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读书笔记摘抄
读书笔记可以记录下读者在读书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这些记录可以成为日后的参考和宝贵的资料。下面小编给大家提供一些《人间失格》读书笔记摘抄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人间失格》读书笔记摘抄有帮助。
《人间失格》读书笔记摘抄篇1
金钱,名利,长生……相信答案会有很多很多,然而,有一个人,他在追逐的,是死亡,以自己的身躯给予自己死亡,也就是自杀。他的名字是太宰治。
而太宰治先生带给我更多的震撼,则是在他的经典之作《人间失格》中。
《人间失格》描写了主角大庭叶藏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在自我的否定的过程,同时也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透过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太宰治可说巧妙地将自己的一生与思想表达出来,因此也可算是他半自传性作品,并且藉此提出身为人最真切的痛苦问题,从滞涩的文中更可体会其内心深切的苦楚,在完成本篇作品之后,太宰治终归还是选择了投水的方式,为自己划下最后的句点。
初三:你爸爸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什么呢?
“与其纪念他的生,不如纪念他的死。”是后人对这位一生多次求生直至1984年结束生命的无赖派大师的评价。亦或许,死亡是太宰治先生的一种重生吧。
人间失格,即为丧失了做人的资格。小说从虚拟人物大庭叶藏的一生去体现着太宰治先生眼中自己那“充满羞耻的一生”,是一篇半自传体小说。
《人间失格》是一部滴血的灵魂自白。
《人间失格》读书笔记摘抄篇2
刚上那年读了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晦暗低沉的基调,时隔七年,还能清晰的回忆起某些书中片段,对于我这种时常“串书”(剧情相似的书会乱串)的人来说,《人间失格》已经够可怕。
当时没读过这种流派,17岁的我哪搞得懂书中的叶藏和书外的太宰治,也没有非要搞懂他为什么老是“闲着没事”就要去死一下,只莫名觉得压抑中带着一点刺激?
第二次再想起他,是看《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在剧情里还没有出现那个极端作家男友的时候我就联想到了《人间失格》,无论松子是像被叶藏抛弃的那些女人还是叶藏本人,这种边缘性人格敏感而沉重的痛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吧。
从小就被“自己”训练成讨好型人格,而痛苦却是与生俱来的伴随着他,看似和善实则极度惧怕人情关系处理,越是惧怕越是伪装,越是伪装越是作贱自己,放弃去爱人的权力,能看到纯洁美好却选择背道而驰,《人间失格》整篇小说就是在讲主人公如何堕落走向毁灭。书评写到:你们赤足若无其事走过的地面,对我们而言则是铺满被烧得通红的石头。
再回过头来看太宰治,期刊中并没有明示出他内心的阴郁究竟在哪个时期/某次事件开始变得不受控制,基本是讲述他生平四十年的一些发生的大事件,有大半本内容是采访学者、粉丝、与其接触过的人,问他们对太宰治的看法(从生活、作品),从期刊中的描述来说,一切都是平静的,没有什么是特殊发生和致命的。
期刊不能带观点,不像知乎和豆瓣上,崇拜他的人为他的懦弱与骄傲找到各种“充满情怀”的寻死理由,而嫌弃他的人将他真实揭露的人性视作虚无读后感和荒诞。在我看来,对于他的作品,我喜欢他笔下的角色和带有节奏感的近乎白描的语言但我又不喜欢他将人性阴暗面描述得这么理所当然,真是矛盾。
对于他个人,我觉得能理解但是不想去理解,也还是矛盾。因为我才走到人生的三分之一,它究竟是不是充斥着荒诞和虚伪起码现在还不能消极得去理解“生命无意义论”。村上春树都六十九岁了,还在用行动告诉我们,生活难免一团糟跑跑步写写字就会好起来了。
《人间失格》读书笔记摘抄篇3
生而为人,对不起。
一一题记
人间失格是日本作家太宰治著作,这本书相当于太宰治的自传体,可以叫做丧失做人的资格,我觉得如今的社会有多少人人间失格?又多少人一次次演泽人间失格。
在这个比较和平的年代,科技的发展,一直以为我们的思想会逐渐进化,却发现进化后也如此不堪,我们彼此都是人,都有人的思想,别人能想到的我们也能想到,却依旧互相猜疑,依旧互相伪装,即使知道自己这样很像小丑,却依旧扮演着小丑的角色,伪装成世人爱的样子,哪怕那个不是真实的自己,很同情人间失格里面的主人公叶藏,这本书描绘了他从少年到壮年,从像神明到坠落不堪,用“我这一生尽是羞耻之事”来描述。
叶藏的童年本该欢声笑语,却多了张面具,一张强颜欢笑,讨好他人的面具,因为他看出了这世间是需要他去讨好的,否则就是他被淘汰。为了讨自己的父亲欢心,尽做违心之举,从小被刻上了不好的标签,上学后,他灵魂依旧是无欲无求,喜欢讨人家孩心,喜欢搞笑气氛,后来被人说女孩子很喜欢他,就走上了殉情,吃安眠药等等自杀不归路,开始坠落到最底层……
其实叶藏只是想迎合世人,才变得那么陌生,才会把曾经那个自己给弄丢,这是一个很丧的故事,对其中有一句话很深刻:一有机会,人类可怕的真面目就会在愤怒中不经意地暴露出来,这不就是人性吗?
你的好对别人来说就像一颗糖,吃了就没了。反之,你的坏对别人来说就像一个疤痕,留下了就永久在。这就是人性。
对于这本书,我只是想说:“生而为人,不必对不起,你的父母生你养你,你却自杀离开世界,留下了多少伤痛?这些伤痛的源于你的父母,也源于你的亲情好友,死的确很容易,但多为你的亲人朋友想想,来到世界不容易,哪怕人间不值,也要活完一生。
很多事情不能自己掌控,即使再孤单再寂寞,仍要继续走下去,不许停、也不能回头,哪怕在生活中充当小丑。
《人间失格》读书笔记摘抄篇4
《人间失格》全书都弥漫着一股颓丧、自暴自弃的气息,甚至是厌世的,读至一半,我开始疑惑它的悲观基调为何会在书榜中常年居于高位。
以第一人称描写的主人公,有孤僻性格。从童年开始,“我”的内心思考问题就十分消极而深刻,深刻是往消极中不断延伸,已至于“我”害怕和惶恐去跟别人交流什么,但是找到了另一种表达方式——搞笑。用极尽搞笑的方式去面对任何事情, 伪装自己的悲观内心。一旦出现看穿他的人,又会陷入十分的惶恐。
主人公的性格并非社恐,生于富裕有威望的家庭,是家中比较小的儿子,父亲在家庭中是颇具威严和地位(在外当官),对父亲有一定的害怕,但父亲对他并没有很严厉。抱着主人公的性格何为从小开始就如此悲观消极的疑问一直读完。之后的人生,也是一步步越走越坏,在高中时代就参加地下运动,结识狐朋狗友,吃喝嫖赌,然后以一次和有夫之妇的跳海殉情被救为界限,正式被家中断绝关系,从此更是自暴自弃,穷困、欺骗、睡女人、酗酒,到后来毒瘾成性,被关进精神病院最后被家中大哥接回乡下养病。
主人公认为他人生的错误在于父亲和比目鱼。父亲并没有露面处理,担保人是讨好父亲的门客比目鱼。他无处可去,学业已荒废,暂时住在比目鱼家中。为何要将大部分原因怪罪在比目鱼身上,是因为怪比目鱼没有很明确的传达主人公家中的意思:如果还想继续学业,那么家中会帮助他、赞助他学费回到学校。比目鱼出于心机的“好心”,告诉主人公自己考虑接下来要怎么办,他会给予帮助。自此传达的错误信号,让主人公不想给他添麻烦,或者供养他从而厌烦他,从此人生道路偏离。
这是书中“我”的观点,可以看出,“我”没有一点积极心态,把人生偏差过错轻易归咎他人,(假使“我”得知真相,但参考“我”的习性、性格,人生也不一定会回到正途)并且“理所应当”地越过越混,一直似乎都是在寻欢作乐又穷困潦倒的边缘亦梦亦醒,又异常孤独。
书的最后附着上了作者太宰治的生平轨迹,太宰治本身命运曲折,书中很多主人公的经历和都与他类似,最明显的是主人公和作者都多次尝试自杀,自杀的方式几乎相同,可以说本书也是他自身的一些自述。
对于作者的自杀原因,我们无从而知,从译者的推测中可以窥中一二,他是这样一个内心拥有至高无上的温柔的人,对待女人即使如此,因而无法拒绝情人的自杀提议。折射至《人间失格》中出场的女性也颇多,占据大幅,各自抚慰、陪伴过主人公一段时间。
这本书的价值,可能要研究过日本历史和文学发展史,才能更深刻体会。了解生平后发现太宰治是日本一个重要而多产的作家,主导着当时二战后“无赖派”文学。本书是我读过他的第一部作品。有机会去研读日本史后,在读作者一些其他作品应该会更好。
《人间失格》读书笔记摘抄篇5
这本书有几篇作品,除了《人间失格》,还有《微明》、《斜阳》等。我只认真看了“人间失格”和“微明”,后面弃读了。人间失格也算是久仰大名的一部作品,上网查你可以看到“人间失格不敢看”“人间失格不要轻易看”的字眼,可能因为里面的丧达到了极致,主人公叶藏从小就通过在别人面前进行伪装、演戏,来获得他人好感。
仔细想想我们可能都做过这样的事,我也曾故意抖机灵博得他人的哈哈大笑,或者用哗众取宠这个词吗?我也不知道,我确实这样做过。后来慢慢成熟一些了,我在“演”的时候突然觉得好像这样也挺可怜的,或许害怕和别人相处时的突然安静。后来我觉得,我很喜欢逗听我说话能够会心大笑的'人,而这样的人,想必也很喜欢我。
叶藏和我有共同之处,但叶藏更擅长去逗笑别人,或者说伪装善良,包括他被戳破时的那种恐惧心理我也能理解,但我觉得叶藏的那种渴望别人喜欢他的心情有点太夸张了。我不明白叶藏为何人生轨迹会变成最后那样,或许从他认识了崛木这个酒肉朋友开始吧,加上他没有节制,懦弱无能,太容易滥情的性格,好像他对人性慢慢变得很绝望,最后竟然染上药瘾,进疯人院。
我想,人间失格的意思也就是在人间活着活着就走错了路,而导致他走错路的就是人类的人性。或许我真的没有看懂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吧,是什么导致他变成了最后的地步呢,我总觉得太诡异了。这篇文章的作者太宰治的人生经历和叶藏有重叠,也是作者人生的一个缩影,太宰治也在文章发表不久就自杀了。
《人间失格》读书笔记摘抄篇6
把每个明天当做世界末日,从现在起迈出第一步——题记。
初次听闻这本书,是在与朋友的一次闲聊之中,随后对这本书产生了浓浓的兴趣,边去书店买来了这本书,抱着极大的好奇心,翻开了这本书的第一页,细细品味……
“他曾在夏天在单件和服中穿上毛衣,只为搞笑;也行因为怕父亲扫兴而在半夜潜入客厅在父亲的本子上写上‘狮子’二字,只为不让父亲因自己而扫兴……”这一切的最终目的不过是为掩盖自己的忧郁和敏感,伪装成纯真无邪的乐天派,塑造成一个滑稽逗乐的怪人。他对这个世界太过畏惧,认为世人比狮子、鳄鱼甚至恐龙都要可怕。他曾说过“面对世人,我总是怕到发抖”他太过敏感,太过小心翼翼,以至于最后被送进了疯人院。面对世人,他总是怕到发抖,而面对这个世界,他又何尝不是呢。
也许有人会认为太宰治不过是因五次自杀而出名的作家而已,或认为他的作品中传递的是使人愈来愈消极的负能量,可当你真正去品味他的作品时,才会发觉他以细腻的笔触写出了他的一生,一个使自己绝望的人生。当自己读过他的三五本书后才发现他的作品并不是以“罪”“恶”“罚”为主题创作,反而是以“爱”与“善”为主题创作。他写每本书的目的都不是为让读者致郁自杀,而是使读者反省其身、自我救赎,不落到与自己相同的下场。
“不要抗拒改变,这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事情,就是所有的事情都在反复的变,反复的过程很容易让人变得低落和沮丧,然而你再低落和沮丧,人生还是会被各种各样的事情的改变所包围着,就像是站在一台你没办法控制的跑步机上,时间、速度都不是你所能控制的,那我就选择跑的更从容一点,尽我所能的在这个被动的人生里争取一些主动,所以我很讨厌‘抗拒’这个词,很消极、很脆弱、很被动,如果我不能改变世界,好歹让我改变自己,遵从自己的选择。”在我眼中,《人间失格》或许就是在阐述这样一个道理。
当世人知道书中的叶藏被送入疯人院时,书外太宰治的生命也止于了他的第五次自杀,我想这或许便是最精彩的悲剧。
《人间失格》读书笔记摘抄篇7
“这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
“早晨,我睁眼醒来翻身下床,又变成了原来那个浅薄无知、善于伪装的滑稽角色。胆小鬼连幸福都会惧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也会被幸福所伤。趁着还没有受伤,我想就这样赶快分道扬镳。我又放出了惯用的逗笑烟幕弹。 ”
对于这句话,我认为既可以称为《人间失格》的高度概括,也可以认为是作者太宰治的自白之一。也就是说,下面我所讲的既可以称为《人间失格》的读后感,也可以称为对太宰治的评价。当然,这也只是一家之言,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太宰治,本名津岛修治,日本无赖派文学大师。出生于日本青森县首屈一指的富豪之家,父亲是位政治人物。14岁便与友人自办同人志,发表各类文章,对芥川龙之介、泉镜花的文学十分倾心。1933年开始用太宰治为笔名写作,1935年以短篇《逆行》入选第一届芥川赏候补;1937年起,正式投入小说创作。自1936年发表《晚年》后,被推崇为“天才作家”,并于1939年以《女学生》获第四届北村透谷奖。但其一生都与他最想赢得的芥川赏无缘。他五次自杀未遂,最后于1948年,在《人间失格》发表后,和女读者投水自尽,时年39岁。太宰治在短短15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30多部小说,其中《人间失格》被认为是最优秀的代表作品,引起无数年轻人共鸣,是日本战后文学的金字塔作品。
《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其主人公大庭叶藏害怕与人相处,心中满布对人类的阴影,可又无法与人隔绝,于是只好通过哗众取宠的方式维持与世人最细微的联系。他越是搞笑,越讨人喜欢,同时他的内心也越害怕被发现自己的真面目。以此为端点,作品描写了他从青少年到中年的生活,为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自我放逐、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
川端康成说,死亡是最高的艺术。自杀堪称是太宰治一生的主旋律,而这一主旋律也成为了《人间失格》的感情线索。
太宰治的第一次自杀发生在高中生涯。因为崇拜芥川龙之介,他企图用和芥川同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可太宰治吞下的安眠药太少,只好继续在人间的苦难。但这一次未遂的自杀,却给他的一生罩下了一种死亡情结。
在大学时期他因为学业荒废被耻笑,因而产生厌世情绪,再次自杀。这次是和一名咖啡馆女招待一起跑到海边双双殉情。太宰治被救活了,而与他一起赴死的少女却真的死了。而他本人差点因为教唆少女自杀受到法律起诉。这与小说中叶藏的经历是一模一样的,此处是小说中的重要情节,也是叶藏人生衰落的正式起点。
太宰治的第三次自杀是因为不能获得他梦寐以求的芥川奖。太宰治的短篇《逆行》入围第一届芥川文学奖,但川端康成的反对导致了他的落选。下一届,他原以为自己可以唾手可得,不料还是落选。再一届,他一反常态的向评委们乞求,请你们给我希望,虽然我死皮赖脸活下来,也请夸奖一下,请不要见死不救。即便如此,他仍然落选。于是,他跑到山上上吊自杀,因为绳子脆弱而失败。 显然,小说中叶藏作为画手一直郁郁不得志,只能屈居于三流漫画家的职业经历映射的正是此事,由此叶藏的生活每况愈下。
第四次自杀是因为得知女友曾经有过比他更为亲密的男友。本来,他似乎已经找到了幸福的爱情,他们相爱并同居。但当他得知此事,他的表现近乎歇斯底里,以至差点精神崩溃。于是太宰治要挟女友实施殉情计划,再次因为服用安眠药过少被救活。而这与小说中叶藏亲眼目睹了妻子遭人侮辱,怀着悲愤欲绝的苦楚黯然离去紧密呼应。至此,叶藏到达了对生活希望的终点。他一夜白头,最后掉入如地狱般的深渊无法自拔,让他忍不住哀嚎道:“失去当人的资格。我已完全称不上是个人了……真是不折不扣的废人。”
1948年6月13日,太宰治的第五次自杀结束了他的生命。他和女读者一起跳入东京西郊的河里溺亡。两人的腰部,用红色的绳结绑在一起;彼此用手紧紧抱住对方的头部。而在小说中,叶藏也终于结束了可怕的社会生活,被哥哥送进了疯人院,终于如愿以偿的过上了逃离人类的生活。太宰治与叶藏的结局看似不一样,但实质这种结局对二人来说确实再美好不过的了,至少从此之后他们再不会受到内心绝望与罪恶感的折磨。
然而作为一个读者,我一直偏执的坚信一点:越是阴暗的作品,它的萌发点越是原始纯真。太宰治的悲剧,叶藏的悲剧,全部来源于一种幽微难明的罪恶感。这种罪恶感来源于对自身的反省与批判,是最原始的自责与自卑,更是最原始的对一切美好的向往。在悲凉的自我否定中,其实是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懊恼,这种茫然的心境中萌发的是渴望幸福的情愫。所有的故事和自白都迸发自一点最原始的欲望:如果我卑如草芥,胆小如鼠,肮脏如土,我能期盼着他人对我的赏识与爱意吗?
虽是不到五万字的篇幅,《人间失格》的每一个字都沉重不堪,那苦涩与悲切似乎只有亲身经历者,才能描写得如烙印在自己身上般的深刻。正所谓爱愈深,恨愈深。越是渴望幸福的人,也越是惴惴不安的胆小之人。我不想给予如此悲凉的作品一个充满阳光的评价,我只得说它是太宰治对人类最后的求爱。正如太宰治对世界所说的最后一句话:“不要绝望,在此告辞!”如风?如水?如沙?是生的鼓励,还是死的告别?对不起,我宁可不知道。
《人间失格》读书笔记摘抄篇8
故事是由三张照片引起的,上面留下的是“大庭叶藏”幼年,青年,壮年的人生痕迹。自然,也暗藏着作者的前半生。
他出生在日本东北部的一个世家中,从小胆小,怯懦,对世间的一切都十分不解,天真的外表下本该是欢笑与游戏,可他自己却自行戴上了耍宝搞笑的面具,透过外表下窥探心灵,却发现他只是为了讨好这个将要摧毁他的世界。
他在家之时,做的几乎为违心之举。过年时,家父要为孩子们采购礼物,便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心愿单。他并无所求,准确的说是没有自己的思想,于是父亲对着他问想不想要舞狮,他莫不作答。可是当别人都睡去时,又偷偷往心愿单上写下“舞狮”二字。他的灵魂无欲无求,写下那二字只是为讨父亲欢心。他具备了那个年纪不该拥有的“欺诈”的人格。
而后,便开启了枯燥的校园生活,还是一样的耍宝,一样的逗乐众人,一样的讨好这个世界。这是出现了一个“竹一”看透了他这所谓的“意外的搞笑”。使他感到大事不妙,便想着避开他。可也许是上天开了个玩笑,使他们越相互避又相互靠近。对他来说“竹一”是“知己”亦或是“天敌”。“竹一”的预言也几次改变他的人生。
“女生一定很容易迷恋上你”。“竹一”的预言断定了我生活的走向,“殉情”,“自我放逐”,“酗酒”,“自杀”,“药物麻痹”,无一种堕落不是由女生而起,当然其中最多的还是他自己对于生的无知,对死的无望,对世间的迷茫。人格一点点的支离破碎,以酒精及药物来麻痹痛苦现实中的人生。他所丧失的是人的“天性”“本能”,一天天苟活于世,人格早已失去,他所透支的,只不过是残缺的生命。
最后,他被“亲人”送往一个没有女人的地方(他自己所要求的)——精神病院。
《人间失格》读书笔记摘抄篇9
太宰治的一生早有耳闻,读了《人间失格》之后,我看到了他的生,他的死,他对自己的失望,对世人的畏惧。在这本书中,他是作者,亦是大庭叶藏。
观望叶藏短短几十年,何其不幸。他追求美好,却一生不得,人生的灰色底片自幼时被性侵的那一刹已注定。孩童时,他为了取悦别人假扮小丑,被竹一识破时变得恐慌。长大后,他遇到了很多女人,一起殉情的常子、温柔真挚的繁子、单纯善良的良子。但是天生懦弱的他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被幸福所伤。他被身为人最真切的痛苦所折磨,终其一生都在自我厌倦下寻求爱,逃避爱,最后只能毁灭自己。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有人说,《人间失格》太过于消极,但却能让我们从细微之处找到自己的影子。我简单地认为,偌大世间,每个人都会有悲观的情绪,我们能和叶藏产生共鸣。在小说最后,酒吧的老板娘说:“我们所认识的阿叶,是个非常老实、非常可爱的人。他要是不喝酒的话——不,即便喝酒……他也是一个天使一样的好男人。”叶藏的美好,自始至终都没有被他自己发现,他选择逃离所厌恶的世界,却又缺乏勇气,否则那年在镰仓逝去的定是两人。
生而为人,不必抱歉。
寥寥五万字,道尽了叶藏的一生,也反射出太宰治一生的悲。较于书中人,我们是幸运的,没有被这种无尽黑暗的苦痛萦绕,我们还可以肆无忌惮地放声大笑。而叶藏呢,他没有办法拥有快乐,只是从他选择离开繁子母子二人便可看出,那段时光毕竟是他最满足的岁月。大概,有些人本不适合活着。我们应珍惜所有,允许负面情绪的存在,却不能让它们吞噬。
生而为人,何必道歉。
《人间失格》读书笔记摘抄篇10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无赖派小说,第一遍阅读《人间失格》,确实令人费解,感觉这种书简直就是教坏孩子,反对社会的典型例子嘛,但读完这本书并了解了作者的生平之后,我想太宰治还真是个怪人,平生追求过五次死亡,他到底为什么一直在极致的追求死亡呢?
我一直都想不通为什么像主人公叶藏这样的人对美好纯洁的人或物避而不见,一直沉迷于人们避而不及的东西,比如吸烟、喝酒,最后竟然沦落到靠着毒品才能维持清醒,继续工作。叶藏生而富裕,聪慧,帅气,他的出身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但是他从小到大却靠着精湛的演技蒙蔽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是父母眼中的乖宝宝,他对于父亲要给自己买礼物都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他还是是同学眼中的开心果,他会假装滑稽,做奇怪的事情逗笑身边的同学;直至成年以后,他还是女人眼中的知己。叶藏有着一张帅气的脸庞,许多女人都为之倾倒,叶藏读书时期的同学竹一就曾预言过叶藏此生会“被女生所迷恋”,譬如和女服务员常子、报社记者静子同居,和香烟店老板女儿良子结婚。
人间失格即丧失做人的资格,欧美地区的译名为《NOLongerHuman》:不再是人。不再是人,那会是什么,世间无非就三种:人,恶魔,神。仔细想想的话,叶藏或许三种都是。书里老板娘说过一句话:“我认识的小叶,个性率真,为人机灵,只要他不喝酒的话……不,就算喝了酒,他也还是神一样的好孩子。”叶藏就作文是太宰治,太宰治就是叶藏。在绝望中破碎希望,在颓废中凸显人性。
我初三时听过一场演讲,里面有一句话:“生而为人,我很惭愧。”当即对这句话就印象深刻。之后我开始想,生而为人,我能做什么,有的时候我很讨厌自己,恨自己的无用,迷惘,无力,可即便是这样,却还是在生活的泥沼里越陷越深,在温柔与纯粹的生死劫中不知何去何从。思想或许是上帝赐予最有力的力量,我理性的想着,只是想着,没有行动,独自彳亍在一片看不见光的绝壁上。未来与希望,勇敢与怯懦,美好与苦痛,往往我只拥有后者,不因别的,只因自卑。《人间失格》里,叶藏察觉到了社会的丑恶和人性的扭曲,对同样身为人类的自己感到自卑,可如果他将这点显露到世人眼里,只会遭到世人的谴责,所以他把自己隐藏的很好。难道自卑就这样不堪吗?叶藏这样做就是智慧的选择吗?
《人间失格》是一面照出幽灵的镜子,每个活在世上的人都会由它照出自己要么模糊,要么变形的面孔和影子。如今中国处于阴霾中,有人借此机会赚取国难财,有人挺身而出,有人正道直行,有人借机散布谣言。怎能简单地说人性是善,或是恶?
“又孤独又伤感,又迷惘又绝望,自暴,自弃,自虐,这是我的人生。愿这些苦痛挣扎,成为你的良药,去爱这世间万物。”世间件件事情都藏着委屈,每个人都有其阴暗面,只愿世人不要埋在温柔的偏激和歇斯底里中,看到人性中的纯良,宽容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