军民一心的生活景象。他们坚定、执着、深邃而不乏快乐和幽默,他们是为了幸福而战的勇士,他们更是活生生的、与普通人无异的市民。

不同于其他书籍上描写的民生凋敝,也不同于历史上讴歌的艰苦卓绝的抗争,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优秀中国共产党领袖、是一群敢爱敢恨,真心的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它深切让我认识到了共产党与人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感情源自于对祖国的热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互相尊重并坚持这条路走下去。或许这就是中国在党的领导下在历史的洪流中日益富强,走向民族复兴道路的根本原因。

2008年5月12日,整个中国都为之沉默了。在这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昨天还是一片如花似玉的景象,夏天的勃勃生机刚刚弥漫开来,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8。0级大地震毫不留情的摧毁成一望无际的废墟。数万人的生命就在那一瞬间一命呜呼!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 在地震爆发后的当天,年过六旬的温总理,在第一时间内奔赴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孩子们挺住,我是温爷爷。”面对随时可能发生五六级余震,每一次震动都有可能导致一些断残的墙体进一步坍塌滑落。尽管如此,温总理仍然执意要爬上废墟堆,亲自拿着喇叭凑近缝隙向埋在里面的孩子们喊话。这一刻,我被深深的感动了。这一句普通的话,不仅蕴含着一个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和关怀,倾注更多的是鼓励孩子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树立战胜灾难的信心,让他们早日走出灾难的阴影。这一句普通的话,不仅是一个爷爷对孙子的疼爱和怜悯,表现出更多的是用温情去抚慰孩子们受伤的心灵,让他们重拾亲人的温暖。这一句普通的话,不仅展现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的至爱之情,而蕴藏更多的是,当看到人民遭受苦难时的一种“爱之切”和“痛之切”,想要大声告诉灾区人民一声,你们不是在孤军作战,还有温总理和全国人民,只要坚持住,就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中国式平民总理,这个头衔不仅代表了党执政为民的理念,更表现了在党的阳光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创建一个没有贵贱、为人舍己、和谐平等的社会。这不正是共产主义所追求的吗? 今天,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去,过去留给我们的是深切的追念,但未来只留给我们一个模糊的背影。

未来并非循规蹈矩,而是要我们在党的阳光下,发扬与民同乐、以群众为重的优良传统,用手中的画笔为和谐、繁荣的社会增光添彩,为大同的理想而执着追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1500字篇4

西北,苦寒之地,夐不见人,飞尘萧索。正值天朝国难,全球之刻。鲜有人知,于崇山峻岭间,村落市镇里,共产党之苏维埃政权已然步步壮大。其人民之军队曰“红军”,甚是骁勇善战,无可匹敌。美利坚记者斯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季夏至开冬登访天朝,深入陕北之革命根据地,期于主席、周恩来等新中国之命脉领袖。往往彻夜畅谈,秉烛不倦,其尝调查大街小巷之风土民情,撰写采访数余篇。上自浴血奋战之铁血军人,下至衣衫褴褛之乡里百姓,莫不一心向党。斯诺于回程中思索再三,将党员干部之无私,建设革命之思想,决策阶层之果断,底层战士之勇猛等种。种事迹精神整理编合,删繁就简,终得一著,名曰《红星照耀中国》,风靡久矣。

此书予瞻慕久也,今朝终得翻阅,一气读完,大呼快哉。斯诺笔下之红色中国名副其实,苏区,蓬勃发展之一点一滴,均记录在册。有俗语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以旁观者之身份,不计偏倚,描摹昔日之中国图景。无歌功颂德之成分,亦无忌讽贬低之偏激。彻底于人民之立场考虑,于人民之视野评判,真乃人民之肺腑之言尔!不愧于“长征第一手资料”之名。

再观书中之领袖风采:手指江山社稷,口令百万雄兵。主席最为典范,其自幼酷好读书,后因变故退学,自修甚勤,不懈努力,终得五车学富,后于连年征战中步步为营,皆凭于此;尝留学于德意志、法兰西之周恩来,在校成绩尤为优越,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心怀报国热血,砥砺前行;更有贺龙、彭德怀、刘伯承、左权等各领风骚。众人之坚毅、深邃、勇猛亦或幽默,均为个人魅力之表现,予钦佩不已。

斯诺之作品同是哲学。于兵粮寸断之最绝望时,共产党之军队迎难而上,竭全力予敌之围剿当头一棒,于敌重重阻击中不渝使命,犹星火置于朽木,敌之打击愈烈,火苗之势愈旺,眼看即可燃遍全中国鲜明之火光!

星星之火,不堪燎原乎?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1500字篇5

斯诺看见红星照耀着中国的西北一角,看见红星照耀着中国大地。

几十年后的今天,我再一次跟随作者斯诺走完了漫长的红色之路。我仿佛真实的看到,中国革命就在眼前发生,中共领袖的高瞻远瞩及准判断,真实的报道了伟大的长征和构成中国现代历史重要转折点的西安事变。

美国历史学家拉铁摩尔曾经说过,“当人们在政治上陷入思想苦闷的情况下,埃德尔。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就像火焰一样,腾空而起,划破了苍茫的暮色。”我们常常听别人提起中国革命事业,却未曾对此有着更深的了解,正是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让我对中国的革命事业及优秀的中国党领袖都有了不一样的了解。

最让我难忘的,是李长龙讲述贺龙的片段,一字一句中,塑造出了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呈现出了人物真实却又不同于所闻的样子。贺龙出生贫苦家庭,同情穷人,国民党对农民的恶意屠杀,激起了他投身革命事业的决心,贺龙口才很好:“他口才很好,在国民党中中是有名的。李说贺龙说起话来能叫死人起来打仗”,作者在书中这样描述。急躁却又谦虚,英勇无畏又平易近人,这便是作者笔下的贺龙。或许有某种力量使得他们个人的痛苦或胜利成了大家集体的负担或喜悦,有某种力量消除了个人的差别,使他们真正的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但又发现存在于他们与别人共自由同患难之中。

在革命这条道路中,年轻的战士们不畏艰险,英勇向前,即使遇上了长征,道路艰险吃皮带,扒树皮,也绝不放弃。其间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翻过雪山,走过荒地,行程两万五千里,我不禁惊叹:这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奇迹呀!

“长征精神”还有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发扬,忆古思今,多少人像远征的战士一样报效国家,而我们也应该竭尽全力,努力报效祖国。

本书体现了作者“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记载精神,同时,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闪耀全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1500字篇6

本月,老师组织我们读《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读完这本书后,我的收获也颇为丰富。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是他冲破了国民党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的严密的新闻封锁,才最终汇编成一本书。此书曾以《西行漫记》作为书名。

这本书主要讲了1936年,“我”带着当时“我”无法理解的许多关于中国红色政权、革命与战争的问题,冒着生命危险冲破层层封锁,进入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当时中国战火连连,处于水深火热当中。“我”采访了许多共产党人,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等红军伟大的将领,慢慢的找到了答案。这些红军将领也向“我”介绍了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军事策略以及苏区内的生活等等。第一次让全世界知道了红军是一支强大而又严格的队伍。

书中这么多篇章,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第五篇:《长征》。

“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用在白天行军上,十八天用在夜间行军上。”“红军一共爬过十八条山脉,其中五条是终年盖雪的。”当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长征的统计,我的第一感觉是觉得长征当时十分艰苦,其次是感到敬佩。敬佩他们在这么恶劣的环境、艰苦的环境中能坚持下来。他们是一支强大的队伍,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

他们那个年代,生活是那么的艰苦。而现在,我们却过着幸福的生活可又身在福中不知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所有的好东西都是百般挑剔,这不好那不好的。当读了《红星照耀中国》后,我也感到无比惭愧。我应当向那时的红军学习,做一个节俭、勤劳的人!

《红星照耀中国》让我感受到了红军不可征服的战斗精神和改变世界的热情与力量。“红星照耀中国”,还照耀了全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1500字篇7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证明了一个记者的正直和职业道德,_客观详实的报道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纲领,让全世界知道,在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真正的未来在哪里。

另一方面,这本书也是研究党的历史、了解领袖们的资料,作为在当时写成的第一手资料,其中不仅详细介绍了红军的征战史,并且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进行了报道和解释,从某种角度来讲,这是第一部把新的中国介绍给世界的书,也是中国人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回顾党和军队的途径。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国土,而当权者的屠刀则指向人民,整个中国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候,迫切的需要有人站出来挽救危局,这个人无疑就是_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

在党的初期,由于共产国际的干预和一些不安定因素,曾受到过很大的损失,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多次面临生死存亡的局面。然而领袖们的睿智使党走上了正确的道路,确立坚定不移的纲领,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为中国,为中国人民,进行着不屈不挠的顽强抗争。

只有人民拥护和支持的政府,才能让国家看到未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没有被侵略者的_击退,没有被当权者的____吓倒,在无数人的_牺牲之后,更多的人勇敢地站出来,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崇高的事业。

在多方打击和封锁的情况下,共产党和所领导的队伍却在逐渐壮大,在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没有人能再轻视这股不可抵挡的力量,一切关于“无知土匪”的谣言不攻自破,这是一个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政党,这是一个有着执着信仰、严格纪律的政党。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红星照耀中国》可以让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所经受过的苦难、牺牲,今天的幸福来自昨天的奋斗,多少人的_才造就我们今天的辉煌。

历史是沉痛的,幸而这种情况不会再次发生,党领导下的中国日益强大,但是,昨天的硝烟虽已散去,鲜血虽已干涸,这段历史却该永远保存在后代子孙的记忆。

了解过去,才能更加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这种伟大,将会给中国带来新的辉煌!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1500字篇8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状况。

作者透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主席、周恩来、朱德、刘志丹、贺龙、彭德怀等以及广大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状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主席和周恩来是作者埃德加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红星照耀中国》不仅仅在政治好处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述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西行漫记》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作家社此次推出中译本七十周年纪念珍藏版的《红星照耀中国》,获得译者董乐山先生家属独家授权。书中首次汇集1937年英文初版、1938年中译本初版、1939年英文修订版等三个早期不同版本中的所有珍贵图片。

新版《红星照耀中国》的图片安排,以1937年、1938年、1939年三个不同版本危险后顺序,前面版本中已用图片,后面不再出现。凡英文原版中的图片,则尽量援用最初说明,以使读者了解该书与西方读者最初见面时的原貌。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1500字篇9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再读《红星照耀中国》在漫长的假期赋予我新的时代意义。于字里行间,我感受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与书中的伟人为伴,我汲取到前行的力量;在安定中重温历史,我懂得了感激和珍惜。透过斯诺的文笔,红军彰显了如下三点伟大的人格魅力:

一、自律之美

吸鸦片在红军队伍中是禁止的,且吸香烟的战士很少。作者邀请战士们吸烟时,他们多数谢绝。有些战士喜欢玩一种叫做“识字牌”的游戏,帮助不识字的人学习基本汉字;此外,有些战士喜爱集体游戏,譬如唱歌;更多的红军战士学习军事战术和人体卫生等。这就是后方正规红军战士有组织的生活,并不十分刺激但却极其严格自律。有一幅漫画前些日子在网上流传,画面是一个女子躺在床上玩手机,形如抽鸦片的姿势。此画描述的情形不无道理,因为玩手机许多亲人之间的关系正在变得疏远,因为玩手机沉迷于魔兽世界有些同学性情大变并荒废学业。只有像红军一样自律,心怀远大目标并持之以恒,我们才能离梦想更近!

二、爱民之美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之”,一大批优秀领导人物为红军赢得民心赢得了天下。毛泽东等领袖与战士们同吃同住,亲力亲为,在各大战役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领导作用,其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都以歌曲的形式成为我党我军爱民的见证。同时,红军在对敌人方式的和态度上,也体现出其爱民之心:“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和“同我们一起打回老家去”的口号影响了东北军的全体官员,促成了张学良军队与红军的合作。正是这种兼容并包的同理心使得红军化敌为友,拥有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如何缓解我们这个时代的焦虑?拥有一颗同理心,以爱为前提去化解矛盾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三、坚韧之美

“两军相争勇者胜”,强渡大渡河是最能体现红军坚韧的历史事件。安顺场以西四百里,峡谷高耸,河流又窄又深又急的地方,就是有名的铁索悬桥——泸定桥。仓皇的敌人把煤油倒在桥上烧了起来,这是多么骇人的高温!面对处于高温的铁索桥,脚下湍急的河流,敌军的密集轰炸,赤脚的红军没有丝毫胆怯,而是冒着敌军的炮火蜂拥爬上了铁索,扑灭了火焰并铺上新板。红军团结一致的坚韧在气场上压倒敌人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种坚韧,为我们提供了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和砥砺前行的丰厚动力。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以红军精神为指引,我们才能明是非,知进退,才不会像乱港分子那样为美英所利用成为历史上的跳梁小丑。当年,红军苦中作乐,被斯诺称为“最幸福的中国人”;今天,我们沐浴着时代的丽日和风,更该为了理想一往无前,成为“最坚韧的如初人”。为了新的征程,让我们拥有一颗勇敢的心,一起昂首出发!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1500字篇10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是美国的埃德加·斯诺写的。是埃德加·斯诺在1936年深入中国内部肘为世界进行的一场对中国_的报道,使外国人真实的了解到中国的_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方式、历程。

在整本书中,记录的所有事情是以埃德加·斯诺寻找_这件事记叙的。在此书中我最喜欢的人,大概就是作者本人,他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地区,为全世界进行了一场报道,澄清了外界对中国_的误解。而书中也有介绍_,彭德怀等领导人的故事。

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是极震撼的,虽然埃德加斯诺那时并不在场,但他通过他人的叙述也记录了下来。在这段历程中,不公死去了多少人,这些人有的被饿死,有的被冻死,有的陷入泥沼,有的滚下山坡,但始终没有阻断红军坚定的步伐,他们彼此扶持着,为了一个统一的目标努力着,不分彼此,共进退,同生死。

感谢他们吧。因为他们的努力,才会有现在的生活。不要总想着自己失去了什么,未曾拥有什么,而是要想着你拥有着什么,你又获得了什么。人的一生如此短暂,你做不到洒脱、快活,做不到冷漠旁观,淡泊名利,无欲无求,那至少要做好你自己,好好的活着。

看一下《红星照耀中国》吧,那里有你不曾知道的故事。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1500字篇11

如果中国没有解放,在一个个充满炮火声的日子里,百姓是多么痛苦阿!我想你们都在繁华的城市生活,在吃喝玩乐的时候,谁又想过这些都是怎样来的呢?这些都是谁得来的呢?这都是工农红军得来的。

这几天我怀着好奇地情绪读完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这本书用讲故事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工农红军如何用智慧和斗志战胜蒋介石。勇猛战斗,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战胜敌人,在失败中不灰心,不气馁,在途中帮忙过许多百姓,深受百姓的爱戴。这本书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官帽山上的300多名红军被敌军重重围困。红军团长许光达突然望见有一条长长的藤罗,立刻带领300多名红军战士用藤罗顺利下官帽山。红军战士用智慧和勇敢突围了。还有一个故事:夏明翰在1921年成为共产党员,1928年,由于叛徒的出卖,夏明翰不幸被捕。夏明翰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起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之后人!从这两个故事中让我明白了红军战士们以他们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胜利的凯歌,为中国人民事业立下了不朽功绩。

红军的精神,是一笔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国之后人。红军将士们为了崇高理想而百析不挠,奋勇拼搏的革命精神。从那里给我的启示是:我们不能辜负战士们对我们的期望,要勤奋学习,做一个祖国的栋梁,为祖国做更多的贡献。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1500字篇12

如果以一个美国人的视角看战争中的中国是怎么样的呢?美国记者,同时也是世界闻名的作家埃德加—;斯诺就很好地为我们表现了出来。他冒着生命危险奔赴当时被刻意曲解的革命根据地,与革命领导人进行谈话,然后运用平实、质朴的文字把一段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岁月鲜活地呈现在了这本书上。

在书中,斯诺还对国民党进行了批判,驳斥他们一直对外宣称共产党为“狂热分子”、“无知土匪”的这种行为。他对主席大加赞赏:主席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还有头脑冷静不屈不挠的周恩来,战无不胜的林彪,令地主乡绅闻风丧胆的贺龙,彭德怀、朱德、洛浦、徐特立、左权等一批优秀的革命领袖,他们用那火一样的爱国情怀,燃起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热情;他们用那铁一样的坚定意志,斩去了旧中国的病根肿瘤。这些革命先驱虽出身平凡,却有一股刻在骨子里的救国救民意识。身为领导人,却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不摆架子,他们那颗爱国爱民之心,不为功名,不为利禄,只为当时中国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作者在书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如一颗闪耀的红星照耀着中国的西北,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在七十多年后的.今天,我通过这一段段铅字仿佛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看到了共产党员们流下的鲜血。读书让人了解了历史,更加让人学会了思考。前辈们经久不衰的一腔热血感染了我,我要学习他们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我要学习他们为中华崛起而克己奉公的无私,我更要学习他们在强大敌人面前不服输、勇敢克服困难的难得精神。我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尽自己的一份力守护祖国,守护这一来之不易的和平。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1500字篇13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游漫记》,是因为方便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中国便于发行,才译成西游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以一名外国人的身份写下此书。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做出的不懈努力。

表现了他们顽强不屈的红军精神。告诉全世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的红色革命如一颗光华璀璨、熠熠闪光的“红星”,永远照耀着朝气蓬勃的新中国。

在书中,他还对国民党进行狠狠的批判,批判了他们一直对外宣称共产党为“狂热分子”、“无知土匪”的这种行为。他在书中对_大加赞扬:然而_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对自己的外表处事冲不在意,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一丝不苟,他兢兢业业、不知疲倦,是一个卓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除此之外,还有不屈不挠的周恩来,战无不胜的林彪,令地主乡绅闻风丧胆的贺龙,还有彭德怀、朱德、徐特立、左权等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革命领袖,以及他们那讲不完的英雄事迹。他们用那火一样的爱国情怀,重燃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热情。他们用那钢铁般的坚定意志,斩去了旧中国的病根毒瘤。

作者埃德加·斯诺,怀着对中国革命战士的重重疑问,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冒生命危险奔赴当时被刻意曲解的革命根据地,与革命领导人进行谈话,然后他运用平实、质朴的文字把一段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岁月鲜活的呈现在了这本书上。

_、周恩来、朱德······这些革命先驱虽出身平凡,却有一股印刻在骨子里的救国救民之心。身为领导人,却与老百姓同甘共苦,没有架子,他们那颗爱国爱民之心,不为功名利禄,只为当时中国四万万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作者在书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如一颗闪耀的红星照耀着中国的西北,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是啊!80年后的今天,如书上所说,共产党已如一颗红星,照耀了全中国,让中国走上了富强繁荣的道路。

35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