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文案网 > 短美文 > 笔记 >

红楼梦读书笔记电子版

时间: 新华 笔记

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你锻炼对书籍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书籍并形成自己的观点。优秀的红楼梦读书笔记电子版应该是怎样的?快来学习红楼梦读书笔记电子版的撰写技巧,跟着小编一起来参考!

红楼梦读书笔记电子版篇1

黛玉于《红楼梦》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她是一个传奇,她不是大观园里盛开的百花,而是那一杆湘竹,千般容貌,万般才情,都只不过是用来点缀她。

在《黛玉葬花祭花魂》中突出了黛玉的敏感与多疑,在黛玉敲门时,晴雯没有开门,黛玉又听见宝玉宝钗在说说笑笑,不禁留下了眼泪,第二天宝玉来找黛玉,黛玉哭个不停。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有融化走向荣华,而且还大胆的控诉了封建贵族价级的元耻和坠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他不但指出这一家族的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价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与死亡。

红楼梦里有很多我喜欢的人物,比如贾宝玉、袭人、宝钗......但我喜欢的人物是林黛玉,因为作者把林黛玉与众不同的特点都描绘了出来,林黛玉幼年丧母、体弱多病、红颜薄命、身世可怜。

在《黛玉葬花祭花魂》这篇文章里面,突出了林黛玉的多疑与敏感,多疑表现在黛玉在敲怡红院时晴雯没有开门,黛玉又听见宝钗与宝玉在里面说说笑笑不禁流下了眼泪。敏感表现在宝玉来找黛玉黛玉哭个不停。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著《红楼梦》,感触很深。

首先,我对书中那封建、腐朽的社会制度无比痛恨。在当,时女子的地位很低,只有男子才能参加科考,女子只能在幼时学习识字,到了一定年龄就得下学。而且,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呆泄,女子只能呆在家中,足不出户。我认为林黛玉的病与人们的这一观念有很大关系。请大家设想一下,人闷在家中不接触新鲜事物,难免会有孤独和寂寞感,这样会导致人们对身边事物的敏感性,最终导致林黛玉因病而亡。而男子得到至高无上的位置,贾宝玉就是一个例子,全府上下只有他一个男孩,而服侍他地女子却多不胜数。

其次便是王熙凤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在我看来,王熙凤虽然尖酸刻薄、蛮横拔踄但她最后的下场让人心寒。

红楼梦读书笔记电子版篇2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红楼梦》。每一次看《红楼梦》,对于里面各种各样的人物我都深感悲痛,替他们不公的命运深感痛恨。特别是晴雯。

晴雯是一个奴仆,是属于当时社会低身份的一个人物。她对贾宝玉的执着爱恋之情是妇孺皆知的,但是由于封建社会的思想槽粕与制度,导致她内心的情感无法宣泄,也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了她悲惨的结局。每当我读至此,都会为她悲惨的命运深感痛恨与惋惜,像她这样一个弱女子,为了追求爱情,而不屑努力,是多么的崇高而伟大啊,却由于封建社会的制度,让她手无寸铁、无法反抗的接受了死亡“判决书”。

在现代社会,似乎没有多少人会提倡如此做法了、也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为爱牺牲了。因为这个时代是一个虚假的时代,有很多对夫妇都不是为爱而结婚,而是为钱才走到了一起。所以,我在为生活在当时社会的人感到悲痛之时也会为他们感到庆幸,因为他们的爱情世界是真实的。

红楼梦读书笔记电子版篇3

今天我开始读《红楼梦》。我把它分为六回读。

读完第一回,我了解到了贾宝玉是一块儿通灵的玉石变的,那块儿玉石是女娲娘娘补天剩下的没用的一块儿玉石。

这第一回主要讲了:林黛玉离开父亲,来到了荣国府。初次见到众姐妹,初次见到贾宝玉。她在荣国府的生活。

我不仅知道了主要内容,还收获了几个好词,几句优美句。

好词有:

乐善好施、气派不凡、悲喜交集、仪表堂堂、惶惶不安、有凤来仪……

优美句有:

黛玉想不知是怎样一个顽童时,进来一位年轻公子,面如中秋月,色如春晓花,头戴紫金冠,项上系一块美玉……

我用笔把好词,优美句都标上了记号,还收集到采集本上。这样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红楼梦读书笔记电子版篇4

“又感红楼深深梦,叹是孰能为谁情。”一本《红楼梦》,竟能让人捧读再三,这本书究竟有何魅力?这个暑假,我细读了一遍《红楼梦》,深深地被它那无穷的魅力所吸引。

《红楼梦》的魅力在于它批判了封建上层社会的黑暗,以及揭露了贵族子弟的骄奢淫逸,给人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封建末世图。“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一道护官符,显示出了四大家族的滔天富贵。然而四大家族的子弟却大多只是斗鸡走狗,吃喝玩乐的浪荡公子,他们仗着自己有钱有势,就欺难霸女。还和官府串通一气,使得他们逍遥法外。这显示出了封建末世的黑暗、荒诞。

《红楼梦》的魅力在于它歌颂了人性的'解放,唱出了一首爱情的赞歌。“一个是阆宛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贾宝玉和林黛玉,志趣相投,个性相似,初次见面,两人便心头一震,“倒像是在哪见过一般”。在风光旖旎的大观园中,贾宝玉和林黛玉朝夕相处,有时虽然也吵吵闹闹,但没次争吵过后感情都会更加甜蜜,正如贾母所说:“不是冤家不聚头”。但天下终究没有不散的宴席,宝玉最后被迫娶了宝姐姐,而林妹妹在一声令人心碎的:“宝玉,你好”。声中魂归离恨天。“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尝”。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让人们唏嘘不已,无比惋惜。

《红楼梦》的魅力在于,它写出了古今的荣辱兴衰、悲欢离合。曾经霸占两条街,楼阁如云,僮仆如雨,拥有良田万亩,富可敌国的贾府是那样的不可一世,可就在转瞬之间,就被滚滚红尘给淹没了。元春死了,贾府失势了贾府被抄了,大观园空了,黛玉病逝,宝杈守寡,迎春被夫家虐待,探春远嫁外邦,惜春出家成了尼姑,王熙凤被休会了娘家,贾宝玉成了邋遢的乞丐。《红楼梦》不仅预言了封建社会的末日,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世间的荣辱兴衰。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诞生至今已有数百年,可仍吸引着无数的读者去品味,去追寻……。

红楼梦读书笔记电子版篇5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经典的文学巨著,是曹雪芹耗尽全部心血创作的旷世杰作,对后人精神上影响巨大的伟大作品。作品通过描写贾府由兴盛到衰落的过程,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的结局。小说以时间,人物,四大家族为主线,以贾府十二金钗为主要人物,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生活,爱情悲剧为铺垫,揭示了那个时代官宦家族的奢华和没落。大手笔的写尽官宦家族的繁华,园林艺术,服装,美食,医药,等级尊卑,衣食住行。

作为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红楼梦》的文学艺术鉴赏性是非常高的。在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刘姥姥进大观园里弄出许多笑话,人物形态惟妙惟肖。贾母这边说“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掌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这桌子哎哟。宝玉早就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着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是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奶姆,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曲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她姐妹换衣裳的……描写的活灵活现,非常生动,形象,具体。

《红楼梦》里人物众多,出场的人物就有三四百个,许多的人物性格特点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其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刘姥姥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就说贾宝玉吧,他表面上是玩世不恭,顽劣,轻佻,内心却是非常善良纯真。他虽然出生是封建社会贵族家庭,但是他却非常厌恶自己的封建阶层,认为人只有善恶美丑之分而没有贵贱之分,他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其实很聪明,却常常说自己是一个蠢物,纵观全本小说其实没有一个人能真正了解他所思所想。在平常人看来他的所作所为非常乖张,不可理喻。

红楼梦读书笔记电子版篇6

曾经以为《红楼梦》”大皆不过谈爱情”,也曾为了宝之悲,黛之惨而愕腕叹息。如今再细细品读一遍,忽觉爱情不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味香料。

贾府其实就是当时那个时代的社会缩影,在这个微型社会中,每个都是一个社会人,并且百色各异。

贾母看似慈善,对刘姥姥施恩有加,实则自吹自擂,不过是出”携蝗不嚼”的闹剧,在”上层”人物中最吃得香的秦氏,拍马手段,黛玉视之,指出那些是”贫嘴贱舌”。极善奉承迎合旁人的王熙凤,在黛玉看来,不过是”放诞”,”无礼”。自命清高的”槛外人”妙玉,黛玉也一眼识破了她卸却红妆的虚伪。就连被王夫人认为”识大体”的袭人,蒙得过湘云,却也逃不过黛玉的眼睛。黛玉一语点破她的本质——”我只拿你当嫂嫂待。”于是,黛玉被认为”小性,多心,心窄”,没有大家闺秀风范,不能入选”宝二奶奶”,终成了”世外仙姝寂寞林”。

黛玉虽为”主子姑娘”,却又被称为”小鸡肚肠”,但她除了一颗痴心外别无其他。她是不谙人情,是恃才傲物,但”芙蓉吹断秋风狠”,不要过份指责她的”多心”,那实则不为她之过,周遭使她不得不多多考虑。

众钗中可与黛玉之才相比的非宝钗莫属,她家私雄厚,善于处世,这两点胜过身世可悲而又叛逆的黛玉。她是大家闺秀的典范。她没有木石前盟,却相信金玉良缘。

初到贾府,便”连下人也都多与宝钗亲近”,赵姨娘也称她厚道。生日会上,她知贾母”喜欢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使”依着意思”去说。蘅芜院她布置得素净简单,给人以恬静的淑女之感,让人觉得节俭。金钏投斗,她帮王夫人解除心中梗结。宴席上众人嘲笑乡下人刘姥姥,独无描写宝钗之笔,是曹翁忘了这号人物,并不然,只是她维持了大家闺秀的仪态。一方面她让王熙凤认为”不干已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一方面又让老太太,王夫人觉得”小惠全大体”。对黛玉的讥讽听若惘闻,让人以为她从不记恨,又在扑蝶误听小红与坠儿的谈话时,扯出与黛玉捉迷藏之谎。她处世的高明与黛玉的清高形成鲜明对比。于是,宝钗被认为”大家闺秀,温顺,识大体”,选上了”宝二奶奶”,终成了”山中高士晶莹雪”。

对于宝钗,我一直无法喜欢,从情感上无法接受她与宝玉的婚姻。她的处世圆滑,她的性格温顺,在我看来皆是虚伪之举。借由一些小事拉近与黛玉的关系,让黛玉认为与她”情同姐妹”。对待宝玉,更是好之又好,顺之又顺,全然不同与黛玉的猜忌。

黛玉死时,只说了半句”宝玉,你好……”,便命丧黄泉。如果要我填满这句,我想必当是”宝玉,你好狠。”为何狠心抛弃黛玉,另娶宝钗,这令黛玉情何以堪,一个空有痴心的女子,如果连痴心也化为灰烬,又如何撑得下去。殊不知,这只是王夫人的掉包计,宝玉并非无情,只是一直认为迎娶的是黛玉。

再说那宝钗,堂堂公侯女,千金小姐,竟顶别人之名嫁给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宝玉掀开红盖头之后,发现林妹妹成了宝姐姐大失所望,就那么把宝钗冰在那儿,不再理会,这叫宝钗又情何以堪。原本”任是无情也动人”,竟落得个独守空闺的下场。思及至此,忽觉宝钗也是受害者,真正害人的则是吃人的封建礼教。

这时,我方可看出作者曹雪芹是想要通过《红楼梦》,揭示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表达他的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不满与愤怒。

红楼梦读书笔记电子版篇7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围绕事关贾府家事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悲剧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小说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

红楼梦读书笔记电子版篇8

红楼的梦,让那花开千年,在那花开的背后……谁穿过了他们的梦?手起,琴响。一曲《枉凝眉》。——题记

读罢那本厚厚的《红楼梦》,掩卷沉思,心中没有多少成就感,更多的却是无尽的伤感。“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黛玉的葬花,宝玉的出家,还有那句:“宝玉宝玉,你好……”都扑朔迷离,让人在迷雾中追逐着追逐着,却永远看不到尽头。花开花落,最终零落成泥。

书中最令人心痛的便是黛玉了,她是如此的多愁善感。她无奈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却没想到她葬花的多情,最终葬送了自己。

在花开的背后,你是否看到了黛玉的身影?她虽是多愁善感,见了落花都要流泪的人儿,在感情面前,却是如此的执着,“你懂不懂我的心”便是她的痴情。不管是什么结局,她都要执着的坚守,哪怕最终落了个香消玉损。

花开的背后,你是否看到了宝玉的徘徊和他微锁的眉梢?怜爱?在花开的背后,你是否看到了宝玉的坚守?他努力地坚守自己的那一份纯真的感情。哪怕是面对宝钗的贤淑、封建家庭的施压、权势的诱惑……他却永远爱着自己心爱的林妹妹。最终看破红尘,出了家。脸上的表情,似悲似喜……

在花开的背后,黛玉曾小性过、尖刻过,宝玉也曾放荡过、痴迷过。但他们却共同用生命和心血坚守着一份纯真的爱,这爱,涤荡了封建的礼教、冲破了世俗的牢笼;这爱,寄托了后来人的美好向往,象征着世间自有真情在。真是这爱,才使“红楼”花开千年!

书声,花语。一卷厚厚的故事,翻来覆去地咀嚼,满口的醇香,在唇齿之间游弋。《红楼梦》如花儿一样,使人醉了,梦醉了,在半醉半醒之时,我想到了在花开的背后是:

满纸谎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花开的背后是曹雪芹的痴,花开的背后便就是他一把把的辛酸泪,他把毕生的心血抛洒在《红楼梦》中,说“痴“?说“痴”。

花开的背后,是宝黛的坚守,是红楼的辉煌,是作者的心血。在那花开的背后……

红楼梦读书笔记电子版篇9

花了60个小时的时间,终于把红楼梦完整的读了一遍,一直都以为这样舞文弄墨的文学著作不适合自己读,但是越读越被其所吸引。原来一切都是自己以为,很庆幸,能在这个年龄读了一遍红楼梦。手指从书中一页页翻过,潇湘馆的竹林便在我指下长出,蘅芜苑的奇草仙藤也爬满了玲珑石,换了冠带的贾宝玉对林黛玉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刚开始读时,真的被乱到了,各种人物关系,各种姑表亲姨,各种丫鬟小妾,导致每读到一个新的人物都要在人物关系图上去找。最佩服的是曹公,究竟要怎样的生活经历和才思敏捷才能将丰富的中华文化融入到一本书中,全书几百个人物,要根据几十个不同的人物背景和性格分别作诗,同时要求诗作出来让人能一眼分辨得出层次的高低。

读红楼梦,就是读人物关系,黛玉之清高,宝钗之贤淑,湘云之豪爽,熙凤之精明,丫鬟们也是各显异彩,温柔如袭人,率真如晴雯,知心如紫鹃,刚烈如鸳鸯,‘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的平儿,叛逆而又疯癫的宝玉。

黛玉如初恋,是刻骨铭心,是单纯的,是美好的,但是和黛玉这样的女孩子在一起应该会比较累吧,结婚还是应该像宝钗这样的,贤淑,面面俱到,平平淡淡。

最喜欢的还是晴雯,娇好的面容高挑的身材,性格率真而不做作。晴雯并非不爱宝玉。病晴雯勇补金雀裘一回,便把晴雯爱之深描写的淋漓尽致。晴雯的死,宝玉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在这样封建礼制下,虽说有贾母疼爱,然终是一个弱柔公子,平日里都没几分阳刚,又能做些什么呢?宝玉终究去看了晴雯,又做了诔文。

越读到后面,越觉得凄凉,金钏儿被冤枉投井而死,元春暴毙,迎春,被夫家折磨致死,探春远嫁,惜春和紫鹃出家,晴雯被驱除病死,贾母王熙凤病死,黛玉在宝玉和宝钗大婚之日伤心而死,何等凄凉。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读红楼梦,真的可以让我们读懂人生,读懂里面的人情世故。

红楼梦读书笔记电子版篇10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题记

历经千年的沉淀,《红楼梦》这部旷世奇作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透过泛黄微蜷的书页,循着那缕素雅缱绻于鼻翼的墨香,那一个个或灵动剔透、或沉沦腐朽的灵魂徐徐铺陈开,在四个封建贵族家族的悲欢离合、兴衰盛亡中栩栩如生,举手投足皆扣人心弦。

它,蒙着一层繁复华贵的面具,面具上绘着贾府“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中一幕幕嬉笑怒骂的戏码。褪下皮囊的遮掩,那早已腐蚀不堪的骨肉便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在腐朽制度笼罩下,渲染于各阶层人们间不同形式的不幸犹如病菌一般在社会中疯狂滋长、蔓延。人们皆被无形的枷锁牢牢铐住了身体与灵魂,几欲窒息。“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贾府的繁荣最终付之一炬。这看似偶然,实则是必然的结局。素日清朝高门权贵奢侈无度的生活、绵里藏针的暗流涌动,早已为悲剧的收场埋下伏笔。

黛玉,这朵阆苑仙葩,是我最为喜爱的人物。眼泪几多,皆付诸她那在一场水月镜花的邂逅后黯然玉殒的生命。那个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是衡量女子贤德的标尺,亦是牢牢禁锢女子羽翼的枷锁。在葬送个性的潮流中,女子被铸就成了一个个惟命是从、奴颜婢膝的傀儡,大观园中冰清玉洁的女儿们亦成了封建礼教下的牺牲品。标新立异、才思聪颖的她如一株芙蕖,蕙心兰质。诚然,命运待其何等不公,父母不在身畔的她孑然一身,在贾府这鱼龙混珠的污浊之地寄人篱下,在纨绔之风的乌烟瘴气中,她没有选择委曲求全、忍气吞声,抑或随波逐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她始终秉持着那颗纯粹的初心,勇于以一介女流的柔弱之躯,去与勾心斗角的权力旋涡抗衡,为自己争得一分一毫的权利。

在大观园诸多“哀其不争,怒其不幸”的任人操纵己命运的女子中,她无疑是具有深远目光与别样胆识的。可惜,她失败了,落得了“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凄清结局。在八面玲珑地周旋于长辈间的宝钗眼中,黛玉的反抗便同飞蛾扑火。但她高洁的灵魂,犹如一面纤尘不染的`明镜,以高尚的人性光辉折射出世态炎凉、人心险恶。“堪怜咏絮才”,她孤傲的骨子里,是如寒梅般挺立残冬的清高,是如莲般濯清涟而不妖的操守。她走了,带着多少未了的遗憾,却终于不复囚禁于枷锁之间。她终究不适合在那样的繁华喧闹中蹉跎年华。就让她在另一个纯净的世界里完成她的夙愿罢。

《红楼梦》引我穿越时光的长河,在悠悠古韵间细细品咂其间意蕴。昨夜红楼入梦里,红楼梦里梦红楼。梦中红楼,是难以挣脱的枷锁;时过境迁的今天,我们的身躯卸下了枷锁的束缚,但那缠绕心头的或抑郁、或颓丧、或悲怆的枷锁,仍需要我们努力去打破。我们何其幸运,得以在人人平等的时代呼吸自由的空气,怎能不加倍珍惜呢?

332532